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信息给予题
信息给予题是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过短时间临场阅读、结合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信息给予题的基本形式为:题干(信息部分) 若干简短问题(问题部分)。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包括生产生活实践、新闻媒体报道、科技成果介绍、历史事件记载和社会热点聚焦等,题干可以是文字描述、数据或图示等信息;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能否解答问题,关键取决于能够从题干中获取多少信息以及运用获取得的信息能否快速地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问题往往以连环式、渐进式、并行式或综合式的结构关系形成系列,构成对主题信息的比较完整的研究和运用。
二、题型特点
构思别致、题材新颖、思维富于灵活性、潜在性和创造性。它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能反映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1、高起点、低落点:此类题目的命题范围并没有超越课程标准,但所选某些内容确实超越了教材,这部分在题目中则以“新情景”的形式告诉学生,初看起来给人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但细细品味,又似曾相识,看似超标,实则扣本,能力要求高,但落到具体的知识点并不高;
2、情景新、知识活:创设情景的题材一般不会太深奥,知识浅显易懂,考生能够接受但考生必须对新情景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知识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迅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对症下药,才能“手到病除”;
3、即学即用:由于创设的情景新,知识内容新,要求考生现学现用,即时解决问题。
三、解题方法
阅读理解发现信息→提炼信息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联想迁移→类比推理解答问题。
1.认真阅读题干信息,观察和提取与试题有关的信息,并初步找到信息与知识的结合点;
2.提炼信息,结合问题中提出的问题,筛选出有用信息,剔除无用或干扰信息,并根据问题找出信息中隐含的规律;
3.迁移信息,将找出的有关信息和相关规律与所学的与之相近或相似的知识进行整合、演绎、加工,从中找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过程,一般可表示为:
解题中不是机械模仿,也不是随意发挥,即要求学生能把现场自学所得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抓住信息,将“新”、“旧”知识衔接,问题便迎刃而解。
典例分析
例题1:(2014.泰安)“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 )图1中,“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____________ ;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
【解析】元素符合有宏观和微观意义,Cu还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从图2可以看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从微观模拟图可以看出NH3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N2和H2O,注意配平,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1)一个铜原子(或铜原子聚集体)
(2)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或H 和CO32-结合生成H2O和CO2)
(3)4NH3 3O2 点燃2N2 6H2O 置换反应
例题2:(2014?泰安)2014年4月2日~4日发生了清华学生PX词条“保卫战”,最终在百度百科上锁定 “PX”为“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揭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PX是“对二甲苯,其组成和结构如右图所示,相关性质如下:
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②熔点13.2℃、沸点138.5℃
③密度0.86g/cm3 ④ 可燃 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 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 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1)上表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性质代号)_______________ ;
(2)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信息的利用和加工能力。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等。可燃性、毒性等属于化学性质,对二甲苯遇火可爆炸是因为具有可燃性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造成的,也不属于物理性质;碳氢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要注意配平;由于对二甲苯具有挥发性,要密封保存,由于遇火可爆炸所以要严禁眼火。
【答案】(1)①②③⑤
(2)2C8H10 21O2 点燃16CO2 10H2O
(3)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例3.(2014.绥化)请分析如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把如表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2)①试归纳氟、氯、溴、碘的原子结构规律 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②已知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与金属的活动性相似,试归纳氟、氯、溴、碘对应单质的活动性变化规律. 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3)已知:Cl2和Br2的化学性质相似,Cl2 H2O═HCl HClO,其中HClO也是一种酸,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O NaOH═NaClO H2O,分别写出Br2与水,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_________ 。
【解析】(1)找出规律: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氟原子的结构示 ;根据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写出碘的化学式I2;根据常温常压下状态的规律,写出氯的状态为气态;
(2)根据上表总结规律,归纳氟、氯、溴、碘的原子结构规律:
①氟、氯、溴、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氟、氯、溴、碘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递增;
②归纳氟、氯、溴、碘对应单质的性质变化规律(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氟、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逐渐减弱;
(3)先把Cl2 H2O=HCl HClO,又因为HCl NaOH=NaCl H2O,其中HClO也是一种酸,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HClO NaOH=NaClO H2O,故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 2NaOH=NaClO NaCl H2O;则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可以书写Br2与水,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 H2O=HBr HBrO,Br2 2NaOH=NaBrO NaBr H2O
答案:
(1)
(2)
①氟、氯、溴、碘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递增。
②氟、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逐渐减弱
(3)Br2 H2O=HBr HBrO,Br2 2NaOH=NaBrO NaBr H2O
信息给予题是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过短时间临场阅读、结合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信息给予题的基本形式为:题干(信息部分) 若干简短问题(问题部分)。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包括生产生活实践、新闻媒体报道、科技成果介绍、历史事件记载和社会热点聚焦等,题干可以是文字描述、数据或图示等信息;问题部分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能否解答问题,关键取决于能够从题干中获取多少信息以及运用获取得的信息能否快速地迁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中来,问题往往以连环式、渐进式、并行式或综合式的结构关系形成系列,构成对主题信息的比较完整的研究和运用。
二、题型特点
构思别致、题材新颖、思维富于灵活性、潜在性和创造性。它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能反映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1、高起点、低落点:此类题目的命题范围并没有超越课程标准,但所选某些内容确实超越了教材,这部分在题目中则以“新情景”的形式告诉学生,初看起来给人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觉,但细细品味,又似曾相识,看似超标,实则扣本,能力要求高,但落到具体的知识点并不高;
2、情景新、知识活:创设情景的题材一般不会太深奥,知识浅显易懂,考生能够接受但考生必须对新情景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纳、知识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迅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对症下药,才能“手到病除”;
3、即学即用:由于创设的情景新,知识内容新,要求考生现学现用,即时解决问题。
三、解题方法
阅读理解发现信息→提炼信息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联想迁移→类比推理解答问题。
1.认真阅读题干信息,观察和提取与试题有关的信息,并初步找到信息与知识的结合点;
2.提炼信息,结合问题中提出的问题,筛选出有用信息,剔除无用或干扰信息,并根据问题找出信息中隐含的规律;
3.迁移信息,将找出的有关信息和相关规律与所学的与之相近或相似的知识进行整合、演绎、加工,从中找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过程,一般可表示为:
解题中不是机械模仿,也不是随意发挥,即要求学生能把现场自学所得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抓住信息,将“新”、“旧”知识衔接,问题便迎刃而解。
典例分析
例题1:(2014.泰安)“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 )图1中,“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____________ ;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
【解析】元素符合有宏观和微观意义,Cu还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从图2可以看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从微观模拟图可以看出NH3和O2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N2和H2O,注意配平,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1)一个铜原子(或铜原子聚集体)
(2)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或H 和CO32-结合生成H2O和CO2)
(3)4NH3 3O2 点燃2N2 6H2O 置换反应
例题2:(2014?泰安)2014年4月2日~4日发生了清华学生PX词条“保卫战”,最终在百度百科上锁定 “PX”为“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揭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PX是“对二甲苯,其组成和结构如右图所示,相关性质如下:
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②熔点13.2℃、沸点138.5℃
③密度0.86g/cm3 ④ 可燃 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 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 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1)上表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性质代号)_______________ ;
(2)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信息的利用和加工能力。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等。可燃性、毒性等属于化学性质,对二甲苯遇火可爆炸是因为具有可燃性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造成的,也不属于物理性质;碳氢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要注意配平;由于对二甲苯具有挥发性,要密封保存,由于遇火可爆炸所以要严禁眼火。
【答案】(1)①②③⑤
(2)2C8H10 21O2 点燃16CO2 10H2O
(3)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例3.(2014.绥化)请分析如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把如表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2)①试归纳氟、氯、溴、碘的原子结构规律 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②已知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与金属的活动性相似,试归纳氟、氯、溴、碘对应单质的活动性变化规律. 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3)已知:Cl2和Br2的化学性质相似,Cl2 H2O═HCl HClO,其中HClO也是一种酸,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O NaOH═NaClO H2O,分别写出Br2与水,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_________ 。
【解析】(1)找出规律: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氟原子的结构示 ;根据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写出碘的化学式I2;根据常温常压下状态的规律,写出氯的状态为气态;
(2)根据上表总结规律,归纳氟、氯、溴、碘的原子结构规律:
①氟、氯、溴、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氟、氯、溴、碘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递增;
②归纳氟、氯、溴、碘对应单质的性质变化规律(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氟、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逐渐减弱;
(3)先把Cl2 H2O=HCl HClO,又因为HCl NaOH=NaCl H2O,其中HClO也是一种酸,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HClO NaOH=NaClO H2O,故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 2NaOH=NaClO NaCl H2O;则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可以书写Br2与水,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2 H2O=HBr HBrO,Br2 2NaOH=NaBrO NaBr H2O
答案:
(1)
(2)
①氟、氯、溴、碘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递增。
②氟、氯、溴、碘单质的化学性质逐渐减弱
(3)Br2 H2O=HBr HBrO,Br2 2NaOH=NaBrO NaBr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