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分析,以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水平和质量,缓解患者的痛苦。方法:对19例肠梗阻手术患者,采用外科护理的同时加强对患者术后胃肠减压护理、切口护理、疼痛等护理。同时评估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18例患者表示舒适、满意,舒适度及满意率皆为94.73%。结论:针对肠梗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和护理,解除患者梗阻和恢复患者肠腔的通畅,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肠梗阻;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384-01
引言
肠梗阻是指因各种物理性或机械性原因造成肠内容物不能顺利地通过肠道,是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目前患有肠梗阻病的患者死亡率一般为5%-15%,患有有绞窄性肠梗阻者为10%~20%,肠梗阻病程发展迅速,若患者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出现毒血症、休克,甚至死亡等。肠梗阻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严重患者会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现收治肠梗阻患者19例,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现将临床护理隋况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在15-50岁,平均年龄36.4岁,经检查确诊为肠梗阻病,患者临床伴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现象的出现。
1.2治疗方法
绞窄性肠梗阻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尽快解除梗阻和恢复患者腸腔的通畅,对于出现肠管肿瘤、炎性肠狭窄、肠壁坏死等患者实施肠切除肠吻合术。对梗阻原因不能简单解除,或者不能切除的患者做梗阻近端与远端肠袢侧侧吻合术。
1.3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措施
术前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状况的变化。注意患者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腹膜刺激征出现,若患者症状与体征未好转或者加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肠梗阻患者应禁食,梗阻缓解,待排气、排便且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12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患者可取半卧位。使患者膈肌下降,减轻腹胀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以改善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同时给予疼痛护理及呕吐护理。在确定患者没有出现肠绞窄或者肠麻痹后,可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类药物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缓解患者腹痛。应用吗啡类镇痛药应遵医嘱不可滥用。可对患者腹部进行热敷,可对患者双侧足三里穴实施针灸;例如绞窄性肠梗阻,可将石蜡注入胃管内,每次用量在20~30ml。为了防止患者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患者呕吐时护士或是家属应协助患者坐起或头偏向一侧;及时对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进行清理,呕吐后反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1.3.2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根据患者麻醉情况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倒吸进入患者气管。待麻醉清醒后,患者神志清楚、血压趋于平稳后实施半卧位,有利于胃肠内积液的引流,并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为预防患者肠粘连发生,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术后2-24小时后下床活动,恢复患者肠蠕动。同时护士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密切观察患者腹壁切口是否有红肿及粪臭味液体流出的现象。胃肠减压和腹腔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变形,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患者拔掉引流管后注意观察其自行排尿情况。术后禁食,对于在患者禁食期间给予补液。待患者肠功能蠕动恢复,肛门正常排气后方可开始进食少量流质,循序渐进逐步过渡至半流质、软食、普食。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出现的可能性,术后患者若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症状、腹壁切口红肿,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的现象,发生以上现象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2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及护理,19例患者均治愈,1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后经积极处理,感染得到控制,治愈出院。18例患者表示舒适、满意,舒适度及满意率皆为94.73%。
3讨论
肠梗阻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成功及预后至关重要。良好的护理会使患者无论是心里还是生理等方面都会达到一个愉快的状态,从而对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本组研究对象经过良好的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例患者全部病愈出院,患者舒适度、满意度高达94.73%。优质的护理增强了护患之间的融洽关系,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肠梗阻;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384-01
引言
肠梗阻是指因各种物理性或机械性原因造成肠内容物不能顺利地通过肠道,是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目前患有肠梗阻病的患者死亡率一般为5%-15%,患有有绞窄性肠梗阻者为10%~20%,肠梗阻病程发展迅速,若患者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出现毒血症、休克,甚至死亡等。肠梗阻临床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严重患者会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现收治肠梗阻患者19例,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现将临床护理隋况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年龄在15-50岁,平均年龄36.4岁,经检查确诊为肠梗阻病,患者临床伴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现象的出现。
1.2治疗方法
绞窄性肠梗阻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行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尽快解除梗阻和恢复患者腸腔的通畅,对于出现肠管肿瘤、炎性肠狭窄、肠壁坏死等患者实施肠切除肠吻合术。对梗阻原因不能简单解除,或者不能切除的患者做梗阻近端与远端肠袢侧侧吻合术。
1.3护理方法
1.3.1术前护理措施
术前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状况的变化。注意患者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变化,观察有无腹膜刺激征出现,若患者症状与体征未好转或者加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肠梗阻患者应禁食,梗阻缓解,待排气、排便且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12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时患者可取半卧位。使患者膈肌下降,减轻腹胀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以改善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同时给予疼痛护理及呕吐护理。在确定患者没有出现肠绞窄或者肠麻痹后,可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类药物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缓解患者腹痛。应用吗啡类镇痛药应遵医嘱不可滥用。可对患者腹部进行热敷,可对患者双侧足三里穴实施针灸;例如绞窄性肠梗阻,可将石蜡注入胃管内,每次用量在20~30ml。为了防止患者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患者呕吐时护士或是家属应协助患者坐起或头偏向一侧;及时对患者口腔内的呕吐物进行清理,呕吐后反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1.3.2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根据患者麻醉情况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倒吸进入患者气管。待麻醉清醒后,患者神志清楚、血压趋于平稳后实施半卧位,有利于胃肠内积液的引流,并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为预防患者肠粘连发生,根据患者病情,鼓励患者术后2-24小时后下床活动,恢复患者肠蠕动。同时护士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肛门排气、排便情况。密切观察患者腹壁切口是否有红肿及粪臭味液体流出的现象。胃肠减压和腹腔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变形,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患者拔掉引流管后注意观察其自行排尿情况。术后禁食,对于在患者禁食期间给予补液。待患者肠功能蠕动恢复,肛门正常排气后方可开始进食少量流质,循序渐进逐步过渡至半流质、软食、普食。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出现的可能性,术后患者若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症状、腹壁切口红肿,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的现象,发生以上现象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2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及护理,19例患者均治愈,1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后经积极处理,感染得到控制,治愈出院。18例患者表示舒适、满意,舒适度及满意率皆为94.73%。
3讨论
肠梗阻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成功及预后至关重要。良好的护理会使患者无论是心里还是生理等方面都会达到一个愉快的状态,从而对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意义。本组研究对象经过良好的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例患者全部病愈出院,患者舒适度、满意度高达94.73%。优质的护理增强了护患之间的融洽关系,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