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灵魂,重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必须,也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初中生年龄较小,他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然界万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满蓄着探究社会、自然、人类种种奥秘的热情与冲动,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并利用学生的情感特点,结合语文学科突出情感性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语文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完善学生自我人格的教学活动。
一、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去教育学生
初中语文中的很多文章都包含强烈的情感,它的涉及面广、内容多,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自然、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庄重典雅,总之,或多或少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深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应紧扣父子亲情,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父爱,体会人间至情,从而引起共鸣。这些带着明显感情色彩的文章,在课本中为数不少,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品味。
二、撩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地位是主导,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学生心目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通过相机诱导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教《陈情表》一文时,教师可引入这样一段导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篇散文把作者对祖母的孝心表达得淋漓尽致,为历代传诵,古今无数志士为之动容,连当时的皇帝也深受感动,赐其仆人以侍奉其祖母。”学生听了后,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教师接着又说:“李密的《陈情表》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友。’”……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一个个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文章有这样的魅力,一下子就把他们引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上来。
三、教师以自身情感去陶冶学生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教育需要激情,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这种激情的主导者便是教师,教师的热情会直接影响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语文教师首先要以爱子之心去爱学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教师的举手投足、面部表情、衣着打扮乃至于每一个眼神,都是无形的温暖,不仅能传达丰富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其次,语文教师要借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用心体会。语文教师的语言无论是课前的导入、课堂上的讲析,还是语文的朗读,都要饱含情感,不仅要干净利落无杂质,还应当简洁、优美、有磁性。如教《荆轲刺秦王》时,一位语文教师作了这样的结语:“他为燕子丹策划,劝说樊于期,易水壮别,特别是秦廷刺秦王,都充分表现了荆轲是一位英雄,他勇敢、沉着、反抗强暴的精神为人民所传诵。”仅仅数语,就使学生马上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印象。
四、 创造一种氛围,用情感去呼唤学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种有效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例如,教《生命的意义》一文时,教师可讲述一段发生在风景区的动人故事: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上正欣赏峡谷美景时,缆车突然离开了缆绳,急速的坠落……就在缆车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年仅两岁的孩子。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此时,插入多媒体播放歌手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听歌曲时,教室一片寂然。接着教师提问:“在父母为你托起了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请你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开头,说说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生活方式。”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而且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特点,在充分展示文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从而揭示情境中的寓意。
总之,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
(通渭县碧玉中学)
一、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去教育学生
初中语文中的很多文章都包含强烈的情感,它的涉及面广、内容多,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自然、军事等各方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庄重典雅,总之,或多或少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深挖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背影》一课时,教师应紧扣父子亲情,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父爱,体会人间至情,从而引起共鸣。这些带着明显感情色彩的文章,在课本中为数不少,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品味。
二、撩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地位是主导,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学生心目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之弦,通过相机诱导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教《陈情表》一文时,教师可引入这样一段导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篇散文把作者对祖母的孝心表达得淋漓尽致,为历代传诵,古今无数志士为之动容,连当时的皇帝也深受感动,赐其仆人以侍奉其祖母。”学生听了后,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教师接着又说:“李密的《陈情表》文辞优美,感情真挚,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友。’”……这样的导入,让学生一个个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文章有这样的魅力,一下子就把他们引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上来。
三、教师以自身情感去陶冶学生
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教育需要激情,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这种激情的主导者便是教师,教师的热情会直接影响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语文教师首先要以爱子之心去爱学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教师的举手投足、面部表情、衣着打扮乃至于每一个眼神,都是无形的温暖,不仅能传达丰富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其次,语文教师要借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感官,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用心体会。语文教师的语言无论是课前的导入、课堂上的讲析,还是语文的朗读,都要饱含情感,不仅要干净利落无杂质,还应当简洁、优美、有磁性。如教《荆轲刺秦王》时,一位语文教师作了这样的结语:“他为燕子丹策划,劝说樊于期,易水壮别,特别是秦廷刺秦王,都充分表现了荆轲是一位英雄,他勇敢、沉着、反抗强暴的精神为人民所传诵。”仅仅数语,就使学生马上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印象。
四、 创造一种氛围,用情感去呼唤学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种有效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例如,教《生命的意义》一文时,教师可讲述一段发生在风景区的动人故事: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上正欣赏峡谷美景时,缆车突然离开了缆绳,急速的坠落……就在缆车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年仅两岁的孩子。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此时,插入多媒体播放歌手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听歌曲时,教室一片寂然。接着教师提问:“在父母为你托起了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请你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开头,说说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生活方式。”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而且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特点,在充分展示文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从而揭示情境中的寓意。
总之,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
(通渭县碧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