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鸟害对架空输电线路威胁及对策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分析鸟害故障原因,以及目前针对防鸟害故障采取的一些措施,并结合一起线路发生鸟害故障情况分析,指出针对鸟害区除了按照规定的反措要求安装鸟刺外,并指出从研究鸟的种群分布、生活习性及规律、迁徙特点等入手,有意识地去引导鸟类适应新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得鸟类有了新的栖息地而不去危害线路,同时不断的更新放鸟措施才能较好的减少鸟害故障的发生。
  关键词:输电线路 鸟害 对策
  1 概述
  这几年国家对自然的保护力度增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及省政府政策,大面积进行退耕还林,建设人工生态园,自然保护区,大力打造国家级园林城市,给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由于鸟类捕食、筑巢、休息等活动引起的线路故障跳闸在各类线路跳闸事故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研究鸟类活动特点、鸟类不同活动特点对架空输电线路的不同危害以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防鸟害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鸟害造成架空输电线路跳闸数据统计
  从1992年到2011年上半年,公司所管辖的所有220kV架空输电线路中由鸟害引起的跳闸次数比例占31.7%,占跳闸事故原因首位。进一步说明研究鸟害对架空输电线路危害是减少输电线路跳闸的必要性。
  3 鸟类活动的特点及引起跳闸的原因
  架空输电线路大多运行在荒郊野外,它覆盖面广,生态环境又变化无常,无疑要受到鸟类活动对它的影响,在邻近水库、池塘、河流、湖泊等地区,鸟害故障是电力线路的频发性故障之一,虽然近几年采取了一些防鸟措施,但仍然未能阻止鸟害故障的发生。输电线路发生鸟害跳闸基本都能重合,但会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扰动,主要表现以下几种情况:
  3.1 有不少鸟类喜欢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产卵。这种情况大部分发生在春季,并且多为鸠鸽类。在杆塔上筑巢时,鸟类叼着树枝、柴草、铁丝等物体在线路上空飞行时,铁丝等金属细长物有可能落在杆塔和导线之间或导线与导线之间引起线路瞬间跳闸故障;这类故障是由于鸟类活动使细长物体停留或瞬间停留在架空线路的某些部位,由于细长物体的绝缘性能没有空气的绝缘性能好引起导线与导线相间、导线与杆塔、绝缘子串伞裙之间短接,最终导致线路跳闸故障发生。
  3.2 有些鸟类喜欢在导线或线路杆塔上长时间停留。在开阔区、村庄、河流附近,以内河、湖泊鸟类休息为主,在荒山野地等地区以猛禽类利用杆塔、导线等视眼开阔有利条件部位觅食为主。鸟类在横担停留时,可能排粪,如果正好在绝缘子悬垂挂板正上方,粪便落到绝缘子上,沿绝缘子串往下流,造成绝缘子伞裙之间短接,爬距减小引起绝缘子串污闪事故发生。在导线排列方式为垂直的导线上如果停留大猛禽类鸟时,由于这类鸟排出的粪便较多容易形成长的粪流,这样由于长的粪流使两相导线间绝缘距离不够发生相间放电造成跳闸事故。
  3.3 有些鸟类体型较大或群体鸟类栖息或起飞时,造成鸟类身体放电。如鹰类,在飞行时特别是鸟类之间发生斗偶容易在导线之间或导线与杆塔间穿过。这种情况下一般会由于大类的身体使导线和导线相间或导线和杆塔的绝缘强度不够而引起短接发生事故。
  3.4 有些鸟类在叼着细长事物(如:蛇等)在导线之间或导线与杆塔之间飞行时也可能导致导线之间或导线和杆塔之间发生短接,引起跳闸事故发生。
  以上这些由鸟类的活动引起的故障在检查时容易在发生故障的部位发现有烧伤的痕迹。下面就是一起由于鸟粪引起的跳闸案例:
  220kV某线路中相发生因鸟粪而引起的线路跳闸障碍。事故简要具体分析如下:
  ①现场环境:塔型为Z42—33直线塔,靠近汾河,铁塔处于汾河防护林带杨树林中,绝缘子爬电比距为3.05cm/kV。铁塔上、导线上有鸟粪。挂点正上方安装鸟刺6个。
  ②原因分析:因该塔靠近汾河边,汾河有流水,大鸟在河内觅食后,就近栖息于铁塔之上,排出的含有有机物的鸟粪短接绝缘子串,引起线路掉闸。
  从发生鸟害故障分析,虽然我们已对所有杆塔按照反措要求加装了放鸟刺,并达到了覆盖范围,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防鸟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经过几年运行,由于鸟类活动的不确定性,导致多年不见的鸟害故障再次出现,给防鸟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4 预防鸟害措施在实际中的应用
  4.1 目前常用的防鸟害措施装置为加装鸟刺。这种方法是目前架空输电线路中使用最多的一种防鸟害措施。鸟刺展放后直径为500mm的防鸟刺安装在绝缘子串挂点正上方的横担位置上,能给有效的“侵占”鸟类在杆塔绝缘子正上方停留和活动的范围,而且不影响人员检修工作,可以使鸟类不能够在该装置安装部位停留活动,从而大大减少了鸟类排出的粪便落到绝缘子上,很大程度的减少由粪便引起的污闪故障发生。实践证明,安装防鸟刺在防鸟害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2 在架空输电线路中使用加大帽的防鸟措施也很常见。具体做法中常见的就是在悬垂绝缘子上部增加一片大的普通瓷质绝缘子。由于现在线路中大多直线用橡胶绝缘子的很多,所以这种做法也用的很多,特别是新投运的线路中。这种方法使鸟类排出的粪便只能在大帽上而落不到下面的绝缘子串上面,很大程度的减少由粪便引起的污闪故障发生。
  4.3 在杆塔横担鸟类喜欢筑巢的部位装假鸟巢。这种方法是利用鸟类不喜欢在有鸟巢的杆塔上再筑鸟巢的习性,再加上喜欢的部位已经被占用而采用的。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鸟类在杆塔上面筑巢。因此就一定程度的减少了由于鸟类筑巢时的活动或鸟巢本身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发生。
  4.4 在杆塔横担上装声光驱鸟装置。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应用的不是很多,由于一种设备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起到作用。一般情况是配合上面几种防鸟害措施在鸟害特别严重的地段使用。
  4.5 最新又推出给输电线路安装一套“新衣服”—防鸟护套,就是将悬垂线夹和周围导线上安装一套绝缘护套,在线夹将其固定以后,即形成了一段较长的保护层,从绝缘子上流下来的鸟粪等污物,只能流到外层的硅橡胶上面,由于硅橡胶的防污着性能特点,有效的防止了由于鸟粪等污染物的存在造成的绝缘失效等故障,这种方法既不影响鸟类活动,又能降低线路鸟害跳闸率,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不过造价是有点高。
  5 结束语
  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繁衍数量逐渐增多,活动范围也日趋扩大。而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必然会破坏鸟类的自然栖息环境,如何因势利导,达到人类和鸟类的和谐相处,是我们目前应该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对于输电线路的防鸟害,应该从研究鸟的种群分布、生活习性及规律、迁徙特点等入手,有意识地去引导鸟类适应新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得鸟类有了新的栖息地而不去危害线路。同时,随着鸟类适应能力的增强,各种防鸟害措施需不断更新使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张嘉伟.(注:东北电力大学内部教材)
  [2]《送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王清葵.中国电力出版社.
  [3]《送电线路》尹庆福.供用电工人技能手册.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分析了经管类专业IT类课程的目标,提出了经管类专业IT层次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课程体系结构,对每类课程进行了简要论述,最后对执行课程体系的几个难点也进行了概述。作者提出了深化应用的观点,这在经管类专业IT培养目标中不多见。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 IT知识体系 信息应用系统 IT课程体系  1 经管类专业IT知识体系  近几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各高校特别是地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能源企业也开始把信息化当作改造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必要手段。石油这一行业是跨学科
摘要:方庄二矿是高突矿井,要消除回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就要做好抽采工作,因煤层透气性较差,增加煤层的透气性就是关键。预裂爆破措施是提高煤层透气性,从而达到强化抽采瓦斯的有效方法,该技术对于防治回采工作面的煤与瓦斯突出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回采工作面 预裂爆破 增透 抽采瓦斯 瓦斯治理  1 概述  焦作作为一个开采历史悠久的矿区,目前主采矿井开采深度逐步加大,实测最高煤层瓦斯压力已达2.42MP
研究了HRT、进水氨氮含量、曝气时间、pH对生物沸石滤柱去除饮用水低含量氨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RT越长,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越好,HRT为24min时,较为经济合理;随着进水氨氮含量的
摘要: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所谓 “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达成。形成“教”与“学”的双向良性互动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然后提出一些建议性的策略,从而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关键词:中职学校 和谐 师生关系  近年来,
本文概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及特点,重点分析了土壤源热泵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发展现状,提出了土壤源热泵技术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摘要: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与用电客户密切相关的事情,电力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消除缺陷,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10kV配电网安全运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10kV架空配电线路 故障 分析 措施  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特点是电网线路多、供电半径长、大部分为放射式树枝型供电线路,线路间无联络,线路分段开关数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企业人才现状,简要提出钢铁企业如何构建管理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技能操作人才等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技术型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