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呢?这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方法。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让学生进入情境——入境。那如何让学生“入境”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努力创造——造境,造境就是围绕某个目的,根据文本特征和学生状况,创造某种情境,从而让学生活跃起来,让课堂精彩起来。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设情境;高效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语文教学的真正境界就是要让学生“入境”。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入境”呢?关键是教师要努力营造和创设情境,在学生(阅读主体)和课文(阅读客体)之间架起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这也就是“造境”。
一、造境的原因
1.造境是实现教学双边活动的必然要求
语文新课程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和体验,让他们开口说话,学会与他人交流,并共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那么,如何能使学生开口说话,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呢?笔者第一次执教《我的母亲》时,在拓展延伸部分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请以‘母亲对我的影响’为题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母亲。(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原本以为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可愿意开口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问题出在哪里呢?经过课后反思,我认识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多数学生不理解自己的母亲,也不愿意谈及自己的母亲。因此,老师一定要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产生表达的冲动。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上做了两点改动:(1)以语言描述情境。在活动内容出来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著名作家莫泊桑曾经说过:“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也许你还没有察觉,但是,母亲的言行举止,无不对我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细想一下,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母亲对你有什么影响呢?这则导语,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动情的语言,开启了学生感受母爱的大门。(2)以音乐渲染情境。多媒体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曲子与主题十分契合,将学生带入浓浓的亲情氛围中。我按照新的教学设计第二次执教了《我的母亲》,效果果然大不相同,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2.造境是让学生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这个对话应是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对话,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入文本,而要避免“浅读”“泛读”。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语言平淡,朴实无华,但是饱含深情。初一的学生限于年龄和阅历,阅读时不易发现字里行间的浓浓深情,容易读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精心“造境”。比如,品味“爸爸”的最后一句话“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时,学生恐怕很难把握“爸爸”说这话时内心的复杂感情,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爸爸”的内心,读出其中的感情,老师特意创设了这样一个“境”:“如果让爸爸敞开心扉说,他会对英子说什么呢?”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老师的启发暗示下,轻松自然地走进了文本。
二、怎样造境
1.造境要注意目的性
“造境”的作用之一是要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和探究问题,使其认知和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例如,教学《兰亭集序》时,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明白《兰亭集序》不但字美——“行书天下第一”,而且情也美——貌似消极、痛惜、悲叹的背后却蕴含着积极的生命思考和人生追求。所以,教师的问题不妨这样设计:“唐太宗生前视《兰亭集序》如命,死后还将其带进昭陵殉葬,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慢慢发散,并围绕问题去探寻《兰亭集序》的书法价值和生命追求。
2.造境要注意暗示性
教学情境不一定是问题,但包含着问题。这也就是一种暗示。比如,在学习“景物描写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恰当”的重要性,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情境:“假如现在是秋末冬初的一天,西风凛冽,第一场雪飘飘扬扬落满了枝头。如果我们用某种修辞手法写这一雪景,运用修辞手法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呢?”学生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到是“恰当”,于是,这位教师无奈之下只有自己道出答案——“运用修辞手法要恰当”。这样情境创设看似“问题”和“情境”都有,但教师创设的情境没有对“问题”进行暗示。其实,这位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假如现在是秋末冬初的一天,西风凛冽,第一场雪飘飘扬扬落满枝头,有位同学诗兴大发。他这样写雪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大家觉得怎么样?”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问题,但是由于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观察和体验产生了冲突,学生自然会提出质疑:哪有像桃花般粉红的雪呢?这时老师再追问一句:“因此,我们运用修辞手法时应注意什么呢?”学生便会轻而易举地掌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所以可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之火需要教师去点燃,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手中的火把,它是我们让学生思维似火的如意法宝。
参考文献:
叶圣陶.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22.
作者简介:赖波波,1984年出生,男,江西新余人,就职于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 董慧红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设情境;高效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语文教学的真正境界就是要让学生“入境”。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入境”呢?关键是教师要努力营造和创设情境,在学生(阅读主体)和课文(阅读客体)之间架起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这也就是“造境”。
一、造境的原因
1.造境是实现教学双边活动的必然要求
语文新课程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活动和体验,让他们开口说话,学会与他人交流,并共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那么,如何能使学生开口说话,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呢?笔者第一次执教《我的母亲》时,在拓展延伸部分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请以‘母亲对我的影响’为题写一段话,谈谈自己的母亲。(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原本以为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可愿意开口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问题出在哪里呢?经过课后反思,我认识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多数学生不理解自己的母亲,也不愿意谈及自己的母亲。因此,老师一定要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产生表达的冲动。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上做了两点改动:(1)以语言描述情境。在活动内容出来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著名作家莫泊桑曾经说过:“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也许你还没有察觉,但是,母亲的言行举止,无不对我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细想一下,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母亲对你有什么影响呢?这则导语,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动情的语言,开启了学生感受母爱的大门。(2)以音乐渲染情境。多媒体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曲子与主题十分契合,将学生带入浓浓的亲情氛围中。我按照新的教学设计第二次执教了《我的母亲》,效果果然大不相同,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2.造境是让学生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这个对话应是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对话,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入文本,而要避免“浅读”“泛读”。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语言平淡,朴实无华,但是饱含深情。初一的学生限于年龄和阅历,阅读时不易发现字里行间的浓浓深情,容易读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精心“造境”。比如,品味“爸爸”的最后一句话“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时,学生恐怕很难把握“爸爸”说这话时内心的复杂感情,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爸爸”的内心,读出其中的感情,老师特意创设了这样一个“境”:“如果让爸爸敞开心扉说,他会对英子说什么呢?”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老师的启发暗示下,轻松自然地走进了文本。
二、怎样造境
1.造境要注意目的性
“造境”的作用之一是要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和探究问题,使其认知和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例如,教学《兰亭集序》时,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明白《兰亭集序》不但字美——“行书天下第一”,而且情也美——貌似消极、痛惜、悲叹的背后却蕴含着积极的生命思考和人生追求。所以,教师的问题不妨这样设计:“唐太宗生前视《兰亭集序》如命,死后还将其带进昭陵殉葬,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慢慢发散,并围绕问题去探寻《兰亭集序》的书法价值和生命追求。
2.造境要注意暗示性
教学情境不一定是问题,但包含着问题。这也就是一种暗示。比如,在学习“景物描写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恰当”的重要性,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情境:“假如现在是秋末冬初的一天,西风凛冽,第一场雪飘飘扬扬落满了枝头。如果我们用某种修辞手法写这一雪景,运用修辞手法时一定要注意什么呢?”学生想来想去也没有想到是“恰当”,于是,这位教师无奈之下只有自己道出答案——“运用修辞手法要恰当”。这样情境创设看似“问题”和“情境”都有,但教师创设的情境没有对“问题”进行暗示。其实,这位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假如现在是秋末冬初的一天,西风凛冽,第一场雪飘飘扬扬落满枝头,有位同学诗兴大发。他这样写雪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大家觉得怎么样?”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问题,但是由于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观察和体验产生了冲突,学生自然会提出质疑:哪有像桃花般粉红的雪呢?这时老师再追问一句:“因此,我们运用修辞手法时应注意什么呢?”学生便会轻而易举地掌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所以可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之火需要教师去点燃,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手中的火把,它是我们让学生思维似火的如意法宝。
参考文献:
叶圣陶.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22.
作者简介:赖波波,1984年出生,男,江西新余人,就职于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