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和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注射液,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1.34%、有效率37.5%、无效率11.11%,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显效率21.8%、有效率34.37%、无效率43.75%,总有效率为56.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两组患者麻木疼痛减轻程度、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甲钴胺注射液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应用比单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好。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铵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76-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5%~50%[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临床上缺乏特异治疗方法。为探讨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及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我们以活血化瘀,对改善多元醇代谢,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有作用的马来酸桂哌齐特和甲钴胺对在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选择部分病例应用甲钴胺注射液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应用,部分病例单独应用甲钴胺注射液进行观察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所选病例符合糖尿病学[2]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2~30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9年。排除了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因素。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肢体麻木,针刺样、烧灼样、闪痛或刀割样疼痛,肌无力,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膝反射减退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腓神经有传导障碍;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40~76岁,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3~7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等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32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内静泳滴注,每日1次,甲钴胺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500ug肌内注射,每日一次;对照组:甲钴铵注射液500ug肌内注射,每日一次治疗。15日为1疗程,间隔7天后进行第二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及方法:所有病例在治疗前、治疗后每天进行膝反射、腱反射检查,询问观察自觉症状并记录, 观察肢体麻木疼痛减轻的程度和肢体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记录左右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正常参考值:正中神经SCV>55m/s,腓总神经SCV>45m/s)。
1.4 结果判断。临床显效:治疗三个疗程后临床疼痛症状消失、膝反射、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SCV提高5 m/s以上;临床有效:治疗三个疗程后临床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膝反射、腱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而且SCV提高5m/s以下;无效 治疗三个疗程后临床疼痛无变化,
而且SCV也无明显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显着性意义,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p<0.01
2.2 SCV变化:2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有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p<0.5,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p<0.01),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也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p<0.5,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p<0.01),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NCV)和(SNCV)变化(x±s,m/s)
与治疗组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统一的观点认为周围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由多因素导致的。高血糖激活多元醇途径增强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理中的许多因素相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3],动脉病变常在肢体远端,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而导致临床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治疗就比较困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是在血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代谢异常、微血管损害、血液粘稠、血流缓慢、凝血机制失调、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受损,神经细胞中蛋白质发生糖化变化,加上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造成局部缺氧,最终导致神经细胞肿胀、神经纤维鞘膜脱落,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缓,诱发电位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出现周围神经退行性变,治疗强调控制血糖和改变并恢复神经功能为原则。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Ca2+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有扩张血管[4],缓解血管压力,改善外周循环,有效恢复病变组织的血液供应,改善临床症状。能增强腺苷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作用,降低氧耗。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使cAMP数量增加。还能提高红细胞的柔韧性和变形性,提高其通过细小血管的能力,降低血液的粘性,改善微循环。该药所具有的内源性腺苷增效作用可使细胞在无氧代谢时,减少对能量的需要,提高细胞对缺血的耐受力。甲钴胺注射液由于参与脱氢核苷合成胸腺啶过程,起促进核酸、蛋白合成作用,还由于能提高蛋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髓鞘的主要结构脂质卵磷质的合成从而提高髓鞘的形成,起到恢复神经键传达延迟和神经传达物质的减少作用。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合用,起协同作用。达到明显的相加效果。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率为88.89%,较单用甲钴胺注射液疗效明显,也较单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疗效80%有所提高[4],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改善药物。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0-1031
[2] 许曼音.糖尿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 441-442
[3] 王玉珍,赵德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研究—4845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并发症及治疗现状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3):197
[4] 王洪斌,王春畅.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2008,8(7):542-543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铵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76-0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5%~50%[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临床上缺乏特异治疗方法。为探讨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及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我们以活血化瘀,对改善多元醇代谢,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有作用的马来酸桂哌齐特和甲钴胺对在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选择部分病例应用甲钴胺注射液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应用,部分病例单独应用甲钴胺注射液进行观察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所选病例符合糖尿病学[2]诊断标准,糖尿病病程2~30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9年。排除了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其他因素。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肢体麻木,针刺样、烧灼样、闪痛或刀割样疼痛,肌无力,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膝反射减退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腓神经有传导障碍;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40~76岁,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3~7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等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32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内静泳滴注,每日1次,甲钴胺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500ug肌内注射,每日一次;对照组:甲钴铵注射液500ug肌内注射,每日一次治疗。15日为1疗程,间隔7天后进行第二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及方法:所有病例在治疗前、治疗后每天进行膝反射、腱反射检查,询问观察自觉症状并记录, 观察肢体麻木疼痛减轻的程度和肢体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情况,记录左右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CV)。(正常参考值:正中神经SCV>55m/s,腓总神经SCV>45m/s)。
1.4 结果判断。临床显效:治疗三个疗程后临床疼痛症状消失、膝反射、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SCV提高5 m/s以上;临床有效:治疗三个疗程后临床疼痛症状明显减轻,膝反射、腱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而且SCV提高5m/s以下;无效 治疗三个疗程后临床疼痛无变化,
而且SCV也无明显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显着性意义,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p<0.01
2.2 SCV变化:2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有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p<0.5,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p<0.01),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也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p<0.5,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p<0.01),而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NCV)和(SNCV)变化(x±s,m/s)
与治疗组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统一的观点认为周围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由多因素导致的。高血糖激活多元醇途径增强氧化应激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理中的许多因素相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特殊生物学特性[3],动脉病变常在肢体远端,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而导致临床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治疗就比较困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是在血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代谢异常、微血管损害、血液粘稠、血流缓慢、凝血机制失调、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受损,神经细胞中蛋白质发生糖化变化,加上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造成局部缺氧,最终导致神经细胞肿胀、神经纤维鞘膜脱落,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缓,诱发电位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出现周围神经退行性变,治疗强调控制血糖和改变并恢复神经功能为原则。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Ca2+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有扩张血管[4],缓解血管压力,改善外周循环,有效恢复病变组织的血液供应,改善临床症状。能增强腺苷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作用,降低氧耗。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使cAMP数量增加。还能提高红细胞的柔韧性和变形性,提高其通过细小血管的能力,降低血液的粘性,改善微循环。该药所具有的内源性腺苷增效作用可使细胞在无氧代谢时,减少对能量的需要,提高细胞对缺血的耐受力。甲钴胺注射液由于参与脱氢核苷合成胸腺啶过程,起促进核酸、蛋白合成作用,还由于能提高蛋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髓鞘的主要结构脂质卵磷质的合成从而提高髓鞘的形成,起到恢复神经键传达延迟和神经传达物质的减少作用。与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合用,起协同作用。达到明显的相加效果。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与甲钴胺注射液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率为88.89%,较单用甲钴胺注射液疗效明显,也较单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疗效80%有所提高[4],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改善药物。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0-1031
[2] 许曼音.糖尿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 441-442
[3] 王玉珍,赵德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研究—4845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并发症及治疗现状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3):197
[4] 王洪斌,王春畅.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2008,8(7):5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