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草”应除 “土壤”更该净化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oqy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记者乃“无冕之王”也,且因其担负着鞭挞丑恶、实施舆论监督的职能,在国人的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往往被认为是正义的化身和伸张正义的代言人,正所谓“铁肩担正义,妙笔著文章”是也。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则认为,“记者是守护社会良心底线的崇高职业”。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大潮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和洗礼,不知何时开始,记者这种“守护社会良心底线的崇高职业”被某些人一次又一次地玷污。正因如此,记者在人们心目中不再神圣,国人对记者的看法和尊崇也有了“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时下某些记者走向堕落之现状在人们心目中的客观反映。
  9月15日,新华社播发了山西繁峙“6·22”特大爆炸事故责任人受到处理的报道。该报道的结尾写到:“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存在严重的经济违纪行为。”这虽是一笔带过的简略叙述,但是,如此多记者集体收受财物,存在严重经济违纪行为,还是令人感到震惊和意外。这种行为,对于视舆论监督为生命的记者职业来说,在如此重大的采访活动中,涉嫌严重经济违纪,收受采访对象的钱财,无疑是对人民记者这一称号的玷污,更是其职业道德的沦丧和堕落。
  如果说,这次只是孤立的或者绝无仅有的事件,那我们或许还有理由轻描淡写地说,这只是个别现象不具代表性,大可不必上岗上线,口诛笔伐。然而,“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事实上并非如此。近年来,记者索贿、收受财物、敲诈勒索等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甚至涉嫌犯罪的堕落行为,不时见诸报端,其恶劣行径令人侧目。不久前媒体披露,湖南娄底市某所谓“名记”伍某,布下色情陷阱,引君入瓮,并以此来要挟和控制领导干部,从中牟取私利。而在去年2月,北京某报记者孙某,利用社会新闻部记者的身份,手持批评稿件,以曝光相要挟,竟然向一单位索要18万元。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屡屡出现的记者“丑闻”,说明什么问题?
  依笔者看来,部分新闻记者职业操守的沦丧,职业行为的堕落,绝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根源及其现实环境因素为背景的。
  其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财富崇拜为兴奋点的社会“大环境”,对记者这一崇高职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部分记者丧失了对记者职业的敬仰、敬畏,以及更高职业精神的追求,而转为追逐金钱为上,于是逐渐放松了对自身素质和职业的严格要求。
  其二、媒体单位片面或过份强调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社会效益,使得记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能拉到广告、赞助,在老总的眼中,就是好记者,就是工作成绩斐然,就不愁收入不丰。
  其三、部分媒体放松了对属下新闻记者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的要求,放松了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使得部分记者纪律意识不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最终导致记者的堕落。
  其四、媒体主管部门或单位对记者操守的管理存在盲点,监管不严不力,或管理制度上本身就存在缺陷。此外,一些内部的“潜规则”也在“促进”记者走向堕落。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媒体的领导认为,只要记者不在政治原则的问题上犯错,其它一切都好商量。在此情形下,对诸如收受礼物,吃采访对象宴请,收受纪念品,收受小额红包等不良行为,主管领导往往是睁只眼闭只眼,默认这种不良行为存在的合理性,甚至自己也身陷其中,大享其乐。
  事实上,《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对这类行为是明文禁止的。《准则》云:“新闻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索要、接受或借用采访报道对象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不得索取和接受任何形式的礼金……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既然这些行为是明文禁止的,但为何却成为记者采访活动时的“惯例”和“常态”?为何这些工作《准则》,在记者眼里成了摆设,成为一纸空文?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笔者以为,今天记者的堕落,可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是长期的量变导致的质变。所以应该说,拔除“毒草”容易,净化“土壤”才是真正的大事情!
其他文献
一边是轰轰烈烈签订考试承诺书、推出不无做秀成分的无人监考考场(实际上媒体记者成了最严的监考者),一边是考试作弊丑闻的大曝光;这边教育部才公布防范考试作弊的各种规定,那边是师生结成联盟,共同作弊,比如湖南衡阳的中考,比如河南镇平的高考。   本应是考试作弊者的天敌的老师,却成了作弊者的内应,无疑是教育的耻辱。   考试作弊,有考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因素,有学校对教育成绩考评现实的妥协,也有社会诚信面临普
期刊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长城的王之、三九的赵新先、长虹的倪润峰,三位“国字头”企业的“掌门人”因“年龄已过60岁”都被国资委责令退休。  稍微了解中国企业界的人都知道,王之、赵新先、倪润峰,退休前分别是长城电脑、三九集团、长虹集团的CEO。三家集团公司既是“国字头”企业也是上市公司。做为这三家集团公司的元勋,他们率领企业从小到大,直到傲立市场,取得辉煌经营业绩,以至于人们一提到IT、胃药、电视机,就
期刊
编者按:6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新西部论坛组委会主办、新西部杂志社和上海恩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承办的“领导力·执行力·核心竞争力”论坛在西安举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著名领导力专家刘剑教授、著名实战派营销战略专家高建华教授的精彩演讲,让与会的上千名企业家和听众受益匪浅。本刊记者根据演讲内容和对三位教授的专访,精心采写了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必须放弃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理念
期刊
毛主席长征时用过的手枪、刘志丹的大衣、鲁艺的校徽,当一件件来自红色延安的国家级珍贵文物,以及一幅幅见证延安红色岁月珍贵历史照片,以穿越历史长河的宏大规模出现在首都北京时,一股红色旋风以不可抗拒的激情引来五湖四海的参观者……  2004年6月28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延安市委共同举办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大厅内,400多幅历史照片、459件
期刊
上下一心南北呼应    当2005年的春天悄然走近时,我们依然能感受到2004年冬天里的温暖和火热。  2004年冬天,西部再度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  11月18日,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2004·中国西部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两天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和《新西部》杂志等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主流媒体联合主办的“西部开发五周年系列回顾暨中国·新西部高
期刊
澄城县地处渭北高原东北部和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属陕西“一线两带”的核心层和辐射区。近几年来,澄城县委、县政府求真务实,抢抓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依托资源搞开发,大上项目求跨越,不仅找到了一条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的捷径,而且使县域经济完全摆脱滞重困局,快步踏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共澄城县委书记郭勇格。  记者:郭书记,请你谈谈澄城县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  郭勇格
期刊
据资料显示,未来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拥有17亿的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所孕育的机会难以估量。在亚洲的经济地理版图上,大湄公河次区域被视为“未开发的处女地”、“东亚地区的最后一块大市场”。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中,位于江之头的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亚行将投入云南4亿美元用于地区开发 
期刊
当SARS从粤港北上后,当各地疫情每天在媒体上公布之时,街头戴口罩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单位开始给员工发预防药品了;大中专院校学生的行动范围,被严格限定在校园内;走到哪儿,都闻得到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整个城市似乎成了一座大医院。  街上行人稀稀落落,而又行色匆匆;公共汽车内空荡荡,坐着的人,个个睁着警惕的眼睛,看谁都像看病菌携带者。小餐馆玻璃门上,贴着“本店已消毒”的字样,可服务员还是比食客多....
期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省委十一届十三次全會审议通过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行细化具体化。把实施意见落到实处,确保湖南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最重要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不懈抓好“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把每一
期刊
要不是因为9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一般人根本想象不到,江西省文艺学校萍乡分校(以下简称“萍乡艺校”)会将自己的未成年学生安排到灯红酒绿的夜总会进行毕业实习。据报道,实习的内容除了登台表演歌舞,便是进客人的包间坐台陪歌、陪酒、陪聊,也就是俗称的“三陪”。  到底是搞艺术教育的,想象力就是不一般,选择夜总会作为教学和实践基地并且送上女弟子实习“三陪”,仅凭这一点,萍乡艺校就填补了中国教育史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