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08-0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它是用于日常交流的工具;也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化,是具有广泛地域特征的共同的精神载体,在这样的理解下,语文无疑具有更高的文明层次方面的指向性。在这样的指向性的下,语文文本的解读应该是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但是,现今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我们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课文知识点的梳理,采取的是表格化的条分缕析,肢解式的探讨研究,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练习都是对课文的解剖式的反复切割。
一、书还是要读的
要避免肢解式的文本剖析,首先对于文本就应该是有整体的感受。这里笔者认为“感受”先于“感悟”。我们常说,读完一本好书,感觉“好爽”,这个“好爽”就是感受。
首先,作为一个普通的阅读者,不可能一来就上纲上线的大谈自己林林总总的见解,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学生。
将文本语言,转为自己的话,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内部语言的重新加工编码,这一过程的实施,需要阅读者本身的直接和间接经验,而阅读者经历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性。
而这种差异性,在我们的课堂中却往往不受重视,实际教学中我们最常做的事: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打破砂锅问到底”式的剖析,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的理解,取代了學生自己的阅读。
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老王》一课,两位老师其实都抓住了“愧怍”这一关键词进行文本构建,都非常用心。
其中一位教师教案、PPT是可见的精心设计,把自己认为十分重要的语句(关键)都逐一分解成了诸多细小问题,供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回答。在四五个问题的逐一指导下,学生任务完成的非常好,找的点无一错漏,可以说答案一个一个被“抠”了出来,但是一堂课从头至尾没有让学生完整地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场景感”。在最后的“愧怍”时,学生用参考书的标准化的答案谈了自己,我想他自己都未必懂的“高伟光”式的感悟。就教师教学的功力,课堂驾驭的能力,甚至考试点的把握,这位老师无疑是成功的,但是笔者很难想象,《老王》这个文本是否真心打动了学生。
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一是读,用配乐读、示范读的方式,让学生轻声地读课文,找到打动自己的地方,再请个别学生读给大家听,说说自己的体会。二是,用示例,帮助学生了解文革背景,了解大知识分子的心理状况后,再读课文,再分享,这时对文本的理解或许就有更深一点的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必然体会不尽相同,全程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其主导性上,通过一些点拨,让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堂课下来,学生表情各异,有的沉重,有的红了眼,有的茫然,不一而足,笔者认为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碰撞”,导致的结果。如果学生没有去自读,自悟,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碰撞”?
所以,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还是要还阅读给学生,自己的深加工应该放在学生的阅读之后。
二、读了还是要写的
为读而读,难免流于形式,好的文本常于“无声处听惊雷”,中国文学更讲究意在言外。要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千条万条,都只一条,写吧。这里,笔者分享一点自己的心得。
(一)学会“补白”
“留白”这种表现形式原本是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中的应用。但在文学创作中,现在也时常出现,从表面上看是作者的不经意而为之,但事实上却能够起到别出心裁的艺术效果。如《雷雨》一文。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
周朴园的这三个“哦”,极有特典,如果能让学生揣摩其心理变化,而动笔的话,兴许可以发现其中所谓上流社会的矜持、疏离和冷漠。当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如果有学生能从中发现一丝人性的善良,或者伪善,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那么是效果肯定是极好的。
(二)学会听言外之意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如课文《老王》中“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不要钱。”……不大放心。”如何理解“不拿钱”“不大放心”呢?自然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可以写一写都怎么了,从这些变化中体会老王的质朴、善良到底是怎样的。而后通过朗读加以再现。
(三)学会揣摩“意犹未尽”
文章的结尾是门艺术,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让人产生意犹未尽之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魅力。如《最后一课》的结尾。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首先“放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只能是主人公脑补出来的,因为韩麦尔先生“话也不说”,这个手势就是意犹未尽,它除了放学之外,是不是有其他含义?是对法兰西文化的忧虑,亡国悲愤,教育事业的疲惫,深沉的后悔,分别的痛苦、无奈的,都在这一个手势中表现出来了,手势无言,却胜过千言万语。
最后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通过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08-0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它是用于日常交流的工具;也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化,是具有广泛地域特征的共同的精神载体,在这样的理解下,语文无疑具有更高的文明层次方面的指向性。在这样的指向性的下,语文文本的解读应该是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但是,现今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我们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课文知识点的梳理,采取的是表格化的条分缕析,肢解式的探讨研究,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练习都是对课文的解剖式的反复切割。
一、书还是要读的
要避免肢解式的文本剖析,首先对于文本就应该是有整体的感受。这里笔者认为“感受”先于“感悟”。我们常说,读完一本好书,感觉“好爽”,这个“好爽”就是感受。
首先,作为一个普通的阅读者,不可能一来就上纲上线的大谈自己林林总总的见解,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学生。
将文本语言,转为自己的话,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内部语言的重新加工编码,这一过程的实施,需要阅读者本身的直接和间接经验,而阅读者经历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性。
而这种差异性,在我们的课堂中却往往不受重视,实际教学中我们最常做的事: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打破砂锅问到底”式的剖析,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的理解,取代了學生自己的阅读。
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老王》一课,两位老师其实都抓住了“愧怍”这一关键词进行文本构建,都非常用心。
其中一位教师教案、PPT是可见的精心设计,把自己认为十分重要的语句(关键)都逐一分解成了诸多细小问题,供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回答。在四五个问题的逐一指导下,学生任务完成的非常好,找的点无一错漏,可以说答案一个一个被“抠”了出来,但是一堂课从头至尾没有让学生完整地读读课文感受一下“场景感”。在最后的“愧怍”时,学生用参考书的标准化的答案谈了自己,我想他自己都未必懂的“高伟光”式的感悟。就教师教学的功力,课堂驾驭的能力,甚至考试点的把握,这位老师无疑是成功的,但是笔者很难想象,《老王》这个文本是否真心打动了学生。
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一是读,用配乐读、示范读的方式,让学生轻声地读课文,找到打动自己的地方,再请个别学生读给大家听,说说自己的体会。二是,用示例,帮助学生了解文革背景,了解大知识分子的心理状况后,再读课文,再分享,这时对文本的理解或许就有更深一点的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必然体会不尽相同,全程中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其主导性上,通过一些点拨,让学生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堂课下来,学生表情各异,有的沉重,有的红了眼,有的茫然,不一而足,笔者认为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碰撞”,导致的结果。如果学生没有去自读,自悟,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碰撞”?
所以,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还是要还阅读给学生,自己的深加工应该放在学生的阅读之后。
二、读了还是要写的
为读而读,难免流于形式,好的文本常于“无声处听惊雷”,中国文学更讲究意在言外。要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千条万条,都只一条,写吧。这里,笔者分享一点自己的心得。
(一)学会“补白”
“留白”这种表现形式原本是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中的应用。但在文学创作中,现在也时常出现,从表面上看是作者的不经意而为之,但事实上却能够起到别出心裁的艺术效果。如《雷雨》一文。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
周朴园的这三个“哦”,极有特典,如果能让学生揣摩其心理变化,而动笔的话,兴许可以发现其中所谓上流社会的矜持、疏离和冷漠。当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如果有学生能从中发现一丝人性的善良,或者伪善,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那么是效果肯定是极好的。
(二)学会听言外之意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如课文《老王》中“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不要钱。”……不大放心。”如何理解“不拿钱”“不大放心”呢?自然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可以写一写都怎么了,从这些变化中体会老王的质朴、善良到底是怎样的。而后通过朗读加以再现。
(三)学会揣摩“意犹未尽”
文章的结尾是门艺术,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让人产生意犹未尽之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魅力。如《最后一课》的结尾。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首先“放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只能是主人公脑补出来的,因为韩麦尔先生“话也不说”,这个手势就是意犹未尽,它除了放学之外,是不是有其他含义?是对法兰西文化的忧虑,亡国悲愤,教育事业的疲惫,深沉的后悔,分别的痛苦、无奈的,都在这一个手势中表现出来了,手势无言,却胜过千言万语。
最后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应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通过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