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德才,字大石,别名祯友、昊汉、浩瀚。现任欧洲国际东方美术研究院院长,东京国际美术协会顾问。1943年生于中国内蒙古通辽市。幼年在外祖父曲有令先生指导下启蒙学画,从此,数十载砚墨间耕笔不缀,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独树一帜。
br>
艺术永远都在改造过去,这并不是单纯要把它改得更好,而是随着时间和我们眼光的变化而进行的反思。
——李德才
孤蓬自振 艺海扬帆
——记欧洲壁画史上第一幅中国壁画作者李德才大师
李正强
2007年12月23日的中拍国际秋季拍卖会落下帷幕,在这次拍卖会上,旅欧画家李德才的《雷停雨止斜阳出》(135×68cm)、《空谷知音》(100×50cm)两幅作品分别拍出人民币250000元和130000元的高价,这是李德才首次在国内拍卖市场拍卖自己的作品。尽管略低于他在国外的拍卖行情,但相对于国内艺术市场的消费水准来说,这个成绩已是相当不错了。显然,他已成为国内画坛的一匹“黑马”。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画坛已颇有名气的李德才,先后赴日本、欧洲举办画展、讲学、交流。于1994年在荷兰创建了欧洲国际东方美术研究院,以此在国际上弘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旅居海外的二十多年来,李德才先后荣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在日本和法国的大型国际美展中,曾获【金奖】、【大奖】、【特别优秀奖】、【优秀奖】、【大众奖】、【无鉴查】等多项国际大奖。
国内画坛诸多画家通常以师承某某大家为荣,而李德才就没有拜过师。“一无所有无不有,我虽然没有老师,中国历代绘画大师便都是我的老师。没有老师的直接约束,才能我行我素。”李德才如是说。他山水学宋、元,花鸟学明、清,得历代大家真髓。作品题材广泛,画山峦烟水、也画草原大海。画松柏花石、也画兰竹菊梅,且所画每种题材都是继往开来,独辟蹊径,自立门户。这并不奇怪,石涛、八大、齐白石、凡高、莫奈、伦勃朗,这些中外画坛驰名的顶级大师们有哪一位不是自学成才呢?
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一直成为历代品评中国绘画的六条标准,六法的第一条就是“气韵生动”。西方现代艺术也同样是追求“动”感,有动感的作品才是生动的作品。一个“动”字,便体现了古今艺术家的天才和造诣。李德才作品就一直承袭这种画风。
李德才的作品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深厚的笔墨功力,又创新了传统绘画中前所未有的表现方法。旅日期间,所画大海的代表作品“大洋惊涛图”(12扇通景屏100×200CM×12)、“高户的潮音”(6扇通景屏100×200CM×6)、“天涯共此时”(4扇通景屏)、“惊涛裂岸”等在日本展出时,令对大海既熟悉又热爱的日本观众叹为观止。
在日本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李德才在上世纪90年代初应邀赴世界著名的画家伦伯朗和梵高的诞生地——荷兰。1993年春天,在鹿特丹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上,李德才得以崭露头角,不久,荷兰造型艺术中心通过中国大使馆找到李德才,邀请李德才为鹿特丹卡顿德莱斯区的壁画专栏画一幅中国壁画。李德才欣然同意,亲手绘画了中国壁画《劲节凌云》,与荷兰当代画坛巨匠们的作品同街并立,交相辉映。在欧洲壁画历史上,迄今为止,这也是第一幅也是惟一一幅由中国人画的中国传统风格画,它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整个东方人的骄傲。
《中国文艺家》杂志则这样评述:“…无论是远隔重洋的欧美大陆,还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李德才不仅是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带到了异邦的土地上,更是作为一个有着拳拳赤子之心的文化大使,搭起了古老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化交流的艺术桥梁。”
“岩缝石根起嫩梢,虚心劲节见情操。忽逢一夜春雷雨,解箨穿云上碧霄。”这是李德才给《劲节凌云》壁画所提的一首诗,竹子的高风亮节、常青常绿、凌云直上的精神是李德才自己的人生写照,也是他书画之路的写照。正是竹子的精神让他在国画艺术之路上一路昂扬,永不疲倦。
br>
艺术永远都在改造过去,这并不是单纯要把它改得更好,而是随着时间和我们眼光的变化而进行的反思。
——李德才
孤蓬自振 艺海扬帆
——记欧洲壁画史上第一幅中国壁画作者李德才大师
李正强
2007年12月23日的中拍国际秋季拍卖会落下帷幕,在这次拍卖会上,旅欧画家李德才的《雷停雨止斜阳出》(135×68cm)、《空谷知音》(100×50cm)两幅作品分别拍出人民币250000元和130000元的高价,这是李德才首次在国内拍卖市场拍卖自己的作品。尽管略低于他在国外的拍卖行情,但相对于国内艺术市场的消费水准来说,这个成绩已是相当不错了。显然,他已成为国内画坛的一匹“黑马”。
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画坛已颇有名气的李德才,先后赴日本、欧洲举办画展、讲学、交流。于1994年在荷兰创建了欧洲国际东方美术研究院,以此在国际上弘扬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旅居海外的二十多年来,李德才先后荣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在日本和法国的大型国际美展中,曾获【金奖】、【大奖】、【特别优秀奖】、【优秀奖】、【大众奖】、【无鉴查】等多项国际大奖。
国内画坛诸多画家通常以师承某某大家为荣,而李德才就没有拜过师。“一无所有无不有,我虽然没有老师,中国历代绘画大师便都是我的老师。没有老师的直接约束,才能我行我素。”李德才如是说。他山水学宋、元,花鸟学明、清,得历代大家真髓。作品题材广泛,画山峦烟水、也画草原大海。画松柏花石、也画兰竹菊梅,且所画每种题材都是继往开来,独辟蹊径,自立门户。这并不奇怪,石涛、八大、齐白石、凡高、莫奈、伦勃朗,这些中外画坛驰名的顶级大师们有哪一位不是自学成才呢?
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一直成为历代品评中国绘画的六条标准,六法的第一条就是“气韵生动”。西方现代艺术也同样是追求“动”感,有动感的作品才是生动的作品。一个“动”字,便体现了古今艺术家的天才和造诣。李德才作品就一直承袭这种画风。
李德才的作品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深厚的笔墨功力,又创新了传统绘画中前所未有的表现方法。旅日期间,所画大海的代表作品“大洋惊涛图”(12扇通景屏100×200CM×12)、“高户的潮音”(6扇通景屏100×200CM×6)、“天涯共此时”(4扇通景屏)、“惊涛裂岸”等在日本展出时,令对大海既熟悉又热爱的日本观众叹为观止。
在日本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李德才在上世纪90年代初应邀赴世界著名的画家伦伯朗和梵高的诞生地——荷兰。1993年春天,在鹿特丹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上,李德才得以崭露头角,不久,荷兰造型艺术中心通过中国大使馆找到李德才,邀请李德才为鹿特丹卡顿德莱斯区的壁画专栏画一幅中国壁画。李德才欣然同意,亲手绘画了中国壁画《劲节凌云》,与荷兰当代画坛巨匠们的作品同街并立,交相辉映。在欧洲壁画历史上,迄今为止,这也是第一幅也是惟一一幅由中国人画的中国传统风格画,它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整个东方人的骄傲。
《中国文艺家》杂志则这样评述:“…无论是远隔重洋的欧美大陆,还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李德才不仅是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带到了异邦的土地上,更是作为一个有着拳拳赤子之心的文化大使,搭起了古老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化交流的艺术桥梁。”
“岩缝石根起嫩梢,虚心劲节见情操。忽逢一夜春雷雨,解箨穿云上碧霄。”这是李德才给《劲节凌云》壁画所提的一首诗,竹子的高风亮节、常青常绿、凌云直上的精神是李德才自己的人生写照,也是他书画之路的写照。正是竹子的精神让他在国画艺术之路上一路昂扬,永不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