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月23日12时30分开始,京城的大小“单(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迷”们和广大听众,在固定时间里打开收音机,惊奇地听到单田芳一改往日风格,开始播讲红色评书《贺龙传奇》了。
谁都知道,拥有亿万听众、已有50多年评书艺术生涯的单田芳,说过的大书少说有100多部,可绝大部分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尝试红色经典,对年已74岁高龄的单老来说,还是第一次。老听众们或许一开始还不习惯,可听着听着,就情不自禁地被深深吸引住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共和国元帅的生动形象,一段血火交融的革命历史,通过单田芳那独有的一板一眼娓娓叙讲,如雨露春风,汨汩沁人心田,一时间,满城争说“贺元帅”,连一些在校学生也陶醉其间。
单田芳播讲的评书《贺龙传奇》,源自军旅作家刘秉荣创作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贺龙全传》一书。将一本平面读物再创为“有声”读物,由用眼看变为毫无局限更为便捷的用耳听,就受众面而言,这实在是一大高招。那么,这俩人是如何因“贺龙元帅”而结缘,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闲言碎语不多讲,且听记者从头道来。
先说刘秉荣:被文学界称为“劳动模范”的他。已问世的作品达数千万字:而写“贺帅”却是他文学创作的起点和高峰
刘秉荣系武警部队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大校军衔,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先后创作出版了反映红军题材、民国题材、武警题材的作品达50余部,计3500万字,作品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许多著作不断再版。他的勤于笔耕,成果丰厚,让军内外许多文学同行对他刮目相看,戏称他为文学界的“劳动模范”。
对于这一称谓,刘秉荣当仁不让地“笑纳”了。何也?因为他本是个苦孩子出身,吃苦耐劳就是他最大的本事。刘秉荣生长在天津宝坻县黄庄镇的一个贫寒农家,由于生活困难,又值那天灾加人祸的“三年大饥荒”时期,入伍之前的刘秉荣的“最高学历”只是在县公立中学和乡村民办中学上了一年半的初中。童年生活的困苦和求学的艰难,伴随了他的整个少年时代。至今,刘秉荣内心深处还留存着一段“半块草籽饽饽”苦难记忆——
一天上学前,母亲掰给他半块草籽饽饽作为早餐。从家到学校要走二十几公里路,他刚出村子就饿了,便从怀里拿出那半块饽饽来嗅了嗅,心想:到了5公里后的北大埝再吃。到了北大埝,他更加饥饿,又对自己说,等到了王木庄再吃……就这样,这半块草籽饽饽一直揣到了学校。这年,因就读的民办中学停办,他只好回乡当了一名社员,挖河道、打冬网、耕耪地等苦活累活天天相伴,累得年幼的刘秉荣腰都弯了。入伍后,刘秉荣开始当的是通信兵。训练时,身背几十公斤重的电话线跑步练习收放线,常常是翻山越岭,爬树上房。他说:“在别人看来特别苦累的工作,我却不觉得,它远不能和我小时候在家乡受的苦相比。”因此,他入伍10个月就入了党。
有了少时所受的苦难垫底,再什么样的苦和累都不在话下。话虽这么说,可搞创作毕竟不是干粗活,光凭能吃苦是断难胜任的。以刘秉荣这样一个“一年半初中”的文化水平,他又是怎样走上这条道儿的呢?
说来,这就又应验了文坛老鼻祖司马迁的那段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苦难不仅是刘秉荣人生的财富,更是他追求文学梦想的精神财富。宝坻本就是个民间文艺和民间文学的海洋,说书的、唱戏的民间艺人比比皆是,马季、金宝环与他同村,赵丽蓉与他相距仅10里,还有浩然等等名人,都是他的同乡。刘秉荣自小耳濡目染,痴迷上了那些书里写的、乡间土台子上演的、打谷场上听来的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传奇的故事、悲欢离合的命运,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到处找书看,什么《大八义》、《小八义》、《七侠五义》、《三侠剑》等等,只要能读到的书他总要反复读,直到烂熟于心。还不到10岁,就能熟背《三国演义》的许多章节。稍长,他便开始了“创作”——小说、诗歌、散文均一一尝试,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横竖只给自己看。就是在这些永不会“发表”的作品中,刘秉荣可以忘却生活的一切困苦磨难,获得精神上的最大慰籍。
1965年,刘秉荣参军入伍。他的写作才能很快被部队发现,立马被调到了团政治处。1973年,他又被调到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科,自此,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以舞文弄墨为主业的日子。
然而,创作的道路于他注定也是一条充满坎坷磨难的路。从1973年到1979年,在这长达5年的时间里,尽管他非常努力地写了几百万字,却没有发表过一个字,这使他陷入极度苦恼之中,夜深人静之时,他常常对天发问:难道我这个农家小子出身的人,真不是干创作的料吗?
1979年初,《华北民兵》的黄社长约他写一个章回体的中篇小说《李枪头列传》,这个中篇章回小说的发表,使他找到了自己创作的亮点,以前的奋斗,是纯文学的路子,而自己是写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的材料,于是,他写拍案惊奇,写章回小说,写大众文学,创作路子打开了。
更大的转机出现在1980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总参谋部成立了《贺龙传》编写组,组长是当时的北京军区政治部专业作家刘伍。这是一个勇于提携新人的忠厚长者,由他出面,与时任北京军区政治部领导的杨白冰一道,向总参领导推荐了刘秉荣加盟,让他成了《贺龙传》编写组的一员。自此,他的创作道路展开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贺龙传记组的日子里,刘秉荣俨然成了拼命三郎。在搜集资料进行创作准备阶段,他就给自己下达了必须完成的三大“死”任务:行万里路,翻万卷书,访当事人。
他沿着贺老总的战斗足迹,先后到了江西、湖南、洪湖、湘鄂西、川东、黔东、滇东、甘肃、陕西、河南等地实地采访,这些地方大都是穷乡僻壤,山高水险,交通不便。在当年贺龙曾指挥晋绥、晋察冀野战军作战的内蒙边疆苏集山,他曾住在坑道里,忍受零下40多度的寒冷。40多天的生活体验,他几乎没有洗过脸,更谈不上洗澡。经中央军委领导批准,他得以查阅了包括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在内的各省、地、县的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馆藏资料,为抓紧时间多看多记,他常常是一块面包一个军用水壶,一坐就是一整天,那些日子里他究竟复印、摘抄、记录下了多少万字的资料,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他还逐一采访了数以百计的老将军、老红军、老赤卫队员以及当年国民党方面的军政人士,这些人大都已是耄耋之年,还有的人在他采访不久后就去世了…… 在完成“三大任务”的同时,刘秉荣也完成着自己创作上的升华,通过认真总结前段时间创作上的经验教训,他更明白自己的强项所在,绝不能玩那些没有生活积累仅靠玩文学技巧的所谓纯文学的东西,而是要写出面向人民大众的老少咸宜通俗易懂的大众化作品,这才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特长和优势。他下决心一定要把贺龙元帅的丰功伟绩写成像《岳飞传》那样家喻户晓、世代流传的作品。
1985年,在武警部队第一任政委李振军和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将军的支持下,刘秉荣出版了描写贺龙元帅早年生涯的章回小说《菜刀记》,接着,他又一鼓作气,先后写出了章回小说《反南昌》《贺龙在解放战争中》及电视剧本《战宁集》等。这些作品一经出版,立刻大受欢迎,许多电台和报纸纷纷连载。
1994年8月,中央军委批准为9个元帅写文学传记。刘秉荣重返《贺龙传》写作组,当他重回15年前出入的办公室,不禁感慨万端:能为元帅作传,惟有鞠躬尽瘁。
两进贺龙元帅传记组的经历,成为他创作起飞的重要基石。在他发表出版的3500万字的作品中,就有700多万字属于贺龙元帅。除去上面提到的,它们还分别是:《贺龙全传》(4卷)《贺龙大传》(3卷)《贺龙元帅》(1卷)、《神龙元帅》(2卷)、(《贺龙传奇》《福将贺龙》《福将贺龙之谜》《洪湖曲》《贺龙姐弟》《喋血洪湖》《洪湖血浪》《红海忠魂》等。
在贺龙元帅诞辰一百年之际,刘秉荣收到了元帅夫人薛明及其全部子女亲笔签名的一尊元帅铜像,上面铸有:“刘秉荣同志,劳碌尊驾,铭感至深。”
再说单田芳:曾经的大学生被迫下海说评书。不想一炮走红后成为终生职业。享有“单国嘴”之誉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评书艺人单田芳,可称之为是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曲艺大家,上世纪末,“单田芳评书”甚至成为时尚性的文化符号。单田芳出身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单田芳上学后,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评书中丰富的社会、历史、地理和生活知识及书曲协作、表演技巧都使他获益匪浅。十三四岁时他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新中国成立,单家也开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好端端的单家推入了无边苦海。父亲无端被判刑,不久,母亲又改嫁他人。当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沈阳市第27中学的时候,著名学府东北工学院的大门朝他敞开了。然而东北工学院的凳子还没坐热,单田芳就因病被迫休学。而且身为长子,家境贫困,为了全家老少更好地活着,他最终不得不放弃了上大学。就在他困惑地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评书艺术上的引路人出现了,他就是师父——李庆海。李庆海是曲艺界的老前辈,早就名满关东,他从心里赏识单田芳。1954年,单田芳正式下海。1955年,单田芳带着家人迁到鞍山。1956年正月初三,单田芳首次在鞍山市内的茶社登台亮相,他带来的节目是《明英烈》。多少年过去了,那场演出还历历在目一一单田芳深深鞠了一躬,清了清嗓子,随后,娴熟地拿起惊堂木,“啪”地一拍,正式开书。早已滚瓜烂熟的《明英烈》就像洪水决堤那样,一泻千里。两个小时过去,最后终于说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谢完幕,里边的棉衣都湿透了。
为了历练自己,单田芳又选中了鞍山很少有人说过的《童林传》。在师兄杨田荣的帮助下,单田芳举一反三,顺着别人的书套子摸下去,讲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童林传》一炮红遍鞍山城,21岁的单田芳已经在鞍山这座曲艺重镇稳稳当当地扎下了根……经历了十年动乱的厄运之后,1979年5月,单田芳重返书坛。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此后先后录制播出了40部评书。主要有《三国演义》《明英烈》《少帅春秋》《七杰小五义》等,风行大江南北全国几十家广播电台。其中《天京血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听众多达数亿。在他的评书日益红火的同时,自1981年以来,他还先后出版了近40部评书作品,是全国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单田芳认为,“说书既要有平,也要有爆。”“爆”也叫“浪头”,能够起到异峰突起的作用。生动、准确、鲜明是单田芳评书的最大特点。其评书,口风老练苍劲,自然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丰富有趣,行文逻辑周密,句法无误;说文时,满腹经纶,诗词歌赋,华丽高雅;说白时,乡情俗语,民谚土语,亲切生动。
在单田芳的成长岁月中,他目睹了侵略与战争,也见识了生生死死的“人间地狱”。后来,他的评书里不是江湖侠客,就是绿林飞贼,无论在什么名义下,只要涉及到战争的话题,单田芳总是念念不忘老百姓,他无限惋惜地慨叹:“又要打仗了,老百姓算倒了血霉啦——招谁惹谁了!”这种评书艺术中的“民本意识”,完全脱胎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正由于单田芳能用生动、精炼、准确、鲜明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愤,极大地调动了听(观)众的想象力。因此,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影响,从而为他赢得了“单国嘴”的美誉。
刘秉荣与单田芳:两人因共同爱好并擅长评书创作而结缘:又因崇敬贺龙元帅而走到一起
如前所述,刘秉荣生长在天津宝坻,从小就是听评书、看评戏长大的,读的是“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听的是下里巴人,当他走过创作上的一段弯路最后重新找回自我后,才明白了自己骨子里就是一个写大众文学的行家里手,因而也才有以评书体、章回体为表现形式的长篇发轫之作《菜刀记》和《反南昌》的相继问世。按刘秉荣的话说,《菜刀记》之所以写成评书体,更是直接从当年满城热播刘兰芳讲《岳飞传》时得到的灵感。
自然,刘秉荣对评书大王单田芳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单老的《三侠剑》《七侠五义》《童林传》《七剑十三侠》等等大书,他百听不厌。早就有心拜访,相互切磋交流一番。于是某日,刘秉荣到了单府,拜望单老。
对单老爷子而言,刘秉荣的大名也是知道的,对他的创作也知道一些。但人家是军队的作家,写的都是主旋律的红色经典作品,自己呢,别看年事已高,可一天到晚同样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光全国各地的电台电视台要录的书,恐怕这辈子都忙不完。所以这两人基本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各忙着各的事。
可是说也奇怪,两人却一见如故。
这“故”除因为两人是老乡(单田芳原籍河北涞水,出生在 天津),无疑还因为两人都爱评书。两人于是大谈评书,远说评书艺术的沿袭、流派、名家名段,近叙时下评书创作和表演的现状、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后继乏人等等话题,越谈越热闹,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很多,刘秉荣怕占去单老太多时间,这才赶紧打住话头,直奔主题,说起了《贺龙全传》一书,想请单老说贺龙元帅的评书。
单田芳没有直接回答,他平静地说:“这样,我们公司的人刚把《贺龙全传》拿来,我先看看再说吧。”
刘秉荣告辞回家。没过几天,单老就传话过来,说决定了,单老爷子要说贺龙!单老爷子后来说:“看了一本就决定要说了。那些开国元勋都是立下过丰功伟绩的,他们的故事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在看这部书时,里面的一些情节非常感人。贺龙的一生充满传奇,对革命的贡献太大了,我一定要说!”
于是乎,经有关方面策划安排,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与单田芳合作,将刘秉荣关于贺龙的书,由单田芳改编为长篇评书《贺龙传奇》进行录制,并预定于2008年6月下旬正式开播。
单田芳对评书版的《贺龙传奇》倾注了全部的热情。由于时间有限,年事已高,他只好采用边看、边整理、边录音、边播出的方式播讲《贺龙传奇》,好在有刘秉荣这位谙熟评书艺术的作家打下的好基础,目前,已顺利录完近100讲,而全书预计有500多讲,可以说,在单田芳已经录制的100多部评书巨作中,《贺龙传奇》是其中最长的一部,当然也更是他在艺术上的一次全新的尝试。
2008年6月23日中午12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评书连播》节目如期开张。但听得一个熟悉的略带沙哑的嗓音响起——
一把菜刀起义人/半生革命刃犹新/边区柱石老同志/塞北堡垒万里城/五载相知为一字/千年大业赖天真/山人共赴瑶池会/祝你金刚不坏身。
此诗为何人所作?诗中的“起义人”又指的是谁?原来这首诗乃是当年为促蒋介石抗击日本强盗,在中山陵前剖腹的续范亭续老将军,为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五十大寿时所作。可怜这位堂堂正正的英雄,到后来竟死在奸雄之手,落了个千古奇冤,实在令人怒发冲冠!这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就是那开国元勋、中共领袖之一的贺龙元帅……
单田芳即以这样的开头,充满感情地开始了《贺龙传奇》的播讲……
谁都知道,拥有亿万听众、已有50多年评书艺术生涯的单田芳,说过的大书少说有100多部,可绝大部分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尝试红色经典,对年已74岁高龄的单老来说,还是第一次。老听众们或许一开始还不习惯,可听着听着,就情不自禁地被深深吸引住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共和国元帅的生动形象,一段血火交融的革命历史,通过单田芳那独有的一板一眼娓娓叙讲,如雨露春风,汨汩沁人心田,一时间,满城争说“贺元帅”,连一些在校学生也陶醉其间。
单田芳播讲的评书《贺龙传奇》,源自军旅作家刘秉荣创作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贺龙全传》一书。将一本平面读物再创为“有声”读物,由用眼看变为毫无局限更为便捷的用耳听,就受众面而言,这实在是一大高招。那么,这俩人是如何因“贺龙元帅”而结缘,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闲言碎语不多讲,且听记者从头道来。
先说刘秉荣:被文学界称为“劳动模范”的他。已问世的作品达数千万字:而写“贺帅”却是他文学创作的起点和高峰
刘秉荣系武警部队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大校军衔,国家一级作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先后创作出版了反映红军题材、民国题材、武警题材的作品达50余部,计3500万字,作品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许多著作不断再版。他的勤于笔耕,成果丰厚,让军内外许多文学同行对他刮目相看,戏称他为文学界的“劳动模范”。
对于这一称谓,刘秉荣当仁不让地“笑纳”了。何也?因为他本是个苦孩子出身,吃苦耐劳就是他最大的本事。刘秉荣生长在天津宝坻县黄庄镇的一个贫寒农家,由于生活困难,又值那天灾加人祸的“三年大饥荒”时期,入伍之前的刘秉荣的“最高学历”只是在县公立中学和乡村民办中学上了一年半的初中。童年生活的困苦和求学的艰难,伴随了他的整个少年时代。至今,刘秉荣内心深处还留存着一段“半块草籽饽饽”苦难记忆——
一天上学前,母亲掰给他半块草籽饽饽作为早餐。从家到学校要走二十几公里路,他刚出村子就饿了,便从怀里拿出那半块饽饽来嗅了嗅,心想:到了5公里后的北大埝再吃。到了北大埝,他更加饥饿,又对自己说,等到了王木庄再吃……就这样,这半块草籽饽饽一直揣到了学校。这年,因就读的民办中学停办,他只好回乡当了一名社员,挖河道、打冬网、耕耪地等苦活累活天天相伴,累得年幼的刘秉荣腰都弯了。入伍后,刘秉荣开始当的是通信兵。训练时,身背几十公斤重的电话线跑步练习收放线,常常是翻山越岭,爬树上房。他说:“在别人看来特别苦累的工作,我却不觉得,它远不能和我小时候在家乡受的苦相比。”因此,他入伍10个月就入了党。
有了少时所受的苦难垫底,再什么样的苦和累都不在话下。话虽这么说,可搞创作毕竟不是干粗活,光凭能吃苦是断难胜任的。以刘秉荣这样一个“一年半初中”的文化水平,他又是怎样走上这条道儿的呢?
说来,这就又应验了文坛老鼻祖司马迁的那段名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苦难不仅是刘秉荣人生的财富,更是他追求文学梦想的精神财富。宝坻本就是个民间文艺和民间文学的海洋,说书的、唱戏的民间艺人比比皆是,马季、金宝环与他同村,赵丽蓉与他相距仅10里,还有浩然等等名人,都是他的同乡。刘秉荣自小耳濡目染,痴迷上了那些书里写的、乡间土台子上演的、打谷场上听来的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传奇的故事、悲欢离合的命运,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到处找书看,什么《大八义》、《小八义》、《七侠五义》、《三侠剑》等等,只要能读到的书他总要反复读,直到烂熟于心。还不到10岁,就能熟背《三国演义》的许多章节。稍长,他便开始了“创作”——小说、诗歌、散文均一一尝试,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横竖只给自己看。就是在这些永不会“发表”的作品中,刘秉荣可以忘却生活的一切困苦磨难,获得精神上的最大慰籍。
1965年,刘秉荣参军入伍。他的写作才能很快被部队发现,立马被调到了团政治处。1973年,他又被调到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科,自此,他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以舞文弄墨为主业的日子。
然而,创作的道路于他注定也是一条充满坎坷磨难的路。从1973年到1979年,在这长达5年的时间里,尽管他非常努力地写了几百万字,却没有发表过一个字,这使他陷入极度苦恼之中,夜深人静之时,他常常对天发问:难道我这个农家小子出身的人,真不是干创作的料吗?
1979年初,《华北民兵》的黄社长约他写一个章回体的中篇小说《李枪头列传》,这个中篇章回小说的发表,使他找到了自己创作的亮点,以前的奋斗,是纯文学的路子,而自己是写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的材料,于是,他写拍案惊奇,写章回小说,写大众文学,创作路子打开了。
更大的转机出现在1980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总参谋部成立了《贺龙传》编写组,组长是当时的北京军区政治部专业作家刘伍。这是一个勇于提携新人的忠厚长者,由他出面,与时任北京军区政治部领导的杨白冰一道,向总参领导推荐了刘秉荣加盟,让他成了《贺龙传》编写组的一员。自此,他的创作道路展开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贺龙传记组的日子里,刘秉荣俨然成了拼命三郎。在搜集资料进行创作准备阶段,他就给自己下达了必须完成的三大“死”任务:行万里路,翻万卷书,访当事人。
他沿着贺老总的战斗足迹,先后到了江西、湖南、洪湖、湘鄂西、川东、黔东、滇东、甘肃、陕西、河南等地实地采访,这些地方大都是穷乡僻壤,山高水险,交通不便。在当年贺龙曾指挥晋绥、晋察冀野战军作战的内蒙边疆苏集山,他曾住在坑道里,忍受零下40多度的寒冷。40多天的生活体验,他几乎没有洗过脸,更谈不上洗澡。经中央军委领导批准,他得以查阅了包括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在内的各省、地、县的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馆藏资料,为抓紧时间多看多记,他常常是一块面包一个军用水壶,一坐就是一整天,那些日子里他究竟复印、摘抄、记录下了多少万字的资料,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他还逐一采访了数以百计的老将军、老红军、老赤卫队员以及当年国民党方面的军政人士,这些人大都已是耄耋之年,还有的人在他采访不久后就去世了…… 在完成“三大任务”的同时,刘秉荣也完成着自己创作上的升华,通过认真总结前段时间创作上的经验教训,他更明白自己的强项所在,绝不能玩那些没有生活积累仅靠玩文学技巧的所谓纯文学的东西,而是要写出面向人民大众的老少咸宜通俗易懂的大众化作品,这才是自己与生俱来的特长和优势。他下决心一定要把贺龙元帅的丰功伟绩写成像《岳飞传》那样家喻户晓、世代流传的作品。
1985年,在武警部队第一任政委李振军和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将军的支持下,刘秉荣出版了描写贺龙元帅早年生涯的章回小说《菜刀记》,接着,他又一鼓作气,先后写出了章回小说《反南昌》《贺龙在解放战争中》及电视剧本《战宁集》等。这些作品一经出版,立刻大受欢迎,许多电台和报纸纷纷连载。
1994年8月,中央军委批准为9个元帅写文学传记。刘秉荣重返《贺龙传》写作组,当他重回15年前出入的办公室,不禁感慨万端:能为元帅作传,惟有鞠躬尽瘁。
两进贺龙元帅传记组的经历,成为他创作起飞的重要基石。在他发表出版的3500万字的作品中,就有700多万字属于贺龙元帅。除去上面提到的,它们还分别是:《贺龙全传》(4卷)《贺龙大传》(3卷)《贺龙元帅》(1卷)、《神龙元帅》(2卷)、(《贺龙传奇》《福将贺龙》《福将贺龙之谜》《洪湖曲》《贺龙姐弟》《喋血洪湖》《洪湖血浪》《红海忠魂》等。
在贺龙元帅诞辰一百年之际,刘秉荣收到了元帅夫人薛明及其全部子女亲笔签名的一尊元帅铜像,上面铸有:“刘秉荣同志,劳碌尊驾,铭感至深。”
再说单田芳:曾经的大学生被迫下海说评书。不想一炮走红后成为终生职业。享有“单国嘴”之誉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评书艺人单田芳,可称之为是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曲艺大家,上世纪末,“单田芳评书”甚至成为时尚性的文化符号。单田芳出身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单田芳上学后,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评书中丰富的社会、历史、地理和生活知识及书曲协作、表演技巧都使他获益匪浅。十三四岁时他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新中国成立,单家也开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把好端端的单家推入了无边苦海。父亲无端被判刑,不久,母亲又改嫁他人。当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沈阳市第27中学的时候,著名学府东北工学院的大门朝他敞开了。然而东北工学院的凳子还没坐热,单田芳就因病被迫休学。而且身为长子,家境贫困,为了全家老少更好地活着,他最终不得不放弃了上大学。就在他困惑地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评书艺术上的引路人出现了,他就是师父——李庆海。李庆海是曲艺界的老前辈,早就名满关东,他从心里赏识单田芳。1954年,单田芳正式下海。1955年,单田芳带着家人迁到鞍山。1956年正月初三,单田芳首次在鞍山市内的茶社登台亮相,他带来的节目是《明英烈》。多少年过去了,那场演出还历历在目一一单田芳深深鞠了一躬,清了清嗓子,随后,娴熟地拿起惊堂木,“啪”地一拍,正式开书。早已滚瓜烂熟的《明英烈》就像洪水决堤那样,一泻千里。两个小时过去,最后终于说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谢完幕,里边的棉衣都湿透了。
为了历练自己,单田芳又选中了鞍山很少有人说过的《童林传》。在师兄杨田荣的帮助下,单田芳举一反三,顺着别人的书套子摸下去,讲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童林传》一炮红遍鞍山城,21岁的单田芳已经在鞍山这座曲艺重镇稳稳当当地扎下了根……经历了十年动乱的厄运之后,1979年5月,单田芳重返书坛。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此后先后录制播出了40部评书。主要有《三国演义》《明英烈》《少帅春秋》《七杰小五义》等,风行大江南北全国几十家广播电台。其中《天京血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听众多达数亿。在他的评书日益红火的同时,自1981年以来,他还先后出版了近40部评书作品,是全国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单田芳认为,“说书既要有平,也要有爆。”“爆”也叫“浪头”,能够起到异峰突起的作用。生动、准确、鲜明是单田芳评书的最大特点。其评书,口风老练苍劲,自然流畅,语言生动形象,丰富有趣,行文逻辑周密,句法无误;说文时,满腹经纶,诗词歌赋,华丽高雅;说白时,乡情俗语,民谚土语,亲切生动。
在单田芳的成长岁月中,他目睹了侵略与战争,也见识了生生死死的“人间地狱”。后来,他的评书里不是江湖侠客,就是绿林飞贼,无论在什么名义下,只要涉及到战争的话题,单田芳总是念念不忘老百姓,他无限惋惜地慨叹:“又要打仗了,老百姓算倒了血霉啦——招谁惹谁了!”这种评书艺术中的“民本意识”,完全脱胎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正由于单田芳能用生动、精炼、准确、鲜明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愤,极大地调动了听(观)众的想象力。因此,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一定影响,从而为他赢得了“单国嘴”的美誉。
刘秉荣与单田芳:两人因共同爱好并擅长评书创作而结缘:又因崇敬贺龙元帅而走到一起
如前所述,刘秉荣生长在天津宝坻,从小就是听评书、看评戏长大的,读的是“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听的是下里巴人,当他走过创作上的一段弯路最后重新找回自我后,才明白了自己骨子里就是一个写大众文学的行家里手,因而也才有以评书体、章回体为表现形式的长篇发轫之作《菜刀记》和《反南昌》的相继问世。按刘秉荣的话说,《菜刀记》之所以写成评书体,更是直接从当年满城热播刘兰芳讲《岳飞传》时得到的灵感。
自然,刘秉荣对评书大王单田芳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单老的《三侠剑》《七侠五义》《童林传》《七剑十三侠》等等大书,他百听不厌。早就有心拜访,相互切磋交流一番。于是某日,刘秉荣到了单府,拜望单老。
对单老爷子而言,刘秉荣的大名也是知道的,对他的创作也知道一些。但人家是军队的作家,写的都是主旋律的红色经典作品,自己呢,别看年事已高,可一天到晚同样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光全国各地的电台电视台要录的书,恐怕这辈子都忙不完。所以这两人基本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各忙着各的事。
可是说也奇怪,两人却一见如故。
这“故”除因为两人是老乡(单田芳原籍河北涞水,出生在 天津),无疑还因为两人都爱评书。两人于是大谈评书,远说评书艺术的沿袭、流派、名家名段,近叙时下评书创作和表演的现状、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后继乏人等等话题,越谈越热闹,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很多,刘秉荣怕占去单老太多时间,这才赶紧打住话头,直奔主题,说起了《贺龙全传》一书,想请单老说贺龙元帅的评书。
单田芳没有直接回答,他平静地说:“这样,我们公司的人刚把《贺龙全传》拿来,我先看看再说吧。”
刘秉荣告辞回家。没过几天,单老就传话过来,说决定了,单老爷子要说贺龙!单老爷子后来说:“看了一本就决定要说了。那些开国元勋都是立下过丰功伟绩的,他们的故事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在看这部书时,里面的一些情节非常感人。贺龙的一生充满传奇,对革命的贡献太大了,我一定要说!”
于是乎,经有关方面策划安排,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与单田芳合作,将刘秉荣关于贺龙的书,由单田芳改编为长篇评书《贺龙传奇》进行录制,并预定于2008年6月下旬正式开播。
单田芳对评书版的《贺龙传奇》倾注了全部的热情。由于时间有限,年事已高,他只好采用边看、边整理、边录音、边播出的方式播讲《贺龙传奇》,好在有刘秉荣这位谙熟评书艺术的作家打下的好基础,目前,已顺利录完近100讲,而全书预计有500多讲,可以说,在单田芳已经录制的100多部评书巨作中,《贺龙传奇》是其中最长的一部,当然也更是他在艺术上的一次全新的尝试。
2008年6月23日中午12时。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评书连播》节目如期开张。但听得一个熟悉的略带沙哑的嗓音响起——
一把菜刀起义人/半生革命刃犹新/边区柱石老同志/塞北堡垒万里城/五载相知为一字/千年大业赖天真/山人共赴瑶池会/祝你金刚不坏身。
此诗为何人所作?诗中的“起义人”又指的是谁?原来这首诗乃是当年为促蒋介石抗击日本强盗,在中山陵前剖腹的续范亭续老将军,为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五十大寿时所作。可怜这位堂堂正正的英雄,到后来竟死在奸雄之手,落了个千古奇冤,实在令人怒发冲冠!这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就是那开国元勋、中共领袖之一的贺龙元帅……
单田芳即以这样的开头,充满感情地开始了《贺龙传奇》的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