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 探索 升华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仲秋时节,金菊灿烂。为了加强读者、作者、编者的联系,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拓宽《中外企业文化》的发展之路,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于2007年9月28日召开了30多名读者、作者、编者参加的座谈会。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到会并讲话。
  
  推进“三个市场化”实现“四个突破”
  
  座谈会上,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社长史秋秋首先对12年来给予杂志社真诚支持和帮助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她说,《中外企业文化》作为全国第一本专注于中外企业文化的杂志,应该自觉担负起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责任。为此,这几年我们提出了“三个市场化”。一是内容的市场化,即内容要紧紧深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刊物形象的市场化,从栏目设置到版式设计都要符合读者的需求和审美标准:三是管理运作机制的市场化。我们还提出了做品牌人、办品牌刊、开品牌会,行品牌事的品牌战略目标,使杂志社近年来的工作取得了“四个突破”。第一个突破,从今年起,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同志以“余心言”为笔名为《中外企业文化》撰写每期的卷首语,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树起了言论的旗帜,增强了本刊的指导性。第二个突破,跟踪企业变革,抓住难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本期关注”栏目。现在看来,基本达到了这个目的。读者反映,“本期关注”涉及的许多问题,正是当前企业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例如今年第一期的《把绚烂的品牌之梦变成现实》,就在企业引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北京市委宣传部阅评组和北京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的好评。第三个突破,是本刊与北京市国资委共同主办、由首钢总公司协办的“国企转型与企业文化构建”栏目。这个栏目已经开办了两年,刊登了许多有份量的文章,有力地推动了国企改革及企业文化建设。第四个突破,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操和运作提供具体的帮助。一是持续举办了六期全国企业文化研修班,每期一个主题,并形成互动,深受企业的欢迎。二是为各类企业提供实质性的指导服务,包括为企业进行文化整合、提升。三是陆续开办了三个管理咨询类的栏目。
  史秋秋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时代和企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许多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事情。今后,我们要牢牢把握基本定位和发展方向,与企业界,理论界共同探索解决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努力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色鲜明 成绩显著
  
  座谈会上,大家对《中外企业文化》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许多人在发言中说,近一时期杂志的特色更加鮮明,整体品位明显提升,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有人说,这本杂志理论与实践并举,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前沿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运作经验,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很大。
  会上,大家对徐惟诚同志撰写的卷首语交口称赞,认为卷首语选题针对性强,非常贴近企业的实际,既提出了现实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读后深受启发。有人说,卷首语不但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而且语言简练,亲切感人,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很好的文风。我们常常是自己读后还要拿给别人看,念给别人听,与大家共同分享思想的果实。还有人说,徐惟诚同志专门为一本杂志撰写卷首语,这在以前还没有见过,《中外企业文化》应当十分珍视这笔宝贵的财富,深入开发。好好利用,以进一步提升杂志的指导性和权威性。
  谈到杂志社举办的各种活动时,有位企业的宣传部长说,我今年曾参加杂志社召开的一个关于和谐文化建设的座谈会,后来杂志上发表了我在座谈会的发言。时隔不久,没想到山东菏泽和海南等地就有读者来电话,就我的发言与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沟通。这对我震动非常大,没想到《中外企业文化》覆盖面这么广,在企业和社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说到《中外企业文化》的特色,有人概括出四个字一个叫“深”,能结合当前形势帮助企业开拓视野,提高认识,分析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难题。第二个叫“新”,能够及时向读者传达新理论、新经验、新信息。第三个叫“活”,刊登了很多生动的案例,很多鲜活的故事,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语言,可读性强。第四个叫“实”,着眼于企业改革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脚踏实地,不跟风,不浮躁,始终保持一份清醒,既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也为自己的发展不断拓展新的天地。
  
  有待改进 再上台阶
  
  在充分肯定《中外企业文化》取得成绩的同时,与会者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殷切期望溢于言表。与会者说,应该更好地开发资源、利用资源,不断丰富杂志的内容和形式,并就一些重点课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讨。作为一个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一线是它生命力之所在。杂志的内容、语言能不能使读者喜闻乐见,这是提升杂志质量,扩大杂志影响的关键。希望在《中外企业文化》上看到更多我们最关注的问题,看到更多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还有人指出,这几年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企业文化在一些成功企业里,本来就是一个理念,就是一两句话,关键是这一两句话真正地融入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却是一大套、一大本,究竟如何实施?很不好把握,使人茫然。希望《中外企业文化》注意到这些现象,力避形式主义,继续发扬先知、先觉、先导精神,把那些确有价值的理论和经验介绍给企业。
  
  抓准热点 拓宽思路
  
  针对如何办成一本符合企业实际、读者爱看的杂志,大家进一步畅谈了各自的观点。有人提出,杂志社应更多地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企业文化工作者的需求,了解企业文化工作的重点、难点,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编写出好文章来。编辑工作要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要针对实践中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破解难题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杂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应对企业有用,能帮助企业提升管理的质量。有的同志说,选编稿件时,第一不要“泛”,经验性的文章要具有典型性,材料必须真实,不能平淡无奇:理论性的文章,论点要清晰集中,力避泛泛而谈。第二要少一些官样、呆板的东西,程式化,说教式的东西最不受读者喜爱。因此,要尽量少登,不登那些从概念到概念、毫无新意、空洞无物的稿子,要充分体现现代化的思维,越现代,越大气,读者就越愿意看。有的同志说,理论如何更好地指导实践,是杂志当前应该特别予以关注的问题。多数企业文化工作者是一边实践,一边学习。因此,要让理论变成我们能够掌握,能够运用的理论,这需要作者和编者共同努力。
  要充分关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人指出,离开员工队伍,企业文化就变成了少数人的说教,变成了摆在纸上的、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必须充分揭示广大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现在员工既关心企业的发展,又关心自身的就业和稳定。员工的工作和基本生活是否有保障,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点、难点。员工很重视公平和公正。平时我们教育员工要爱岗敬业,但员工的努力能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同,谁不希望通过几年,几十年的努力,在企业实现个人价值,如果他被迫下岗了,他会怎么想?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为员工搭建施展个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让员工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有机融合,同步实现。如果一名企业领导不能在企业营造和谐氛围,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不去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而却跟员工大谈什么企业文化,员工就会说,那是你们领导的文化,不是我们的文化,跟我没关系。因此,认识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提高主体素质,是当前杂志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
  会上,大家还就企业的社会责任、品牌文化建设,老字号的发展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希望杂志多组织这方面的文章。
  徐惟诚同志在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之后,意味深长地说,我写的文章大家看过了,我心里就踏实些了,向大家表示感谢。我最怕写的东西没人看。为了把以后的卷首语写得更好,他还仔细地向与会者询问了许多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
  最后,史秋秋社长代表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向大家表示,一定认真研究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改进杂志的各方面工作,努力使《中外企业文化》再上一个新台阶,真正做到“为企业发展服务,与企业发展同行”。
  北京市部分区委宣传部、行业政研会、企业党委宣传部的负责人,与本刊合作栏目的管理咨询公司领导人以及本刊全体工作人员出席了座谈。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外包业的发展,印度外包业也乘势而上。现在,雄心勃勃的印度已经不满足于自己仅仅作为“世界办公室”的小角色了,而是尝试进入产业链条的中上游,吸引跨国公司把业务中的知识创新、研发环节的工作转移到印度。  过去,由发达国家向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大多数是服务业工作,技术含量相对低。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外包产业正在发生变化,以前只由西方白领精英占有的工作,如银行业、飞机工程和药品研发等
期刊
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完美结合,既为企业文化的“落地”提供了轨道,又为绩效管理的“升空”提供了源动力。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其重要性已为广大管理者所认同,相当一批企业投入了较大精力。但遗憾的是,通过绩效管理达到预期目的的企业却很少,大多数企业不是中途夭折,就是流于形式。问题何在? 其原因之一就是绩效管理脱离了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绩效管理没有“文化”起来。    一、企业文化与人力
期刊
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是最早闯入国际建筑市场的单位之一。  中铁十八局集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八师,始建于1958年10月,2001年4月改制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这支兵改工的队伍已经在海外承揽公路、水电、房建工程项目50多项,工程遍及阿拉伯、沙特、阿曼、马达加斯加、泰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总经营额达100亿元。    总统出席竣工典礼    2001年初,中铁十
期刊
为了促进首都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改进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方式,北京市工商局提出了实施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所谓网格化管理,就是将管辖区域按分局、工商所、巡查干部层级划分为三级网格,明确和强化各级监管部门和相关干部的监管责任,实现对辖区市场秩序日常监管的有效控制。这种工作方式要求将工商所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作为责任区分配给每个巡查干部,巡查干部对责任区的经济户口承担管理责任,且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责任区为一
期刊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1995年_2004年,研究院连续十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2005年、2006年被授予“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近5年来,研究院还先后获得建设部“全国城市勘测工作先进单位”、国家测绘局“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建设嘉奖单位”和“‘十五’测绘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守信企业”。  研究院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期刊
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  艾丰进入《人民日报》开始新闻生涯是在1981年,几乎与改革开放进程同步。至今,改革开放已近30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捧读《一个记者能走多远:艾丰评传》(成思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读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位名记者、经济学家的个人风采,而是以他的视角记录的改革开放史。  传记作者认为,对于艾丰那一代的记者来说,有种挥之不去的历史责任感,用艾丰的话来说,就是“记者要想总理想的事”
期刊
2005年,中国移动总结了企业发展中凝聚并凸显出来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最终整合、提炼成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把全面宣传贯彻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作为2006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通过理念上引导、战略上支持、制度上保证、行为中体现,为企业价值观寻找强力支点,把“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引导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理念上引导。“
期刊
2006年6月16日,青岛康大集团与北京同心动力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举行企业文化咨询项目启动大会,就此拉开康大集团企业文化管理的序幕。  青岛康大集团是青岛市知名民营企业,2005、2006年度的发展突飞猛进:文化体系重新梳理,ERP信息化全面启动,高科技产业园破土动工,食品产业在新加坡主板交易市场上市,入选“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荣获“中华慈善奖”……。康大集团步入了跳跃式发展的新时期
期刊
1949年,北京市百货公司应运而生。几十年下来,商圈中人称之为“百批”因为它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做精了一门功课:批发。  当中国经济开始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时候,批发这种业务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的经营越来越艰难,经营规模大幅萎缩,经营效益大幅下降。与此相应的是成本不断增加,原有业务环节,渠道迅速被瓦解,企业连年扭亏无望,市场空间被挤得越来越小,为企业奋斗了半辈子的员工们纷纷失去工作岗位。“北京
期刊
花旗银行——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务公司,资产14000亿美元,全球雇员27.5万名,为10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企业、政府和组织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盈利最多、市值最大的银行集团。在2007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中例14位。    沿革    花旗银行组织架构的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初步形成阶段 花旗银行成立于1812年,到1914年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