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 完美世界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wuju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了解英美人的写作习惯是做好完形和阅读题的基本。
  了解了英美人的写作习惯及英文的文章大体结构,我们只要读几个英语句子即可明白全文的大体意思。首先他们把最重要的东西几乎都是放在段首,即主题句;然后举例说明,即围绕中心展开论述、说明;最后明确表明作者的观点。这就是英美人写作方式的“三部曲”。明白了英美人的写作习惯,我们在做题时,会感觉容易得多。下面我们总结出做好完形填空题的四个步骤。
  一、细读首句、尾句以及有中文注释的单词,打开答题窗口,全文窥见一斑
  例如2010年山东卷:
  首句:It was a cool October evening.
  第二段首句:My dance class was doing a routine on wooden boxes two feet by two feet...
  中文注释:I could hear giggles(咯咯笑) coming from the audience.
  尾句:Now when friends and family laugh about the time I slipped during a dance performance, I can laugh too.
  撇开选项不谈,单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就可以捕捉到如下信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凉爽的十月晚上;“我们”的舞蹈班成员在一个个两英尺见方的箱子上做固定的动作;“我”能够听到观众席上传来的咯咯笑声;现在当“我”的朋友和“我”的家人笑起“我”在舞蹈表演时滑倒的情景时,“我”也笑起来啦。
  可以推测:这篇文章是作者描述了自己一次舞蹈表演失误的有关情况。 我们把握了文章的大方向,就可以避免做完形填空时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错误,即连锁反应式的错误。
  二、跳过空格,速读全文,把握大意,心中有图
  完形阅读是“缺词阅读”,考查的是学生在文章缺词的情况下进行阅读时,对文意的理解领悟能力。如果不通览全文,而是边读边填,形不成连贯的思路,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会偏离文章的中心,使自己陷入“死胡同”,欲速则不达。答题前应先跳读、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还要在脑海中进行情景想象,这时的图像是支离破碎的、模糊的,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三、瞻前顾后,上下求索,左顾右盼,先易后难
  运用解题原则,从句子、段落、语篇层面解题,划出语篇标志,找准关键词、定位词。以下是一些解题原则:
  1.立足语篇原则。完形填空题不是语法的选择,而是对文章叙述的情景和所需要表达的意思的选择。抓住了对全文的理解,就抓住了做好完形填空试题的关键。 因此要把上下文语境理解放在第一位,语法和词汇放在第二位。如个别空格一时难以确定,可以先冷处理一下,放一放,待填完全篇再回头斟酌,往往会得到启示,难点不攻自破。
  2.寻找关键词原则。建构图式理论认为,做完形填空的关键方法就是寻找关键词,或称为捕捉题眼。捕捉题眼就是要迅速找到语篇中的特殊的内在联系——那些表示因果、递进、转折、指代等意义的连接词及动词、形容词、副词、同位语等。语篇标志语如also, on the other hand等表示并列关系;but, however, while, though, otherwise等表示转折关系;besides, what’s more, furthermore等表示递进关系;first,second, then, finally, at last, so far, now, later, suddenly, soon 等表示时间或顺序关系;as 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 if, unless等表示条件关系。利用语篇标志性的词语解题可以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弄清上下文的关系,令头脑中的图像更明朗,更利于寻找答案。
  3.复现原则。在短文中,有多种词汇重复出现的现象,其中包括原词复现、同义词复现、反义词复现、同根词复现、概括词复现等等。有时可利用上下文的复现信息选择正确答案。例如2010年山东卷:I missed my partner’s box altogether and46 ... Now when friends and family laugh about the time I slipped during a dance performance, I can laugh too.
  46. A. wandered B. slipped
  C. waved D. skipped
  答案为B。
  四、再读文章,核查答案,代入答案,做到结构正确、语义通顺、逻辑合理,脑海中的图像变得更清晰
  在各空都已填出后,再读一遍全文,检查一下。这时对文章的线索、脉络以及主旨、寓意等心里有一种很“明朗”的感觉。如果做完以后,还是似懂非懂,犹如“雾里看花”,那说明对文章的把握还有问题,还要复读全文,验证答案,到那时会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感觉。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语文可以是无边的芳草,可以是出鞘的利剑,可以是心底的长歌。台湾作家余光中称“中国的语文是一曲委婉动情的歌”。    一、让精彩的导入成为课堂的序曲    歌曲在演唱之前,都有一段精短的过门,它指明歌曲的节奏、展示旋律的特点、奠定演唱的基调。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巧妙设计课堂的导人形式:或是优美的语言,或是精彩的表演,或是有趣的谜语,或是宜人的音乐,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教学作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把学生的主体性落到实处呢?其实,教师的意识、观念至关重要。  记得著名教授叶澜曾经尖锐指出:“近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认真“洗脑”: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是导演、引路人,要为
衣要会穿,饭要会吃,书要会读。碰到理念类的文章要会生活化的思考,碰到生活化的文章要会理念化的总结。一句话,“通感”思维是必要的读书方法。  一部小说能否吸引读者,首先要看故事情节是否曲折感人,其次则是看书中的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真实。一个初读小说的人能对一部作品爱不释手,主要是受到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的吸引。所谓“看热闹”,总要有热闹可看。其内容的趣味性和刺激性基本是建筑在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之上的。但
岛上的居民称它为“世界的中心”。同时这儿也是世界上极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来吧,千万不要错过探索复活节岛的机会!  找一找  经过漫长的时间,这些竖立在复活节岛上的石像很多都倒下了。现在有考古学家将其复原成原本的样子,但是有一座石像弄错了,你能帮忙找到它吗?  美丽的舞者  这几位舞者长得太相似了,很多人分辨不出她们。现在知道莉安娜在玛利亚的前面,瓦莱丽不在莉安娜的后面,你能认出她们吗?  找不同  
故事背景:李亨是鄞县的县令。有一天,他接了一起“茄子被盗案”。  出场人物:李亨、县民甲、县民乙、衙役  第一幕  清晨,县民甲的菜园中。  县民甲:天哪!谁干的,我的茄子都去哪儿了?  第二幕  上午,县衙。  县民甲:大人,小人家里以种菜为生。今日我发现有人偷了我家的茄子。  李亨:茄子大概是什么时候被偷的,你可清楚?  县民甲:我天天去菜园子,昨天还在,应该就是在今早被偷的!  李亨:这么多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以他们独特的语言形式,表达了他们的生命体验,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选入我们课本的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名篇佳作,是古代文化精髓的鲜活体现。然而,我们的学生不懂得为什么现在还要学这些“之乎者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索然,甚至厌倦。究其原因,发现这与我们教师的教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机械、古板地照本宣科,脱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茫然与迷惑,消解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很多高一新生入学后的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都无法找到学英语的感觉,他们仍想当然地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背诵单词,只要单词记熟了,学习就没有问题。事实上,高中英语学习比初中英语要繁杂很多,主要表现为词汇量更大、语法知识更多、阅读难度更深以及对写作和听力的要求更高,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因此,教师在对高一新生的英语教学中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新生能否更好地从初中英语向高中英语学习过渡,
汉乐府《陌上桑》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曹旭先生说:《陌上桑》“为了反击丑恶与卑鄙,全诗通篇写美,以美压邪。”(《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从以美压邪的角度领悟《陌上桑》的题旨,的确深中肯綮,深契诗心。细细演绎,亦不难发现,诸多的描写都是围绕着人物美展开,剖析罗敷这一人物之美,诗人的写作意图便清晰呈现。    一、装饰美凸现罗敷爱美之心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人物美的描写,《诗经》《楚辞》中就有许多
长期以来,我们对课堂教学研究投入了很多精力,但对作业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教师用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作业形式层出不穷,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机械抄写、简单重复、“题海战术”等。学生忙于应付作业,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学生对作业的忽视和厌烦的程度让教师感到吃惊和无奈。观察同行们的教学过程和反思自身的教学,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内容单调,枯燥,无趣;要求  整齐划一,一刀切;形式单一,缺
阅读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设疑、启发、引导等具体方式把阅读和思考的主动权和空间还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结合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价值观、所处环境等对课文进行非常规的理解,在掌握原意的基础上,把作者想说的话说出来。  1.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在对课文的理解中,要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