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柴科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的完美的艺术性结合柴可夫斯基个人背景与经历,来展示这首极具浪漫主义魅力的钢琴小品。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yotrIlyich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十九世纪杰出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也被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生于俄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22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黑暗时代”的尼古拉一世当政中期。黑暗的统治与政治专制使得知识分子将才情寄托在学术上。柴科夫斯基作为俄国民主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把全部情感和精力放在表現国家、民族甚至是人类思想灵魂的音乐作品上。他的人生经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俄国政治的腐朽,然而他本人却是一个保守的朝纲拥护者。这种矛盾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之中。
具有严重神经质思想的柴可夫斯基,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自己共同的价值和含义,而与其说他是对音乐形式和含义的立异,不如说他对他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性格,生活状态的真实反馈,同时也体现了他浓郁的悲怆的思想感情。
1875年冬,35岁的柴科夫斯基正值创作的盛年时期。圣彼得堡文艺月刊《小说家》主编贝纳德从俄罗斯诗歌中选出12首内容与每个月节令相关的富于俄罗斯特色的诗歌,将其刊登在新创刊的音乐副刊上,每期刊登一首并刊登一首与诗歌内容相符合的钢琴曲,也邀请了柴科夫斯基为其创作。他一共写了12首这样的小曲,其中《船歌》作为6月的一曲。6月,俄罗斯最美好的季节,气候宜人,万物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这一时期,柴科夫斯基的心情也较好,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首动人的旋律应运而生。柴科夫斯基根据诗歌中描写的波光粼粼、水波荡漾的意境,以船歌为体裁,描绘了人们坐在小船上在映着月光的湖水中悠闲荡漾的情景。《六月船歌》以诗一般美的意境吸引了无数乐迷,成为了钢琴音乐史上一首不朽的经典名曲。
《六月-船歌》和柴科夫斯四季中其他作品一样是典型复三部曲式,第一段引子+开始阶段+高潮阶段+音乐再现+尾声,音乐的刚开始部分表现的比较淡定而不失动感,很好的烘托出泛舟湖上宁静休闲的氛围,并慢慢的引出湖面上桨打湖面的声音,从而进入音乐的第一部分A(a+b+a’):抒情的g小调中带着淡淡的俄罗斯式忧伤,且慢慢声调上升,一种湖风吹拂、湖水流淌的意境呼之欲出,作家那份沉醉于大自然的情怀也流露了出来。
该曲带有三种音色:高、中、低,每种音色都有着独特的特点:高声到了顶点的时候会连降几段,随着声音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惆怅和淡淡的哀伤,音色逐渐柔和,整个曲调也变得柔情细腻。而低音线条则保持着较长的歌唱线条,并延续着淡淡的哀伤。中声部运用了和声填充的方式,再配合着高音部的和声旋律,音乐变得更加舒适、亲切、优美。到了音乐的中段,大调的使用展开了音乐的主旋律,音乐的情绪变得明朗,高亢、舒展,开阔,旋律也在降B大调和g小调中穿梭。
最后,引出再现段的主题,音乐又回归到了刚开始时的哀伤和静谧。从这一部分的音乐主旋律基调氛围,但不轻盈,反而是带有诗一般的意境,同其他带有悲剧色彩的音乐作品相比,这首曲更多的是宁静柔和和淡淡的忧伤。
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相关概述船歌是意大利威尼斯船夫们之间广泛流传的歌曲形式,更是一种深受西方浪漫主义作曲家喜爱的音乐体裁作曲形式。该乐曲节奏形式为摇曳的三拍子,错落有致和起伏交替的强拍与弱拍逼真地再现河上游弋和摇曳的船只景象。同时也较为真切地表达作曲家游离于具体事物之外的思想感情。《船歌》独特的音乐形象和曲中优美的多声线条及丰富表现力和声有着紧密联系。
与其说柴可夫斯基的背景经历造就了他音乐上的成就,不如说,历史环境也渲染了柴可夫斯基特立独行的音乐构造形式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充分展示出了俄罗斯那种凝重的民族气息和文化底蕴,抒发了理想和现实相互冲突的深刻体会,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那细腻温柔的诗人情怀。通过柴可夫斯基自有的内涵底蕴再配上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节奏,使得今天的《六月船歌》更添魅力,成就了一首不朽的经典名曲。
参考文献
[1]吴阳. 浅析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六月·船歌》[J]. 艺术科技, 2013(7):176-176.
[2]李臻. 《六月-船歌》艺术创作风格赏析[J]. 艺海, 2015(11):38-40.
[3]孙灿若. 柴科夫斯基钢琴曲《六月—船歌》的诗歌情怀[J]. 艺术教育, 2012(11):85-86.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yotrIlyich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十九世纪杰出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也被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生于俄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22岁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朽没落的时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黑暗时代”的尼古拉一世当政中期。黑暗的统治与政治专制使得知识分子将才情寄托在学术上。柴科夫斯基作为俄国民主乐派的代表人物,他把全部情感和精力放在表現国家、民族甚至是人类思想灵魂的音乐作品上。他的人生经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俄国政治的腐朽,然而他本人却是一个保守的朝纲拥护者。这种矛盾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途、人生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把这种思考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之中。
具有严重神经质思想的柴可夫斯基,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自己共同的价值和含义,而与其说他是对音乐形式和含义的立异,不如说他对他所处的环境和自己性格,生活状态的真实反馈,同时也体现了他浓郁的悲怆的思想感情。
1875年冬,35岁的柴科夫斯基正值创作的盛年时期。圣彼得堡文艺月刊《小说家》主编贝纳德从俄罗斯诗歌中选出12首内容与每个月节令相关的富于俄罗斯特色的诗歌,将其刊登在新创刊的音乐副刊上,每期刊登一首并刊登一首与诗歌内容相符合的钢琴曲,也邀请了柴科夫斯基为其创作。他一共写了12首这样的小曲,其中《船歌》作为6月的一曲。6月,俄罗斯最美好的季节,气候宜人,万物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这一时期,柴科夫斯基的心情也较好,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首动人的旋律应运而生。柴科夫斯基根据诗歌中描写的波光粼粼、水波荡漾的意境,以船歌为体裁,描绘了人们坐在小船上在映着月光的湖水中悠闲荡漾的情景。《六月船歌》以诗一般美的意境吸引了无数乐迷,成为了钢琴音乐史上一首不朽的经典名曲。
《六月-船歌》和柴科夫斯四季中其他作品一样是典型复三部曲式,第一段引子+开始阶段+高潮阶段+音乐再现+尾声,音乐的刚开始部分表现的比较淡定而不失动感,很好的烘托出泛舟湖上宁静休闲的氛围,并慢慢的引出湖面上桨打湖面的声音,从而进入音乐的第一部分A(a+b+a’):抒情的g小调中带着淡淡的俄罗斯式忧伤,且慢慢声调上升,一种湖风吹拂、湖水流淌的意境呼之欲出,作家那份沉醉于大自然的情怀也流露了出来。
该曲带有三种音色:高、中、低,每种音色都有着独特的特点:高声到了顶点的时候会连降几段,随着声音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惆怅和淡淡的哀伤,音色逐渐柔和,整个曲调也变得柔情细腻。而低音线条则保持着较长的歌唱线条,并延续着淡淡的哀伤。中声部运用了和声填充的方式,再配合着高音部的和声旋律,音乐变得更加舒适、亲切、优美。到了音乐的中段,大调的使用展开了音乐的主旋律,音乐的情绪变得明朗,高亢、舒展,开阔,旋律也在降B大调和g小调中穿梭。
最后,引出再现段的主题,音乐又回归到了刚开始时的哀伤和静谧。从这一部分的音乐主旋律基调氛围,但不轻盈,反而是带有诗一般的意境,同其他带有悲剧色彩的音乐作品相比,这首曲更多的是宁静柔和和淡淡的忧伤。
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相关概述船歌是意大利威尼斯船夫们之间广泛流传的歌曲形式,更是一种深受西方浪漫主义作曲家喜爱的音乐体裁作曲形式。该乐曲节奏形式为摇曳的三拍子,错落有致和起伏交替的强拍与弱拍逼真地再现河上游弋和摇曳的船只景象。同时也较为真切地表达作曲家游离于具体事物之外的思想感情。《船歌》独特的音乐形象和曲中优美的多声线条及丰富表现力和声有着紧密联系。
与其说柴可夫斯基的背景经历造就了他音乐上的成就,不如说,历史环境也渲染了柴可夫斯基特立独行的音乐构造形式和表达方式,为我们充分展示出了俄罗斯那种凝重的民族气息和文化底蕴,抒发了理想和现实相互冲突的深刻体会,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那细腻温柔的诗人情怀。通过柴可夫斯基自有的内涵底蕴再配上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节奏,使得今天的《六月船歌》更添魅力,成就了一首不朽的经典名曲。
参考文献
[1]吴阳. 浅析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六月·船歌》[J]. 艺术科技, 2013(7):176-176.
[2]李臻. 《六月-船歌》艺术创作风格赏析[J]. 艺海, 2015(11):38-40.
[3]孙灿若. 柴科夫斯基钢琴曲《六月—船歌》的诗歌情怀[J]. 艺术教育, 2012(1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