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它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的培养教育阶段。学校既是一个教育实体,也是一个社会实体。因此,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立体化的问题。当前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立足于 “未来就是现在的行动”这一信念,更新教育观念,从各种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构建21世纪的教育改革模式,使中小学生能够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
教育要适度超前,建立合理的教育发展理论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界和民众的共识。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体制应如何构建,目前仍在认真研讨。
面对21世纪的教育,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观念更新的意识:一是形成一种教育改造的意识,变传统的办学模式为现代办学模式;二是需要一种相对独立的发展意识,使教育系统能够真正相对独立于社会其他部分得以自主发展;三是需要一种开放的意识,使教育系统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四是需要一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意识,教育普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教育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五是需要一种有差异的发展意识,促使教育发展与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真正的联系;六是需要一种超前意识,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
当前,由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教育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其内涵可归纳如下:创新是一种主体价值,创新教育是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人个性健全发展的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生活内存整合的教育,是与社会生活确立起新型关系的教育。而真正实现创新教育主要还是靠“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制度的创新”、“教育技术的创新”、“校本课程的创新”。
在21世纪的教育创新体系中,创新教育理念是灵魂,创新教育制度是保障,创新教育技术是手段,创新校本课程是核心。有了这些教育的超前意识,就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最终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这就是历史赋予人类教育的使命,也是未来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设计素质个性化的教育目标体系。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科学素质。学会关心,提高道德素质。学会创造,提高审美素质。学会服务,提高劳动素质。学会健体,提高身心素质。学会做现代人,提高生活素质。以现代公民素质为导向,培养学生主体性个性品质,即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独特性、和谐性。
2、以学科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开放型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改革学科课程,建设活动课程,开发潜在课程和课外活动课程。
3、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操作规范是:(1)变革传统的教师职能观和教师行为模式,正确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变革传统的学生观和学习行为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3)改革教学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调控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以学生为主体,建构班集体的自我教育活动体系。其操作规范是:(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集体目标,有效建立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2)构建班集体的自我教育活动体系,开发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身心素质潜能。(3)组织交往,优化班集体的人际结构,使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认可。(4)指导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担当重要的角色。(5)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使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5、变革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构建开放、民主、科学的学校管理体制。其操作规范是:(1)以社区为依托,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家长委员会和社区组织,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机构;(2)以学生为主体,建立班集体自我管理机构;(3)以层级为单位,建立教师集体民主管理机构。
中小学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
1.首先选拔具有改革创新型的校长
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要有一位德才兼备、管理有方、开拓进取型的好校长。费县新庄镇中心小学之所以创造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奖励,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就是因为他们按照现代中小学校长的标准选择了一位带头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好校长。作为一校之长,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再也不应把追求高分、高升学率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应把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作为办学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办学目标,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正因如此,中小学校长在转变观念之后,就应全力以赴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突出创新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要求对各门学科内容进行合理的综合调整,而且要及时补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相关内容,及时补充不断出现的新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再也不应一味地运用“填鸭式”、“注入式”方法,而应在充分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地运用“发现式”学习方法和“研究性”教学方法。此外,还应根据学校的实力适时采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在学校管理方面,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后勤管理,都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实行“依法治校”。如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教师考核标准和具体的教学质量考查、评比细则,以保证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实践证明,实施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有创新型的校长。
2.改革需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创新教育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中小学创新教育是“打基础、建基业”的关键期的教育,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教师承担和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之外,更要求教师通过灵活的、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育途径,把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引导他们满怀信心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既学好知识,又提高能力。
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还是学生的益友;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一位指点迷津的向导和启迪心智的导师。因此,形成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保证,离开了这样的队伍,创新教育只能是一纸空谈。
中小学创新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⑴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只有坚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才能冲出应试教育的樊篱,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⑵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⑶掌握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多运用学导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⑷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不仅要心胸宽广、乐观自信, 而且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超越自己。⑸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3.开展主体性教育,促进各项教育工作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认为,社会只有在个体获得发展的前提下,才会获得发展。因此,在实施中小学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的教育。首先,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确,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主体性教育。 其次,作为教师,在实施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要从尊重学生做起,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自立学习与活动的需要,尊重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要求。要从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做起,坚持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主要表现就是合作教育,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合作各方的综合素质都会得到提高。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树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观念,在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只有这样,学校的创新教育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立足于 “未来就是现在的行动”这一信念,更新教育观念,从各种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构建21世纪的教育改革模式,使中小学生能够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
教育要适度超前,建立合理的教育发展理论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界和民众的共识。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体制应如何构建,目前仍在认真研讨。
面对21世纪的教育,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观念更新的意识:一是形成一种教育改造的意识,变传统的办学模式为现代办学模式;二是需要一种相对独立的发展意识,使教育系统能够真正相对独立于社会其他部分得以自主发展;三是需要一种开放的意识,使教育系统能够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四是需要一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意识,教育普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教育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五是需要一种有差异的发展意识,促使教育发展与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真正的联系;六是需要一种超前意识,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
当前,由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教育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其内涵可归纳如下:创新是一种主体价值,创新教育是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人个性健全发展的教育,是与社会经济生活内存整合的教育,是与社会生活确立起新型关系的教育。而真正实现创新教育主要还是靠“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制度的创新”、“教育技术的创新”、“校本课程的创新”。
在21世纪的教育创新体系中,创新教育理念是灵魂,创新教育制度是保障,创新教育技术是手段,创新校本课程是核心。有了这些教育的超前意识,就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最终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这就是历史赋予人类教育的使命,也是未来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创新模式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培养目标为导向,设计素质个性化的教育目标体系。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科学素质。学会关心,提高道德素质。学会创造,提高审美素质。学会服务,提高劳动素质。学会健体,提高身心素质。学会做现代人,提高生活素质。以现代公民素质为导向,培养学生主体性个性品质,即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独特性、和谐性。
2、以学科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开放型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改革学科课程,建设活动课程,开发潜在课程和课外活动课程。
3、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操作规范是:(1)变革传统的教师职能观和教师行为模式,正确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2)变革传统的学生观和学习行为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3)改革教学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调控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以学生为主体,建构班集体的自我教育活动体系。其操作规范是:(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集体目标,有效建立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2)构建班集体的自我教育活动体系,开发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身心素质潜能。(3)组织交往,优化班集体的人际结构,使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认可。(4)指导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担当重要的角色。(5)以集体主义为导向,使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5、变革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构建开放、民主、科学的学校管理体制。其操作规范是:(1)以社区为依托,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家长委员会和社区组织,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机构;(2)以学生为主体,建立班集体自我管理机构;(3)以层级为单位,建立教师集体民主管理机构。
中小学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
1.首先选拔具有改革创新型的校长
要办好一所学校,首先要有一位德才兼备、管理有方、开拓进取型的好校长。费县新庄镇中心小学之所以创造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奖励,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就是因为他们按照现代中小学校长的标准选择了一位带头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好校长。作为一校之长,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再也不应把追求高分、高升学率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而应把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作为办学宗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办学目标,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正因如此,中小学校长在转变观念之后,就应全力以赴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突出创新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要求对各门学科内容进行合理的综合调整,而且要及时补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相关内容,及时补充不断出现的新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再也不应一味地运用“填鸭式”、“注入式”方法,而应在充分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多地运用“发现式”学习方法和“研究性”教学方法。此外,还应根据学校的实力适时采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在学校管理方面,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后勤管理,都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实行“依法治校”。如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教师考核标准和具体的教学质量考查、评比细则,以保证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实践证明,实施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要有创新型的校长。
2.改革需要有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创新教育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中小学创新教育是“打基础、建基业”的关键期的教育,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教师承担和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之外,更要求教师通过灵活的、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育途径,把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引导他们满怀信心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既学好知识,又提高能力。
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良师,还是学生的益友;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一位指点迷津的向导和启迪心智的导师。因此,形成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保证,离开了这样的队伍,创新教育只能是一纸空谈。
中小学创新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⑴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只有坚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才能冲出应试教育的樊篱,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⑵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⑶掌握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多运用学导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⑷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不仅要心胸宽广、乐观自信, 而且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超越自己。⑸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3.开展主体性教育,促进各项教育工作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认为,社会只有在个体获得发展的前提下,才会获得发展。因此,在实施中小学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所谓主体性教育,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发展的教育。首先,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明确,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创新教育的必由之路是主体性教育。 其次,作为教师,在实施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要从尊重学生做起,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自立学习与活动的需要,尊重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要求。要从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做起,坚持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主要表现就是合作教育,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合作各方的综合素质都会得到提高。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树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观念,在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只有这样,学校的创新教育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才能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