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农村的小学大多规模较小,传统的对小学教师分科培养的模式不能适应小学教育的发展规律,急需建立一种“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全科型小学教师,从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本文分析了“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这种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这使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地域和教育资源的差异,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着人员短缺、老龄化严重、素质普遍较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培养一批“全科教师”成为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因此,重构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体系,创新“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适应农村小学教育需要,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一、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满足农村小学现实特点的需求
目前,我国农村的小学多为小规模学校,师资匮乏,偏僻落后的环境和繁重的工作量难以留住人才,尤其是一些小学科,如音乐、体育、美术、品德、科学等专业教师缺编严重,不可能按照学科门类配齐所有教师。在一些偏远地区,一名教师教授全年级所有课程的现象极为普遍。即使是相对富裕一些的农村,也常见教师包班教学。由此可见,培养“全科型”教师符合农村小学的现实需求。而现有的对小学教师的分科培养模式并不能适应农村小学对教师的“语数外通吃,音体美全扛”的全科素养的要求,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满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改变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制定全科型教师培养方案,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专业素质的全科人才,这样既能够满足农村小学开齐课程的需求,也能够实现学生和家长接受优质资源教育的愿望。因此,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三)满足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分科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往往在自己所学专业方面有专长,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但这并不适合农村小学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不符合农村小学对教师多学科的要求,这就导致许多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能力不足,影响了专业技能的发挥。因此,为了使教师适应农村小学教育规律,必须對现有教师的培养手段进行改革,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从而促进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提升。
二、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策略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目标,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方法和手段。我国现有的传统农村小学教师的分科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来培养能够在农村“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小学教师。
(一)明确“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
创新培养模式首先就要转变培养目标。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能够满足农村小学教学特点的全科型教师。这一目标包含了一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培养农村小学教师要热爱农村小学教育,了解农村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特点,具备一定的乡村文化知识,能够融入农村,融入农村教育;其次,要具备讲授小学阶段国家规定开设的各门课程的能力。虽然全科型教师不一定去教所有科目,但必须要有胜任这些课程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一专多能”,各方面综合发展;再次,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全科教学中学生会在不同课程重经常接触到同一名教师,教师只有与时俱进,秉承先进教育理念,与学生和家长良好的交流沟通,才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因势利导,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二)优化“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结构
1.重视通识教育课程
广博的知识是教师能胜任多学科讲授的基础,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增加小学教师的综合知识,培养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对于以后引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拓宽教育专业课程
增加儿童教育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以及教学方法等课程,帮助农村小学教师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挥潜能,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3.加强教育实践课程
教师的培养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到的理论外化于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要增加小学教师培养的实习时间,使其真正深入到农村小学去实习,并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使实习生能够切身体验小学教师的工作,并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和提高。
(三)创新“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定向培养模式
实施“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定向培养模式,符合农村发展特点,一方面,小学教师家在本地,可以安心工作;另一方面,小学教师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便于和小学生拉近距离,沟通交流。通过定向招考、定向委培等模式,加强制度保障、定期考核、政策倾斜,培养优秀的“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农村小学教师短缺、年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三、结语
目前教育发达国家的小学大多实行全科教学,包班制是比较通用的小学教学模式,除了个别专业性较强或者有特别要求的专业学科外,都是由一名教师教授班级的多门课程,全科型教师培养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而在我国,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刚刚起步,创新培养全科型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综合素养以及全面的教学技能等等这些更为细化的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肖其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特质与发展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4(3):88-92.
[2]陈志刚.湖南省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8(18):10-11.
作者简介:
王娜(1979—),女,汉族,河南沁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研究。
关键词: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这使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地域和教育资源的差异,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着人员短缺、老龄化严重、素质普遍较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培养一批“全科教师”成为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因此,重构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体系,创新“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适应农村小学教育需要,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一、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满足农村小学现实特点的需求
目前,我国农村的小学多为小规模学校,师资匮乏,偏僻落后的环境和繁重的工作量难以留住人才,尤其是一些小学科,如音乐、体育、美术、品德、科学等专业教师缺编严重,不可能按照学科门类配齐所有教师。在一些偏远地区,一名教师教授全年级所有课程的现象极为普遍。即使是相对富裕一些的农村,也常见教师包班教学。由此可见,培养“全科型”教师符合农村小学的现实需求。而现有的对小学教师的分科培养模式并不能适应农村小学对教师的“语数外通吃,音体美全扛”的全科素养的要求,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满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改变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制定全科型教师培养方案,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具有综合知识、专业素质的全科人才,这样既能够满足农村小学开齐课程的需求,也能够实现学生和家长接受优质资源教育的愿望。因此,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三)满足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分科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往往在自己所学专业方面有专长,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但这并不适合农村小学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不符合农村小学对教师多学科的要求,这就导致许多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能力不足,影响了专业技能的发挥。因此,为了使教师适应农村小学教育规律,必须對现有教师的培养手段进行改革,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从而促进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提升。
二、建立“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策略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按照特定的目标,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方法和手段。我国现有的传统农村小学教师的分科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推动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新的培养模式来培养能够在农村“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小学教师。
(一)明确“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
创新培养模式首先就要转变培养目标。农村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能够满足农村小学教学特点的全科型教师。这一目标包含了一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培养农村小学教师要热爱农村小学教育,了解农村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特点,具备一定的乡村文化知识,能够融入农村,融入农村教育;其次,要具备讲授小学阶段国家规定开设的各门课程的能力。虽然全科型教师不一定去教所有科目,但必须要有胜任这些课程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一专多能”,各方面综合发展;再次,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全科教学中学生会在不同课程重经常接触到同一名教师,教师只有与时俱进,秉承先进教育理念,与学生和家长良好的交流沟通,才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因势利导,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二)优化“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结构
1.重视通识教育课程
广博的知识是教师能胜任多学科讲授的基础,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增加小学教师的综合知识,培养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对于以后引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拓宽教育专业课程
增加儿童教育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以及教学方法等课程,帮助农村小学教师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特点,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挥潜能,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3.加强教育实践课程
教师的培养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到的理论外化于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要增加小学教师培养的实习时间,使其真正深入到农村小学去实习,并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使实习生能够切身体验小学教师的工作,并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和提高。
(三)创新“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定向培养模式
实施“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的定向培养模式,符合农村发展特点,一方面,小学教师家在本地,可以安心工作;另一方面,小学教师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便于和小学生拉近距离,沟通交流。通过定向招考、定向委培等模式,加强制度保障、定期考核、政策倾斜,培养优秀的“全科型”农村小学教师,这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农村小学教师短缺、年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三、结语
目前教育发达国家的小学大多实行全科教学,包班制是比较通用的小学教学模式,除了个别专业性较强或者有特别要求的专业学科外,都是由一名教师教授班级的多门课程,全科型教师培养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而在我国,全科型教师的培养刚刚起步,创新培养全科型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综合素养以及全面的教学技能等等这些更为细化的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肖其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特质与发展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4(3):88-92.
[2]陈志刚.湖南省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08(18):10-11.
作者简介:
王娜(1979—),女,汉族,河南沁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