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叮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虚岁八十四了。两年前摔了一跤,轻度中风,要强的他需要依靠拐杖蹒跚挪动,看着让人心疼。
   父亲年轻时很能干,记忆中没有他做不来的事。作为农民,农活他样样在行,作为生产队干部,他是农村带头人。可再能干,一个人要养活老老少少十口人,家里还是入不敷出,常常要向生产队、供销社借粮、赊账过日子。为了养家,父亲是较早兼做小买卖的农民。一部单车,他把从村里收上来的稻谷、花生、番薯运到墟里卖,又從墟里拉回海鱼、蔬果,卖给村民,从中赚取一点点差价,帮补家用,让7个子女健康成长,让我奶奶活到93岁高龄。
   最难忘的是炎热的夏季,跟父亲去捕鱼来弥补家中缺荤少菜的经历。地处粤东的家乡水网密布,鱼虾鲜美,每当夜深人静时,父亲就挑着三五个鱼笼,踏着夜色,踩着露水,听着蛙鸣,去到鱼多隐蔽的小河流,将鱼笼顺水或逆水安放稳妥,让游过路过、出来觅食的鱼、虾、蟹、水蛇……统统钻进了这种喇叭嘴、橄榄腰,进得去、出不来的鱼笼里。第二天,天蒙蒙亮,我和父亲将鱼笼一一收回,然后找一块空旷地,打开鱼笼后面的小口,将一夜的收获全倒了出来。看着满地的活蹦乱跳,我和父亲那个兴奋,难以言表。
   回想那时的日子,虽清贫如洗,却有滋有味!
   如今,父亲老了,活干不动了,路也走不稳了,可他还是那么要强。在他摔伤一年后,80岁的母亲又一次摔断腿,被我们接进城住院治疗,他却信心满满地说,让你母亲出院后回来吧,我来照顾。试想自己还要人看护,却自告奋勇要承担起照顾老伴儿的责任,那是怎样一种感情啊!其实,我想父亲也是为了不让城里工作的子女分心吧。
   父亲总是这样,处处为子女着想。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古训。可是,近40年来,“子女”们为了改变命运、改善生活,早就远游,他乡作故乡了。我们兄弟姐妹除了大姐留守农村,其余的都进城到了几百里乃至千里外了。儿行千里母牵挂,父亲却一直将这牵挂藏在心底。我们每次探亲远行的时候,他总是说:“勿挂念,在外安心工作!”这句话我听了20年,从我在城里安定下来,每年大抵回乡下一两次开始,直到两年前那一摔。
   那一摔,差点让父亲中风瘫痪。好在当时小弟在家,立即雇了一辆车,和亲人们第一时间将父亲送往专科医院抢救,使父亲不至于晚年卧床。当我们几个从千里之外赶到医院,父亲已脱离危险,但还有些恍恍惚惚,说话也不太顺溜。清醒些许后,他的第一反应是要出院回家,那心情,无非是估摸着住院花销不菲,怕给子女添了负担。
   刚出院回家那段时间,病情也是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乐观地觉得可以恢复到从前那样,到田里看看,到旧屋喂喂猫;坏的时候,严重到提出要独自回已空置多年的旧屋住。那意思,是担心自己在儿子建的新屋里突然老去了,让儿孙今后住着“害怕”。按海陆丰“福佬人”的风俗,老人最后的日子,也是要回到祖屋度过的。
   可是,让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孤零零在阴冷的旧屋走完最后一程,于心何忍?!
   华夏文化“父慈子孝”的基因在这块土地得到了最好的传承。为人子女的我们“孝”字当先,都不忍心让仁慈的父亲过早地孤单,都不放弃让父亲抱有生的希望,活下去的信心。大哥大嫂更是放下活计,和小弟一道在家乡照顾了一段时间。就在这段时间,担心自己会突然离去的父亲,经常会念叨他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二儿子、三儿子怎么好久不回去看他,“难不成卖身给了政府?”这种焦虑的情绪,在一生秉持吃亏是福、公心为上的父亲是绝无仅有的。他该是多么想和自己的儿女能多待一待,说说话啊!当我们带着孩子回到他身边的时候,他欣喜得合不拢嘴,叮嘱说,要多带孙子孙女回来给他看看。我听了嘴里应着,泪水直在眼里打转。
   庆幸的是,坚强的父亲终于好起来了。
   2017年国庆假期恰逢中秋佳节,长假首日,我就迫不及待和女儿驾车回去陪父母过节,载他到久违的自家田园里看看,听他唠叨那些与泥土有关的故事……当我离家返城的时候,父亲拉着孙女的手抬头对我说:“勿挂念,在外安心工作;你小弟在家照顾得很好!”
   多么熟悉的声音啊,我听在耳中,感怀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李 翔
其他文献
父亲的自行车,是他上世纪70年代初分家时的唯一财产。   那辆自行车是一辆二手的黑色永久牌自行车,虽是旧的,但维护得挺好,有八成新。我们家住在山上,从山下到山上有二百多米。每次下班,父亲都会把车从山下推到家里,晚上或是下雨天,还会把车搬进堂屋,擦得非常仔细。老式的车子很笨重,山上人家堂屋门高,把车搬进堂屋要先搬上五级门前石阶,再搬过二十多厘米高的门槛。有几次父亲有事,让我搬车进屋,我费了好大的劲
期刊
我是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出生的。在湖南一带的民俗中,这一天正好是牛的生日,又叫“牛王节”。这一天出生的孩子,小名一般都带一个“牛”字,当然是牛了。   听母亲说,当时她还在地里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突然觉得肚子疼痛起来,感觉很快要生了,便匆忙向生产队长请假,一路捧着肚子走回家去。一边走还一边在心里祈祷,这孩子,你别急,千万别生在地里面。回到家,不到半个小时,就生下了我。   父亲当时还在一个乡下供销
期刊
冬至,冬天阴气最盛之日。古人又说冬至是“阴气极,阳气萌”的日子,也就是说,次日阳气便开始由衰转盛了。   家乡已下过几场雪,现在是呵气成霜的时节。穿上大棉袄,孩子们就开始在落雪纷纷的“琉璃世界”里撒欢了,他们堆雪人、打雪仗,还会拿着竹竿去捅人家屋檐上的冰锥子,哗啦啦碎一地,也有人要取整根的,小心翼翼地在下面接着,一边用来打仗,一边舔着吃——少时的孩子仿佛并不知道脏的,少时的雨水冰雪仿佛也并不脏—
期刊
五一期间,女儿叫妻子去成都游玩,妻子不停地念叨着:“我后悔死了。去成都坐高铁,两人车费得一千多元,下西安车费来回三百元,女儿网上订的旅店每晚300多元,加上各景点门票、吃饭、坐车游玩,我掐指算了算,游一趟四川,两人最少没有8000元拿不下来。儿子去年结婚,花费三十多万元,买楼带装修四十多万元,花了七十多万,还欠着贷款28万元,要不我跟女儿说不去了。女儿去年后季才参加工作,手里没积蓄,我可不想给女儿
期刊
母亲是异乡人,娘家在百里之遥的重庆长寿县,经姑姑的撮合与父亲相识,18岁那年,母亲辞亲别水与父亲牵手,嫁到了大竹县四合乡马渡村。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柔弱的外表潜藏着一颗强大坚韧的内心,她在大队从妇女主任一直做到党支部书记,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历练出母亲沉稳坚强的性格。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仍流过三次眼泪。   母亲第一次流泪,是我上中学时。   1984年初春,一个晚上,风儿轻柔地吹拂,
期刊
生产队保管员李富正专心致志地对付一只肥猪头,烧红的火钳在那些旮旯缝隙里来回烙烫,猪头“滋啦啦”直冒青烟,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肉香味……   彼时,是1968年除夕日,午时。   一个背背篓的小个子妇女,踟蹰在李富家院坝边上,身体瘦弱、面容憔悴的她,唯有那条粗麻花辫和一身缀满补丁的干净衣服,透射出主人的格调与境况。   李富家的狗早招呼上了,龇牙咧嘴一纵一纵地扑着她咬。小个子妇女把背篓挡在前面,
期刊
陈正宏开的《史记》课,在复旦是出了名的“变态”。在这门课上,没有PPT,没有讲授,没有教材。所有学生面前,只有一部《史记》:繁体、竖排、无标点。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你要给这部《史记》加标点:逗号、句号、逗号、句号……这是一门研究生课程,面向古汉语天赋较高的学生。   这门《史记》课,成功地让他的学生铭记——“你过去读的《史记》,不是《史记》;你过去拥有的才学,也不算才学。”   33年前,陈
期刊
我读书很杂。大概十来岁,学校从公社领回来一大堆书,我拿了一本《矿山风云》,书很厚,写煤矿工人的事,后来才知道那是长篇小说,故事情节不记得了,作者是谁也没记下,但里面的故事人物还是让我很激动。从那时起,我便对课本以外的书感兴趣。上初中后,学校有图书馆,我办了一个借书证,每周借一本小说出来,彻夜在油灯下读。那时的小说,都是体现正能量的革命故事,英雄人物的形象渗入我骨子里,至今难忘。   古人云:读万
期刊
手捧着一条陈旧的项链,忽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人呼唤我的乳名了。想到乳名,母亲给我讲的那些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   我的父母都是旧社会过来的人。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年中,母亲一连生下三个姑娘,好胜心很强的母亲,在这个留存着封建思想残余影响的家族中,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于是,几个姐姐便都被取了招弟、有弟之类的名字,以期盼个好兆头。   桂花飘香的那年,我出生了。吕家生了个儿子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亲朋好友和
期刊
风烟一晃入仲秋,山野间的谷物一片金黄,顶着穗子的腰杆似乎顶着了千钧重担,被压得弯曲,无法直起来。   老农们拿着镰刀,进入谷地,把一穗穗谷子切下,用驴车拉回,在自家窑顶的打谷场上,使唤骡子和驴子拉着碾子,碾碎谷穗,再用簸箕簸出谷秸,留下谷子,再去脱谷机上脱去谷皮,留下金黄色的颗粒,那就是小米。   像这样的小米,在潞城处处可见。倘若你去了潞城合室乡,问起小米,老乡或许会和你说道说道关于小米鲜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