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為整体提高区(县)域学校英语教学质量,柳州市柳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在区(县)域范围内,通过整合小学和初中英语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组织一批英语骨干教师对小、初英语教学衔接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践探索出“四衔接三注重”小、初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其中,“四衔接”是指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方式衔接、教学活动衔接、评价方式衔接,“三注重”是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让学生习得学习的方法、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小学英语而言,教学衔接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衔接,教师的教学注重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缩小两极分化,使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英语学习。那么,基于小、初衔接的英语对话课教学如何实施呢?笔者以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talk第一课时为例,以“三注重”策略为主进行说明。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助力学生勇敢向前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学生将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并使自己的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趣继续保持下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想方设法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如此,学生才可能学得兴趣盎然。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授课艺术。结合小学生好动、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教师可采用说唱、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形成主动用英语交际的习惯。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童谣、歌曲以及短视频、幻灯片、录音等,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贴近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在情境中抒发真情实感,达到情景交际的教学目标。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talk讲的是Sarah的爸爸下班后,妈妈和Sarah询问爸爸想吃什么、喝什么,从中学习核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的语义和语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编者在编排文本时力求达到相关年段英语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自然衔接,确保学段之间顺利过渡。本课的单元标题是“What would you like?”,话题是“Food”,对各年段英语教材涉及“Food”话题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之后可知,该单元内容在编排上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以及英语知识承前启后的衔接关系,遵循英语语言材料应当逐步渗透和不断复现的规律。因此,教师应注意该教学内容的衔接,展开如下教学。
第一,讨论话题,激活学生的词汇储备,为真实语用做准备。
T:Boys and girls,Sarah is our friend. Today she has a nice video for us. Let’s watch together and think.“What is Sarah talking about in the video?”
S1:She’s talking about food and drink.
T:Amazing. She talks about food and drink. What food or drink can you see?
S1:hamburger and juice.
S2:noodles and cola.
T:Well done!Here I have so much food and drink,Please put them on the table or the glass.
教师快速地将食物或饮料的图片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判断图片的类别,并将图片张贴到对应的栏目中。
第二,创设情境,以旧知现新知,搭建语言交流的“支架”。
T:Wow,they are so delicious.I’m hungry now. I’d like some chicken and soup. What would you like?
S1:I’d like some rice and vegetable.
T:Rice and vegetable. Here you are.
S1:Thanks.
T: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S2:I’d like some beef noodles and juice.
T:OK!Here you are.
S2:Thank you.
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理解核心句型,并尝试运用该句型进行问答练习。
S2: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S3:Some cake,please.
教师适时板书核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学生运用该核心句型进行操练。
T:Boys and girls,we eat so much food. Now I’m thirsty.(辅以肢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模仿并大声说) I’d like some tea.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1:Some water.
T: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2:Some juice. T: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3:Some water.
教师采取“开火车”游戏形式操练句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体会核心句型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新句型,提高语用能力。
人类学家马林斯诺认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同样的,对话也是如此。对话是在情景中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境,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将主线人物Sarah贯穿于教学中,旨在为学生创设更接近于真实生活的语用情境,有利于学生从四年级上册学习过的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自然过渡到本课核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的学习,使新旧知识的衔接自然、连贯。
二、以图析境、聚焦语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
《义务教育英語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标)指出: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意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资源。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非文字资源,它以直观的画面再现课文内容,传递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是对文本材料的诠释与补充。利用插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含义,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可借鉴的课程资源。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教材高年段对话课内容增加了“Let’s try”环节,呈现对话文本的背景和对话发起的缘由及缘由说明,是整个对话课教学的“引子”。教材的这个部分只有文字,要实现“Let’s try”与“Let’s talk”之间的自然衔接和授课的前后连贯,教师需要增加图片,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场景的变化,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猜一猜两人接下来的活动和对话内容,为学生提供开口“说”的机会。两次围绕主景图进行问题驱动式的预测性语言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关注目标语言的语境,为语言输出做准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教师可以利用“Let’s try”的内容和插图,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问题:“Who are they?Where are they?Sarah is hungry,who cook the food for her?What does Mum cook?What would she like to eat?”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听并选择适当的单词填空”,聚焦本课话题“What food and drink?”,顺势提出:“Sarah’s father is hungry,too. What would he like to eat?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find the answer.”要求学生听录音回答以下两个问题:“What would he like to eat?What would he like to drink?”通过师问生答的方式完成话题的平行迁移,使学生可以自然地进入“Let’s talk”语言情景,感知即将学习的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
三、注重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以听促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标强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教学要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语境、语言素材的真实性、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整体制定学习目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听音排序对话、挖空关键句、打乱句子重排核心句等方式,引领学生参与文本重构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用情境和语言交流“支架”,降低学习坡度,让学生在交流体验中内化知识,习得语言。搭建学习“支架”,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专注于自主学习,获得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将习得的策略进行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
英语对话课的基本属性是多听说少(阅)读。其教学流程主要是从文本解构逐步走向文本建构,主要包括五个环节:①在进入“Let’s talk”学习环节之后,通过“听”和“视听”两种方式,学生首次感知学习内容,实现语言的整体性输入,初步理解学习内容;接着教师呈现打乱顺序的文本对话,让学生听录音,给句子排序,通过两次“听”和“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②在“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环节,教师出示挖空核心句型的对话和选项,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分析文本,初步形成完整的对话。在这个学习环节,学生不仅习得语言知识,还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③在“Listen and check”环节,学生在思考后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利用学生急于求证正误的心理,播放原文对话录音,让学生自己检测答案是否正确,以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听”的效度,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核心语言的音、形、意、用四个维度。④在“listen and imitate”环节,学生完成自我建构对话文本后,教师再播放原对话录音并正音,学生模仿、操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⑤在“Role play”环节,学生根据文本进行对话表演,这是对话课浅层次的语言输出。在这个环节,学生根据原文对话进行角色配音,有意识地将产出性语言与原对话进行比较,逐步内化语言知识。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的重点。在语言输出环节,通过切换不同的场景,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主动实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将所学词汇、句型和实物(景)建立起联系,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用英语交流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语用能力。
任何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教学实践表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文本内容后,教师可以更换人物角色,将Sarah一家换成小红一家,食物换成“rice,soup,fish...”,同桌之间改编一个新的对话,在新情境中操练语言。
学生能够完成模仿性操练后,教师再播放Sarah一家去餐厅点餐和享用美食的情境,请学生分小组创编对话。这样做,学生既能够综合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单词与句型,又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了运用英语交际的习惯。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上升期,学生的有意注意、识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为使学生小学毕业后顺利过渡到初中英语学习,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应当做出改变,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兴趣为着眼点,采取“三注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用习惯,不断提高语言表现力和运用能力。
(责编 欧孔群)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助力学生勇敢向前
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和维持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学生将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表现出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并使自己的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趣继续保持下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想方设法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如此,学生才可能学得兴趣盎然。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讲究方式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授课艺术。结合小学生好动、爱说爱唱、爱表演的特点,教师可采用说唱、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形成主动用英语交际的习惯。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童谣、歌曲以及短视频、幻灯片、录音等,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贴近生活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在情境中抒发真情实感,达到情景交际的教学目标。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talk讲的是Sarah的爸爸下班后,妈妈和Sarah询问爸爸想吃什么、喝什么,从中学习核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的语义和语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编者在编排文本时力求达到相关年段英语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自然衔接,确保学段之间顺利过渡。本课的单元标题是“What would you like?”,话题是“Food”,对各年段英语教材涉及“Food”话题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之后可知,该单元内容在编排上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以及英语知识承前启后的衔接关系,遵循英语语言材料应当逐步渗透和不断复现的规律。因此,教师应注意该教学内容的衔接,展开如下教学。
第一,讨论话题,激活学生的词汇储备,为真实语用做准备。
T:Boys and girls,Sarah is our friend. Today she has a nice video for us. Let’s watch together and think.“What is Sarah talking about in the video?”
S1:She’s talking about food and drink.
T:Amazing. She talks about food and drink. What food or drink can you see?
S1:hamburger and juice.
S2:noodles and cola.
T:Well done!Here I have so much food and drink,Please put them on the table or the glass.
教师快速地将食物或饮料的图片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判断图片的类别,并将图片张贴到对应的栏目中。
第二,创设情境,以旧知现新知,搭建语言交流的“支架”。
T:Wow,they are so delicious.I’m hungry now. I’d like some chicken and soup. What would you like?
S1:I’d like some rice and vegetable.
T:Rice and vegetable. Here you are.
S1:Thanks.
T: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S2:I’d like some beef noodles and juice.
T:OK!Here you are.
S2:Thank you.
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初步理解核心句型,并尝试运用该句型进行问答练习。
S2: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S3:Some cake,please.
教师适时板书核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学生运用该核心句型进行操练。
T:Boys and girls,we eat so much food. Now I’m thirsty.(辅以肢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模仿并大声说) I’d like some tea.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1:Some water.
T: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2:Some juice. T: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S3:Some water.
教师采取“开火车”游戏形式操练句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体会核心句型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掌握新句型,提高语用能力。
人类学家马林斯诺认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同样的,对话也是如此。对话是在情景中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境,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将主线人物Sarah贯穿于教学中,旨在为学生创设更接近于真实生活的语用情境,有利于学生从四年级上册学习过的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自然过渡到本课核心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的学习,使新旧知识的衔接自然、连贯。
二、以图析境、聚焦语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
《义务教育英語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标)指出: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意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资源。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非文字资源,它以直观的画面再现课文内容,传递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是对文本材料的诠释与补充。利用插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含义,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可借鉴的课程资源。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教材高年段对话课内容增加了“Let’s try”环节,呈现对话文本的背景和对话发起的缘由及缘由说明,是整个对话课教学的“引子”。教材的这个部分只有文字,要实现“Let’s try”与“Let’s talk”之间的自然衔接和授课的前后连贯,教师需要增加图片,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场景的变化,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猜一猜两人接下来的活动和对话内容,为学生提供开口“说”的机会。两次围绕主景图进行问题驱动式的预测性语言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关注目标语言的语境,为语言输出做准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教师可以利用“Let’s try”的内容和插图,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问题:“Who are they?Where are they?Sarah is hungry,who cook the food for her?What does Mum cook?What would she like to eat?”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学习任务“听并选择适当的单词填空”,聚焦本课话题“What food and drink?”,顺势提出:“Sarah’s father is hungry,too. What would he like to eat?Let’s watch the video and find the answer.”要求学生听录音回答以下两个问题:“What would he like to eat?What would he like to drink?”通过师问生答的方式完成话题的平行迁移,使学生可以自然地进入“Let’s talk”语言情景,感知即将学习的文本内容,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
三、注重让学生习得学习方法,以听促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课标强调“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教学要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语境、语言素材的真实性、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整体制定学习目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听音排序对话、挖空关键句、打乱句子重排核心句等方式,引领学生参与文本重构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用情境和语言交流“支架”,降低学习坡度,让学生在交流体验中内化知识,习得语言。搭建学习“支架”,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专注于自主学习,获得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将习得的策略进行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
英语对话课的基本属性是多听说少(阅)读。其教学流程主要是从文本解构逐步走向文本建构,主要包括五个环节:①在进入“Let’s talk”学习环节之后,通过“听”和“视听”两种方式,学生首次感知学习内容,实现语言的整体性输入,初步理解学习内容;接着教师呈现打乱顺序的文本对话,让学生听录音,给句子排序,通过两次“听”和“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②在“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环节,教师出示挖空核心句型的对话和选项,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分析文本,初步形成完整的对话。在这个学习环节,学生不仅习得语言知识,还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③在“Listen and check”环节,学生在思考后自主完成练习,教师利用学生急于求证正误的心理,播放原文对话录音,让学生自己检测答案是否正确,以此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听”的效度,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核心语言的音、形、意、用四个维度。④在“listen and imitate”环节,学生完成自我建构对话文本后,教师再播放原对话录音并正音,学生模仿、操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语言输出奠定基础。⑤在“Role play”环节,学生根据文本进行对话表演,这是对话课浅层次的语言输出。在这个环节,学生根据原文对话进行角色配音,有意识地将产出性语言与原对话进行比较,逐步内化语言知识。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的重点。在语言输出环节,通过切换不同的场景,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主动实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将所学词汇、句型和实物(景)建立起联系,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用英语交流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语用能力。
任何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教学实践表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文本内容后,教师可以更换人物角色,将Sarah一家换成小红一家,食物换成“rice,soup,fish...”,同桌之间改编一个新的对话,在新情境中操练语言。
学生能够完成模仿性操练后,教师再播放Sarah一家去餐厅点餐和享用美食的情境,请学生分小组创编对话。这样做,学生既能够综合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单词与句型,又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了运用英语交际的习惯。
小学高年级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上升期,学生的有意注意、识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为使学生小学毕业后顺利过渡到初中英语学习,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应当做出改变,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兴趣为着眼点,采取“三注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用习惯,不断提高语言表现力和运用能力。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