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目前,在校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都被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束缚,并单一地以追求高分数为终极目标,而小学生的礼仪教育却被慢慢淡化了。
一、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1. 礼仪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古人有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应当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今天的小学生将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礼仪行为如何,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要使小学生健康成长,礼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
2. 礼仪教育推进社会文明发展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学校提倡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特别是在今天,针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往往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如何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任性、内向、偏执等不良性格。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小学开设礼仪课,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3. 礼仪是社交规范与准则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教育重在育人。加强礼仪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升华,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卫生的举止行为。
二、当前礼仪教育的现状
1. 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双方、做生意,子女无人照顾,托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照料居多。由于隔代抚养,其抚养者不是年老、体弱多病,就是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文盲,他们根本无法负起家庭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对孩子过分溺爱。
2. 把丑陋当成了个性
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认为了“新潮”,在现在的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服不整洁、随口骂人、随地吐痰,以及其它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较为常见;同学之间,经常出现说粗话,搞恶作剧、做不文雅的动作等等;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谓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3. 礼仪观念淡薄
现在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这是结果,原因在哪呢?我想很多家长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我们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得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意识、观念淡薄。
以上三种因素显示:这些家庭的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产生这样一些问题:一是任性、倔強、自私、冷漠,忧郁多疑,讲狠斗恶,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重,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二是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合作意识差,合作能力低;三是不讲文明、礼貌、卫生,进取心、上进心较落后,集体荣誉感不强,道德品行较落后;四是学习成绩低下、家庭作业普遍完成较落后,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
三、学校加强礼仪教育措施
1.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对学生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规范力量,使在校园的每一个学生养成自觉规范自己言行的良好习惯。在学校中,我们可以围绕“文明礼仪”这一主题,设置一些“彬彬有礼”“助人为乐”等具有正能量的专栏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内容,类似这些教学环境的创设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另外,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学生面前,要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接待家长时,能注意礼仪规范,以良好的仪表风范为学生作榜样。
2. 家校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教育管理上的过分溺爱,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因此,我认为文明礼仪教育还必须向家庭延伸。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要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要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教师应及时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和要求向学生家长通报,要求他们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与家长进行交流,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作表率,并主动带孩子外出,让孩子深入地体验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激发孩子的积极情感;我们可以把每周礼貌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具体要求告知家长,让家长根据要求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环境,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连续性,让学生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还可以向家长积极推荐有关学生礼貌教育的故事书、动画片等,让学生在讲讲、看看、玩玩等亲子活动中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并树立学习的榜样。
3. 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与学生的生活也很贴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礼仪习惯。例如: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Sorry!”“Thank you!”等礼貌性用语是学生最早接触的英语句子,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就在身边,平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
礼仪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其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1. 礼仪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古人有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应当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今天的小学生将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礼仪行为如何,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要使小学生健康成长,礼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
2. 礼仪教育推进社会文明发展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学校提倡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特别是在今天,针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来说,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往往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如何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任性、内向、偏执等不良性格。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小学开设礼仪课,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3. 礼仪是社交规范与准则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们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中国,俗有“礼仪之邦”美称。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教育重在育人。加强礼仪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加强学校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升华,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卫生的举止行为。
二、当前礼仪教育的现状
1. 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父母离异或父母双方、做生意,子女无人照顾,托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照料居多。由于隔代抚养,其抚养者不是年老、体弱多病,就是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是文盲,他们根本无法负起家庭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对孩子过分溺爱。
2. 把丑陋当成了个性
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认为了“新潮”,在现在的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服不整洁、随口骂人、随地吐痰,以及其它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较为常见;同学之间,经常出现说粗话,搞恶作剧、做不文雅的动作等等;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满口粗言谓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3. 礼仪观念淡薄
现在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这是结果,原因在哪呢?我想很多家长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我们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得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意识、观念淡薄。
以上三种因素显示:这些家庭的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产生这样一些问题:一是任性、倔強、自私、冷漠,忧郁多疑,讲狠斗恶,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重,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二是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合作意识差,合作能力低;三是不讲文明、礼貌、卫生,进取心、上进心较落后,集体荣誉感不强,道德品行较落后;四是学习成绩低下、家庭作业普遍完成较落后,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
三、学校加强礼仪教育措施
1.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对学生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规范力量,使在校园的每一个学生养成自觉规范自己言行的良好习惯。在学校中,我们可以围绕“文明礼仪”这一主题,设置一些“彬彬有礼”“助人为乐”等具有正能量的专栏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内容,类似这些教学环境的创设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另外,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学生面前,要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接待家长时,能注意礼仪规范,以良好的仪表风范为学生作榜样。
2. 家校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教育管理上的过分溺爱,导致了学生家庭礼仪的缺失。因此,我认为文明礼仪教育还必须向家庭延伸。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要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要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教师应及时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和要求向学生家长通报,要求他们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与家长进行交流,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作表率,并主动带孩子外出,让孩子深入地体验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榜样激发孩子的积极情感;我们可以把每周礼貌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具体要求告知家长,让家长根据要求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家庭环境,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连续性,让学生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还可以向家长积极推荐有关学生礼貌教育的故事书、动画片等,让学生在讲讲、看看、玩玩等亲子活动中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并树立学习的榜样。
3. 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与学生的生活也很贴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礼仪习惯。例如: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Hello/Hi!”“Good morning/afternoon!”“Sorry!”“Thank you!”等礼貌性用语是学生最早接触的英语句子,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就在身边,平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
礼仪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使其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