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能力是使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终身受益的重要能力,它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带来莫大的帮助。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因此,本文以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并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新中国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鼓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创新、科技创新也成了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带领我们走向新世界,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教育是治国之本,想要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也要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身为生物教师,我们也要在教学中注入创新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
一、 转变角色
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状态下,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调整。往日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讲,今日的教学理念更新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学习知识是我们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摒弃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则负责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可以按照指定主题、提出问题、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的方式来转换师生角色,引起与学生的互动:
1. 指定主题
教师根据课本内容,指定本节课我们所要探讨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按人数分成若干小组,对每一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将课本内容平分给各個小组。随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围绕此环节展开了。
2. 提出问题
教师莫要在指定完主题后,就让学生直接上台展示。提出问题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宽思维的关键。学生能够根据课本内容提出问题,是学生参与进课堂、认真思考的证明。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在学习《基因的本质》的时候,学生就提出了如下问题: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DNA遗传物质的条件是什么?DNA复制的意义是什么?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能从课本中找到,但是学生能够通过提问题的方式使其他学生也得到思考,这是学生思维创新的重要途径。
3. 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就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上台展示。以个人为单位,就是每名学生轮番上台展示。教师可以每节课之后布置任务,也可以每周让一名学生上台展示。个人展示能使每名学生都发挥学习积极性,小组展示下有的学生可能会只凭靠他人来为小组加分,而自己坐享其成,两种方式都有利弊,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
4. 教师点评
教师应该对学生展示情况来客观地分析,提出正确的意见。并且,教师在点评中应以表扬为主,使学生能够得到自信。如若教师一味地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点,很有可能让学生认为自己展示效果差、个人能力不足等,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创新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如若学生的思维模式一直单一,并且思考方式过于简单,学生会将这种思想作为固性,再想发散思维就很难了。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用引导式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预习课本,随后让学生根据记忆快速地找到答案的所在位置。教师应该在设问上下苦功,问题难度应适中。在学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总结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问学生染色体异常传染病有哪些类型?镰刀型贫血症的原因?你有没有在电视上或生活中见过基因突变的病例?等问题来使学生引发思考,使学生能拓展自己的思路,从多种角度来看问题。
三、 实验创新
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切勿一直遵循课本思路来让学生进行实验。往日的课堂实验,都是教师演示,学生进行观看,或者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实际上并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本质。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应该试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论,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这样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课中,我就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然后进行实验。有的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与课本步骤不同,但也是正确的。学生们有的以研究叶子的细胞为主,并对比叶子与其他物质细胞构造的不同,然后写下自己的实验结论。这样的实验环境下学生能充分发挥积极性,提高实验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教学技巧,生物就不是难学的科目。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使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带动下去进步,是我们的教学追求。让我们教师一起努力,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打开新的篇章,为学生的学习生涯画上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新华.浅谈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组织[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
[2]王月霞.浅谈生物教学的方法与技巧[J].现代农村科技.2010.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新中国开放以来,国家一直鼓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随着科技进步和世界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创新、科技创新也成了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带领我们走向新世界,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教育是治国之本,想要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也要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身为生物教师,我们也要在教学中注入创新的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
一、 转变角色
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状态下,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调整。往日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讲,今日的教学理念更新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学习知识是我们的目标。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摒弃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则负责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不完善的地方。教师可以按照指定主题、提出问题、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的方式来转换师生角色,引起与学生的互动:
1. 指定主题
教师根据课本内容,指定本节课我们所要探讨的内容。教师可以将学生按人数分成若干小组,对每一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将课本内容平分给各個小组。随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围绕此环节展开了。
2. 提出问题
教师莫要在指定完主题后,就让学生直接上台展示。提出问题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拓宽思维的关键。学生能够根据课本内容提出问题,是学生参与进课堂、认真思考的证明。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思考,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在学习《基因的本质》的时候,学生就提出了如下问题: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DNA遗传物质的条件是什么?DNA复制的意义是什么?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能从课本中找到,但是学生能够通过提问题的方式使其他学生也得到思考,这是学生思维创新的重要途径。
3. 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就是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来上台展示。以个人为单位,就是每名学生轮番上台展示。教师可以每节课之后布置任务,也可以每周让一名学生上台展示。个人展示能使每名学生都发挥学习积极性,小组展示下有的学生可能会只凭靠他人来为小组加分,而自己坐享其成,两种方式都有利弊,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
4. 教师点评
教师应该对学生展示情况来客观地分析,提出正确的意见。并且,教师在点评中应以表扬为主,使学生能够得到自信。如若教师一味地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指点,很有可能让学生认为自己展示效果差、个人能力不足等,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创新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如若学生的思维模式一直单一,并且思考方式过于简单,学生会将这种思想作为固性,再想发散思维就很难了。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用引导式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给出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预习课本,随后让学生根据记忆快速地找到答案的所在位置。教师应该在设问上下苦功,问题难度应适中。在学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总结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问学生染色体异常传染病有哪些类型?镰刀型贫血症的原因?你有没有在电视上或生活中见过基因突变的病例?等问题来使学生引发思考,使学生能拓展自己的思路,从多种角度来看问题。
三、 实验创新
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切勿一直遵循课本思路来让学生进行实验。往日的课堂实验,都是教师演示,学生进行观看,或者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实际上并不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本质。在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应该试着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论,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这样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课中,我就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然后进行实验。有的学生设计的实验步骤与课本步骤不同,但也是正确的。学生们有的以研究叶子的细胞为主,并对比叶子与其他物质细胞构造的不同,然后写下自己的实验结论。这样的实验环境下学生能充分发挥积极性,提高实验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教学技巧,生物就不是难学的科目。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标,使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带动下去进步,是我们的教学追求。让我们教师一起努力,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打开新的篇章,为学生的学习生涯画上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新华.浅谈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组织[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
[2]王月霞.浅谈生物教学的方法与技巧[J].现代农村科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