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58.2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464-02
药疹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通过注射、口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随着新药的不断应用,引起药疹的药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并出现与之相应的临床、治疗特点,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317例药疹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17例患者均是2005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的患者。男167例, 女150例; 平均年龄(48.5±16.9)岁。
1.2 临床表现:①致敏药物:引起药疹的药物中以青霉素类最为常见(92/317),其中大部分为口服半合成青霉素类引起;其次为解热镇痛类(61/317)、头孢类(42/317)、卡马西平(34/317);别嘌吟醇(32/317)、镇静类(29/317)和中药(27/317)也较常引起过敏。②粘膜损害:伴有粘膜损害53例,除重症药疹外其它类型的药疹也可出现口腔粘膜糜烂损害。③皮疹类型:麻疹样和猩红热样型最为常见(206/317);其次为多型红斑型(37/317)和荨麻疹型(30/317);重症药疹31例, 以剥脱性皮炎型多见(16/31),大部分伴有口腔粘膜糜烂(29/31),没有口腔损害的1例为剥脱性皮炎型,死亡1例为大疱性表皮松懈型;其它类型:包括急性发热脓疱性皮病3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症2例、紫癜型和固定型各1例。④ 皮疹类型与致敏药物的关系:皮疹类型与致敏药物没有明确的关系,部分轻型药疹因处理不当发展为重症药疹。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①血常规:WBC高于正常117例,从11.1-38.9×109不等;WBC低于正常45例,在2.0~3.9×109之间;其余在正常范围; 白细胞分类中性比例升高187/317例, 占58.99%,而嗜酸性比例升高仅15例, 占4.7%。②尿常规:出现蛋白尿或/和血尿72例,占22.7%。③肝功能异常: 出现ALT、AST或LDH 异常者154例, 占48.6% 。④肾功能:出现肌酐、尿素氮异常25例, 占7.9%。
1.4 治疗和转归。治疗:所有患者均按药疹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立即停用致敏和可疑致敏药物,加速排泄、用药尽量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98例, 占95.8% ,起始剂量相当于强的松30-500mg/日不等,平均(48.5±39.8)mg/日,大部分患者出院时强的松量减至20mg/日以下。重症药疹常规使用IVIG 0.3-0.5g/kg/日×3天,其它类型药疹辅以抗组胺药和支持治疗。住院期间应用抗菌素治疗78例, 占24.6% 。病程和转归:平均住院11.2±5.9d, 除1例外全部痊愈出院;死亡1例, 为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死于急性呼吸衰竭。
2 讨论
药疹在临床上常见,轻型药疹如处理不当可发展为重症药疹,重疹药疹如处理不当则可导致死亡。本组资料表明,药疹好发于青壮年,青霉索类特别是口服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是引起药疹的最常见药物,阿莫西林抗菌谱广,应用较广泛,其致敏物质主要是其杂质及高温下产生的聚合物。提高药品纯度,可望减少药疹的发生率[1]。其次是解热镇痛类药物,与匡氏等报告类似[2],但与10年前比较已有明显变化,除与这些药物的使用频率有关外,化学结构也有重要影响[3]。卡马西平和别嘌吟醇发生药疹的频率也较高,考虑到它们的使用频率,临床上使用这些药物也应引起注意。中药致敏原因与其成分复杂、含有的过敏原难以提纯和人体对植物蛋白过敏有关[4]。
皮疹类型以麻疹样和猩红热样型最为常见, 高达64.9%,其次为多型红斑型和荨麻疹型, 与文献报道有较大差异[1,2,4,5]。皮疹类型与致敏药物无明显相关性,一种药物可引起多种类型的皮疹。大多数重症药疹出现口腔粘膜和系统损害,但轻型药疹也可出现上述损害,因此,不能以是否出现口腔或系统损害来区分轻重型药疹。
药疹除皮肤表现外,尚可出现血WBC升高、血尿蛋白尿和肝肾等系统损害,这些损害大部分是可逆的,通过治疗可恢复正常。治疗上一定要遵循该病的治疗原则,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 否则任何治疗都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于抗菌素的作用尚有较多争议, 由于抗菌素是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之一, 特别在药疹的高敏状态,机体容易出现多元致敏现象, 因此,除了明确的感染外,可不用抗菌素治疗。本组资料血WBC升高为36.9%,中性比例升高为58.99%,而抗菌素的使用率为24.6%,并未出现感染风险增加情况。药疹患者出现血WBC和中性比例升高,除感染因素外,机体的应激反应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碧玫,宋颖.百例药疹的综合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12):758
[2] 匡凯英,方红, 毛静然, 等.住院药疹患者213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学杂志,2004,18(1):294
[3]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0
[4] 贡联兵,张晓军,赵巍.50例药疹病历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3:156
[5] 徐佩红,袁定芬.347例住院药疹病例的临床分析[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广志.2004,23(5).314- 316
药疹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通过注射、口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随着新药的不断应用,引起药疹的药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并出现与之相应的临床、治疗特点,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317例药疹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17例患者均是2005年6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住院的患者。男167例, 女150例; 平均年龄(48.5±16.9)岁。
1.2 临床表现:①致敏药物:引起药疹的药物中以青霉素类最为常见(92/317),其中大部分为口服半合成青霉素类引起;其次为解热镇痛类(61/317)、头孢类(42/317)、卡马西平(34/317);别嘌吟醇(32/317)、镇静类(29/317)和中药(27/317)也较常引起过敏。②粘膜损害:伴有粘膜损害53例,除重症药疹外其它类型的药疹也可出现口腔粘膜糜烂损害。③皮疹类型:麻疹样和猩红热样型最为常见(206/317);其次为多型红斑型(37/317)和荨麻疹型(30/317);重症药疹31例, 以剥脱性皮炎型多见(16/31),大部分伴有口腔粘膜糜烂(29/31),没有口腔损害的1例为剥脱性皮炎型,死亡1例为大疱性表皮松懈型;其它类型:包括急性发热脓疱性皮病3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症2例、紫癜型和固定型各1例。④ 皮疹类型与致敏药物的关系:皮疹类型与致敏药物没有明确的关系,部分轻型药疹因处理不当发展为重症药疹。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①血常规:WBC高于正常117例,从11.1-38.9×109不等;WBC低于正常45例,在2.0~3.9×109之间;其余在正常范围; 白细胞分类中性比例升高187/317例, 占58.99%,而嗜酸性比例升高仅15例, 占4.7%。②尿常规:出现蛋白尿或/和血尿72例,占22.7%。③肝功能异常: 出现ALT、AST或LDH 异常者154例, 占48.6% 。④肾功能:出现肌酐、尿素氮异常25例, 占7.9%。
1.4 治疗和转归。治疗:所有患者均按药疹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立即停用致敏和可疑致敏药物,加速排泄、用药尽量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98例, 占95.8% ,起始剂量相当于强的松30-500mg/日不等,平均(48.5±39.8)mg/日,大部分患者出院时强的松量减至20mg/日以下。重症药疹常规使用IVIG 0.3-0.5g/kg/日×3天,其它类型药疹辅以抗组胺药和支持治疗。住院期间应用抗菌素治疗78例, 占24.6% 。病程和转归:平均住院11.2±5.9d, 除1例外全部痊愈出院;死亡1例, 为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死于急性呼吸衰竭。
2 讨论
药疹在临床上常见,轻型药疹如处理不当可发展为重症药疹,重疹药疹如处理不当则可导致死亡。本组资料表明,药疹好发于青壮年,青霉索类特别是口服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是引起药疹的最常见药物,阿莫西林抗菌谱广,应用较广泛,其致敏物质主要是其杂质及高温下产生的聚合物。提高药品纯度,可望减少药疹的发生率[1]。其次是解热镇痛类药物,与匡氏等报告类似[2],但与10年前比较已有明显变化,除与这些药物的使用频率有关外,化学结构也有重要影响[3]。卡马西平和别嘌吟醇发生药疹的频率也较高,考虑到它们的使用频率,临床上使用这些药物也应引起注意。中药致敏原因与其成分复杂、含有的过敏原难以提纯和人体对植物蛋白过敏有关[4]。
皮疹类型以麻疹样和猩红热样型最为常见, 高达64.9%,其次为多型红斑型和荨麻疹型, 与文献报道有较大差异[1,2,4,5]。皮疹类型与致敏药物无明显相关性,一种药物可引起多种类型的皮疹。大多数重症药疹出现口腔粘膜和系统损害,但轻型药疹也可出现上述损害,因此,不能以是否出现口腔或系统损害来区分轻重型药疹。
药疹除皮肤表现外,尚可出现血WBC升高、血尿蛋白尿和肝肾等系统损害,这些损害大部分是可逆的,通过治疗可恢复正常。治疗上一定要遵循该病的治疗原则, 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 否则任何治疗都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关于抗菌素的作用尚有较多争议, 由于抗菌素是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之一, 特别在药疹的高敏状态,机体容易出现多元致敏现象, 因此,除了明确的感染外,可不用抗菌素治疗。本组资料血WBC升高为36.9%,中性比例升高为58.99%,而抗菌素的使用率为24.6%,并未出现感染风险增加情况。药疹患者出现血WBC和中性比例升高,除感染因素外,机体的应激反应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碧玫,宋颖.百例药疹的综合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12):758
[2] 匡凯英,方红, 毛静然, 等.住院药疹患者213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学杂志,2004,18(1):294
[3] 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0
[4] 贡联兵,张晓军,赵巍.50例药疹病历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3:156
[5] 徐佩红,袁定芬.347例住院药疹病例的临床分析[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广志.2004,23(5).314-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