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力学角度解释C还原CuO、SiO2氧化产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5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学生初三学过的碳还原氧化铜的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而高一同样碳还原二氧化硅的氧化产物却是一氧化碳,假定反应分两步进行,碳还原氧化铜、二氧化硅先到CO,再CO与氧化物反应生成CO2,从热力学角度解释最终的氧化产物。
  关键词:热力学;碳;氧化产物
  一、 问题的提出
  学生在初中学过一个反应:C(s) 2CuO(s)高温2Cu(s) CO2(g),而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本上有这样一个反应:
  2C(s) SiO2(s)高温Si(s) 2CO(g),于是,有了这样的疑问:“C和CuO高温条件下的氧化产物为什么是CO2,有没有可能有CO?而C和SiO2高温条件下的氧化产物为什么又是CO,有没有可能有CO2?”
  笔者百度了一下,有的认为:“C在还原CuO的时候首先产生CO,当C不足的时候会继续产生CO2。C还原SiO2也是这个道理,但SiO2不被CO还原,因此就算你C再少也得不到CO2。”
  在这种说法中,认为C还原CuO的氧化产物,既有CO,又有CO2,而C还原SiO2的氧化产物只能是CO,是不是这样呢?
  二、 理论依据
  根据热力学原理,一个反应能不能进行,取决于这个反应的ΔrGmΘ,当ΔrGmΘ<0时,该反应自发,而ΔrGmΘ=ΔrHmΘ-TΔrSmΘ。
  对于C和CuO的反应,可以从两步考虑,第一步C(s) CuO(s)高温Cu(s) CO(g),第二步
  CO(g) CuO(s)高温Cu(s) CO2(g)。如果第一步自发,第二步在相同的条件下也自发,则说明C和CuO的反应的氧化产物应该是CO、CO2并存;如果第一步自发,第二步在相同的条件下不能自发,则说明C和CuO的反应的氧化产物应该是CO。
  同理,对于C和SiO2的反应,也可以从两步考虑,第一步2C(s) SiO2(s)高温Si(s) 2CO(g),第二步
  2CO(g) SiO2(s)高温2CO2(g) Si(s)。如果第一步自发,第二步在相同条件下也自发,则说明C和SiO2的反应的氧化产物是CO、CO2并存;如果第一步自发,第二步在相同的条件下不能自发,则说明C和SiO2的反应的氧化产物应该是CO。
  三、 计算
  已知:
  表1热力学相关数据
  ΔGmΘ(kJ/mol)ΔHmΘ(kJ/mol)ΔSmΘ(J·K-1·mol-1)
  C005.74
  CO-137.15-110.52197.56
  CO2-394.36-393.51213.64
  Si0018.83
  SiO2-856.67-910.9441.84
  Cu0033.15
  CuO-129.7-157.342.6
  1. 对反应:C(s) 2CuO(s)高温2Cu(s) CO2(g):
  假设C和CuO先发生反应:C(s) CuO(s)高温Cu(s) CO(g)
  则ΔrGmΘ(298K)=ΔGmΘ(CO)-ΔGmΘ(CuO)
  =-137.15kJ/mol-(-129.7kJ/mol)
  =-7.45kJ/mol<0自发
  接着发生反应:CO(g) CuO(s)高温Cu(s) CO2(g)
  则ΔrGmΘ(298K)= ΔGmΘ(CO2)-{ΔGmΘ(CuO) ΔGmΘ(CO)}
  =-394.36kJ/mol-(-129.7kJ/mol-137.15kJ/mol)
  =-127.51kJ/mol<0自发
  结论:即使C和CuO先生成CO,CO也能和CuO自发生成CO2,所以C和CuO的氧化产物应该是CO2。
  2. 对反应:2C(s) SiO2(s)高温Si(s) 2CO(g):
  则ΔrGmΘ(298K)= ΔGmΘ(CO)×2-ΔGmΘ(SiO2)
  =-137.15kJ/mol×2-(-856.67kJ/mol)
  =582.37kJ/mol>0不自发
  同理:ΔrHmΘ(298K)=ΔHmΘ(CO)×2-ΔHmΘ(SiO2)
  =-110.52kJ/mol×2-(-910.94kJ/mol)
  =689.9kJ/mol
  ΔrSmΘ(298K)= ΔfSmΘ(CO)×2 ΔfSmΘ(Si)-{ΔSmΘ(SiO2) ΔfSmΘ(C)×2}=197.56J·K-1·mol-1×2 18.83J·K-1·mol-1-{41.84 J·K-1·mol-1 5.74J·K-1·mol-1×2}
  =360.63J·K-1·mol-1
  根据ΔrGmΘ=ΔrHmΘ-TΔrSmΘ
  当ΔrGmΘ<0时自发,689.9kJ/mol×1000-T×360.63J·K-1·mol-1<0
  T>1913.0K
  所以,当温度高于1913.0K时,反应自发。
  假设:CO和SiO2继续发生反应2CO(g) SiO2(s)高温2CO2(g) Si(s)
  则ΔrGmΘ(298K)=ΔGmΘ(CO2)×2-{ΔGmΘ(SiO2) 2×
  ΔfΘ(CO)}
  =-394.36kJ/mol×2-{-856.67kJ/mol 2×(-137.15kJ/mol)}
  =342.25kJ/mol>0不自发
  同理:ΔrHmΘ(298K)=ΔHmΘ(CO2)×2-{ΔHmΘ(SiO2) 2×
  ΔfHmΘ(CO)}
  =-393.51kJ/mol×2-{(-910.94kJ/mol) 2×(-110.52kJ/mol)}
  =344.96kJ/mol
  ΔrSmΘ(298K)=ΔSmΘ(CO2)×2 ΔSmΘ(Si)-
  {ΔSmΘ(SiO2) ΔSmΘ(CO)×2}
  =213.64J·K-1·mol-1×2 18.83J·K-1·mol-1-{41.84J·K-1·mol-1 197.56J·K-1·mol-1×2}
  =9.15J·K-1·mol-1
  根據ΔrGmΘ=ΔrHmΘ-TΔrSmΘ
  当ΔrGmΘ<0时自发,344.96kJ/mol×1000-T×9.15J·K-1·mol-1<0
  T>37700.5K
  所以,当温度高于37700.5K时,反应自发。
  四、 结论
  对于C和CuO的反应,常温下第一步自发,第二步在相同的条件下也自发,则说明C和CuO反应的最终氧化产物是CO还是CO2取决于C和CuO的投料比例,如果C足量,则最终的氧化产物是CO,如果CuO足量,则最终的氧化产物是CO2。
  对于C和SiO2的反应,第一步反应在1913.0K时,自发,第二步在相同的条件下不能自发,则说明C和SiO2的反应的最终氧化产物只能是CO。
  作者简介:卞海燕,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评述了有关信息社会的五种理论视角和理论观点。
内容摘要:从课程改革的要求上看,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开始向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方面转变。这种变化强调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适应更灵活多变的题目,将语言学习转化为能力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词汇量,并通过拓宽阅读题材来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底蕴,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 英语阅读 反思  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
摘要: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很多人说“微时代”已经来临。这样的背景对我国的教育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微课带入了教学当中。在当前中国新课改教育政策下,如何把微课带入学生的课堂上,把微课完美地融入课堂之中来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是当前教育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微课的性质、特征、概念等方面对高中政治课堂上微课的应用教学做出了详细的探讨
摘要:运用微课可以带动历史课堂的转变,实现知识前移,让历史课堂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让历史课堂教学个性化,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实现,使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历史。  关键词:微课;知识前移;个性化;自主学习  笔者认为,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拘泥于历史知识的教学;二是忽视学生的个性;三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
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课堂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要研究课堂教学就要着眼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行为。本文选取专家型教师的课堂录像作为研究对象,对弗兰德斯互动系统的编码进行改进
摘要:激发中职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是进行有效探究的前提,课后的动手实践、在校的理实一体化训练、注重探究设计环节的落实、演示实验转化成探究性实验以及学以致用思考力的养成,是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五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物理实验;探究能力;有效  中职物理作为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的基础课之一,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敲门砖。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过程,是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各行业将重新洗牌。入世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上市公司将受益匪浅,而受到较高保护的农业部门和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受到巨大的冲击,一些垄断型行业将受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尤为明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本文首先对合作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论述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最后,重点论述了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各种新的学习方法扑面而来,探究性学习只是其中的一种,但是探究性学习方法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深度的变革。探究性学习方法的优点在于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的热情,调动学生对地理课的主动性。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和教师的探究性学习,这样更能让学生和教师增加对地理知识学习的渴望。探究性学习方法丰富了初中地理教学的方式,同时提高
摘要:本文通過搞清弹力定义中分析施受物体、胡克定律实验以及弹簧测力计和裸弹簧的对比分析等来理清弹力分析问题思路,化解理解误区,突破难点,掌握此类问题解题思路。  关键词:弹力;弹簧;胡克定律  学生在关于弹簧弹力与胡克定律的理解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困难。例1如图1所示,4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力,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1)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2)中弹簧的左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