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分流术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etpse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脑积水分流术的护理方式。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0名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30名患者进行脑积水分流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有效的护理方式。
  结果:30名脑积水分流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时间为十天,均痊愈出院。
  结论:在脑积水分流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手术过程中做好综合性护理,比如说手术前要做好皮肤准备,手术后要做好体会调节,患者出院前要对其进行正确、全面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积水分流术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35-01
  脑积水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对于脑积水的治疗主要采用腹腔(V—P)分流术,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30例各种原因所致脑积水的病人进行V—P分流术和围手术期护理,最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0名脑积水患者,该组患者中有22名为男性,8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15岁,平均年龄(51.56±3.11)岁,最短病程为13天,最长病程为半年,平均病程1.9个月。病因:有12例患者因为车祸,9例摔伤,6例患者是由于坠落和砸伤,3例动脉瘤。
  1.2影像学表现。对30名患者实施CT和MRI检查,有27例患者的表现为:侧脑室、第三脑室扩大,扩大脑室周围水肿、脑沟不增宽。MRI显示脑白质水肿更清晰。另外3名小脑后下动脉瘤过度分流患者CT表现为脑室系统明显狭小,侧脑室、第三脑室呈线条状[2]
  1.3结果。30名脑积水分流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住院时间为十天,均痊愈出院。对本次治疗的30名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CT或MRI均显示脑室明显缩小,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没有脑白质水肿现象。颅高压患者的头痛、呕吐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脑外伤患者头部减压窗逐步凹陷,运动机能和智力恢复至或接近正常水平,意识障碍得到明显的改善。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责任护士要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讲解手术治疗的相关信息,包括手术的时间、手术医师、腹腔镜手术的优点等等,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访视,包括患者病情、术前准备、心理状况。倾听患者需求、生理及心理疑虑,解答患者的顾虑,解除患者的心理包袱。
  2.1.2皮肤护理。在手术前要做好剃头及腹部皮肤准备,腹部备皮范围要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情况选择,一般是从乳头到耻骨联合,要注意在接触皮肤的过程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避免皮肤损伤,特别注意脐孔部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2.1.3术晨禁食。手术的当天早上要求患者不能进食,也要禁饮,为患者留置导尿管,根据医嘱给药。
  2.2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是观察生命体征,在患者手术完成到麻醉清醒这段时间除去患者的枕头让患者平卧五个小时左右,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②体位护理,患者清醒后可根据病情调整头部高二十度左右,如果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头痛可适当增加高度,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减压窗明显凹陷者,很可能是由于引流过度,应降低患者的头高度或者去枕平卧,并适当的补充体液,并密切观察患者症状;③切口护理,观察敷料是否出现渗血,患者是否有腹痛、惡心等症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时更换敷料以及防切口感染;④按压阀门,在手术后两天至三天内要每天按压阀门两次左右,每次按压次数为30次,确保分流通畅;⑤出院指导,医院的手术和治疗只是成功的一半,尤其是V—P分流术后的病人需要终身带管。因此患者在出院前相关医师或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工作:要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避免腹部受到伤害而导致分流管出现破损;要向患者说明阀门的按压方法和使用时机;叮嘱患者要做定期复查。
  3讨论
  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部分,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多个方面的因素,尤其是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从职业道德出发,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要做好术前的皮肤准备、术后的各项护理,帮助和指导患者出院后正确的护理方法,避免发生切口感染及并发症等。
  参考文献
  [1]张春阳,侯晓峰,孙建营,张安龙,赵立军.可调压式分流管在脑积水分流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4):461-462
  [2]姜国英,余国峰,封苏平,叶霞.创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0-4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方法与效果。  方法: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扩展专科护理内涵、强化康复训练指导、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结果: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2.8%上升到97.6%,患者对康复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66.6%上升到95.4%,病员呼叫率由实施前的85%下降到46%,无纠纷投诉发生。  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
期刊
摘要:目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患者的预后效果及治疗有效率。  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细致、全面的临床护理方法。  结果:经过临床有效的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得以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得以大大减轻。  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尤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不分地区、性别和年龄,多数均有着良好的预后效果,部分患者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泌尿性结石的护理。  方法:采用体外冲击波对4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针对患者碎石前、碎石中、碎石后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细致的护理观察。  结果:480例患者进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后,碎石有效率98%,结石排净率92%,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细致的观察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2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抗感染药物、胰酶抑制剂、营养支持治疗等措施,并给予全程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结论:正确及时的治疗措施,提升了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精心的全程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心理负担,摆脱不良因素的干扰,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重
期刊
摘要: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视觉器官,我国盲人已达五百万,约占全球盲人的五分之一[1],医学知识随因特网的普及而更趋于大众,住院病人对护士护理标准提高的同时,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护士是眼科住院患者康复的主要执行者,改善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措施中,护理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  关键词:提高眼科护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46-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并总结23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分析与其护理对策,旨在帮助患者提高治愈疗效,减轻痛苦。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灌肠方法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新型灌肠技术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临床疗效与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试验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对ICU护理风险事件以及相应的防范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08年12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ICU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临床患者25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原因,总结相应的防范对策。  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包括:管道脱落、意外拔管,意外受伤,发生压疮,药物使用不当,输液泵使用不当以及护患纠纷等。  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优质护理在精神病院的实施过程及患者满意度,分析其应用效果。  方法:对我院的90例精神病患者,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经过六个月的对比实验,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分别为实验组的(98.0±1.3)%和对比组的(86.0±1.2)%,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实施优质护理能够快速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满意度,是有效的护理模
期刊
摘要:本文就外科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外科手术病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44-01  手术对任何人来讲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尤其是意识尚清醒者往往有一种对死亡的恐惧的心理,所以进行一定的术前心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病人产生较强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期刊
摘要:泌尿损伤(urethraltrauma),在泌尿系损伤中最常见。几乎全部发生于男性尿道,尤其是较固定的球部或膜部。前者多因骑跨式下跌,会阴部撞击硬物(巨石、树木),使球部尿道受压于耻骨弓部而损伤;后者常由于骨盆骨折,断端碎片刺破或撕裂尿生膈所致。也见于尿道器械使用不当、产钳或贯通伤等。本文将我院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1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合文献学习,将护理体会进行报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