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现阶段,营造书声琅琅的课堂是全体语文老师的共识。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都非常注重“读书”形式的多样化,诸如教师领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班级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但让我困惑的是,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为什么学生读起来会味同嚼蜡,莫说是有感情,有时连起码的流利与准确都达不到。朗读的外在形式大于实质收获。
[情景描述]
在诸暨市“百家论坛”暨第九届特级教师观摩会上,我执教了《老人与海鸥》。在磨课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进行有效朗读的一些途径,那就是要学会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钻研与揣摩,准确把握课文内涵,努力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对文字感悟越深,对文字蕴藏的内涵挖掘得越深,朗读越能入情入境。现在我结合自己执教的一些片段,谈谈自己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揣摩重点词句,从而实现朗读增量的体会。
一、联系上下文的学习体会,实现朗读增量
[教学片段]
师:谁能读出自己的感动?
生读:“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强调了“大不一样”这个词。
师:这句话既让我们意外,也让我们感动。(出示句子)。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特意强调了大不一样这个词,这个词语最让你感动,对吗?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个句子,谁能强调词语,用朗读告诉我,是海鸥的什么大不一样?
生:强调了叫声和姿势。
师:哦,是叫声与姿势。那么,谁又能以同样的方法告诉我,海鸥的叫声与姿势和什么时候大不一样?
生:强调了平时。
师:平时指什么时候?
生:老人去世前。
生:不知道老人去世的时候。
生:遗像没有放在翠湖边的时候。
师:平时海鸥的叫声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平时海鸥的叫声是动听的。
生:悦耳的。
生:舒适的。
师:平时海鸥的姿势是怎样的,你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平时海鸥飞翔的姿势是优美的。
生:优雅的。
生:轻快的。
生:是开心、愉悦的。
师:是呀,因为有老人,海鸥奏出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因为有老人,海鸥尽情享受着人间的天堂:因为有老人,海鸥和老人展示了一幅人鸥和谐的画卷。可是现在,海鸥的叫声和姿势变成怎样了呢?文中是用哪个词来形容的?
生: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师:你还能用哪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叫声?
生:声音是尖锐的。
生:悲伤的。
生:凄惨的。
师:你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姿势?
生:急速飞动。
生:非常沉重,甚至是跌跌撞撞的。
师:的确是大不一样。为什么会大不一样?你读懂了海鸥的内心了吗?
生:因为海鸥舍不得老人。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生:因为海鸥对老人的过世感到万分悲痛。
生:因为海鸥对老人的过世感到意外。
(学生的个别读、齐读都更加强调了“大不一样”这个词。)
[反思]
从一开始学生强调读“大不一样”到后来全班同学都强调读“大不一样”这个词语,我想留在学生心里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最初的朗读是学生的直觉,那么最后的朗读是理解基础上的强调。而且,最初也许只有几位语感不错的学生领悟到了朗读的方法,最后却是全班同学的共同领悟。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老师的引领。
我是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个词语,实现朗读增量的,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一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感受。
老人爱海鸥,海鸥也同样热爱着老人。前文的学习中,学生体会过海鸥因为有老人的照顾,所以飞成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那时的声音与姿势是欢快、愉悦的。可是现在,海鸥的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不正体现了海鸥面对老人去世的意外之痛吗?抓住“大不一样”这个词,及时联系上文的学习体会,既理解了“大不一样”这个词,又走进了海鸥的内心世界,感悟了文本内涵,学生的朗读自然就有了增量。
二、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朗读增量
[教学片段]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师: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句话,请大家注意听:这句话中表示海鸥动作的哪个词感动了他?
生:我觉得是肃立不动这个词感动了他。
师:你在什么时候会肃立不动?
生:升国旗时面对国旗会肃立不动。
生:参加葬礼时面对去世的亲人遗像会肃立不动。
生:扫墓时面对革命英雄纪念碑会肃立不动。
师:海鸥面对什么肃立不动?
生:海鸥面对老人的遗像肃立不动。
师:是啊,这原本只有我们人类才有的表现,却发生在这些海鸥身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海鸥十分尊敬老人。
生:海鸥十分重情义。
生:老人对海鸥有付出,海鸥也知道感恩图报。
(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这些句子。穿插范读并提醒:停顿和重音轻读可以表达内心的敬意。学生读出了“肃立不动”的增量。)
[反思]
面对老人的去世,海鸥竟然会有如此出乎意料的表现,这的确值得我们回味。学生能够很敏锐地捕捉到“肃立不动”这个词,反映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但是,为什么这个词让我们感动?学生可能就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理解这个词语蕴含的意思,对理解海鸥对老人的情义显得非常重要。
我是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个词语,实现朗读增量的,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另一种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同时,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去体会“肃立不动”是我们对眼前事物满怀尊敬的外在表现,又通过对比,感受海鸥与我们人类一样的情感世界,感悟海鸥超越我们人类情怀的一种境界,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敬、对老人的情和对老人的爱。这时的朗读就是理解层面上的朗读,就是有深刻感悟的朗读。
三、融合关键字词的比照辨析,实现朗读增量
[教学片段]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师:是呀,面对老人的去世,海鸥竟会如此悲痛欲绝,这的确是一处最让我们感动的句子。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这句话。这句话中有一个表示海 鸥动作的字反复出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海鸥伤心欲绝的内心世界,是哪个字?
生:是扑字。
师:扑和飞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扑比飞速度更快。
生:扑比飞力量更大。
生:扑比飞心情更急切,用在这里更加说明海鸥伤心的程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为了体现海鸥伤心的程度,应该强调这个扑字。
(生读“扑”更加急切,有了提升。)
[反思]
在遗像即将收起的那一刻,海鸥竟会“炸了营似的”“扑”过来,这样的情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悲痛欲绝的亲人才有的表现。这里不管是作者把海鸥当成了人,还是此时的海鸥就是有与人一样表现,我在引领孩子学习的时候,牢牢抓住“扑”这个动作去体会海鸥的内心世界。因为这个字是这个句子的“眼”,只要把它体会到位了,那么整个句子也就领悟了,朗读也就到位了。
我是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个词语,实现朗读增量的,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还有一种方法:融合关键字词的比照和辨析。
如果教师过多地运用范读,引领孩子,就会致使孩子一味地“鹦鹉学舌”而缺失了自主的感悟: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孩子的自主感悟朗读,对于孩子的朗读,缺乏引领和指导,也很难达成增量。在关键字词的比照和辨析中,进行读悟结合,效果就非常明显。
[感悟与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并使其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笔者在执教《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中感悟到:只有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课文内涵,才能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独特的情感,也只有把握了这份情,才能进行有效朗读。这一切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引领,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如何才能实现正确的引领,我有了以下的感悟:
一、正确解读文本,才能抓住重点词句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人境始与亲。”文本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凭,有着明确而又多元的价值取向。要让学生正确抓重点词句,教师首先要正确解读文本,充分发挥文本潜在的教学价值。
《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第二课时的目标我定位在“抓重点词句,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是因为我在阅读时被海鸥对老人的那份情震撼了。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在我脑海里久久地挥之不去。我逐字逐句地品读文本,又收集了许多与文本有关的资料,在我心中留下了许多海鸥的形象。在作者笔下,我读出了海鸥是有情有义的动物,他们对老人的去世带有惊讶、着急、紧张、悲伤等许多感情。作者除了对海鸥动作进行细致描绘,还有许多想象的句子来表达对海鸥的敬意。如“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所以,“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是符合文本折射的价值的。
虽然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只有短短的三段话,但是,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很多,每一个都抓显然是不符合课堂实效的。怎么办?我再细细揣摩之后,抓住了“大不一样”“肃立不动”“扑”这几个在每一段中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来理解感悟,发现可行性较好。
所以,教师正确解读文本,抓住文脉,才能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走进文本。
二、正确解读学生,才能实施恰当引领
教师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感悟,我体会到的怎样让学生也能领悟到,这是我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考虑比较多的问题。六年级的学生,对词语的领悟能力强了许多,但是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上。比如说他们在朗读课文时能自然重读“大不一样”这个词,为什么会大不一样,怎样大不一样,很多学生就无法说出来。我认识到学生学习的难点,给学生铺设理解词语的阶梯,把上下文学习体会结合起来理解,学生便豁然开朗了。
又如理解“肃立不动”这个词,我曾经尝试着把这个词从句子中割裂出来读,先学习用低沉的语调读好这个词。结果,单个词语学生能模仿老师的语调读出“肃立不动”的意境,放到句子中马上又找不到感觉了。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课后我找来学生询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学生的一席话提醒了我。“我们不知道海鸥为什么会肃立不动?肃立不动为什么要这样读?我们体会不到,也就读不出来。”首先要让学生有体会,才能让学生读出感受。为此,我想到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肃立不动”,再联系句子体会海鸥的肃立不动源自于对老人的敬和爱。学生的朗读增量也就水到渠成了。
所以,抓重点词句,以悟促读,以情促读,读悟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实现朗读增量。这种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朗读的语气、朗读的节奏这种枯燥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要高明许多。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怎样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真正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们需要摸索更多的方法,寻求更多的途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你我一路同行!
现阶段,营造书声琅琅的课堂是全体语文老师的共识。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都非常注重“读书”形式的多样化,诸如教师领读、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班级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但让我困惑的是,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为什么学生读起来会味同嚼蜡,莫说是有感情,有时连起码的流利与准确都达不到。朗读的外在形式大于实质收获。
[情景描述]
在诸暨市“百家论坛”暨第九届特级教师观摩会上,我执教了《老人与海鸥》。在磨课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进行有效朗读的一些途径,那就是要学会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钻研与揣摩,准确把握课文内涵,努力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对文字感悟越深,对文字蕴藏的内涵挖掘得越深,朗读越能入情入境。现在我结合自己执教的一些片段,谈谈自己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揣摩重点词句,从而实现朗读增量的体会。
一、联系上下文的学习体会,实现朗读增量
[教学片段]
师:谁能读出自己的感动?
生读:“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强调了“大不一样”这个词。
师:这句话既让我们意外,也让我们感动。(出示句子)。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时候特意强调了大不一样这个词,这个词语最让你感动,对吗?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个句子,谁能强调词语,用朗读告诉我,是海鸥的什么大不一样?
生:强调了叫声和姿势。
师:哦,是叫声与姿势。那么,谁又能以同样的方法告诉我,海鸥的叫声与姿势和什么时候大不一样?
生:强调了平时。
师:平时指什么时候?
生:老人去世前。
生:不知道老人去世的时候。
生:遗像没有放在翠湖边的时候。
师:平时海鸥的叫声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平时海鸥的叫声是动听的。
生:悦耳的。
生:舒适的。
师:平时海鸥的姿势是怎样的,你也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平时海鸥飞翔的姿势是优美的。
生:优雅的。
生:轻快的。
生:是开心、愉悦的。
师:是呀,因为有老人,海鸥奏出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因为有老人,海鸥尽情享受着人间的天堂:因为有老人,海鸥和老人展示了一幅人鸥和谐的画卷。可是现在,海鸥的叫声和姿势变成怎样了呢?文中是用哪个词来形容的?
生: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师:你还能用哪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叫声?
生:声音是尖锐的。
生:悲伤的。
生:凄惨的。
师:你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海鸥的姿势?
生:急速飞动。
生:非常沉重,甚至是跌跌撞撞的。
师:的确是大不一样。为什么会大不一样?你读懂了海鸥的内心了吗?
生:因为海鸥舍不得老人。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生:因为海鸥对老人的过世感到万分悲痛。
生:因为海鸥对老人的过世感到意外。
(学生的个别读、齐读都更加强调了“大不一样”这个词。)
[反思]
从一开始学生强调读“大不一样”到后来全班同学都强调读“大不一样”这个词语,我想留在学生心里的感受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最初的朗读是学生的直觉,那么最后的朗读是理解基础上的强调。而且,最初也许只有几位语感不错的学生领悟到了朗读的方法,最后却是全班同学的共同领悟。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离不开老师的引领。
我是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个词语,实现朗读增量的,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一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感受。
老人爱海鸥,海鸥也同样热爱着老人。前文的学习中,学生体会过海鸥因为有老人的照顾,所以飞成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那时的声音与姿势是欢快、愉悦的。可是现在,海鸥的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不正体现了海鸥面对老人去世的意外之痛吗?抓住“大不一样”这个词,及时联系上文的学习体会,既理解了“大不一样”这个词,又走进了海鸥的内心世界,感悟了文本内涵,学生的朗读自然就有了增量。
二、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朗读增量
[教学片段]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师:请一位同学再来读读这句话,请大家注意听:这句话中表示海鸥动作的哪个词感动了他?
生:我觉得是肃立不动这个词感动了他。
师:你在什么时候会肃立不动?
生:升国旗时面对国旗会肃立不动。
生:参加葬礼时面对去世的亲人遗像会肃立不动。
生:扫墓时面对革命英雄纪念碑会肃立不动。
师:海鸥面对什么肃立不动?
生:海鸥面对老人的遗像肃立不动。
师:是啊,这原本只有我们人类才有的表现,却发生在这些海鸥身上,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海鸥十分尊敬老人。
生:海鸥十分重情义。
生:老人对海鸥有付出,海鸥也知道感恩图报。
(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这些句子。穿插范读并提醒:停顿和重音轻读可以表达内心的敬意。学生读出了“肃立不动”的增量。)
[反思]
面对老人的去世,海鸥竟然会有如此出乎意料的表现,这的确值得我们回味。学生能够很敏锐地捕捉到“肃立不动”这个词,反映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但是,为什么这个词让我们感动?学生可能就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理解这个词语蕴含的意思,对理解海鸥对老人的情义显得非常重要。
我是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个词语,实现朗读增量的,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另一种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同时,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让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去体会“肃立不动”是我们对眼前事物满怀尊敬的外在表现,又通过对比,感受海鸥与我们人类一样的情感世界,感悟海鸥超越我们人类情怀的一种境界,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敬、对老人的情和对老人的爱。这时的朗读就是理解层面上的朗读,就是有深刻感悟的朗读。
三、融合关键字词的比照辨析,实现朗读增量
[教学片段]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师:是呀,面对老人的去世,海鸥竟会如此悲痛欲绝,这的确是一处最让我们感动的句子。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这句话。这句话中有一个表示海 鸥动作的字反复出现,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海鸥伤心欲绝的内心世界,是哪个字?
生:是扑字。
师:扑和飞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扑比飞速度更快。
生:扑比飞力量更大。
生:扑比飞心情更急切,用在这里更加说明海鸥伤心的程度。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为了体现海鸥伤心的程度,应该强调这个扑字。
(生读“扑”更加急切,有了提升。)
[反思]
在遗像即将收起的那一刻,海鸥竟会“炸了营似的”“扑”过来,这样的情景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悲痛欲绝的亲人才有的表现。这里不管是作者把海鸥当成了人,还是此时的海鸥就是有与人一样表现,我在引领孩子学习的时候,牢牢抓住“扑”这个动作去体会海鸥的内心世界。因为这个字是这个句子的“眼”,只要把它体会到位了,那么整个句子也就领悟了,朗读也就到位了。
我是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个词语,实现朗读增量的,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还有一种方法:融合关键字词的比照和辨析。
如果教师过多地运用范读,引领孩子,就会致使孩子一味地“鹦鹉学舌”而缺失了自主的感悟: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孩子的自主感悟朗读,对于孩子的朗读,缺乏引领和指导,也很难达成增量。在关键字词的比照和辨析中,进行读悟结合,效果就非常明显。
[感悟与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并使其形成良好语感的基础。”笔者在执教《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中感悟到:只有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课文内涵,才能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独特的情感,也只有把握了这份情,才能进行有效朗读。这一切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引领,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如何才能实现正确的引领,我有了以下的感悟:
一、正确解读文本,才能抓住重点词句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人境始与亲。”文本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凭,有着明确而又多元的价值取向。要让学生正确抓重点词句,教师首先要正确解读文本,充分发挥文本潜在的教学价值。
《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第二课时的目标我定位在“抓重点词句,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是因为我在阅读时被海鸥对老人的那份情震撼了。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在我脑海里久久地挥之不去。我逐字逐句地品读文本,又收集了许多与文本有关的资料,在我心中留下了许多海鸥的形象。在作者笔下,我读出了海鸥是有情有义的动物,他们对老人的去世带有惊讶、着急、紧张、悲伤等许多感情。作者除了对海鸥动作进行细致描绘,还有许多想象的句子来表达对海鸥的敬意。如“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所以,“感受海鸥对老人的深情”是符合文本折射的价值的。
虽然第二部分主要内容只有短短的三段话,但是,描写海鸥动作的词很多,每一个都抓显然是不符合课堂实效的。怎么办?我再细细揣摩之后,抓住了“大不一样”“肃立不动”“扑”这几个在每一段中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来理解感悟,发现可行性较好。
所以,教师正确解读文本,抓住文脉,才能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走进文本。
二、正确解读学生,才能实施恰当引领
教师的理解不能代替学生的感悟,我体会到的怎样让学生也能领悟到,这是我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考虑比较多的问题。六年级的学生,对词语的领悟能力强了许多,但是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上。比如说他们在朗读课文时能自然重读“大不一样”这个词,为什么会大不一样,怎样大不一样,很多学生就无法说出来。我认识到学生学习的难点,给学生铺设理解词语的阶梯,把上下文学习体会结合起来理解,学生便豁然开朗了。
又如理解“肃立不动”这个词,我曾经尝试着把这个词从句子中割裂出来读,先学习用低沉的语调读好这个词。结果,单个词语学生能模仿老师的语调读出“肃立不动”的意境,放到句子中马上又找不到感觉了。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课后我找来学生询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学生的一席话提醒了我。“我们不知道海鸥为什么会肃立不动?肃立不动为什么要这样读?我们体会不到,也就读不出来。”首先要让学生有体会,才能让学生读出感受。为此,我想到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受“肃立不动”,再联系句子体会海鸥的肃立不动源自于对老人的敬和爱。学生的朗读增量也就水到渠成了。
所以,抓重点词句,以悟促读,以情促读,读悟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实现朗读增量。这种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朗读的语气、朗读的节奏这种枯燥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要高明许多。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怎样做到让每一位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真正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们需要摸索更多的方法,寻求更多的途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你我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