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促销7大选择技巧之二区域市场与终端商超的选择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在做终端促销投入之前,除了选择时机,还需要企业把握两个重点问题:
  我应该往哪个区域投入终端促销?
  我应该往哪类终端投入促销?
  这两个问题的解答与否,实际上决定着终端促销计划很大一部分投入的成本和最终绩效--如果把促销费用,也就是珍贵的企业现金流投入到了错误的区域或者终端,那企业就会遭遇双重损失,甚至失去一年的好业绩。
  
  区域市场和终端的分类标准
  
  对区域市场/终端进行分类时,都可以采取客观和主观两种方法:
  1.客观分类法:即以行业总体性地域分布或零售行业的单店状况为基准,不去考虑企业自身的销售情况。
  如在区域划分上,国内市场可分为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代表的一类市场,以杭州、苏州、青岛等城市为代表的二类市场,其他地区都被列为三类市场。或者以中心城市为代表的一类市场,以中心城市的郊县和其他中小城市为代表的二类市场,以乡镇为代表的三类市场;或者以地理区域分的东北市场、华北市场等。
  而对于终端,则可依据营业面积大小和销售额高低,把终端商超分为大店、小店;也可以按销售额排列划分为A、B、C、D店。
  2.主观分类法,即以企业在各区域/店的销售表现为基准,不去考虑什么市场或终端的大背景。
  如以绝对市场销量和相对市场份额为两个纬度,可以将企业销售的区域市场,分为以下几类(见图1):
  


  相类似的,如以商超的绝对市场销量和相对市场份额两个纬度,来区分企业的终端商超,可以得到以下四类终端(见表2)。
  
  两种分类法各自的适用情形
  
  主观或客观两个分类法,对于企业而言都有重要意义,但需要区分企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才能找到它们适合的情境。这时,我们就要看自己的企业到底在采取什么成长战略(参考相关链接)。
  企业的终端促销活动,肯定是在三种密集型成长战略中的其中一个战略指导下完成的。因此要确定促销活动的实施区域或实施终端,则需按照以下规律:
  如果企业实行"市场渗透战略"及"产品开发战略",则其进入的是现有市场,就可以参考以往的销售情况,显然,可采用主观分类法。
  


  企业实行"市场开发战略"(乃至多样化战略),这是进入新市场时,企业没有基础,必须要考量行业背景容量、区域竞争状况或商超单店销售情况等客观信息,因此适用客观分类法。
  
  具体区域市场的确定
  
  当企业实施"市场开发战略"时,按照客观分类法,则需要对行业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仔细盘点竞争者的市场表现,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状况,采取避实就虚的差异化策略,选择一个对于企业而言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区域,进行促销活动--总之,追求的是新字。
  比如娃哈哈在早期开拓市场时,有意避开竞争激烈的一类市场,选择幅员辽阔的二、三类市场推广,选择新的通路方式(与超大量的二批商合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跨国企业由于缺乏对本土客观情况的把握,初期人市一般都选在中心城市进行大规模终端促销。
  当企业实施"市场渗透战略"及"产品开发战略"时,按照主观分类法,就得到图1显示的四类市场。四个区域市场各自有不同的特性,及相对应的市场竞争策略。(见表1)
  


  根据上表,我们只能确定第三类市场是要被抛弃的。但是对于其他三个市场,还有一个选择过程。这些选择要素包括:
  促销活动的目的(为品牌量,还是为渠道关系?);
  企业的的广告宣传资源;
  该区域的市场渠道网络和零售网点情况,能否以较快的速度完成前期铺货;
  经销商的实力及合作意愿,能否在活动期间提供相应支持;。终端市场基础情况,区域内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具体终端商超的确定
  
  当企业实施"市场开发战略"时,按照客观分类法,首先需要对行业商超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盘点竞争者的市场表现,然后避实就虚,选择一个对于企业而言具有比较优势的终端商超,进行促销活动。
  同样拿娃哈哈举例,它开拓市场时,有意避开竞争激烈的KA店,而选择数量众多的B、C、D店,乃至农村的夫妻老婆店进行市场推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跨国企业初期人市则只能选择在KA进行推广,这已经成为了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首映式和序曲。
  当企业实施"市场渗透战略"及"产品开发战略"时,按照主观分类法,如图2划分的四类终端商超各自有不同的特性,及相对应的市场竞争策略。
  根据上表,我们只能确定C、D店是要被抛弃的。但是对于其他三种终端,还有一个选择过程。这些选择要素包括:
  促销活动的目的(为品牌?销量?为终端关系?);
  企业的广告宣传资源;单店人流量、形象、地理位置等基础条件;
  商超定位及其商圈的顾客群,与促销产品的定位、目标消费群一致,即消费品促销要以社区、家庭零散购买为主;
  店方有较好的合作意愿,能够提供(有偿)较大较好的陈列位置,愿意配合厂方促销、备货、陈列、让利、宣传、定价等。
  H公司错在哪里
  
  H公司(其基本情况请参见本刊上期专题介绍)的根本性错误在于:他本身是处于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渗透战略的实施阶段,但对于促销却采用"市场开发战略"的促销计划方法。
  
  促销区域方面
  H公司以往的促销活动,一般分为"从上到下"的促销活动,和"从下至上"的促销活动两种类型。
  "从上到下"指的是企业市场部统一安排(实际上是老总直接授意安排)的促销活动,但在具体运用中,却没有对不同区域市场进行分析,往往是一套方案打遍全国。
  而"从下至上"是指各区域主管(经销商)向H企业总部提报促销申请,然后由总部进行审批。这必然导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最需要促销资源的区域,一年到头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帮助。
  H公司现阶段的促销活动,均属于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渗透战略。所以采取主观分类法,根据企业营销现状从各区域市场排出相应的分类。
  同时,由于H公司该阶段的推广活动,是在区域市场有限范围内进行的,而且推广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少有广告配合,很难在处于相对劣势的区域获得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建议企业将促销区域选择在了"一类区域市场",即绝对销售额、相对市场份额与邻近区域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市场做得相对成熟的区域。一类市场的选择,实际上是为以促销活动为核心的推广计划顺利执行,提供销量增长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资源的外部保障。
  


  
  促销终端方面
  分析H公司销售报表,可发现每次促销几乎都会涵盖所有终端,无论是大店、还是小店,无论是H公司强势的终端,还是弱势终端。比如,在"强生"非常强势的某地家乐福店,H公司硬是投入大量促销资源,一个阶段下来,销售额几乎没有一点上升的迹象。而还有很多本应在商超投放的"炮弹",在进入没有受控的农村市场后,变成供给渠道的"黑血"。
  H公司处于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渗透战略阶段,所以我们在对目标市场的分类选择上,采取了主观分类法,根据企业在商超的销售情况进行梳理,对商超分类。
  由于H公司准备开展的推广活动,核心目的是要保证新产品的顺利启动,所以衡量活动成功的标准是产品销售额,而不是品牌影响力。据此,当选择在那些具有较大销量成长空间的单店,即两类"B店",而不是销量增长有限的A、C、D店;
  同时,H公司在B店(高占有率)开展促销活动,能加强与商超紧密的合作关系,且能在提高销量的同时,有效提高竞争壁垒;在另一类B店(高销售额)开展促销活动,预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编辑:张斌[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05年5月25日,一封主题为“夜不能寐的营销人”的来信躺在我的信箱。是什么让一位营销人如此焦虑?    海容编辑:  您好!  我俩是一家服饰公司的市场总监和营销总监,当公司的生产、销售蒸蒸日上之际,我们遇到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具体情况是这样,经过数年的拓展,公司的网点数量不断增长,业绩也随之上扬。但今年市场部、销售部开会,拿出各年度销售数据比较时,我们发现,公司的业绩上扬主要是依靠不断拓
期刊
教育大众市场接受平时由专业人士负责采购的半工业品,当然需要费些力气,但毫无章法的促销投放,很可能只是让渠道商占了便宜,让业务员中饱了私囊。  统一润滑油大胆的广告投放,把一个行业带人了新的营销天地,而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其他消费类产品的广告投放费用与促销费用之比徘徊于7:3左石时,润滑油产品却刚好相反,其广告投放费用与促销费用之间的比例更多的是3:7,有的甚至2:8。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高的
期刊
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经销商的产品管理由分晶类细化到分品牌,才能大体上控制住库存。而这种细化,正是晶类管理的雏形。  2005年春节过后,牛老板盘点了库存,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得出的结果令他很不高兴。  牛老板在当地休闲食品经销商里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大户。他是典型的暴发户类型的经销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凭借手中仅有的5000元和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开始了休闲食品的经销。在那个暴利年代,牛老板很快就富了
期刊
销售与市场.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往往不计代价地圈占市场,扁平渠道,深度分销。在产品与经营策略都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跟进者如影随行,企业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无节制地圈地,则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投入与人员成本压力。继续实行深度分销,成本重压难以负荷;放弃深度分销,则可能丢掉部分市场。我们称之为“深度分销投入产出难题”,是否有破解之法呢?    选择性:不能滥投入    施炜(著名营销专家,本刊顾
期刊
从被渠道扁平,到主动扁平渠道,是代理商们痈苦的“破茧”历程。  刚刚度过了国产手机厂家扁平化带来的危机,老资格手机省代H公司最近又遇到了新问题:洋品牌“产品拉动,终端掌控”的势头似乎更猛,很多产品根本就无需代理商们“过滤”,径直走进了终端。  眼看着大好销售机会一次次从眼前溜走,H公司终于坐不住了:怎么样才能通过好的产品影响终端呢?他们对公司新近代理的几款产品逐一进行了分析。令人懊恼的是,这几款定
期刊
一开始给客户专家印象等于堵死退路    一、客户眼中的销售顾问有几种人  在潜在客户面前,销售顾问可以有许多种角色,无论是顾问式销售,还是传统推销,客户对销售代表都会有一个印象,这个印象就是销售顾问表现最明显的一个角色。  这个角色可以是专家、顾问、懂技术的销售,也可以是值得信任的甲方、有一些好感的甲方。    二、你想做客户眼中的哪类人  对100个卓越销售顾问的综合研究和访谈发现,他们在销售初
期刊
理论上讲,供应商接管超市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改革方式,但前提是相对充裕的资金(适应零售业投资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合理的股权配置(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以及专业的管理团队。  可以说,这些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为神州联合超市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难以平衡的现金流    进入零售业,就得遵循零售业的发展规则。比如,在零售业中,人们通常会把店铺的选址放到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好的地点能带来巨大的客
期刊
“销售代表”代表不了企业? 张德华    某品牌空调的销售代表对我们抱怨说:“在具体跟进区域经销商的过程中,莫名其妙就被经销商架空了。区域销售业绩、个人工作考核指标,完全受到经销商的控制和摆布。我也不知道哪儿做得不合理,得罪了经销商。”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经销商如此“绝情”地抛弃了销售代表呢?  经销商们说得好:“这些销售代表三天一大换,两天一小换,找他们还不如直接找总部来得快。”    体制带
期刊
1999年7月,宝洁在中国推出“宝洁2005分销计划”,削减处于边缘的小分销商,靠拢大型卖场,以适应越来越多的国际零售商进入中国和本土零售商逐渐崛起的市场状况。  计划甫一推出,就激起市场的巨大反响,众多企业有效仿,有犹豫,有观望。但不管怎样,这一计划预示着中国企业此前多年依靠经销商开拓市场的“腰部”策略不再一统江湖,“终端制胜”时代已经来临。  从那时起,不少厂家开始弱化经销商业务职能、强化厂家
期刊
旺季被对手“阴"了一把    去年“十一”期间,Y市吸尘器市场爆发的一场恶战,对于“美特”的区域经理阿森来说,就像噩梦一般,让他刻骨铭心。 和往常一样,阿森还是准备做“堆头演示特价”促销活动——效果明显,轻车熟路嘛!落实了卖场促销细节后,在“十一”的前一天,阿森特意去重点终端转了一圈。他发现对手除了现场悬挂了几张促销海报、在柜台旁摆了个小堆头外,没什么明显的促销迹象。“十一”的销量应该不会差到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