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讨论当今社会重要却不受重视的一环: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处在青少年来说,如果不能及时地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对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敏感期的他们也许很容易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方法:以当下青少年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的漫画为切入点,通过这种易于接受的形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同时结合相关资料思考心理学领域中绘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结果:发现比起其他方法,绘画或者欣赏画作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结论:使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漫画形式,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描写,更易于帮助青少年疏导情绪,改善性格缺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字:心理干预;漫画;性格
一、漫画的视觉优势
有研究表明,人脑处理视觉内容的速度比文字快6万倍,记忆宫殿或思维导图记忆法就是利用了人们图片处理速度大于文字这种原理产生的。想要记住东西,一种好方法就是把左脑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右脑易记住的图像。虽然单从信息含量来看,图难以与文字相比,但是,漫画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速度与知识的吸收效率,如网红漫画《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就用最精简的信息向大众普及基础历史知识,“局部气候”等微博科普号,以易懂的文字配上有趣的图片,科普门槛大大降低。虽然图片就知识量来说比无法与书本相比,但色彩丰富、图形简洁,更易吸引读者眼球,若内容足够有趣,感兴趣的读者自然可以在阅读后主动查询相关知识,对于兴趣平平的读者来说,也在脑中留下了印象。所以比起单纯的文字,漫画这种形式在当今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中有着一定视觉优势,可以很好的利用读者空闲时间向其传输知识。
二、绘画心理治疗的现状分析
(一)绘画对舒缓心理情绪的积极意义
据史料记载,绘画的心理治疗功效最早在1930的美国被提出,通过让精神病患画画可以使其得到改善,这说明绘画能对人的心理精神健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看画识童心》一书中,作者徐静茹讲述了她作为儿童绘画疗愈师所经历的案例,通过列举大量儿童的绘画作品来指导家长老师如何注意到孩子的问题并满足其心理需求。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疗愈师可以通过一幅绘画作品来发现作者心理潜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心理干预并及时疏导孩子情绪。比如,根据孩子画家庭成员的顺序来判断谁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或根据太阳的位置判断孩子缺少的心理需求。同时,除了让孩子亲手画画抒发心情,仅仅是单纯的绘画欣赏也能够改变人的情绪,充分利用赏画来影响不良负性情绪,是一个传统而又新颖的研究[1]。
对于绘画作品,每幅画的色彩与线条都蕴含着作者的心理与性格。蒙德里安在他的《构成》系列中,用四平八稳的正经格子表现着他的理性平稳与规矩;康定斯基在他的《作曲》系列中,用洋溢着热情的线条与色彩歌唱着他的活力与热情。油画家周颖超先生曾经说过,绘画就是画自己的一种状态。音乐家用乐曲表现自我,舞蹈家用舞姿抒发心境,对画画人来说,每幅画作都是作者当时的心境与心理状态的映射。欣赏绘画作品不仅可以提高欣赏者的审美品味,也可引导读者自己作画抒发情绪,达到一定舒缓心理压力的目的。
(二)悲伤情绪对个体的影响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不可避免地经历挫折、失败等打击,如果没有正确方式排解悲伤情绪就很容易引发抑郁心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2017年一项研究表明,处于悲伤情绪下的个体的主观年龄会变大。主观年龄通俗来讲,就是个体认为自己是多少岁,例如一个80岁的人是可以认为自己是30甚至20岁的。已有研究表明,主观年龄小于实际年龄的人容易感到愉快,也有着更高的幸福感并更加长寿。而负面情绪带来的悲伤感会让个体回忆起自己负面经历,更易沉浸在无助、悲哀的评价里无法自拔,即有一种“老了十几岁”的感觉。
持续的悲伤也会削弱个体的身体免疫功能,当人体出现持久或过度的情绪反应,可导致严重、长时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人体器官,产生器质性病变[2]。悲伤个体可能更容易患上心因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等[1]。
而研究表明,控制绘画音乐的右脑更善于处理情绪问题。研究者(Langer SK 1953)曾经说,人的情感和情绪是难以用语言影响到的,而艺术可以将情感外化,从而使个体可以思考并理解这些困扰,达到缓解悲伤情绪的目的。
(三)公众对心理健康态度的现状分析
国人对疾病的耻辱感是长期存在的,这种病耻感不仅表现在病人自己内心的自卑自责上,也表现在其家属对精神类疾病的耻辱上。这使得相当一部分被精神疾病影响的人群无法客观、及时地受到专业治疗。
自限性疾病,即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自然终止,并可以逐渐恢复健康状态的疾病,常见类型有伤风感冒等。而精神类疾病大多不是这样,一旦患病就需通过治疗来干预病情。因为患者的症状无法通过时间的推移来得到缓解,若一味忽视病情,那么无论对患者还是其家属都是一种折磨。
然而,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持排斥态度,曾有学者调查了美国公众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对精神分裂、抑郁症等患者都保持排斥;在医科大学高年级有精神疾病学知识经历的群体中,他们几乎所有人都不愿与精神疾病患者做邻居或者与其产生瓜葛。调查结果中甚至呈现出学历越高,越少认同患者的趋势。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患者及其家属两方面都拒绝就医,最后只能放置病情任其恶化。
正视此类疾病要先从自身角度脱离病耻感,同时社会也需要正视心理、精神类疾病的相关问题。人作为社会动物,仅仅是患者改变观念,并不能改善他们在这个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三、漫画作品在心理干预方面的分析
(一)主角性格对作品的影响分析
如果以主角的性格为基准将漫画分类,那么可以分成外向型,和内向型。
外向主动型主角的漫画如《海贼王》《火影忍者》,他们的主角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路飞与鸣第一话就定下志向,这类故事有着主动的主角和可靠的伙伴。然而此类型的主角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虽然讀者会在感官上得到满足却容易感到落差。内向被动型主角的漫画如《死神》《家庭教师》,他们是被强行推上舞台、被动进入命运成为别人的一颗棋子,他们刚开始的一切行动都是被别人安排的。一护莫名成为见习死神,纲吉突然成为黑手党头目,他们被剧情推动才渐渐成长。 我们知道,内向者一般通过自我独处获得能量,外向者偏爱通过社交获得能量。这不是说内向者不善社交,而是说社交会使他们疲惫。相反,外向者就能在热闹的场合下弥补内心的损耗。性格没有绝对的优劣,但是社会对内向人似乎一直很苛刻,小如体育课两两分组,大如微博上意见领袖的发言,不当众表达自己就很难获得重视。但是,内向人不像喜欢视线的外向人,他们大多很少当众表达自己观点所以存在感普遍低下,导致人们易忽略其贡献,从而给社会造成一种只有主动表达才能得到认可的错觉,进而使内向群体产生挫败感。
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在家庭中大多处在家长的支配下,家人不当的爱与控制欲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当今社会中,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压力大而抗挫折能力小,再加上家庭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忽视,就为很多悲剧埋下了隐患。对比国外面向学生丰富的心理干预项目如环境干预、开设情感训练课等,我国在这方面投入力量薄弱,形式多为问卷调查且缺少回访力度。所以,在机构正规性、人员专业性、形式多样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空间。而漫画作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一种形式,如若包含了心理教育的元素,不仅对青少年来说容易接受,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其产生影响。而且具有可塑性的漫画角色也利于满足不同需求的心理干预,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同时,从跨媒体叙事方面来讲,一部心理相关的漫画也有机会被开发成游戏、动画去登上荧幕增加曝光率,以广泛多样的渠道达到教育与治愈的目的。
(二)漫画共情能力的优势
吴俊琳在论文《学生学校适应心理辅导》中举出了一个心理干预的案例,她在面对面对一个有些难以沟通的不融入集体的男生时一直无法接近其内心,但当那个男生因为喜欢的漫画人物死亡而伤心时,她以男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打开男生的心门。于是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吴俊琳发现他喜欢的漫画人物都有相似的特质,都是强大、智慧且成功的,而男生自己因与漫画角色的差距而苦恼,遇到挫折的他采用了消极的应对方式,于是选择逃避到漫画世界中。
由此例可见,漫画这种轻松通俗的艺术形式易于被青少年接受,喜爱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的愿望,对研究青少年心理有一定价值。
(三)漫画在心理干预领域的局限性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3]。
而漫画作为一种娱乐性质较强的艺术,很难成为一种正规的治疗方式,至多成为一种预防性的干预手段(心理干预的范围分三个等级,分别是以面向健康人群的一级干预、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和已经出现障碍人群的三级预防)。心理及精神类疾病作为一种非自限性疾病,漫画这种形式虽然有助于负面情绪实体化,利于医生理解病情,但要想治愈还是要寻求专业工作者的帮助。
四、结语
漫画作为一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艺术形式并不是年轻一代的专属,就像在日本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有看漫画的权利, 针对不同需求还有细致的分类。而我国大众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漫画就是小孩子的东西”上,想让漫画被社会认同还是任重道远。但其实,如果能利用好漫画这一兼具娱乐性与文学性的艺术形式,再加上心理疗愈的元素,对青少年心理教育会有不小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玉伟. 绘画审美欣赏影响大学生悲伤情绪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2]宋梧桐,王泓午,李德杏.心身疾病相关心理因素的中医学分类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08):135-136.
[3]范明亮,金愛慧,王浩,高玉琴,郑燕杰,岑东.心理干预在检验科服务窗口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06):61-63.
关键字:心理干预;漫画;性格
一、漫画的视觉优势
有研究表明,人脑处理视觉内容的速度比文字快6万倍,记忆宫殿或思维导图记忆法就是利用了人们图片处理速度大于文字这种原理产生的。想要记住东西,一种好方法就是把左脑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右脑易记住的图像。虽然单从信息含量来看,图难以与文字相比,但是,漫画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读者的阅读速度与知识的吸收效率,如网红漫画《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就用最精简的信息向大众普及基础历史知识,“局部气候”等微博科普号,以易懂的文字配上有趣的图片,科普门槛大大降低。虽然图片就知识量来说比无法与书本相比,但色彩丰富、图形简洁,更易吸引读者眼球,若内容足够有趣,感兴趣的读者自然可以在阅读后主动查询相关知识,对于兴趣平平的读者来说,也在脑中留下了印象。所以比起单纯的文字,漫画这种形式在当今碎片化的信息时代中有着一定视觉优势,可以很好的利用读者空闲时间向其传输知识。
二、绘画心理治疗的现状分析
(一)绘画对舒缓心理情绪的积极意义
据史料记载,绘画的心理治疗功效最早在1930的美国被提出,通过让精神病患画画可以使其得到改善,这说明绘画能对人的心理精神健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看画识童心》一书中,作者徐静茹讲述了她作为儿童绘画疗愈师所经历的案例,通过列举大量儿童的绘画作品来指导家长老师如何注意到孩子的问题并满足其心理需求。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疗愈师可以通过一幅绘画作品来发现作者心理潜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心理干预并及时疏导孩子情绪。比如,根据孩子画家庭成员的顺序来判断谁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或根据太阳的位置判断孩子缺少的心理需求。同时,除了让孩子亲手画画抒发心情,仅仅是单纯的绘画欣赏也能够改变人的情绪,充分利用赏画来影响不良负性情绪,是一个传统而又新颖的研究[1]。
对于绘画作品,每幅画的色彩与线条都蕴含着作者的心理与性格。蒙德里安在他的《构成》系列中,用四平八稳的正经格子表现着他的理性平稳与规矩;康定斯基在他的《作曲》系列中,用洋溢着热情的线条与色彩歌唱着他的活力与热情。油画家周颖超先生曾经说过,绘画就是画自己的一种状态。音乐家用乐曲表现自我,舞蹈家用舞姿抒发心境,对画画人来说,每幅画作都是作者当时的心境与心理状态的映射。欣赏绘画作品不仅可以提高欣赏者的审美品味,也可引导读者自己作画抒发情绪,达到一定舒缓心理压力的目的。
(二)悲伤情绪对个体的影响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不可避免地经历挫折、失败等打击,如果没有正确方式排解悲伤情绪就很容易引发抑郁心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2017年一项研究表明,处于悲伤情绪下的个体的主观年龄会变大。主观年龄通俗来讲,就是个体认为自己是多少岁,例如一个80岁的人是可以认为自己是30甚至20岁的。已有研究表明,主观年龄小于实际年龄的人容易感到愉快,也有着更高的幸福感并更加长寿。而负面情绪带来的悲伤感会让个体回忆起自己负面经历,更易沉浸在无助、悲哀的评价里无法自拔,即有一种“老了十几岁”的感觉。
持续的悲伤也会削弱个体的身体免疫功能,当人体出现持久或过度的情绪反应,可导致严重、长时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人体器官,产生器质性病变[2]。悲伤个体可能更容易患上心因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等[1]。
而研究表明,控制绘画音乐的右脑更善于处理情绪问题。研究者(Langer SK 1953)曾经说,人的情感和情绪是难以用语言影响到的,而艺术可以将情感外化,从而使个体可以思考并理解这些困扰,达到缓解悲伤情绪的目的。
(三)公众对心理健康态度的现状分析
国人对疾病的耻辱感是长期存在的,这种病耻感不仅表现在病人自己内心的自卑自责上,也表现在其家属对精神类疾病的耻辱上。这使得相当一部分被精神疾病影响的人群无法客观、及时地受到专业治疗。
自限性疾病,即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自然终止,并可以逐渐恢复健康状态的疾病,常见类型有伤风感冒等。而精神类疾病大多不是这样,一旦患病就需通过治疗来干预病情。因为患者的症状无法通过时间的推移来得到缓解,若一味忽视病情,那么无论对患者还是其家属都是一种折磨。
然而,公众对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持排斥态度,曾有学者调查了美国公众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发现相当一部分人对精神分裂、抑郁症等患者都保持排斥;在医科大学高年级有精神疾病学知识经历的群体中,他们几乎所有人都不愿与精神疾病患者做邻居或者与其产生瓜葛。调查结果中甚至呈现出学历越高,越少认同患者的趋势。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患者及其家属两方面都拒绝就医,最后只能放置病情任其恶化。
正视此类疾病要先从自身角度脱离病耻感,同时社会也需要正视心理、精神类疾病的相关问题。人作为社会动物,仅仅是患者改变观念,并不能改善他们在这个社会中的“特殊地位”。
三、漫画作品在心理干预方面的分析
(一)主角性格对作品的影响分析
如果以主角的性格为基准将漫画分类,那么可以分成外向型,和内向型。
外向主动型主角的漫画如《海贼王》《火影忍者》,他们的主角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路飞与鸣第一话就定下志向,这类故事有着主动的主角和可靠的伙伴。然而此类型的主角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虽然讀者会在感官上得到满足却容易感到落差。内向被动型主角的漫画如《死神》《家庭教师》,他们是被强行推上舞台、被动进入命运成为别人的一颗棋子,他们刚开始的一切行动都是被别人安排的。一护莫名成为见习死神,纲吉突然成为黑手党头目,他们被剧情推动才渐渐成长。 我们知道,内向者一般通过自我独处获得能量,外向者偏爱通过社交获得能量。这不是说内向者不善社交,而是说社交会使他们疲惫。相反,外向者就能在热闹的场合下弥补内心的损耗。性格没有绝对的优劣,但是社会对内向人似乎一直很苛刻,小如体育课两两分组,大如微博上意见领袖的发言,不当众表达自己就很难获得重视。但是,内向人不像喜欢视线的外向人,他们大多很少当众表达自己观点所以存在感普遍低下,导致人们易忽略其贡献,从而给社会造成一种只有主动表达才能得到认可的错觉,进而使内向群体产生挫败感。
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在家庭中大多处在家长的支配下,家人不当的爱与控制欲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当今社会中,青少年生命教育缺失,压力大而抗挫折能力小,再加上家庭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忽视,就为很多悲剧埋下了隐患。对比国外面向学生丰富的心理干预项目如环境干预、开设情感训练课等,我国在这方面投入力量薄弱,形式多为问卷调查且缺少回访力度。所以,在机构正规性、人员专业性、形式多样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空间。而漫画作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一种形式,如若包含了心理教育的元素,不仅对青少年来说容易接受,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其产生影响。而且具有可塑性的漫画角色也利于满足不同需求的心理干预,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 同时,从跨媒体叙事方面来讲,一部心理相关的漫画也有机会被开发成游戏、动画去登上荧幕增加曝光率,以广泛多样的渠道达到教育与治愈的目的。
(二)漫画共情能力的优势
吴俊琳在论文《学生学校适应心理辅导》中举出了一个心理干预的案例,她在面对面对一个有些难以沟通的不融入集体的男生时一直无法接近其内心,但当那个男生因为喜欢的漫画人物死亡而伤心时,她以男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打开男生的心门。于是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吴俊琳发现他喜欢的漫画人物都有相似的特质,都是强大、智慧且成功的,而男生自己因与漫画角色的差距而苦恼,遇到挫折的他采用了消极的应对方式,于是选择逃避到漫画世界中。
由此例可见,漫画这种轻松通俗的艺术形式易于被青少年接受,喜爱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的愿望,对研究青少年心理有一定价值。
(三)漫画在心理干预领域的局限性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3]。
而漫画作为一种娱乐性质较强的艺术,很难成为一种正规的治疗方式,至多成为一种预防性的干预手段(心理干预的范围分三个等级,分别是以面向健康人群的一级干预、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和已经出现障碍人群的三级预防)。心理及精神类疾病作为一种非自限性疾病,漫画这种形式虽然有助于负面情绪实体化,利于医生理解病情,但要想治愈还是要寻求专业工作者的帮助。
四、结语
漫画作为一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艺术形式并不是年轻一代的专属,就像在日本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有看漫画的权利, 针对不同需求还有细致的分类。而我国大众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漫画就是小孩子的东西”上,想让漫画被社会认同还是任重道远。但其实,如果能利用好漫画这一兼具娱乐性与文学性的艺术形式,再加上心理疗愈的元素,对青少年心理教育会有不小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玉伟. 绘画审美欣赏影响大学生悲伤情绪的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2]宋梧桐,王泓午,李德杏.心身疾病相关心理因素的中医学分类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08):135-136.
[3]范明亮,金愛慧,王浩,高玉琴,郑燕杰,岑东.心理干预在检验科服务窗口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06):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