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6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新西部论坛组委会主办、新西部杂志社和上海恩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承办的“领导力·执行力·核心竞争力”论坛在西安举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著名领导力专家刘剑教授、著名实战派营销战略专家高建华教授的精彩演讲,让与会的上千名企业家和听众受益匪浅。本刊记者根据演讲内容和对三位教授的专访,精心采写了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必须放弃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理念,要一步一个脚印,精益求精地控制成本,否则你就是“德隆”!
未来需要的是做小事而不是做大事的企业家,未来的企业家是要在已有的企业规模内做到:用最低的费用创造最佳的营业额、最高的利润率、最快的周转率。
企业成功要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烧香、五学习。一句话,“赚小钱靠拼命,赚大钱靠命。”
被称为“郎监管”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先生在此次“领导力·执行力·核心竞争力”论坛上的演讲,虽没有像三个月前在南京时刻意回避德隆的一些事情,但依然拒绝对细节问题的谈论。不过,他还是声称,德隆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引起整个股市的动荡。毕竟两个月过去了,郎教授多少有了些预言家论断成真的得意,在此次演讲的开场白上居然还霸道地“断言”:“不相信你们看吧,如果不进行及时调整,上海复兴就是第二个德隆,海尔早晚也要出事!”
德隆问题不能看得太单纯
郎咸平将德隆问题的症结归因于德隆通过“类金融控股公司”结合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发展模式,以及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失误。同时,德隆的金融和产业之间没有“互补”的概念,加速了它走向末路的命运。
郎咸平认为德隆的失败之处还在于:把过去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未来的发展当中,有许多曾经辉煌过的企业都爱犯这个错误,这是企业的大忌!唐氏兄弟在新疆一块以500公里为半径的圆形土地上,进行数家水泥厂的收购,产业的整合与区域性的产业垄断使德隆一发不可收拾。当唐氏兄弟故技再演壮大德隆时,却没有料到一切都不是当年了。德隆忽略的太多,忘了这一切毕竟已“事”过“境”迁。
“过去的成功经验不要轻易放弃掉,但切记不可复制到未来,还要记住未来想成功必须放弃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理念,要一步一个脚印,精益求精地控制成本,否则你就是‘德隆’!最后会怎样?预计会有10到30年的徒刑等着你,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做的好。”郎咸平告诫与会的企业家。
郎咸平反对动用政府力量营救德隆的做法:产业一旦进入金融,金融又不是专业化经营,政府监管不严,德隆产权关系复杂至极,如此一来就不能把德隆的事情看得太单纯。解救德隆万不能动用政府力量,如果救了后果将不堪设想。只要政府一出面营救,社会最起码的公平性就没有了。政府要出面解救金融机构,解救他们的钱从哪里来呢?还不是纳税人的钱!
“做大做强失败论”与“分拆上市无用论”
郎咸平无论在北京、广州、南京,还是这次在西安讲课,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中国民企只要做大做强必将走向失败,甚至是灭亡。他的举例依然是华润、北京控股、青岛啤酒这样的大型企业。西安之行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分拆上市无用论。
就华润而言,它的啤酒、零售业、石化三大产业占了全部产业销售额的75%,而利润只占28%,正是这三项产业拖垮了华润。郎教授在此警告中国民营企业:任何企业的规模都是一定的,企业规模做大必然造成成本失控,回报率不断下跌。因此企业不能盲目扩张,要在一个区域内密集发展,切忌遍地开花!
针对很多大型企业试图以专业化经营、行业分拆上市的方式摆脱窘境的选择,郎咸平提出了他的“分拆上市无用论”,他说:“行业分拆上市是目前中国企业,包括政府最喜欢做的事情,总认为产权太重要了,只要把产权问题解决了,一切都解决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肤浅的想法。”
在河北的度假村里,华润提出了未来要实行专业化经营、行业分拆上市,全场员工激动不已。郎教授却断言:华润的改革,一定会失败!专业化经营、分拆上市,尤其不是解救华润的道路。企业内的一些行业不是分拆上市就能解决的。依然用华润的零售业作案例,分拆上市能够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吗,能够解决物流问题吗?好像都不能。再以华润石化为例:华润石化的规模远远小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中国石化到2002年拥有28000多个加油站,中国石油有13000多个,而华润石化只有40个,规模如此小,要想成功太难。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石化真正赚钱是在上游的勘探与生产,中游的化工和下游的销售都是不太赚钱的,那么今天你处在一个不赚钱的行业内,你做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再伟大的企业也无法改变行业的实际问题,当然包括分拆上市。
难能可贵的是青岛啤酒在2001年金志国提出 “做强做大”后进行了控制成本的重组。在做到专业化经营和分拆上市以后没有解决企业问题的别无选择中,青岛啤酒只有停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解决它的成本失控问题。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殊情况,因此行业专业化、分拆上市不是万能钥匙,也并不是解救中国企业的道路。
做不到“美国通用”,但能做 “中信泰富”
必须把“互补”理念渗透到企业的整个发展当中,企业才能在风险中做强,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做大。郎咸平把美国通用和中信泰富多年投资情况的曲线图形展示在陕西众企业家面前,是想通过这些根据大量数据精心绘制的图像告诉企业家们:互补,是企业发展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思维方式。
通用电器的长、短期投资由两条平滑曲线组成了一个横向拉长且规则的“X”,这说明美国通用长短期投资的“互补”组合几乎天衣无缝,使公司利益能够平稳上升。郎教授说:“中国所有的企业是做不到美国通用的,通用毕竟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磨合才走到今天这个成熟的地步。但是,中国的企业可以学习中信泰富的经验,做到中信泰富!”
一幅五颜六色、乱七八糟的曲线图被打开——中信泰富看似毫无规律、杂乱无章的投资情况,在郎咸平一步一步的解析中才发现,它的投资重点在不断地变化,做到了不同产业间的互补。郎教授由此总结到:投资有序,生生不息,循序渐进。中信泰富多年以来都把投资分开来进行,基本上以三年为一个投资期,时刻注意资金的回流,利用稳定的回流资金再进行新一轮的投资。
这样一个理性而科学的投资方式是控制成本最有效的方法。郎咸平还以李嘉诚的和记黄埔为例,进一步论述产业间的互补。和记黄埔有七大行业,最差行业的盈利为-50%,最好的盈利可以达到200%。这七大行业中,同样有一个投资原则,那就是把握它们的现金流量,适时地转变投资重点。经过多年的经营,李嘉诚把-50%到200%的巨大悬殊,通过不同产业的投资互补,巧妙地将盈利悬殊控制在了七大行业盈利平均值-5%到20%之间,这就意味着和记黄埔有稳定的现金流,整个产业争取到了80%的盈利机会。
提到李嘉诚,郎咸平兴致颇浓地告诉在座的企业家们,李先生平时最喜欢吃红薯,虽然拥有如此巨大的产业,可每天下午仍能5点准时下班。 “在座的各位,你们的产业有李先生的大吗?你们哪一个能够做到下午5点准时下班回家?”讲台上下一片笑声。
企业成功一命二运三风水,四靠烧香五读书
很多人对李嘉诚的发家史并不陌生,而今年5月,当有人在长江新闻与传播新闻学院问到李先生成功靠的是什么时,他却出人意料的说:“我的成功在于我的保守。”但郎咸平却说:“李先生的成功是他的‘命’和‘运’好哦。”郎咸平由此再度语出惊人,提出了企业成功要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烧香、五学习的论点。一句话,“赚小钱靠拼命,赚大钱靠命。”
从1973年到2000年,李嘉诚三十年奋斗史上三次胜出竞争对手的成功收购,凭借的是企业做强后对“命”的把握。1978年,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多家企业竞争,而李嘉诚的财务报表放在汇丰银行的董事会议上,按照能否收回债权的惟一准则,董事会从多家企业中选择了负债率最低,只有30%的李嘉诚作收购方;1985年,当香港电灯面临被收购时,和记黄埔又以30%的低负债率胜出竞争对手顺利收购;2000年,和记黄埔再次以最低的负债率收购了两家澳洲的上市电力公司。
低负债率自然是企业做强的一个标志,如果没有如此低的负债率和良好的财务报表,命运再好,又岂能落在李嘉诚身上。“命”、“运”就是“机遇”。机遇一部分是别人给的,还有一部分是靠自己。
郎咸平继续阐发他的观点,“烧香,就是做善事。说说李东升吧。一‘命’二‘运’造就了他,但第三、第四的风水、烧香他没有把握住。没有把整个事情的规格弄好就是风水没弄好;没有把人做好,就是烧香没有做到。”
郎咸平今年三、四月在上海,曾公开指责李东升是个侵吞国有资产并剥削股民的人。“李东升现在把最好的一块拿到香港上市,你怎么能对得起人家股民?当初你去骗钱的时候,你说要把手机、彩电一起上市变成TCL集团,你们来购买吧。好,我们买了,拿到钱以后你就分拆上市,你的良心在哪里?你对股民的信托责任在哪里?”郎教授义愤填膺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混响在论坛的大厅里,“你没有作到一个企业家应有的信托责任,在企业里不积点阴德,可能最后的一点机会,都被自己葬送了。”
台下掌声一片。
民企永远无法取代国企
郎咸平认为,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各有各的特色优势。未来大型企业应该是以经过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承担作为中小型企业的社会就业功能。中小型国企在零售业为代表的一些行业里很难是民营企业的对手,大型民营企业在基础建设等行业很难是国企的对手。
“在未来,中国大型企业会有政府的参与而形成以国营企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那么民营企业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民营企业在今后只能做小、做精。民营企业做到二三十亿就不错了,做到一百亿就到头了。有99.9%的民营企业都是做小企业,它们要负担中国几乎全部的就业量。但大型企业,比如说海运、中国远洋、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企业是没有多少可能性被民营企业取代的,这就是未来市场的格局。
“未来的民营化进程会逐渐减缓,民营企业绝不可能囊括中国所有的行业,因为这些年在改革当中,中国政府交了太贵的学费,有太多属于老百姓的国有资产便宜了民营经济,造成了国家的损失。随后国家的施政方向会逐渐左倾,这是个历史的必然。”
时代不同了,时代需要的企业家也不同了。上一代企业家的成功主要是找到一个专业的切入点,又遇见好的机遇,造出了一个伟大的产业。郎教授提出,国内的一些大腕都会渐渐被淘汰出局,未来的企业家如果不通过学习,了解自己所面对的处境就会消失。在他眼里,未来需要的是做小事而不是做大事的企业家,未来的企业家是要在已有的企业规模内做到:用最低的费用创造最佳的营业额、最高的利润率、最快的周转率。
“当你失败以后,老天爷不一定给你第二次机会,因为时代不一样了,你的竞争对手学习速度很快,吸取了你的精华,使你在原有那套思维模式上没有任何优势。同一个企业家用同样的方法经营企业,可是时空变换了,就没有机会了。所以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事、经营企业,不能急燥,可能人一生只有一次时机。”
这是郎咸平对与会企业家、也是对所有企业家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