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起、退出、再进入,王全安前前后后和《白鹿原》走过了8个年头。2012年9月13日,《白鹿原》将正式与内地观众见面。制作成本“差不多1个亿”、片长160分钟的这部话题电影,或成为“影展导演”王全安的节点性作品
王全安的工作室搬到了当代MOMA。和之前的工作室一样,三个来自柏林电影节的金熊、银熊奖杯仍然摆在靠近门口的显眼位置。
新工作室的空间宽敞了许多。一旁的会议室里,工作人员正用一台Mac Pro给等待采访的媒体们放映《白鹿原》,“这个是我们的‘招待版’,比柏林电影节和影院上映的版本内容都要多一些。”
作为近年国内少见的高成本文艺片,《白鹿原》之前引发了相当多的话题。这也是此前一直主攻国际电影节的王全安第一次真正面对国内市场与观众。
作为“第六代”代表人物之一,他拍片素以快手著称。《图雅的婚事》剧本仅用了7天,《团圆》从萌生创意到最终拍完只用了3个月。而《白鹿原》,整个过程则历时8年。如今,这部“大电影”终于打造完成,9月13日,《白鹿原》将正式与内地观众见面。
一部“复杂”的电影
《白鹿原》这样一部“复杂”的电影能够问世,本身就已说明中国电影大环境的进步。
上次与王全安长聊,还是在2010年3月。当时《团圆》刚刚在柏林获奖,彼时的王全安踌躇满志,说自己的下一部电影就是筹备了多年的《白鹿原》,“我要拍一部《末代皇帝》那样的电影。”
整整两年后,《白鹿原》终于制作完成,影片选择了王全安的“福地”柏林电影节作为国际宣传的首发站。然而相比前几次的柏林行,《白鹿原》的亮相却遭遇了更多波折,也引发了更大争议。
当时《白鹿原》剪出了一个版本,时长大约220分钟。这一版在文化界内部放映时得到了不少好评。然而在奔赴柏林之后,影片收到了要求修改的通知。最终,影片以一个160分钟的版本完成了首秀。王全安表示该版只保留了40%的力道??
电影《白鹿原》遭遇争议属意料之中。原著内容的改编挑战显而易见,尤其是情欲等无法绕过的主题。最新公布的电影拍摄纪录片《将令》里有这么一段:在剧组会议上,王全安说情欲主题“一定要碰,不碰这个你碰《白鹿原》干什么?”但怎么“碰”显然是个问题。从纪录片展示的细节中,可看出王全安对此深思熟虑,毕竟“尺度”事关影片成败,“碰不好就死在这上面了”。
除了“情欲”这类需要再处理的元素,原著涉及的那段历史以及影片的相关表述也是潜在的争议点。事实上,电影删减工作更多是在这个方面。这与王全安对影片“直面历史”的定位有关。以往他的作品主要是面向国际电影节和海外艺术院线,而这是一部拍给本土观众的电影。《白鹿原》的市场重心在中国内地。影片的国际发行工作尚未展开,“从柏林回来后就集中在国内的宣发上了。”
《白鹿原》这样一部“复杂”的电影能够问世,本身就已说明中国电影大环境的进步。在王全安看来,导演的工作就是不断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王全安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很松弛,“其实导演最大的挑战是能不能创作出来,这我已经解决了。如果一定要变通,我也可以把变通当作一种乐趣。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就一部电影嘛。”
《白鹿原》国内上映版本时长将近160分钟,跟柏林电影节的版本大有不同,“这个肯定比柏林那一版要好,我回来后按照这个时长又重新剪辑过了。”“整体更流畅,更圆润了,叙事也更明快些,比原来好看”,因此“也更容易接受”——王全安说这一点很重要,“毕竟电影在影院里要面对那么多不同的观众。”他用“外圆内方”来形容即将上映的《白鹿原》,“严肃在里面。”
文艺大片
文艺定位与高预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电影既有的国际电影节和本土票房取其一的做法不适用《白鹿原》——电影节固然必要,市场也必须打响。
王全安最初接触到《白鹿原》项目是在2004年,其时刚刚完成《惊蛰》的他结识了编剧芦苇,两人决定一起合作《白鹿原》。项目最初预算是3000万-5000万元。
剧本初稿并不令人满意,王全安觉得自己也还没准备好,于是两人决定先合作一部小成本影片热热身,“也算是对得起这番交情”。
没想到这部“热身”的《图雅的婚事》一举夺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王全安借该片,成为继张艺谋和李安后又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导演。
《图雅的婚事》意外打响,但“正角”《白鹿原》的推进并不顺利,剧本两次夭折。为了稳定制片人,王全安自己动手又写了一稿,当时已是2006年。等到剧本终于得到认可,影片投资又没了,剧组最终还是解散了。
之后,芦苇拉来北京的一家公司买走项目,由于理念不合,王全安一度选择了退出。但影片仍迟迟未能开拍。两年又过去了,随着版权协议到期,项目重新回到西影厂。2010年,王全安再度加入,此时《白鹿原》终于开动引擎。
作为一部文艺片,《白鹿原》的规模和成本要远超近年来的其他同类作品。
王全安此前主要是在低成本艺术片领域拍片,“1000万以下的电影其实对我都没大风险”,但《白鹿原》这样级别的制作显然是另一回事。
影片仅拍摄工作就持续了半年,最终制作成本“差不多1个亿”。
文艺定位与高预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电影既有的国际电影节和本土票房取其一的做法不适用《白鹿原》——电影节固然必要,市场也必须打响。
《白鹿原》是王全安第一次真正直面本土电影市场。他以往的作品主要还是走电影节路线,国内市场票房都很惨淡:《月蚀》400万的投资来自天使投资人,入不敷出也还罢了;投资200万的《惊蛰》碰到了SARS,结果基本没什么票房收入,最后还是靠老东家西影厂伸出援手才算扫了尾;《图雅的婚事》虽然得到了金熊,海外版权卖得不错,但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只有寥寥百万;随后的《纺织姑娘》《团圆》都没能进入内地院线市场??
面对《白鹿原》市场回收的挑战,王全安表示自己并无太大压力,“这不是一个能用某些短期指标衡量的电影。”
另一方面,影片投资、制片团队整合了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例如项目的主要投资方陕西旅游集团, 该公司的老总张小可也是电影《白鹿原》的负责制片人。“制片人想了很多办法来平衡投入,比如陕旅现在就在做一个600亩的白鹿原旅游文化景区。”王全安介绍说,这个据称耗资5亿的旅游项目目前已基本完工。 《白鹿原》拍摄沿用了王全安的老班底,例如项目的另一位主要制片人、 西安影视制片公司的王乐,已与王全安合作过三部电影。在王全安看来,团队的固定很重要,“会形成一个交流基础,几部戏磨合下来的默契感肯定是一部戏磨合达不到的。”同样,《白鹿原》的摄影师、来自德国的卢茨·赖特迈尔(Lutz Reitemeier)也是王全安的老搭档,两人的合作始于2004年的《惊蛰》,“他看到我的处女作《月蚀》后特别喜欢,就跑到中国来问我能不能一起合作,我看他拍的东西也感觉不错。”
具体到《白鹿原》,王全安之前也考虑过新路子,最初设想过两种风格:一种是《末代皇帝》《霸王别姬》等作品的老路,即追求更通俗、也更讨巧的“好看”。“如果要走这个路子,可能就会更换摄影师”;另一种则是王全安既有的现实主义风格。反复权衡后,王全安选择了后者。
导演的兴趣
“北”的《白鹿原》已经完成,“南”则是一部关于杜月笙的电影,目前在筹备中,“投资和规模要超过《白鹿原》”。
舞蹈演员出身的王全安是一个很擅于讲故事的人,尤其是自己的故事,从他嘴里讲出来总是格外精彩:无论是私刻公章考北影,还是年轻时跟法国姑娘谈恋爱差点“叛逃”,当然也少不了后来拍电影的那些坎坷和幸运??
1999年,其处女作《月蚀》问世,走先锋路线的该片反响不一,有评价称其为“农民玩摇滚”。随后王全安转向写实类艺术电影,并通过《惊蛰》和《图雅的婚事》确立了江湖地位。
在视觉风格的写实之下,王全安的电影在叙事中一直追求戏剧感,“要寻找真实就不用拍电影了。”《图雅的婚事》就是一个二者结合的例子,“当时就是想试验一下高度戏剧性与高度真实感能否较好融合。”王全安说,该片和随后的《纺织姑娘》及《团圆》 ,都是为了筹备《白鹿原》而做的习作。因此自然而然地,在《白鹿原》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了这种视觉上的现实主义与叙事上的高度戏剧性的融合。
当前,无论是“第五代”还是“第六代”,整体都趋向于向主流接近和转型,《白鹿原》也符合这一趋势。
王全安从来不排斥商业电影。给笔者印象很深的是他总喜欢聊《教父》这些经典的类型片。在他看来,“第六代”最终必然会转向更主流的领域,尤其是本土的文化传统。王全安至今对处女作《月蚀》仍很满意,“但那终究是个舶来品,我们终究无法吃透这些东西,模仿得再像也只是二流货色。”相比之下,传统更值得开掘,因为“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向主流和传统转型,王全安选择了历史情节剧,《白鹿原》是这一想法的首次付诸实施。
在上世纪90年代,“第五代”的《霸王别姬》《活着》曾使此类作品达到了一个高潮,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电影在这一领域的开拓未能持续下去。这个领域绝对值得继续深入挖掘,对此王全安做了多年准备。两年前王全安接受采访时就说过手上已有一南一北两个文艺大片项目。“北”的《白鹿原》已经完成,“南”则是一部关于杜月笙的电影,目前在筹备中,“投资和规模要超过《白鹿原》”。
在回归传统的同时,王全安也未丢弃国际化路线。
王全安说自己想做《末代皇帝》 这样可以在全世界发行的电影,这就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前提是素材合适。之前在拍摄《白鹿原》时,一些片方的运作就引起了王全安的反对,他也一度因此退出,“主要是因为我和当时的制片人在观念上有差异。我不排斥合拍模式,但不是说随便放个韩国或是香港演员进去就是合拍,就是商业性了,这是我不能接受的。”此外,《白鹿原》毕竟题材特殊,“这个故事是地域性的,是建立在方言基础上的,也饱含了一方水土和一方人的情感。而《末代皇帝》不一样,它涵盖的东西毕竟更大。”
接下来的有关杜月笙的新片倒是很有合拍基础,“因为上海本就是一个开放、各国元素融入的环境。”
王全安拍摄《团圆》时成立的公司光影先锋,目前也在酝酿新的国际合作项目。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王全安提到公司有意投资文德斯(Wim Wenders)、达内兄弟( Dardenne Brothers)等欧洲艺术电影名导的新片,“正在谈,年底应该能把达内兄弟定下来。”光影先锋目前还在筹备一个大师电影系列,计划以制片方的身份投资一些著名导演的艺术电影,“中国电影这几年的一个发展优势是资金比较多,我觉得可以投资一点到外面。”“主要还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我总是希望能介入那些我很感兴趣的电影,也希望未来能和自己喜欢的大导演们一起合作拍电影。”王全安说,他在电影方面的所有计划都是源于作为导演本身的兴趣。
王全安的工作室搬到了当代MOMA。和之前的工作室一样,三个来自柏林电影节的金熊、银熊奖杯仍然摆在靠近门口的显眼位置。
新工作室的空间宽敞了许多。一旁的会议室里,工作人员正用一台Mac Pro给等待采访的媒体们放映《白鹿原》,“这个是我们的‘招待版’,比柏林电影节和影院上映的版本内容都要多一些。”
作为近年国内少见的高成本文艺片,《白鹿原》之前引发了相当多的话题。这也是此前一直主攻国际电影节的王全安第一次真正面对国内市场与观众。
作为“第六代”代表人物之一,他拍片素以快手著称。《图雅的婚事》剧本仅用了7天,《团圆》从萌生创意到最终拍完只用了3个月。而《白鹿原》,整个过程则历时8年。如今,这部“大电影”终于打造完成,9月13日,《白鹿原》将正式与内地观众见面。
一部“复杂”的电影
《白鹿原》这样一部“复杂”的电影能够问世,本身就已说明中国电影大环境的进步。
上次与王全安长聊,还是在2010年3月。当时《团圆》刚刚在柏林获奖,彼时的王全安踌躇满志,说自己的下一部电影就是筹备了多年的《白鹿原》,“我要拍一部《末代皇帝》那样的电影。”
整整两年后,《白鹿原》终于制作完成,影片选择了王全安的“福地”柏林电影节作为国际宣传的首发站。然而相比前几次的柏林行,《白鹿原》的亮相却遭遇了更多波折,也引发了更大争议。
当时《白鹿原》剪出了一个版本,时长大约220分钟。这一版在文化界内部放映时得到了不少好评。然而在奔赴柏林之后,影片收到了要求修改的通知。最终,影片以一个160分钟的版本完成了首秀。王全安表示该版只保留了40%的力道??
电影《白鹿原》遭遇争议属意料之中。原著内容的改编挑战显而易见,尤其是情欲等无法绕过的主题。最新公布的电影拍摄纪录片《将令》里有这么一段:在剧组会议上,王全安说情欲主题“一定要碰,不碰这个你碰《白鹿原》干什么?”但怎么“碰”显然是个问题。从纪录片展示的细节中,可看出王全安对此深思熟虑,毕竟“尺度”事关影片成败,“碰不好就死在这上面了”。
除了“情欲”这类需要再处理的元素,原著涉及的那段历史以及影片的相关表述也是潜在的争议点。事实上,电影删减工作更多是在这个方面。这与王全安对影片“直面历史”的定位有关。以往他的作品主要是面向国际电影节和海外艺术院线,而这是一部拍给本土观众的电影。《白鹿原》的市场重心在中国内地。影片的国际发行工作尚未展开,“从柏林回来后就集中在国内的宣发上了。”
《白鹿原》这样一部“复杂”的电影能够问世,本身就已说明中国电影大环境的进步。在王全安看来,导演的工作就是不断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王全安说自己目前的状态很松弛,“其实导演最大的挑战是能不能创作出来,这我已经解决了。如果一定要变通,我也可以把变通当作一种乐趣。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就一部电影嘛。”
《白鹿原》国内上映版本时长将近160分钟,跟柏林电影节的版本大有不同,“这个肯定比柏林那一版要好,我回来后按照这个时长又重新剪辑过了。”“整体更流畅,更圆润了,叙事也更明快些,比原来好看”,因此“也更容易接受”——王全安说这一点很重要,“毕竟电影在影院里要面对那么多不同的观众。”他用“外圆内方”来形容即将上映的《白鹿原》,“严肃在里面。”
文艺大片
文艺定位与高预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电影既有的国际电影节和本土票房取其一的做法不适用《白鹿原》——电影节固然必要,市场也必须打响。
王全安最初接触到《白鹿原》项目是在2004年,其时刚刚完成《惊蛰》的他结识了编剧芦苇,两人决定一起合作《白鹿原》。项目最初预算是3000万-5000万元。
剧本初稿并不令人满意,王全安觉得自己也还没准备好,于是两人决定先合作一部小成本影片热热身,“也算是对得起这番交情”。
没想到这部“热身”的《图雅的婚事》一举夺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王全安借该片,成为继张艺谋和李安后又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导演。
《图雅的婚事》意外打响,但“正角”《白鹿原》的推进并不顺利,剧本两次夭折。为了稳定制片人,王全安自己动手又写了一稿,当时已是2006年。等到剧本终于得到认可,影片投资又没了,剧组最终还是解散了。
之后,芦苇拉来北京的一家公司买走项目,由于理念不合,王全安一度选择了退出。但影片仍迟迟未能开拍。两年又过去了,随着版权协议到期,项目重新回到西影厂。2010年,王全安再度加入,此时《白鹿原》终于开动引擎。
作为一部文艺片,《白鹿原》的规模和成本要远超近年来的其他同类作品。
王全安此前主要是在低成本艺术片领域拍片,“1000万以下的电影其实对我都没大风险”,但《白鹿原》这样级别的制作显然是另一回事。
影片仅拍摄工作就持续了半年,最终制作成本“差不多1个亿”。
文艺定位与高预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电影既有的国际电影节和本土票房取其一的做法不适用《白鹿原》——电影节固然必要,市场也必须打响。
《白鹿原》是王全安第一次真正直面本土电影市场。他以往的作品主要还是走电影节路线,国内市场票房都很惨淡:《月蚀》400万的投资来自天使投资人,入不敷出也还罢了;投资200万的《惊蛰》碰到了SARS,结果基本没什么票房收入,最后还是靠老东家西影厂伸出援手才算扫了尾;《图雅的婚事》虽然得到了金熊,海外版权卖得不错,但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只有寥寥百万;随后的《纺织姑娘》《团圆》都没能进入内地院线市场??
面对《白鹿原》市场回收的挑战,王全安表示自己并无太大压力,“这不是一个能用某些短期指标衡量的电影。”
另一方面,影片投资、制片团队整合了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例如项目的主要投资方陕西旅游集团, 该公司的老总张小可也是电影《白鹿原》的负责制片人。“制片人想了很多办法来平衡投入,比如陕旅现在就在做一个600亩的白鹿原旅游文化景区。”王全安介绍说,这个据称耗资5亿的旅游项目目前已基本完工。 《白鹿原》拍摄沿用了王全安的老班底,例如项目的另一位主要制片人、 西安影视制片公司的王乐,已与王全安合作过三部电影。在王全安看来,团队的固定很重要,“会形成一个交流基础,几部戏磨合下来的默契感肯定是一部戏磨合达不到的。”同样,《白鹿原》的摄影师、来自德国的卢茨·赖特迈尔(Lutz Reitemeier)也是王全安的老搭档,两人的合作始于2004年的《惊蛰》,“他看到我的处女作《月蚀》后特别喜欢,就跑到中国来问我能不能一起合作,我看他拍的东西也感觉不错。”
具体到《白鹿原》,王全安之前也考虑过新路子,最初设想过两种风格:一种是《末代皇帝》《霸王别姬》等作品的老路,即追求更通俗、也更讨巧的“好看”。“如果要走这个路子,可能就会更换摄影师”;另一种则是王全安既有的现实主义风格。反复权衡后,王全安选择了后者。
导演的兴趣
“北”的《白鹿原》已经完成,“南”则是一部关于杜月笙的电影,目前在筹备中,“投资和规模要超过《白鹿原》”。
舞蹈演员出身的王全安是一个很擅于讲故事的人,尤其是自己的故事,从他嘴里讲出来总是格外精彩:无论是私刻公章考北影,还是年轻时跟法国姑娘谈恋爱差点“叛逃”,当然也少不了后来拍电影的那些坎坷和幸运??
1999年,其处女作《月蚀》问世,走先锋路线的该片反响不一,有评价称其为“农民玩摇滚”。随后王全安转向写实类艺术电影,并通过《惊蛰》和《图雅的婚事》确立了江湖地位。
在视觉风格的写实之下,王全安的电影在叙事中一直追求戏剧感,“要寻找真实就不用拍电影了。”《图雅的婚事》就是一个二者结合的例子,“当时就是想试验一下高度戏剧性与高度真实感能否较好融合。”王全安说,该片和随后的《纺织姑娘》及《团圆》 ,都是为了筹备《白鹿原》而做的习作。因此自然而然地,在《白鹿原》中我们也同样看到了这种视觉上的现实主义与叙事上的高度戏剧性的融合。
当前,无论是“第五代”还是“第六代”,整体都趋向于向主流接近和转型,《白鹿原》也符合这一趋势。
王全安从来不排斥商业电影。给笔者印象很深的是他总喜欢聊《教父》这些经典的类型片。在他看来,“第六代”最终必然会转向更主流的领域,尤其是本土的文化传统。王全安至今对处女作《月蚀》仍很满意,“但那终究是个舶来品,我们终究无法吃透这些东西,模仿得再像也只是二流货色。”相比之下,传统更值得开掘,因为“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向主流和传统转型,王全安选择了历史情节剧,《白鹿原》是这一想法的首次付诸实施。
在上世纪90年代,“第五代”的《霸王别姬》《活着》曾使此类作品达到了一个高潮,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电影在这一领域的开拓未能持续下去。这个领域绝对值得继续深入挖掘,对此王全安做了多年准备。两年前王全安接受采访时就说过手上已有一南一北两个文艺大片项目。“北”的《白鹿原》已经完成,“南”则是一部关于杜月笙的电影,目前在筹备中,“投资和规模要超过《白鹿原》”。
在回归传统的同时,王全安也未丢弃国际化路线。
王全安说自己想做《末代皇帝》 这样可以在全世界发行的电影,这就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前提是素材合适。之前在拍摄《白鹿原》时,一些片方的运作就引起了王全安的反对,他也一度因此退出,“主要是因为我和当时的制片人在观念上有差异。我不排斥合拍模式,但不是说随便放个韩国或是香港演员进去就是合拍,就是商业性了,这是我不能接受的。”此外,《白鹿原》毕竟题材特殊,“这个故事是地域性的,是建立在方言基础上的,也饱含了一方水土和一方人的情感。而《末代皇帝》不一样,它涵盖的东西毕竟更大。”
接下来的有关杜月笙的新片倒是很有合拍基础,“因为上海本就是一个开放、各国元素融入的环境。”
王全安拍摄《团圆》时成立的公司光影先锋,目前也在酝酿新的国际合作项目。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王全安提到公司有意投资文德斯(Wim Wenders)、达内兄弟( Dardenne Brothers)等欧洲艺术电影名导的新片,“正在谈,年底应该能把达内兄弟定下来。”光影先锋目前还在筹备一个大师电影系列,计划以制片方的身份投资一些著名导演的艺术电影,“中国电影这几年的一个发展优势是资金比较多,我觉得可以投资一点到外面。”“主要还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我总是希望能介入那些我很感兴趣的电影,也希望未来能和自己喜欢的大导演们一起合作拍电影。”王全安说,他在电影方面的所有计划都是源于作为导演本身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