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和情境是相生相融的关系:音乐在情境中表现,情境在音乐中感受,两者缺一不可。小学音乐情境化教学是增强学生审美能力、丰富其音乐底蕴的重要手段,而音乐底蕴和情境化教学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利用真切而形象、逼真的环境,广远的意境和氛围,向学生传递音乐知识、音乐审美和音乐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觉和兴趣,让学生学会聆听和感知,全力打造实效音乐课堂。
一、角色扮演,构建体验式情境
想要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的互换和扮演,营造符合音乐风格的氛围,打造良好的音乐情境,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感知音乐传递的艺术信息,从而刺激学生迸发艺术思维,提高音乐审美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森林与小鸟》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小鸟头饰,请学生分别扮演各种角色。同学们都争相扮演,表演得惟妙惟肖。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学生扮演着观众,另外一部分学生成了演员,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教学氛围。在不同角色的表演和观看中,学生很容易着迷,很快都进入了歌曲的情境之中。通过观看和表演,学生更能真切地感受森林、小鸟的情境,体会小鸟飞跃林间的欢快和优美的律动。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安静的森林与活泼的小鸟的不同形象。学生分辨出了四个圆舞曲,以及作品的音乐结构,学生还能哼唱出第一圆舞曲的旋律。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音乐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得到极大提升。
在这些自编自演的情境中,学生毫无疑问地成了主角,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艺术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想法。通过具体的实践表演,他们增强了表演能力,提升了表现自我、挑战自我的信心。同时,也让大家对作品越来越熟悉,也会产生更多的体会,高效、有趣的音乐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
二、生活再现,构建感受式情境
优美的音乐来源于社会生活。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课堂教學同生活实践相结合是让音乐教学回归本我、返璞归真的重要举措。这不仅能引导学生创造出更贴近生活的音乐旋律,而且对音乐内涵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例如,在歌曲《春游》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记忆中春天有什么声音,引导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比较熟悉的春天里的声音。立刻就有很多学生回答出:春风吹的呼叫声,春雨慢慢滴落的声音,春雷的轰隆隆声,春水的哗哗声……接着让几个学生闭上眼睛模仿一下大自然的这些声音,让他们如同身临其境,一时不知身在何处,从而引发更多想象的空间。将音乐课堂的声音和现实生活中的风雨声联系到一起,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风声、雨声、雷声、水声,声声入耳的是生活与自然的声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渲染和表演,这些自然的声音慢慢化成了音乐的声音。生活实践和音乐艺术的交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三、设置问题,构建探究式情境
带着问题来教学,带着问题来探究,这是探究式音乐课堂的重要元素。在基于情境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题内容巧设课堂问题,将课程内容巧妙地融入问题中,引导学生探究,让他们在无形中进入所设定的问题情境,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
例如,在进行《微笑波尔卡》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来进行教学。教学开始,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来进行导入。比如:乐曲需要如何进行演奏呢?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样的乐器呢?乐曲和乐器分别各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寻找出来后就可以接着问:“这首乐曲的音量有点奇怪,你们看是不是,你们有没有这个感受?”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在引导学生从问题去思考。当再次体验倾听音乐时,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去聆听每一个细节。经过教师的暗示和引导,学生也就自然引入下个环节,深刻感受乐曲中所蕴含的情感,了解手风琴的音调宏大等特点。对于教师所提的问题,学生瞬间就恍然大悟。
设置问题的授课方式让乏味无趣的音乐课堂变得趣味盎然。巧设课堂问题,不仅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促使他们正确掌握音乐及乐器的精髓,而且有助于真正了解音乐的内在美,从而升华审美素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信息技术,构建直观式情境
音乐不仅需要听觉,也需要视觉,因为音乐课堂是饱含艺术和情感的课堂。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借助声音、图画、视频等手段丰富音乐课堂,完美构建出声画并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的敏感度。
例如,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先让他们说说自己心中的祖国是什么样子,然后借助短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播放一些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和录像:滚滚长江、巍巍长城、浩浩黄沙、皑皑白雪……通过这些画面,展现出恢宏壮阔的秀丽山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随后,一边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边播放一些展现我国在各个领域卓越成就的画面。宏大的场景、恢宏的配乐,让学生感到震撼。在教唱这首歌时,学生便会感到身临其境,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从听歌到看情景,再到听歌,再进行画面播放,学生记忆深刻,融情入景。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而且培养了他们各项感官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光线运用,构建场景式情境
利用自然光线可以很好体现一切美好事物的创造力,用一束光,带音乐归来,为空间增添灵动气息。利用好光线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明暗问题,创造教学场景,把整个教学气氛达到最佳效果,让学生加速感受音乐和情感体验,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歌曲《月亮的故事》时,在课堂铃声响起之前,教师就让学生拉上窗帘,关上教室的灯光,教室里面的光线顿时暗淡下来。待学生都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后,就播放多媒体课件:夜空静静的,群星闪耀,《月亮的故事》音乐随之缓缓响起,舒缓安静的旋律如流水,静静地映照着星空,在教室里缓缓流淌。顿时,一股舒缓、轻松、安宁的氛围弥漫开来,整个教室好像瞬间进入了宁静的月夜。在这个安静的月夜,学生静静地感受此时独特的教室音乐时光,想象着一切关于月亮的故事。随着时光的流逝,学生也就在沉醉和熏陶中学会了旋律,掌握了要点。
在音乐教学中及时利用光学来构建音乐情境,是音乐灵感的起源。在教授《月亮的故事》时,通过在暗淡的光线下播放夜空的景象,很容易引人入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充满想象力,不仅轻松学会歌曲,还能准确地理解、把握音乐的风格,学习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在音乐教学中,寓教于情境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将学生的情感轻易地融入作品当中,进而体会音乐作品中蕴藏的情感美、艺术美,最终提升音乐素养。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音乐审美灵感,从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一、角色扮演,构建体验式情境
想要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的互换和扮演,营造符合音乐风格的氛围,打造良好的音乐情境,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感知音乐传递的艺术信息,从而刺激学生迸发艺术思维,提高音乐审美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教学《森林与小鸟》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小鸟头饰,请学生分别扮演各种角色。同学们都争相扮演,表演得惟妙惟肖。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学生扮演着观众,另外一部分学生成了演员,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教学氛围。在不同角色的表演和观看中,学生很容易着迷,很快都进入了歌曲的情境之中。通过观看和表演,学生更能真切地感受森林、小鸟的情境,体会小鸟飞跃林间的欢快和优美的律动。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安静的森林与活泼的小鸟的不同形象。学生分辨出了四个圆舞曲,以及作品的音乐结构,学生还能哼唱出第一圆舞曲的旋律。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音乐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得到极大提升。
在这些自编自演的情境中,学生毫无疑问地成了主角,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艺术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想法。通过具体的实践表演,他们增强了表演能力,提升了表现自我、挑战自我的信心。同时,也让大家对作品越来越熟悉,也会产生更多的体会,高效、有趣的音乐教学目标也得以实现。
二、生活再现,构建感受式情境
优美的音乐来源于社会生活。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课堂教學同生活实践相结合是让音乐教学回归本我、返璞归真的重要举措。这不仅能引导学生创造出更贴近生活的音乐旋律,而且对音乐内涵的体会也会更加深刻。
例如,在歌曲《春游》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记忆中春天有什么声音,引导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比较熟悉的春天里的声音。立刻就有很多学生回答出:春风吹的呼叫声,春雨慢慢滴落的声音,春雷的轰隆隆声,春水的哗哗声……接着让几个学生闭上眼睛模仿一下大自然的这些声音,让他们如同身临其境,一时不知身在何处,从而引发更多想象的空间。将音乐课堂的声音和现实生活中的风雨声联系到一起,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风声、雨声、雷声、水声,声声入耳的是生活与自然的声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渲染和表演,这些自然的声音慢慢化成了音乐的声音。生活实践和音乐艺术的交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三、设置问题,构建探究式情境
带着问题来教学,带着问题来探究,这是探究式音乐课堂的重要元素。在基于情境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题内容巧设课堂问题,将课程内容巧妙地融入问题中,引导学生探究,让他们在无形中进入所设定的问题情境,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
例如,在进行《微笑波尔卡》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来进行教学。教学开始,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来进行导入。比如:乐曲需要如何进行演奏呢?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到什么样的乐器呢?乐曲和乐器分别各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寻找出来后就可以接着问:“这首乐曲的音量有点奇怪,你们看是不是,你们有没有这个感受?”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在引导学生从问题去思考。当再次体验倾听音乐时,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去聆听每一个细节。经过教师的暗示和引导,学生也就自然引入下个环节,深刻感受乐曲中所蕴含的情感,了解手风琴的音调宏大等特点。对于教师所提的问题,学生瞬间就恍然大悟。
设置问题的授课方式让乏味无趣的音乐课堂变得趣味盎然。巧设课堂问题,不仅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促使他们正确掌握音乐及乐器的精髓,而且有助于真正了解音乐的内在美,从而升华审美素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信息技术,构建直观式情境
音乐不仅需要听觉,也需要视觉,因为音乐课堂是饱含艺术和情感的课堂。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借助声音、图画、视频等手段丰富音乐课堂,完美构建出声画并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的敏感度。
例如,在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先让他们说说自己心中的祖国是什么样子,然后借助短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播放一些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和录像:滚滚长江、巍巍长城、浩浩黄沙、皑皑白雪……通过这些画面,展现出恢宏壮阔的秀丽山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随后,一边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边播放一些展现我国在各个领域卓越成就的画面。宏大的场景、恢宏的配乐,让学生感到震撼。在教唱这首歌时,学生便会感到身临其境,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从听歌到看情景,再到听歌,再进行画面播放,学生记忆深刻,融情入景。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而且培养了他们各项感官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光线运用,构建场景式情境
利用自然光线可以很好体现一切美好事物的创造力,用一束光,带音乐归来,为空间增添灵动气息。利用好光线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有效解决明暗问题,创造教学场景,把整个教学气氛达到最佳效果,让学生加速感受音乐和情感体验,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歌曲《月亮的故事》时,在课堂铃声响起之前,教师就让学生拉上窗帘,关上教室的灯光,教室里面的光线顿时暗淡下来。待学生都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后,就播放多媒体课件:夜空静静的,群星闪耀,《月亮的故事》音乐随之缓缓响起,舒缓安静的旋律如流水,静静地映照着星空,在教室里缓缓流淌。顿时,一股舒缓、轻松、安宁的氛围弥漫开来,整个教室好像瞬间进入了宁静的月夜。在这个安静的月夜,学生静静地感受此时独特的教室音乐时光,想象着一切关于月亮的故事。随着时光的流逝,学生也就在沉醉和熏陶中学会了旋律,掌握了要点。
在音乐教学中及时利用光学来构建音乐情境,是音乐灵感的起源。在教授《月亮的故事》时,通过在暗淡的光线下播放夜空的景象,很容易引人入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充满想象力,不仅轻松学会歌曲,还能准确地理解、把握音乐的风格,学习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在音乐教学中,寓教于情境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将学生的情感轻易地融入作品当中,进而体会音乐作品中蕴藏的情感美、艺术美,最终提升音乐素养。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音乐审美灵感,从而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石屏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