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独特的育人作用。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紧密结合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阵战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真正做到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
关键词:三下乡;育人功能;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39
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20多年来,服务农村、基层的各项活动蓬勃开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让广大青年学生真切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战,投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勇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当地青壮年多外出务工,村里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此次活动中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考察、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等几个方面深入展开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真正做到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
1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强化认识国家大政方针、把握民情以及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搭建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桥梁,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1.1 暑期“三下乡”助力大学生树立使命战略意识
所谓大学生使命战略意识即包括清晰价值观、梦想、洞察力、判断力。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在青少年这个人生“拔节孕穗期”,一定要给他们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的扣子。这里所说的“真善美”、“扣子”,其实就是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内塑价值观,才能更好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联系社会历史和当前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政府最迫切的责任担当,是人民最真切的现实需求,也是对广大青年学子的召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奉献和力量。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与扶贫体系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即是一种探索,更是加强引领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的现实抓手。让大学生树立大局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未来要和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连,让广大青年的梦想在祖国大地上扎根、生长、开花。
1.2 暑期“三下乡”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
紧密结合管理类学科专业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实干精神、实事求是精神,专业精、善管理的高素质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已学知识点,通过实践促进理論增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中,以“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出发点,挖掘创新思路、找寻创新视角,在实践的基础上孵化打造项目,注重与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等项目结合,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精神。
1.3 暑期“三下乡”塑造大学生气质品格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增长见识、提高素质、深化学习、提升技能的一个良好平台,同时从长远来看,暑期“三下乡”活动也能进一步锻炼提升大学生的气质品格,包涵勇敢坚定、正直诚实、坚持刚毅、内在和谐、大爱奉献。让学生深入农村,助理乡村事业发展,使之大学生具有更加坚定的政治信仰、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品格,为更加长久的发展增强内生性基础。
2 “三下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点”的建设,忽视“面”的发展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一般以学校或者二级院系为单位组队或者组团,每个团队成员数量在10人到30人不等。虽然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的热情很高,但往往由于经费、管理、精力等因素,无法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有时也成了学生干部锻炼集训营,不能达到使广大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另外,有些组织不注重总结、宣传、深化和巩固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成果,使得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教育效果只是在暑假里“昙花一现”,而且受众面很窄。
2.2 宣传引导不够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围绕自己出发,为了丰富自己人生经历,锻炼自己,服务群众。往往忽略将自己的专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之个人阅历有限,缺乏宏观思考及微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所以不能长期有建设性的助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2.3 形式内容单一
“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确让大学生实地考察到当地的情况,但是每年实践项目大致重复,并且是短时间支农活动,没有深入全面研究,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科研水平及成果转换率不高,未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没有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能动性,组织策划人员较少,大多数同学都是参与其中,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3 针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规范管理机制,把“三下乡”变为“常下乡”
用好已有社会实践基地,从地方建设长远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大学生与村民乡民的感情基础,建立固定、定点的实践基地,长期对接,力争从“扎根一个,建设一个”为出发点,实现服务与调研相互促进与发展。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2018年已经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开展了一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次再次重返丰收村,精心组织安排,以科教支农帮扶为主题,在老师的指导及志愿者的充分准备下,分为教育帮扶队、宣讲队、文艺队、新闻队、后勤队六支专业队伍分别开展活动。传递时代新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铸造乡村振兴之魂。深入实地关注民情,建立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数据库,摸清每家家庭情况,关注贫困状况;为了丰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队伍成员们参与到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自护知识、感恩教育等活动,通过教授普通话、画脸谱来传授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做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将趣味性与艺术性教学相融合,精心组织编排文艺节目,进行文艺演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对当地葡萄产业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专业知识对产品营销、物流运输等调查访问,推动产业兴旺;落实绿色生态理念,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理论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等活动,围绕垃圾分类、环境污染等内容带动乡风文明,美化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深度挖掘当地传统家风文化,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将设水平。与当地政府通力合作,与基层干部深入交谈,加强长效合作,保障暑期“三下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此次活动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当地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人民的一致认可。持续扩大“力行”志愿者服务团的影响范围,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引领功能。 3.2 参与主体多元化,带队老师专业化,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实践能力
在前期团队成员招募中,利用党员大会、团学干部例会、班会团会进行动员,此次服务团成员分别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少成员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有较为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前期,加强教师专业指导,给予活动主体、调研选题、开展形式等方面进行指导,助推社會实践与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学科竞赛、就业创业等相结合,助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活动开展过程中,聘请当地的基层干部进行共同指导,并进行校友专题访问,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三下乡”过程中,通过观察调研、分析归纳、总结提升,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科专业知识融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帮助将调研成果科研化。
3.3 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丰富。在常规支教活动中,安排了脸谱教学、趣味运动会、防震救灾演练、朗诵比赛等特色活动,给小朋友们建立成长档案、表现记录表,采用“理论+实践”、“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方式,让每位小朋友都得到充分的关注,搭建展示的平台。在普通话教学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在建国70周年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军事教育和观看爱国电影,增强“四个自信”;通过户外视频播放传达习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在调研过程中,调研队伍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卫生、乡村振兴等问题进行走访调研,积极开展基础情况摸查,依托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如旅游管理专业同学考察当地特色以及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为当地设计特色旅游产业规划路线,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实现“一乡一品”;市场营销专业进行品牌营销、线上推广等实地设计运用,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了解村民网购情况,物流模式,帮助设计更为合理的物流运输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学深入基层,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村民、实地座谈等方法调研基层社会现状。根据当地特色我们将一二三产业进一步融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提升生活质量。
3.4 广泛宣传,增强“三下乡”宣传教育功能
强化宣传队伍建设,通过线上线下推进成果展示。为使“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加强实践地、校方的宣传。要及时组织本院学生、实践团队、班团支部进行总结和交流社会实践经历,展示个人风采,共享实践成果,推选三下乡先进集体及个人。通过表彰先进集体及个人,将典范成果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式上组织编写《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成果集》并召开表彰大会,激发更多的学生投身到这项活动中来。同时,创造多条渠道促进调研成果转化,配合学校挖掘有潜力的项目并提供进一步支持,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示范价值、学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高水平学生实践成果,让有价值的实践成果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4 结语
“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知行合一的精神去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着力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不断探索新的渠道和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更好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优先任务,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参考文献
[1]张晋龙.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J].理论研究,2019,(03):25-31.
[2]弋甸园.关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以西安外国语大学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19):452.
[3]张立娜,万冰艳.探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5,(20):240.
[4]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登录自中国青年网,2019-6-6.
[5]廖悦.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现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关键词:三下乡;育人功能;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39
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20多年来,服务农村、基层的各项活动蓬勃开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让广大青年学生真切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战,投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勇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当地青壮年多外出务工,村里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此次活动中围绕理论普及宣讲、国情社情考察、科技支农帮扶、教育关爱服务等几个方面深入展开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真正做到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
1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强化认识国家大政方针、把握民情以及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搭建大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桥梁,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1.1 暑期“三下乡”助力大学生树立使命战略意识
所谓大学生使命战略意识即包括清晰价值观、梦想、洞察力、判断力。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在青少年这个人生“拔节孕穗期”,一定要给他们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的扣子。这里所说的“真善美”、“扣子”,其实就是价值观。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内塑价值观,才能更好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联系起来。联系社会历史和当前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政府最迫切的责任担当,是人民最真切的现实需求,也是对广大青年学子的召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广大青年的奉献和力量。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与扶贫体系乃至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即是一种探索,更是加强引领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的现实抓手。让大学生树立大局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未来要和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相连,让广大青年的梦想在祖国大地上扎根、生长、开花。
1.2 暑期“三下乡”提升大学生专业能力
紧密结合管理类学科专业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实干精神、实事求是精神,专业精、善管理的高素质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已学知识点,通过实践促进理論增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中,以“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出发点,挖掘创新思路、找寻创新视角,在实践的基础上孵化打造项目,注重与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等项目结合,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精神。
1.3 暑期“三下乡”塑造大学生气质品格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增长见识、提高素质、深化学习、提升技能的一个良好平台,同时从长远来看,暑期“三下乡”活动也能进一步锻炼提升大学生的气质品格,包涵勇敢坚定、正直诚实、坚持刚毅、内在和谐、大爱奉献。让学生深入农村,助理乡村事业发展,使之大学生具有更加坚定的政治信仰、更加积极向上的人生品格,为更加长久的发展增强内生性基础。
2 “三下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点”的建设,忽视“面”的发展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一般以学校或者二级院系为单位组队或者组团,每个团队成员数量在10人到30人不等。虽然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的热情很高,但往往由于经费、管理、精力等因素,无法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有时也成了学生干部锻炼集训营,不能达到使广大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另外,有些组织不注重总结、宣传、深化和巩固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成果,使得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教育效果只是在暑假里“昙花一现”,而且受众面很窄。
2.2 宣传引导不够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围绕自己出发,为了丰富自己人生经历,锻炼自己,服务群众。往往忽略将自己的专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之个人阅历有限,缺乏宏观思考及微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所以不能长期有建设性的助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2.3 形式内容单一
“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确让大学生实地考察到当地的情况,但是每年实践项目大致重复,并且是短时间支农活动,没有深入全面研究,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科研水平及成果转换率不高,未能最大程度发挥作用。没有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能动性,组织策划人员较少,大多数同学都是参与其中,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3 针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规范管理机制,把“三下乡”变为“常下乡”
用好已有社会实践基地,从地方建设长远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大学生与村民乡民的感情基础,建立固定、定点的实践基地,长期对接,力争从“扎根一个,建设一个”为出发点,实现服务与调研相互促进与发展。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力行”志愿者服务团在2018年已经在涪陵区清溪镇丰收村开展了一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次再次重返丰收村,精心组织安排,以科教支农帮扶为主题,在老师的指导及志愿者的充分准备下,分为教育帮扶队、宣讲队、文艺队、新闻队、后勤队六支专业队伍分别开展活动。传递时代新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铸造乡村振兴之魂。深入实地关注民情,建立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数据库,摸清每家家庭情况,关注贫困状况;为了丰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队伍成员们参与到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自护知识、感恩教育等活动,通过教授普通话、画脸谱来传授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做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将趣味性与艺术性教学相融合,精心组织编排文艺节目,进行文艺演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对当地葡萄产业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专业知识对产品营销、物流运输等调查访问,推动产业兴旺;落实绿色生态理念,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理论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等活动,围绕垃圾分类、环境污染等内容带动乡风文明,美化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屏障。深度挖掘当地传统家风文化,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将设水平。与当地政府通力合作,与基层干部深入交谈,加强长效合作,保障暑期“三下乡”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此次活动得到政府高度重视,当地企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人民的一致认可。持续扩大“力行”志愿者服务团的影响范围,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引领功能。 3.2 参与主体多元化,带队老师专业化,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实践能力
在前期团队成员招募中,利用党员大会、团学干部例会、班会团会进行动员,此次服务团成员分别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少成员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有较为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前期,加强教师专业指导,给予活动主体、调研选题、开展形式等方面进行指导,助推社會实践与专业学习、志愿服务、学科竞赛、就业创业等相结合,助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活动开展过程中,聘请当地的基层干部进行共同指导,并进行校友专题访问,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三下乡”过程中,通过观察调研、分析归纳、总结提升,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科专业知识融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帮助将调研成果科研化。
3.3 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丰富。在常规支教活动中,安排了脸谱教学、趣味运动会、防震救灾演练、朗诵比赛等特色活动,给小朋友们建立成长档案、表现记录表,采用“理论+实践”、“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方式,让每位小朋友都得到充分的关注,搭建展示的平台。在普通话教学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在建国70周年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军事教育和观看爱国电影,增强“四个自信”;通过户外视频播放传达习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在调研过程中,调研队伍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卫生、乡村振兴等问题进行走访调研,积极开展基础情况摸查,依托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如旅游管理专业同学考察当地特色以及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为当地设计特色旅游产业规划路线,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实现“一乡一品”;市场营销专业进行品牌营销、线上推广等实地设计运用,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了解村民网购情况,物流模式,帮助设计更为合理的物流运输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学深入基层,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村民、实地座谈等方法调研基层社会现状。根据当地特色我们将一二三产业进一步融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提升生活质量。
3.4 广泛宣传,增强“三下乡”宣传教育功能
强化宣传队伍建设,通过线上线下推进成果展示。为使“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加强实践地、校方的宣传。要及时组织本院学生、实践团队、班团支部进行总结和交流社会实践经历,展示个人风采,共享实践成果,推选三下乡先进集体及个人。通过表彰先进集体及个人,将典范成果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式上组织编写《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成果集》并召开表彰大会,激发更多的学生投身到这项活动中来。同时,创造多条渠道促进调研成果转化,配合学校挖掘有潜力的项目并提供进一步支持,培育出一批具有一定示范价值、学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高水平学生实践成果,让有价值的实践成果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4 结语
“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知行合一的精神去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着力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应不断探索新的渠道和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更好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优先任务,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参考文献
[1]张晋龙.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J].理论研究,2019,(03):25-31.
[2]弋甸园.关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以西安外国语大学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19):452.
[3]张立娜,万冰艳.探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5,(20):240.
[4]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登录自中国青年网,2019-6-6.
[5]廖悦.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现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