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中国传统戏曲在受众视野的关注呈现出日益老龄化趋势,戏曲发展岌岌可危。“梅兰芳大剧院”作为现代承载着传统戏曲艺术的剧场代表,在适应传统戏剧演出特点方面做出了许多成功的尝试。本文针对“梅兰芳大剧院”的VI部分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并从美学意义的视角下总结了“梅兰芳大剧院”的视觉形象在形式美与功能美上的转化,为今后戏曲的现代化化传承提供借鉴。
关键词:梅兰芳大剧院;视觉设计;戏曲文化;象征性;美学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演出场所与舞台逐渐成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也在吞噬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梅兰芳大剧院”的VI设计部分在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上做出了许多尝试,兼顾形式美与功能美的有机统一的同时,凝结了深刻的象征性与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美学意义。
形式美中凸显中国传统审美情趣
“梅兰芳大剧院”视觉感受部分的形式美是整个剧院能够带给大众最快速、最直观的审美体验;它通过空间对称与均衡、造型的对比与统一、色彩、装饰、符号等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段,实现了从“抽象化概念”到实际可感的“物质化印象”的传达;它按照形式美的规律与法则,运用了实用艺术中建筑艺术、现代设计等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其整体形象蕴含着丰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1.空间的对称与均衡
“梅兰芳大剧院”的建筑空间的对称与均衡,是剧院整体设计中最基础却也最直观的部分,是其文化内涵最浅表易懂的体现。剧院中笔直排列着蕴含浓郁传统意蕴的8根对称的红色柱子,以形体的垂直为基轴,呈现左右对称的空间形态,具有整齐、统一以及具有极强的规律性的特点。同时营造一种庄重、大方、条理、完美、稳定的气氛,继承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中”与“和”的“贯通天地人文”、“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2.造型的对比与统一
“梅兰芳大剧院”的红柱以及红墙中的木雕等视觉形象运用了重复、近似的形态构成法则,使整个剧院呈现出对比与统一的形式美。如大剧院主体红墙的中的木雕装饰,就是以中国五代时期出现的“折枝花鸟”为出发点,采用一种重复、近似手段,将国家京剧院上演过的剧目巧妙地设计了66个木雕,彼此独立而大小一致,镶嵌于红墙之中,达到一种对比与统一的效果,增强了剧院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达到一种“完美”的视觉效果,给大众一种美观的审美体验。
3.视觉形象中的色彩
“梅兰芳大剧院”的色彩以传统气息浓厚的红、金色为主,同时也采用了部分现代气息的白色,将现代元素和传统艺术的氛围很好的结合。红色的观众厅背墙直达建筑顶部,并高出玻璃幕墙 5.4m。隔着玻璃幕墙,远远的就看到了喜庆的红色弧形墙体。玻璃幕墙与建筑中运用的部分的白色墙面与灯光,起到了很好的色彩调和作用,弱化了建筑的体量感。
4.视觉形象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
“梅兰芳大剧院”建筑装饰和现代设计中也运用了传统纹样以及传统文化的符号。如玻璃幕墙的瓦当适合纹样、墙面的二方回纹、金属排水板上的连续纹样等。除了传统纹样符号,大剧院也不乏经典的京剧脸谱符号、书画作品。众多充满情趣、寓意深刻、言简意赅的视觉符号,体现并承载着中国的文化精神,利于大众融入到剧院的传统文化场景与意蕴中。
功能美中蕴含人性化情调
笔者将“梅兰芳大剧院”公共空间的设计分为实用型、休闲型、纪念型三种类型进行归纳:一是以展示设计与标识设计为代表的实用型设计;二是以柱础式座椅为代表的休闲型设计;三是以人文历史建立起的纪念型设计。
1.实用型设计
实用型的公共空间艺术的特性,体现为景观中的公共设施被艺术化,除自身的功能外,应该具有空间的装饰性与人文情怀,一方面装点环境,另一方面联结人和空间环境互动。“梅兰芳大剧院”的实用型设计最突出体现为展示设计、标识设计两部分。
展示设计以巨型竖幅宣传画布、传统木质结构宣传板与LED显示屏为主。大剧院一层玻璃幕墙内部悬挂着十余幅京剧形象的宣传画布,竖幅的悬挂方式、与布料的材质继承了古代“幌子”的文化精髓。此外,放置类展示设施采用传统木质结构宣传板与LED显示屏两种并用的展示方式:LED显示屏以文字宣传为主,兼有传统符号的装饰;传统木质结构的宣传板有横版竖版两种,红漆木质的具有榫卯风格的宣传板,古典而清新,十分吸引大众眼球。
“梅兰芳大剧院”的标识设计符合剧院场所的特点,同时不乏特色,分为无灯箱与有灯箱两套。前者以红色为主,不规则的几何形状搭配白色云纹,传统与现代感交融,在导航标识上印有大剧院logo,具有较强的CIS系统性;“梅兰芳大剧院”有灯箱的标识设计,以传统的红、黄两色为主,柔和而具有现代感的圆角矩形,搭配传统的云纹,传统与现代感交融,中英双语透过灯箱的白色灯光,十分醒目,灯箱侧面还有一条灯带,更加增强了标识醒目度,极易辨认。
2.休闲型
“梅兰芳大剧院”的座椅设计以红柱的“柱础”的形象在各層设计了的皮质圆形座椅,别具特色。座椅环绕红柱而设,皮质沙发柔软舒适,同时背部有柱子可以依靠,并且环绕的座椅充分合理利用了空间,面向的不同又不会造成尴尬的情况,同时尊重了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性化的需求。
3.纪念型
以人文历史而建立的公共空间艺术,是根据当地的人文环境、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特征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依照场所的特点来反映当地人文环境,发展人文规律和艺术修养。在“梅兰芳大剧院”这座承载着人文历史而建立的剧院中,纪念型的空间艺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剧院一层大厅最中央的位置,坐落着梅兰芳先生的铜像。在一圈花团簇拥中,梅先生身着中山装坐在沙发上,手作兰花指舞弄折扇,面带微笑,栩栩如生,先生身前有一本摊开的书,刻下了梅兰芳作为艺术大师的不朽贡献。除此之外,还有一幅“关公像”,以巨幅壁画的形式呈现在墙壁上,关公形象高大、豪迈,被施以墙体内部灯带打出的暖色灯光,增添了几分华贵气氛,使画像几乎要从遥远的故事传说中走出来一般生动、活脱。画像前置有一鼎,也象征着对忠、义的崇敬与尊重。
结语
“梅兰芳大剧院”实现戏曲表演场所与舞台的现代化创新,同时在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剧场的视听转化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将梅先生戏曲艺术上“移步而不换形”的理念落到了实践中。这只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在标识系统的统一性,以及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新度等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同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戏曲艺术定能在不同领域熠熠生辉。
关键词:梅兰芳大剧院;视觉设计;戏曲文化;象征性;美学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演出场所与舞台逐渐成熟。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也在吞噬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梅兰芳大剧院”的VI设计部分在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上做出了许多尝试,兼顾形式美与功能美的有机统一的同时,凝结了深刻的象征性与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美学意义。
形式美中凸显中国传统审美情趣
“梅兰芳大剧院”视觉感受部分的形式美是整个剧院能够带给大众最快速、最直观的审美体验;它通过空间对称与均衡、造型的对比与统一、色彩、装饰、符号等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段,实现了从“抽象化概念”到实际可感的“物质化印象”的传达;它按照形式美的规律与法则,运用了实用艺术中建筑艺术、现代设计等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其整体形象蕴含着丰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1.空间的对称与均衡
“梅兰芳大剧院”的建筑空间的对称与均衡,是剧院整体设计中最基础却也最直观的部分,是其文化内涵最浅表易懂的体现。剧院中笔直排列着蕴含浓郁传统意蕴的8根对称的红色柱子,以形体的垂直为基轴,呈现左右对称的空间形态,具有整齐、统一以及具有极强的规律性的特点。同时营造一种庄重、大方、条理、完美、稳定的气氛,继承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中”与“和”的“贯通天地人文”、“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2.造型的对比与统一
“梅兰芳大剧院”的红柱以及红墙中的木雕等视觉形象运用了重复、近似的形态构成法则,使整个剧院呈现出对比与统一的形式美。如大剧院主体红墙的中的木雕装饰,就是以中国五代时期出现的“折枝花鸟”为出发点,采用一种重复、近似手段,将国家京剧院上演过的剧目巧妙地设计了66个木雕,彼此独立而大小一致,镶嵌于红墙之中,达到一种对比与统一的效果,增强了剧院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达到一种“完美”的视觉效果,给大众一种美观的审美体验。
3.视觉形象中的色彩
“梅兰芳大剧院”的色彩以传统气息浓厚的红、金色为主,同时也采用了部分现代气息的白色,将现代元素和传统艺术的氛围很好的结合。红色的观众厅背墙直达建筑顶部,并高出玻璃幕墙 5.4m。隔着玻璃幕墙,远远的就看到了喜庆的红色弧形墙体。玻璃幕墙与建筑中运用的部分的白色墙面与灯光,起到了很好的色彩调和作用,弱化了建筑的体量感。
4.视觉形象中的符号与象征意义
“梅兰芳大剧院”建筑装饰和现代设计中也运用了传统纹样以及传统文化的符号。如玻璃幕墙的瓦当适合纹样、墙面的二方回纹、金属排水板上的连续纹样等。除了传统纹样符号,大剧院也不乏经典的京剧脸谱符号、书画作品。众多充满情趣、寓意深刻、言简意赅的视觉符号,体现并承载着中国的文化精神,利于大众融入到剧院的传统文化场景与意蕴中。
功能美中蕴含人性化情调
笔者将“梅兰芳大剧院”公共空间的设计分为实用型、休闲型、纪念型三种类型进行归纳:一是以展示设计与标识设计为代表的实用型设计;二是以柱础式座椅为代表的休闲型设计;三是以人文历史建立起的纪念型设计。
1.实用型设计
实用型的公共空间艺术的特性,体现为景观中的公共设施被艺术化,除自身的功能外,应该具有空间的装饰性与人文情怀,一方面装点环境,另一方面联结人和空间环境互动。“梅兰芳大剧院”的实用型设计最突出体现为展示设计、标识设计两部分。
展示设计以巨型竖幅宣传画布、传统木质结构宣传板与LED显示屏为主。大剧院一层玻璃幕墙内部悬挂着十余幅京剧形象的宣传画布,竖幅的悬挂方式、与布料的材质继承了古代“幌子”的文化精髓。此外,放置类展示设施采用传统木质结构宣传板与LED显示屏两种并用的展示方式:LED显示屏以文字宣传为主,兼有传统符号的装饰;传统木质结构的宣传板有横版竖版两种,红漆木质的具有榫卯风格的宣传板,古典而清新,十分吸引大众眼球。
“梅兰芳大剧院”的标识设计符合剧院场所的特点,同时不乏特色,分为无灯箱与有灯箱两套。前者以红色为主,不规则的几何形状搭配白色云纹,传统与现代感交融,在导航标识上印有大剧院logo,具有较强的CIS系统性;“梅兰芳大剧院”有灯箱的标识设计,以传统的红、黄两色为主,柔和而具有现代感的圆角矩形,搭配传统的云纹,传统与现代感交融,中英双语透过灯箱的白色灯光,十分醒目,灯箱侧面还有一条灯带,更加增强了标识醒目度,极易辨认。
2.休闲型
“梅兰芳大剧院”的座椅设计以红柱的“柱础”的形象在各層设计了的皮质圆形座椅,别具特色。座椅环绕红柱而设,皮质沙发柔软舒适,同时背部有柱子可以依靠,并且环绕的座椅充分合理利用了空间,面向的不同又不会造成尴尬的情况,同时尊重了人的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性化的需求。
3.纪念型
以人文历史而建立的公共空间艺术,是根据当地的人文环境、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特征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依照场所的特点来反映当地人文环境,发展人文规律和艺术修养。在“梅兰芳大剧院”这座承载着人文历史而建立的剧院中,纪念型的空间艺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剧院一层大厅最中央的位置,坐落着梅兰芳先生的铜像。在一圈花团簇拥中,梅先生身着中山装坐在沙发上,手作兰花指舞弄折扇,面带微笑,栩栩如生,先生身前有一本摊开的书,刻下了梅兰芳作为艺术大师的不朽贡献。除此之外,还有一幅“关公像”,以巨幅壁画的形式呈现在墙壁上,关公形象高大、豪迈,被施以墙体内部灯带打出的暖色灯光,增添了几分华贵气氛,使画像几乎要从遥远的故事传说中走出来一般生动、活脱。画像前置有一鼎,也象征着对忠、义的崇敬与尊重。
结语
“梅兰芳大剧院”实现戏曲表演场所与舞台的现代化创新,同时在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剧场的视听转化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将梅先生戏曲艺术上“移步而不换形”的理念落到了实践中。这只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在标识系统的统一性,以及传统文化形式上的创新度等方面还有提高的空间。同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戏曲艺术定能在不同领域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