水丰水库亚洲公鱼和大银鱼种群生态的比较研究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10月至2000年11月对水丰水主库亚洲公鱼和大银鱼的食性、生长、繁殖、群体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亚洲公鱼为杂食性鱼类但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繁殖时还摄食同类卵,出现频率达42.9%,在冬季也摄食大银鱼卵(2.8%);体长(L)、体重(W)呈异速生长(W=1.176×10^-6L^3.5555);群体繁殖速率经1984年以前提高了49.2%;群体结构中体长、体重的离散度很小,大银鱼前期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后期以小鱼小虾为主要食物,也捕食公鱼,出现频率6.9%-9.6%;体长、体重呈等速生长
其他文献
本文以著名的泥河湾盆地小渡口剖面28层为实例,通过有孔虫、介形虫、腹足类微体生物壳体87Sr/86Sr比值与盆地汇水区域Sr同位素地层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以及生物壳体Sr/Ca与盐度
为探索春季湖泊底泥表层不同藻类群落的复苏规律,本实验采集了太湖梅梁湾地区的底泥,应用荧光分析法测定藻蓝素,同时测定湖泊底泥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确定春季梅梁湾底泥中不同
以黄颡鱼夏花培育水体为实验用养殖污水,伊乐藻、轮叶黑藻作为净化水质的沉水植物材料,建立封闭型(非换水)和交换型(定期换水)的两种鱼草共生的生态系统并与传统的商业性养殖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兴措湖50年来Gyraulus sibirica壳体元素及同位素分析,并与器测气象资料的比较,建立了兴措湖记录与对应的降水和气温间的函数关系,探讨了湖泊记
利用现代和化石孢粉资料,借助于对应分析方法,进行了古气候定量重建尝试.取自中国东部区域的表土层孢粉数据被用来建立孢粉-气候转换函数.对取自上海青浦县赵巷有14C测年的钻
对从太湖分离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onosa)进行了不同氮磷比对生长影响的实验,以探索蓝藻生长优势形成的基础.实验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氮磷摩尔比低于29蓝藻将会占据优势”的理论,但发现只在较低的营养水平时比较吻合.同时进行了不同磷营养条件下磷营养摄取与生长的实验,为太湖富营养化研究中应用的水质模型提供所需的参数值.微囊藻生长的磷半饱和常数Ks=16.21μM、磷摄取
2002-2004年,在浙江衢州铜山源水库,对该库放养的美国大口胭脂鱼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库美国大口胭脂鱼的鳞片以环片的切割型为主要年轮特征.用刺网所捕的美国
以前在使用新安江模型时人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可归因于缺乏有效的参数全局优化的数学方法.事实上对于一个缺乏经验的人来说,模型参数的人工试错计算的过程是一个相当不容易的过
太湖流域点源污染治理的"零点"行动对减轻太湖及流域水质的污染具有积极的作用.削减COD量占入湖COD总量的19.1%,1998年主要入湖河道COD监测浓度年平均值比1997年平均值下降26
通过2001年7月-2002年6月对瓯江开潭水库库区水体浮游植物的调查,以及对溶解氧和叶绿素a等理化指标的逐月测定,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7门40属82种(包括变种),其中以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