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对反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本文就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此加以总结与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中国有句古话:“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评价是新课程标准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礎工具课程,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怎样让学生有所进步,如何让课堂评价更有效都是我们教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本文就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此加以总结与阐述。
一、注重学生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多种评价方式中,我认为主要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公正的评价、学会多角度多方法公正的评价自己。在学生自评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求、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的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评价的标准。
第一、考虑学生的发展意识,设计学习导向性的评价方式。采用以自我提问为主的形式来设计学生的自我评价,比如可以使用下面这些语句:“情况如何?这个问题搞明白了,哪些地方还有些模糊?有什么困难?你打算如何解决?”等。第二、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尽量设计师生互动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实施自我评价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认清或指定自己学习的目标,引导他们制定出自我评价的策略。第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反映学生成长轨迹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技术和设备优势,给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袋,学生通过档案袋有选择性地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作业样本,这样一方面能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同时学生本人在成长记录内容的收集方面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差异,为学生自我反省学习进程提供机会。
二、灵活多样的教师评价,激励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绪体验、行为,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进行即时评价,是重要的课堂调控手段,具有激励、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后继学习等作用。教师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可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方式。1.教师课堂上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情绪能促使学生向着良性方向努力。例如一个学生独立操作练习时总是不自信,教师就鼓励他:“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我在旁边看着,你一定能行的。”当他跨出第一步后,教师更是借机表扬:“瞧,就说你一定行的吧。”经过多次鼓励,他不再畏首畏尾。敢于自己尝试着去做了。2.对于学生的评价,除了用语言来表达,还可以利用肢体来表达。如对学生的回答或操作演示时给一个“OK”手势,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甜蜜的微笑等,都能传达教师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愉悦感。3. 在课堂上还可采用有形的“物质”评价。 用不同颜色的星表示不同方面的肯定,比如红色表示声音响亮,绿色表示标新立异,蓝色表示勇气可嘉等。或者课堂上评选“小助手”、“创意之星”等,给他们颁发标志性的物品。采用这种形式的评价,评价一定要准确,要让接受者感到光荣,让没有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
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变化的青春期。一方面自我意识日益强烈,独立人格逐渐显现,但另一方面心理和生理的发育不平衡,思想认识不成熟,即是一个敏感期、危险期,又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因此,经常性的恰切的正面评价对于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阳光向上的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组织学生互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互评,就是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解决在操作技能教学中教师无法顾及对诸多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评价的问题。学生在进行互相评价时,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能发现别人的不足,更能发现他人的优点,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课堂氛围。如在学生对其他同学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你觉得他的作品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再让他说出作品需要修改的地方,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接着也请被评价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创意与想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观察。如学习《制作电子板报》一课时,本节课的任务是制作一期和环保有关的电子板报。学生制作完成后,设计如下评价交流环节:
①学生自我阐述:介绍自己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哪些地方自己比较满意,哪里还不满意?
②学生互评:说说他的作品怎么样?哪些地方吸引了你,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③师评:补充观点。
④继续修改作品。
⑤下一节课,在教师课后批改后展示优秀作品,被选作品的创作者当众演示,因为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最为熟悉,可以很好地讲解,同时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深度评价的方式。
在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发现别人作品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兴趣。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程度、不同要求地进行评价和鼓励。学生互评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正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提高信息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操作方法。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际,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多种方式多元结合进行评价,以“评”促“学”,鞭策鼓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有所得,才能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宗旨。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S]
[2]李晓平,论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5)
[3]沈春妹,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6)
[4]王能远,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中国校外教育》 2012.(11)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中国有句古话:“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评价是新课程标准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礎工具课程,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怎样让学生有所进步,如何让课堂评价更有效都是我们教师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本文就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此加以总结与阐述。
一、注重学生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多种评价方式中,我认为主要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公正的评价、学会多角度多方法公正的评价自己。在学生自评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求、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的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评价的标准。
第一、考虑学生的发展意识,设计学习导向性的评价方式。采用以自我提问为主的形式来设计学生的自我评价,比如可以使用下面这些语句:“情况如何?这个问题搞明白了,哪些地方还有些模糊?有什么困难?你打算如何解决?”等。第二、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尽量设计师生互动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实施自我评价时,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认清或指定自己学习的目标,引导他们制定出自我评价的策略。第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反映学生成长轨迹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技术和设备优势,给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袋,学生通过档案袋有选择性地收集具有代表性的作业样本,这样一方面能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同时学生本人在成长记录内容的收集方面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差异,为学生自我反省学习进程提供机会。
二、灵活多样的教师评价,激励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绪体验、行为,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进行即时评价,是重要的课堂调控手段,具有激励、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后继学习等作用。教师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可灵活的采用不同的方式。1.教师课堂上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情绪能促使学生向着良性方向努力。例如一个学生独立操作练习时总是不自信,教师就鼓励他:“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我在旁边看着,你一定能行的。”当他跨出第一步后,教师更是借机表扬:“瞧,就说你一定行的吧。”经过多次鼓励,他不再畏首畏尾。敢于自己尝试着去做了。2.对于学生的评价,除了用语言来表达,还可以利用肢体来表达。如对学生的回答或操作演示时给一个“OK”手势,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甜蜜的微笑等,都能传达教师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愉悦感。3. 在课堂上还可采用有形的“物质”评价。 用不同颜色的星表示不同方面的肯定,比如红色表示声音响亮,绿色表示标新立异,蓝色表示勇气可嘉等。或者课堂上评选“小助手”、“创意之星”等,给他们颁发标志性的物品。采用这种形式的评价,评价一定要准确,要让接受者感到光荣,让没有得到者有所向往,有所期待。
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变化的青春期。一方面自我意识日益强烈,独立人格逐渐显现,但另一方面心理和生理的发育不平衡,思想认识不成熟,即是一个敏感期、危险期,又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因此,经常性的恰切的正面评价对于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有效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阳光向上的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组织学生互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互评,就是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解决在操作技能教学中教师无法顾及对诸多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评价的问题。学生在进行互相评价时,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能发现别人的不足,更能发现他人的优点,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课堂氛围。如在学生对其他同学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你觉得他的作品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再让他说出作品需要修改的地方,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接着也请被评价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创意与想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观察。如学习《制作电子板报》一课时,本节课的任务是制作一期和环保有关的电子板报。学生制作完成后,设计如下评价交流环节:
①学生自我阐述:介绍自己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哪些地方自己比较满意,哪里还不满意?
②学生互评:说说他的作品怎么样?哪些地方吸引了你,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③师评:补充观点。
④继续修改作品。
⑤下一节课,在教师课后批改后展示优秀作品,被选作品的创作者当众演示,因为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最为熟悉,可以很好地讲解,同时这也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深度评价的方式。
在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发现别人作品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兴趣。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程度、不同要求地进行评价和鼓励。学生互评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正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提高信息素养,而不仅仅是掌握操作方法。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际,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多种方式多元结合进行评价,以“评”促“学”,鞭策鼓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有所得,才能最终实现“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宗旨。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S]
[2]李晓平,论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5)
[3]沈春妹,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6)
[4]王能远,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中国校外教育》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