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课程改革前进的步伐,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授课是时代的潮流。新教材有意识地引入计算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处理(包括快速运算、自动制表、智能绘图、人机交互等),同时设置“信息技术应用”专栏(选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工具和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下面笔者谈谈使用多媒体的体会。
一、活用多媒体,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创设课件、美化课件,要最大程度地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学生只有感兴趣,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
1.联系生活
一般来说,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吸收新生事物的需求较大,而教材尤其是数学教材具有稳定性,教材的内容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潮流,相对陈旧的教材就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联系生活,适时加入新鲜的事物。如七年级下册课题学习《镶嵌》这一节的教学中,教材本身镶嵌的图片很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收集生活中很多有关镶嵌的图片,一方面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美,另一方面适时引入我们的教学主题。又如,讲授两圆的位置关系时,我用奥运会五连环旗引入,然后插入自行车的两个车轮、溜冰鞋的轴轮等,在讲完基本概念后,再分析这些圆的位置关系。这些例子都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学生易于接受。
2.创设情景
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设置一些恰当的情景引入话题。在讲授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时,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它的图像是抛物线,就会显得单调、枯燥,很空洞,学生也很难理解,更难记忆。笔者精心制作了一张演示文稿,用醒目的红色向学生演示炮弹发射后经过的路径,同时插入炮弹爆炸的声音,可谓声形并茂,一下子使学生对抛物线有了一个很深的总体印象,引起学生对抛物线的关注。可以说,适时插入动画,增加了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巧用卡通
我们可用Flash导入视频,视频用豪杰超级解霸从VCD、DVD上剪辑。如七年级上册有理数乘方时,可导入下面故事的视频。古时候,有个国王跟一个大臣下象棋,聪明的大臣赢了,国王对大臣说:“我答应你一个要求。”这个大臣想了一想说:“在棋盘上放一些米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直到第64格。”国王哈哈大笑:“你就要这么一点米粒。”画面戛然而止。教师问:“国王有能力兑现诺言吗?”无论任何学生都想弄清264-1粒到底是多少千克大米?故事设置悬念,学生急于想一探究竟,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提高了课堂效率。
笔者体会到,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课件,迎合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最大潜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善用多媒体,动课堂
运动的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与常规教学工具相比,运动与变化是多媒体的显著特点与绝对优点,学生很容易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从运动中去分析隐含的数学道理,学到数学知识。
1.在变化中类比
在数轴这一节的教学中,用Flash的补间形变功能,将竖立的温度计变形为平放的一条直线,马上显示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出现向右的小箭头,温度计0℃跳动到数轴上的原点的位置,再出现一小格一小格的单位长度。将数轴与温度计进行类比,自然而然实现温度计到数轴的衔接,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数轴必须具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又如,用几何画板演示两圆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计,两圆如果有公共点,公共点用红色显眼显示。教师问:“两圆运动时,两圆的位置关系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再用几何画板演示,通过回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法引导从公共点个数方面得出两圆的位置关系,并填下表。
2.在变化中感悟
九年级下册P109练习2,定圆O的半径是4cm,动圆P的半径是1cm,问⊙O和⊙P相外切时,点p与点o的距离,点p在什么样的线上移动?用几何画板画⊙O,再设计⊙P在不断运动过程中总与⊙O外切。先让学生想象点p的轨迹,很多学生想象不出。我们可以采用几何画板跟踪点(点p),很容易发现它是以o为圆心,以5cm为半径的圆。那么⊙O和⊙P相内切,⊙O和⊙P相切吗?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降低了思维的难度,把难以想象的轨迹呈现出来,充分地体现了多媒体的作用。
3.在变化中验证
从上述变化中类比的例子,我们知道从两圆的位置关系得出数量关系,有的情况极其抽象。笔者用几何画板画两个圆,大圆的半径为R,小圆的半径为r,圆心距为d,并一一显示其动态过程中的R,r,d的关系,两圆处于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相应的数量关系表露无疑,特别的两圆相交时,如图显示△PO1O2,学生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角度很容易地就可分析出R-r<d<R+r。又如,在探索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后,如图2,DE⊥AB于E,AD=DB可以很方便地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直接度量出PA、PB的值,发现点P在运动过程中,恒有PA=PB。用多媒体验证这些知识,直接、明显,便于理解和记忆。
4.在变化中探索
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是中学数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我们摸索出,在几何画板中首先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垂直于x轴的有向线段AB、CD、EF分别表示a、b、c,度量这些有向线段的数量,再选中显示的度量值,采用图表中的绘制新函数的功能,直接可绘制新函数。拖动有向线段AB、CD、EF的端点,相当于改变a、b、c的值,可总结出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上;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负半轴上,并且a、b同时决定于对称轴。
三、引用多媒体,速画图
八年级上册11.1变量与函数结束后,学生都学会画函数图像,知道分三步进行:列表、描点、连线,但学生感觉耗时很多,画图很繁。条件许可的话,教师可以在电脑房边教边画,如用几何画板画函数y=3x+2的图像,而且为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作一个铺垫。学生可知k相同,设置b不等,这些直线是平行线;b相同,k不等,是过(0,b)的直线系,对直线的性质的理解更深入了。又如,八年级下册P.69用Excel画扇形图,教师指导学生画,让学生试一试画条形图、饼形图,增加感性认识,从画图中悟到平时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学到的知识,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巧用多媒体,揭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强调定义、定理、性质等某一关键词,如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的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就可以将要强调的关键词如“每一个因式”、“乘方”等设为闪烁等醒目的状态。我们还可以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旁边插入批注,既不占很大的空间,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显示与否。又比如,有效数字训练题,我们可以在练习题旁边加入一个内容为“一个数的从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的批注,强调从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开始,帮助学生应用概念做题,在做题中巩固概念。
当然,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育时,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抽象的数学模型,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并就此进行策划设计。
总之,合理地利用课件,不仅扩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还能创设愉快、交互、动态的教学环境,而且符合学生猎奇的特点。巧妙运用多媒体,把Powerpoint、Flash、Excel、几何画板等完美地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有时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讲清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数学课堂添彩,为素质教育添彩。
一、活用多媒体,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创设课件、美化课件,要最大程度地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学生只有感兴趣,才能激发学习的热情。
1.联系生活
一般来说,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强,吸收新生事物的需求较大,而教材尤其是数学教材具有稳定性,教材的内容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潮流,相对陈旧的教材就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联系生活,适时加入新鲜的事物。如七年级下册课题学习《镶嵌》这一节的教学中,教材本身镶嵌的图片很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收集生活中很多有关镶嵌的图片,一方面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美,另一方面适时引入我们的教学主题。又如,讲授两圆的位置关系时,我用奥运会五连环旗引入,然后插入自行车的两个车轮、溜冰鞋的轴轮等,在讲完基本概念后,再分析这些圆的位置关系。这些例子都来源于生活,贴近于生活,学生易于接受。
2.创设情景
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设置一些恰当的情景引入话题。在讲授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时,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它的图像是抛物线,就会显得单调、枯燥,很空洞,学生也很难理解,更难记忆。笔者精心制作了一张演示文稿,用醒目的红色向学生演示炮弹发射后经过的路径,同时插入炮弹爆炸的声音,可谓声形并茂,一下子使学生对抛物线有了一个很深的总体印象,引起学生对抛物线的关注。可以说,适时插入动画,增加了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巧用卡通
我们可用Flash导入视频,视频用豪杰超级解霸从VCD、DVD上剪辑。如七年级上册有理数乘方时,可导入下面故事的视频。古时候,有个国王跟一个大臣下象棋,聪明的大臣赢了,国王对大臣说:“我答应你一个要求。”这个大臣想了一想说:“在棋盘上放一些米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直到第64格。”国王哈哈大笑:“你就要这么一点米粒。”画面戛然而止。教师问:“国王有能力兑现诺言吗?”无论任何学生都想弄清264-1粒到底是多少千克大米?故事设置悬念,学生急于想一探究竟,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提高了课堂效率。
笔者体会到,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课件,迎合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最大潜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善用多媒体,动课堂
运动的思想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与常规教学工具相比,运动与变化是多媒体的显著特点与绝对优点,学生很容易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从运动中去分析隐含的数学道理,学到数学知识。
1.在变化中类比
在数轴这一节的教学中,用Flash的补间形变功能,将竖立的温度计变形为平放的一条直线,马上显示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出现向右的小箭头,温度计0℃跳动到数轴上的原点的位置,再出现一小格一小格的单位长度。将数轴与温度计进行类比,自然而然实现温度计到数轴的衔接,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数轴必须具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又如,用几何画板演示两圆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计,两圆如果有公共点,公共点用红色显眼显示。教师问:“两圆运动时,两圆的位置关系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再用几何画板演示,通过回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设法引导从公共点个数方面得出两圆的位置关系,并填下表。
2.在变化中感悟
九年级下册P109练习2,定圆O的半径是4cm,动圆P的半径是1cm,问⊙O和⊙P相外切时,点p与点o的距离,点p在什么样的线上移动?用几何画板画⊙O,再设计⊙P在不断运动过程中总与⊙O外切。先让学生想象点p的轨迹,很多学生想象不出。我们可以采用几何画板跟踪点(点p),很容易发现它是以o为圆心,以5cm为半径的圆。那么⊙O和⊙P相内切,⊙O和⊙P相切吗?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降低了思维的难度,把难以想象的轨迹呈现出来,充分地体现了多媒体的作用。
3.在变化中验证
从上述变化中类比的例子,我们知道从两圆的位置关系得出数量关系,有的情况极其抽象。笔者用几何画板画两个圆,大圆的半径为R,小圆的半径为r,圆心距为d,并一一显示其动态过程中的R,r,d的关系,两圆处于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相应的数量关系表露无疑,特别的两圆相交时,如图显示△PO1O2,学生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角度很容易地就可分析出R-r<d<R+r。又如,在探索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后,如图2,DE⊥AB于E,AD=DB可以很方便地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直接度量出PA、PB的值,发现点P在运动过程中,恒有PA=PB。用多媒体验证这些知识,直接、明显,便于理解和记忆。
4.在变化中探索
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是中学数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我们摸索出,在几何画板中首先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垂直于x轴的有向线段AB、CD、EF分别表示a、b、c,度量这些有向线段的数量,再选中显示的度量值,采用图表中的绘制新函数的功能,直接可绘制新函数。拖动有向线段AB、CD、EF的端点,相当于改变a、b、c的值,可总结出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正半轴上;当c<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y轴负半轴上,并且a、b同时决定于对称轴。
三、引用多媒体,速画图
八年级上册11.1变量与函数结束后,学生都学会画函数图像,知道分三步进行:列表、描点、连线,但学生感觉耗时很多,画图很繁。条件许可的话,教师可以在电脑房边教边画,如用几何画板画函数y=3x+2的图像,而且为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作一个铺垫。学生可知k相同,设置b不等,这些直线是平行线;b相同,k不等,是过(0,b)的直线系,对直线的性质的理解更深入了。又如,八年级下册P.69用Excel画扇形图,教师指导学生画,让学生试一试画条形图、饼形图,增加感性认识,从画图中悟到平时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学到的知识,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真可谓一举两得。
四、巧用多媒体,揭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强调定义、定理、性质等某一关键词,如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的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就可以将要强调的关键词如“每一个因式”、“乘方”等设为闪烁等醒目的状态。我们还可以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旁边插入批注,既不占很大的空间,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显示与否。又比如,有效数字训练题,我们可以在练习题旁边加入一个内容为“一个数的从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的批注,强调从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开始,帮助学生应用概念做题,在做题中巩固概念。
当然,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育时,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抽象的数学模型,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并就此进行策划设计。
总之,合理地利用课件,不仅扩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模式,还能创设愉快、交互、动态的教学环境,而且符合学生猎奇的特点。巧妙运用多媒体,把Powerpoint、Flash、Excel、几何画板等完美地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有时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讲清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数学课堂添彩,为素质教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