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通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获得较多的自信心和更多的成功感。
关键词:“善学”;知识;“乐学”;培养
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能够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对数学学习的影响,表现为:一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数学;二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然而在数学教学中,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等智力因素还远远不够,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有价值的情感体验,尤其应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数学情感。
一、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乐学”
活泼是学生的天性,所以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旋律。而以往的数学教学往往太注重数学自身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过分追求数学知识体系的形式化,限制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的形成,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以至于对数学学习缺少必要的兴趣。数学知识应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教学活动,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如做游戏、讲故事等,让他们感到数学学习亲切、可信,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从而使他们形成活泼向上的思想。
二、在活动交流中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善学”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它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在活动交流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搭建平台。增加他们“善学”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2.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认知活动从问题开始。也就是说,人在认识时先感受到问题,才要认知、才要学习,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认识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活动交流氛围,使学生敢于发问;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学会发问;还要创造“激发矛盾”的条件,使学生善于发问等。在质疑问难中,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讓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改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发展,是一种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出现“自我中心”“不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等不良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的同时提高团队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享受“探索成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现成结果的教学,设计结果形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充分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和合作交流中,将头脑中不规范化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为科学的结论,并从中感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享受到探索成功的情感体验,增进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可以使一个人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得到发展,这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取向。然而,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历挫折和失败是常有的现象。如何帮学生减少失败的尴尬和受挫的情感体验,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呢?
四、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用数学、学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反映;数学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不是生活的摹本,是对生活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概括;数学更用于生活,它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努力把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学好数学,同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中获得“数学真有用”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选取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有紧密联系的学习材料,为其注入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乐于接近数学。教师还应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学好数学是一件有用的事情,从而愿意学好数学。
实践证明,数学知识只有扎根于生活实践的沃土中,才会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活动中学生都兴趣盎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都全身心投入;当他们用数学知识成功地战胜了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更是欢呼雀跃。
总之,教师通过更多地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宽松、愉悦的数学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自主平等地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形成乐观向上的品格,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新课程(上),2016年05期.
[2]张国刚.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科学中国人,2016年08期.
[3]尤红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学周刊,2012年19期.
关键词:“善学”;知识;“乐学”;培养
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能够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对数学学习的影响,表现为:一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数学;二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然而在数学教学中,中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等智力因素还远远不够,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有价值的情感体验,尤其应关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数学情感。
一、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乐学”
活泼是学生的天性,所以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旋律。而以往的数学教学往往太注重数学自身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过分追求数学知识体系的形式化,限制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思想的形成,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乏味,以至于对数学学习缺少必要的兴趣。数学知识应是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之中,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关联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教学活动,适当引入他们喜欢的活动,如做游戏、讲故事等,让他们感到数学学习亲切、可信,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从而使他们形成活泼向上的思想。
二、在活动交流中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善学”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它将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在活动交流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搭建平台。增加他们“善学”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2.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认知活动从问题开始。也就是说,人在认识时先感受到问题,才要认知、才要学习,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认识活动。因此,在教学中,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活动交流氛围,使学生敢于发问;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学会发问;还要创造“激发矛盾”的条件,使学生善于发问等。在质疑问难中,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讓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学和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改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发展,是一种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学习方式。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出现“自我中心”“不善于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等不良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的同时提高团队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享受“探索成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过于强调现成结果的教学,设计结果形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主体性和能动性,使他们在充分的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和合作交流中,将头脑中不规范化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为科学的结论,并从中感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享受到探索成功的情感体验,增进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可以使一个人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得到发展,这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取向。然而,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历挫折和失败是常有的现象。如何帮学生减少失败的尴尬和受挫的情感体验,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呢?
四、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用数学、学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反映;数学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不是生活的摹本,是对生活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概括;数学更用于生活,它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努力把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学好数学,同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中获得“数学真有用”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选取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有紧密联系的学习材料,为其注入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乐于接近数学。教师还应关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学好数学是一件有用的事情,从而愿意学好数学。
实践证明,数学知识只有扎根于生活实践的沃土中,才会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在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活动中学生都兴趣盎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都全身心投入;当他们用数学知识成功地战胜了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更是欢呼雀跃。
总之,教师通过更多地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宽松、愉悦的数学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自主平等地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形成乐观向上的品格,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新课程(上),2016年05期.
[2]张国刚.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科学中国人,2016年08期.
[3]尤红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学周刊,2012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