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于树上的诗人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i25163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不转睛地盯着小小的手机屏幕,观察——热点或是新鲜事,网友的怪诞说法,专家又有什么新的惊人语……略知半懂后,便将一百四十字堆积,如导弹般不断发射,浑然是一位雄姿英发的大将军。
  无声的血沾满了校服,随后流淌到了沥青马路上,那红色如此美丽;“禁止入内”的黄色胶带被粘贴在各处,相关人员疏散着人们,“请大家离开”!反而引来了更多围观的人们。他们炸开了锅似的,纷纷掏出手机,拍下照片……屏幕中不断播放着这样的画面:“昨天晚上在这个小区,有个女孩跳楼自杀了……”毫无波动的声音呈现在了一无所知的显像管的外侧。
  不多久,女孩的尸体被人抬走,她存在的最后证明,被在场的陌生的大人们清理得一干二净,可在网上却早已闹得沸沸扬扬。
  “我知道那个女孩!她是我们学校里那个特别有名的运动员,老师们都特别看好她。”
  “听说是在一场比赛中服用了兴奋剂,之后又被同学们孤立,大概是受不了舆论压力才自杀的。”
  “对啊,那个爆出她服用兴奋剂的视频我也看过!前阵子在网上还闹得特别大!”
  “原来是这样啊,靠药物获得冠军的人,还在妄想着能够当英雄?”
  “用这种卑鄙手段的人,活该去死啊!”
  “人气运动员因舆论压力而自杀”瞬间上了热搜榜,获得无数点赞与转发。
  一时间言论肆意弥漫,女孩成了人们的枪口所指。为她说话的人都成为了异类,一并被攻击着,即使有为之辩解的话语,也早被淹没在狂暴的海洋中,默默地观看着事态发展。在这个时候,舆情管制,不值一提;真实与否,当然更不值得探究。只要跟着大众的想法发言就行了吧,说不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大火一把。指尖疯狂飞舞着,胡乱地粘贴着,堆积起无用的文字,将无火之处一并点燃。就仿佛一个坐在树上的诗人,高高在上,陶醉于发表,满足地回应着同感的话语,即使根处早已腐烂不堪,却仍“花枝招摇”地微笑,沉醉在跟随着大众发言的过程中。
  无须多长时日,这个消息慢慢被其他新发生的事情覆盖、遗忘。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发生了什么,电视上又报道了什么,新的新闻与伴随着的舆论依旧热闹地上演,女孩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平常的时刻,一个小小的视频和一段简短的发言又抓住了人们的眼球——“那个女孩爆出服用药物的视频是一个后期合成的视频”。
  “我就说吧,她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曾经的沉默者们纷纷站了出来,对自己曾经的沉默表示無比自豪。网友们纷纷倒戈,大吵大闹地发表着新的言论,曾经说过了什么都已经不重要。早就藏好的“钢琴线”,无声地寻找着新的目标。
  “一个拥有着无限未来的人就这样被人们冤死了,网络暴力真的太恐怖了。”
  “那些随意发言的人在这之前就不会经过脑子思考吗?”
  “她的同学们也是,什么都不清楚,就做出这样过分的事。”
  那个女孩只是世间众人,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人生中一个小小的波动。
  手中握着言语的刀刃,不断地为自己辩解,在想象中成为一位诗人,一直玩着过家家的游戏,在人的不幸上涂上甜美的蜂蜜。
  随波逐流,迎合着大众的发言,忘记了真正的眼泪和笑容,不论怎样都持续着这样的生活——那棵早已腐烂的大树仍被虚空的诗人寄住着。
  评委在线
  还原事实,洞悉人心,深刻理性
  作者的视角独特,没有泛泛而谈,反而别出机杼,从一个故事入手,切入论证核心——与舆论事件无关的普通人的态度,论证了一个深刻的人性命题。首先,作者对普通人的定位:一群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人;其次,普通人的“功能”:握着言语的利刃;最后,普通人的缺陷:随波逐流,跟风迎合。正是无数这样的普通人,让舆论风暴中的当事人被击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令人触目惊心。当然,作者的深刻还不止于此,文章最后说,“那棵早已腐烂的大树仍被虚空的诗人寄住着”,暗喻人性不会改变,类似的故事将一再重现。这一稍显悲观的论断,其实还原的正是人类真实的心理。
  总之,我们读后,会沉默良久,会思考良久,然后,期待自己可以改变……
  (肖尧)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世界至高文学殿堂发表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时至今日,“中国故事”已和“中国梦”并称为时代两大主题。故事,是思想的烙印,饱含感情色彩和感官细节,好故事能触摸到心灵的最深处,让对方和你共鸣,朝着共同的愿景前进。故事也是“世界语”,过去的历史能引起今天的共鸣,其蕴含的哲理、文化、味道,让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时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如今的中国已
期刊
好文章是有心人寫就的。  有心之一,以一般人不会注意的客之视角来观白乐天的情感轨迹。什么?《琵琶行》中还有客人?很多粗线条的人会疑问。答案是:真的有。且看诗歌前八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正是因为白乐天在浔阳江头送将要归去的客人,才有了后面忽然听到琵琶声,于是有了白乐天的一番感慨,有了这首
期刊
“烽火戏诸侯”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周幽王为取悦美人,不惜三次假装遇敌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最终也失了民心,天下大乱。我本认为这般愚蠢的故事不会再次发生。然而,随着各种网络媒体的出现,“当代烽火”重新燃起,戏耍着各路“诸侯”。  如今,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兴起,“独家报道”“小道消息”比比皆是。它们往往有很强的娱乐性,而且更有一种“叛逆心理”。一条花边新闻,其内容甚至会逆转十几次仍无法得知真正的结果,其
期刊
王小波曾说过:“我这一生听过各种错误故事,奇怪的是,错得越厉害,就越有人信,这都是因为它让人振奋。”的确,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新闻层出不穷,最信誓旦旦的舆论结果却往往演变为最不可靠的消息。我们现在可以听到很多声音,但真正需要被关注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浮躁的时代,做出独立的判断,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处世哲学。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收信息,它们影响我们的
期刊
本届放胆大赛有命题限制,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戴着镣铐跳舞,大家在同一起跑线出发,评奖更为公允。再者,我们不希望把自由写作和高考作文打造成极端的对立面,二者应互为借鉴、互相补充。最后,根据以往经验,極端的放飞也会导致写作者无话可说,我们鼓励尽情挥洒激扬文字,但并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章法,有所引导的话题更能激发写作者热情。  经过两个多月评选,我们从上万篇来稿中评选出千余篇获奖作品和数十篇发表作品
期刊
红尘滚滚,杂念纷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似乎随处可见成功秘籍、人生宝典。家长说、教授说、网上说……这是个众说纷纭的世界。而正是在这喧嚣的红尘之中,我们更应守住自己的本心。  如果一个人无法守住自己的本心,就很容易失去真正的自我,最终会丧失对生活的主动权,以致只能让自己随着大众奔走。《河南两考生高考答题卡被调包》——一则新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引爆了一个夏天,高考的威严和公正被质疑,大众多年累积的
期刊
2019年,放胆作文大赛18岁了。巧合的是,2019年参加我们放胆作文征集活动的,恰恰是2001-2003年出生的学子们。00后,他们真正登上了生活的舞台,正在用自己青春的声音表达着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  00一代,他们的成长期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没有经历战乱、饥饿和伤痛,他们的成长历程中,物质持续繁荣,知识不断爆炸,电子产品风靡……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也随之发生了质的改变。  1.
期刊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打开手机、电脑,各种信息汹涌而至。在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内容碎片化的今天,“有图/视频有真相”已经成为过去式了,通常上一秒看似言之凿凿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下一秒就有可能被推翻。  在此起彼伏的热点转换和新闻反转中,我们缺乏等待事实的耐心和审慎的判断力,很容易随波逐流,先是无脑地一边倒点赞,等新事实出现了,再不加辨别、一边倒地谩骂,公众一次次地在“反转新闻”中情绪化地
期刊
生活在一个大数据时代,不同的消息充斥着我们的感官。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有大喇叭的时代,如何保持独立的思维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为我们搭建了各种跨越时空的社交平台,人们借着这一优势,开始任意且随意地交换起自己的观点来。那么,如何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呢?  要想拥有独立的思维,首先便必须要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没有知识储备,纵使你有再精妙的辩论技巧,有再三寸不烂之口舌,也缺乏立足上层建
期刊
题目一:  【故事,我独一无二的表达】  总是喜欢写点什么,又不喜欢长久地纠结于必须写点什么——世间的事就是如此矛盾。  常常想:如果给我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自由、漫无边际叙写的机会,那我会以怎样的方式去表达,可能我会选择诗歌,以一种优雅的姿态去描述我内心的波澜,只是诗歌的内敛与典雅,恐怕无法传递我散乱而琐碎的念头;可能我需要用议论,用逻辑与雄辩去教导这个世界,但我深知我思想的单薄,甚至带点无知,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