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立足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益,不断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寻找最佳教学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95-01
目前,课堂依然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依然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现行的数学教材相对稳定。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立足课堂,那么改革课堂教学就是当务之急。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讲求动的实效
课程改革中的数学课堂教学,老师注意让学生动起来,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更是“动”得眼花缭乱。但是,不少数学课堂让人感受到只是形式之动、形体之动、表面之动,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回答问题不需要思考,简单的问题指向简单的回答,简单的要求构成简单的数学课堂活动,学生的思维在同一水平或低水平上重复,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游离于文本的热闹活动,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为了表演的课堂活动,表现的是数学课堂的虚假繁荣。形式的互动不能跟心灵的互动画等号。形式为内容服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指向的是学生心灵,指向的是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站起来发言并参与数学活动是好事,但仅仅满足于这种行为的参与还不够,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有自己的见解,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别人的问题能否进行独立的思考。
由此,数学课堂要追求学生从内而外的主动学习,强化学生的思维活动,辅之以必要的活动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二、提高讨论质量
新课程特别强调合作学习,数学课堂中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就是小组学习。如果问题适合小组讨论,如果时间分派合理,如果小组讨论热烈有效,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那么,这样的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有时问题没有深度,学生无须讨论已经胸有成竹;有时问题有点难度,讨论时间却给得不够,没讨论几句,就被叫停;有时小组无人管理或组长无法管理,学生各说各的,或各做各的事,互相不配合,不能形成较为一对敌的意见。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只不过是数学学习诸多方式的一种,绝不是唯一的方式。不是所有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讨论,不是每一节数学课都要搞小组讨论,不是所有数学教学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才能完成。
小组讨论的问题的选择特别重要,选择可以讲座且有讨论价值的内容,选择有利于学生研讨急诊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讨论时机。总之,小组讨论是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的,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提高。
三、优化学的环境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认为可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一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是应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巧用信息技术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方面,它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等特点。但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存在着两方面的误区:
其一、基本没有板书,知识的阐述过程、典型例题的讲解、练习题目及解题过程、图形等等直接用“电子黑板”打出,一页一页翻得飞快,学生看都没看清楚,更谈不上理解和记下来。没有现代教学手段时,是“人灌”,有了现代化手段加进了“机灌”,“人灌”加“机灌”,学生怎么能吃得消,更谈不上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用计算机课件演示得太多、太细。有些简单的内容没必要用课件去演示学生就已经理解了,或有些内容用传统的方法(如折纸)、简易教具去演示效果会更好;演示得太细就如同老师讲解得太细,使得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同样得不到发展。
(1)保留适当的板书。板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是通过板书来传授的,同时解题、论证、绘图等又往往是通过板书来进行示范的。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课上随时“节外生枝”“电子板”上的内容大都要提前准备好,“应付”不了“突发情况”。根据需要在图上加辅助线,展示学生的思维“火花”,一支粉笔和黑板的作用是替代不了的。
(2)恰当地选择使用多媒体的内容。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讲授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开展数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多媒体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动”“静”结合,并相互转化,我们应适时适度地利用这一优势,帮助学生在动态环境中观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开发非智力因素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尤其是在思维上深层次的参与,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关键。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教学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教学模式中进一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注重学法指导,突出从“学”的视角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无疑是一个需要加强的问题。
实践表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必须进行创新与改革。然而,最佳教学策略还有待于广大一线教师的进一步实验、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杜春苗.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韩春艳,梁书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1年09期
[3]陈锋.浅谈学生自主学习的四种方法[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0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195-01
目前,课堂依然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依然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现行的数学教材相对稳定。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立足课堂,那么改革课堂教学就是当务之急。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讲求动的实效
课程改革中的数学课堂教学,老师注意让学生动起来,尤其是一些公开课,更是“动”得眼花缭乱。但是,不少数学课堂让人感受到只是形式之动、形体之动、表面之动,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回答问题不需要思考,简单的问题指向简单的回答,简单的要求构成简单的数学课堂活动,学生的思维在同一水平或低水平上重复,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游离于文本的热闹活动,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为了表演的课堂活动,表现的是数学课堂的虚假繁荣。形式的互动不能跟心灵的互动画等号。形式为内容服务,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指向的是学生心灵,指向的是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站起来发言并参与数学活动是好事,但仅仅满足于这种行为的参与还不够,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有自己的见解,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别人的问题能否进行独立的思考。
由此,数学课堂要追求学生从内而外的主动学习,强化学生的思维活动,辅之以必要的活动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二、提高讨论质量
新课程特别强调合作学习,数学课堂中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就是小组学习。如果问题适合小组讨论,如果时间分派合理,如果小组讨论热烈有效,如果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那么,这样的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有时问题没有深度,学生无须讨论已经胸有成竹;有时问题有点难度,讨论时间却给得不够,没讨论几句,就被叫停;有时小组无人管理或组长无法管理,学生各说各的,或各做各的事,互相不配合,不能形成较为一对敌的意见。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只不过是数学学习诸多方式的一种,绝不是唯一的方式。不是所有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讨论,不是每一节数学课都要搞小组讨论,不是所有数学教学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才能完成。
小组讨论的问题的选择特别重要,选择可以讲座且有讨论价值的内容,选择有利于学生研讨急诊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讨论时机。总之,小组讨论是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的,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提高。
三、优化学的环境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认为可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一是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是应认识到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巧用信息技术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方面,它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等特点。但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存在着两方面的误区:
其一、基本没有板书,知识的阐述过程、典型例题的讲解、练习题目及解题过程、图形等等直接用“电子黑板”打出,一页一页翻得飞快,学生看都没看清楚,更谈不上理解和记下来。没有现代教学手段时,是“人灌”,有了现代化手段加进了“机灌”,“人灌”加“机灌”,学生怎么能吃得消,更谈不上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用计算机课件演示得太多、太细。有些简单的内容没必要用课件去演示学生就已经理解了,或有些内容用传统的方法(如折纸)、简易教具去演示效果会更好;演示得太细就如同老师讲解得太细,使得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同样得不到发展。
(1)保留适当的板书。板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是通过板书来传授的,同时解题、论证、绘图等又往往是通过板书来进行示范的。教学是个“动态”的过程,课上随时“节外生枝”“电子板”上的内容大都要提前准备好,“应付”不了“突发情况”。根据需要在图上加辅助线,展示学生的思维“火花”,一支粉笔和黑板的作用是替代不了的。
(2)恰当地选择使用多媒体的内容。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讲授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开展数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多媒体的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动”“静”结合,并相互转化,我们应适时适度地利用这一优势,帮助学生在动态环境中观察、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开发非智力因素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尤其是在思维上深层次的参与,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关键。为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教学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教学模式中进一步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注重学法指导,突出从“学”的视角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无疑是一个需要加强的问题。
实践表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必须进行创新与改革。然而,最佳教学策略还有待于广大一线教师的进一步实验、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杜春苗.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韩春艳,梁书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1年09期
[3]陈锋.浅谈学生自主学习的四种方法[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