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生活化教学与小学思品课出发,对生活化内容运用到小学思品課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进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思想品德;小学教学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加了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尤其是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与未来的栋梁,离不开良好的道德与品德,而当前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呆板,无法充分实现教学目的。因此,研究将生活化内容运用到小学思品课的策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与小学思品课
所谓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在生活环境背景下展开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这一生活主体更加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来讲,学生是生活化教学的受体与主体,并且其心理、身体、年龄等情况较为特殊,要想在思品课中添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需要采取以人为本、实践、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持续、综合、全面发展得到保证。
二、将生活化内容运用到小学思品课的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为了使学生拥有优秀的思想品德,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教授,还应采取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多添加生活化的内容,为思想品德课创设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教材知识与生活内容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想品德、感受思想品德,并将这些优良品德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1]。
例如,某教师在针对“我的家人”相关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所有学生的家长邀请到课堂之上,坐在自己孩子的旁边,该教师一边讲解本节课的知识,一边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家人相关视频、温馨歌曲用来渲染、烘托思品课的教学氛围,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与此同时,该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和家长成为一个小组,为这些小组布置小游戏,通过游戏的接触与互动,学生和家人的关系会更加亲近,课堂教学气氛也更为活跃。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该教师通过邀请学生家长来共同听课并与学生做游戏,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我的家人”知识深刻的含义,感受到家庭中的温暖与温馨,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成功转变成全新的启发式教学,并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由讲解转变成引导,使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中
学生不仅有学校中的教师,还有社会中、生活中的“教师”,它们能够帮助学生以更自由的方式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获取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向生活之中进行延伸,要求学生多参与课外思想品德的探究活动,对学到的思想品德知识进行检验与运用,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面并充分陶冶情操,加强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例如,某教师在针对“网络人际交往”相关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先带领学生对网络交往、网络聊天的问卷进行设计,然后带着班级学生进入生活之中展开一系列调查,部分调查未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于是该教师要求学生在放学后让家长陪同自己完成,走访自己的小区与附近的小区,询问居民对于网络人际交往的意见、看法并填写问卷,到了课堂教学之时,该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调查的结果与其他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网络人际交往的好处与缺陷。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该教师按照课程内容设计了生活化的问卷,带领和引导学生进入生活中展开调查,从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调查后,综合人们的想法来客观看待网络人际交往的利弊,在充分锻炼、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实现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目的。
(三)选取时效性较强的生活化内容
从年龄角度看,小学生年纪尚幼,还未完全发育心智,一些事情从未接触,教师如果将这些内容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势必不能得到学生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应将社会上的实事热点问题引入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之中来开展生活化教学,吸引小学生注意力[2]。例如,某教师在针对“生活充满爱”相关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本年度发生的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等省份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河北省、云南省发生的四级以上地震图片、视频、资料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为学生讲解这些自然灾害中各种感动人心的行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刻感受到爱的伟大。比起课本中的虚拟故事,这样的生活化内容更加真实,与生活更贴近。
总而言之,研究将生活化内容运用到小学思品课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对生活化教学与小学思品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中、选取时效性较强的生活化内容等途径,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更为生活化,真正做到回归生活,彰显思想品德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石敏,胡斌,李艳红.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以“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为例[J].教育观察,2018,7(14):27-28,31.
[2]沈正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活化教学在内地西藏班思品课的策略探究:以《学会合理消费》一课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2):145-148.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思想品德;小学教学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使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加了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尤其是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与未来的栋梁,离不开良好的道德与品德,而当前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呆板,无法充分实现教学目的。因此,研究将生活化内容运用到小学思品课的策略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与小学思品课
所谓生活化教学,指的是教师在生活环境背景下展开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这一生活主体更加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来讲,学生是生活化教学的受体与主体,并且其心理、身体、年龄等情况较为特殊,要想在思品课中添加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需要采取以人为本、实践、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持续、综合、全面发展得到保证。
二、将生活化内容运用到小学思品课的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
为了使学生拥有优秀的思想品德,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教授,还应采取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多添加生活化的内容,为思想品德课创设一个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教材知识与生活内容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想品德、感受思想品德,并将这些优良品德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1]。
例如,某教师在针对“我的家人”相关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所有学生的家长邀请到课堂之上,坐在自己孩子的旁边,该教师一边讲解本节课的知识,一边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家人相关视频、温馨歌曲用来渲染、烘托思品课的教学氛围,创设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与此同时,该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和家长成为一个小组,为这些小组布置小游戏,通过游戏的接触与互动,学生和家人的关系会更加亲近,课堂教学气氛也更为活跃。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该教师通过邀请学生家长来共同听课并与学生做游戏,让学生了解和体会“我的家人”知识深刻的含义,感受到家庭中的温暖与温馨,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成功转变成全新的启发式教学,并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由讲解转变成引导,使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中
学生不仅有学校中的教师,还有社会中、生活中的“教师”,它们能够帮助学生以更自由的方式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获取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因此,教师应将课堂教学内容适当向生活之中进行延伸,要求学生多参与课外思想品德的探究活动,对学到的思想品德知识进行检验与运用,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面并充分陶冶情操,加强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例如,某教师在针对“网络人际交往”相关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先带领学生对网络交往、网络聊天的问卷进行设计,然后带着班级学生进入生活之中展开一系列调查,部分调查未能在规定时间完成,于是该教师要求学生在放学后让家长陪同自己完成,走访自己的小区与附近的小区,询问居民对于网络人际交往的意见、看法并填写问卷,到了课堂教学之时,该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调查的结果与其他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网络人际交往的好处与缺陷。
从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该教师按照课程内容设计了生活化的问卷,带领和引导学生进入生活中展开调查,从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调查后,综合人们的想法来客观看待网络人际交往的利弊,在充分锻炼、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实现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目的。
(三)选取时效性较强的生活化内容
从年龄角度看,小学生年纪尚幼,还未完全发育心智,一些事情从未接触,教师如果将这些内容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势必不能得到学生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应将社会上的实事热点问题引入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之中来开展生活化教学,吸引小学生注意力[2]。例如,某教师在针对“生活充满爱”相关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本年度发生的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等省份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河北省、云南省发生的四级以上地震图片、视频、资料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为学生讲解这些自然灾害中各种感动人心的行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刻感受到爱的伟大。比起课本中的虚拟故事,这样的生活化内容更加真实,与生活更贴近。
总而言之,研究将生活化内容运用到小学思品课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对生活化教学与小学思品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中、选取时效性较强的生活化内容等途径,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更为生活化,真正做到回归生活,彰显思想品德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石敏,胡斌,李艳红.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以“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为例[J].教育观察,2018,7(14):27-28,31.
[2]沈正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活化教学在内地西藏班思品课的策略探究:以《学会合理消费》一课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2):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