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与护理效果。
方法:收集2012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胎儿宫内窘迫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病情观察与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O2与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顺利分娩率、胎心恢复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胎儿宫内窘迫患者采取及时的对症治疗方案与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胎儿宫内窘迫 病情观察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73-01
胎儿宫内窘迫指胎儿在子宫内出现缺氧、酸中毒等现象,是分娩期常见的胎儿严重并发症。在胎儿宫内窘迫临床治疗中,需及时的治疗,才能降低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脑瘫等并发症发生率[1]。为了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与护理效果,在2012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期间,本院对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胎儿宫内窘迫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1~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91±1.83)岁,平均孕周为(33.95±2.84)周,新生儿体平均质量为(3045.95±50.74)g。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7±1.04)岁,平均孕周为(32.65±2.75)周,新生儿体平均质量为(3080.83±50.65)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平均孕周以及新生儿体平均质量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两组患者均符合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标准[2],孕妇胎心率(FHR)20~40min,胎心率节律不齐,出现羊水量异常与胎粪污染情况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后,给予其高氧液静脉给氧治疗,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同时实施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鼻导管吸氧及常规治疗。
1.2.2 病情观察。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配制高氧液,保证溶氧管道畅通,掌握输入高氧液的速度,大多为40滴/min。①严密观察产程。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侧卧位,留意宫缩程度、胎心变化以及羊水是否出现粪染情况。分析脐带因素和产妇精神因素,合理缩短产程等。②胎心率监测。采取电子监护胎心率,如儿胎心率小于100次/min,基线变异较小,可判断为胎儿缺氧严重。③羊水观察。如羊水呈棕黄色,性状稠厚,判断为胎儿严重缺氧。
1.2.3 护理方法。①心理护理。临产后产妇会出现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实施一对一陪产护理,给予产妇心理疏导,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②能量补充护理。由于消极情绪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给予产妇进食高能量食物,并给予其静脉补充,改善患者全身状况。③体位护理。为了改善子宫胎盘循环功能,改善胎儿缺氧状态,应该指导产妇采取左侧卧位,给予胎心率没恢复患者氧气吸入。④结束分娩护理。在宫口开全后,可给予患者采取会阴切开术,及时结束分娩过程。胎头娩出后,在第一时间进行彻底清理呼吸道,防止出现呼吸道阻塞情况。针对在短时间内无法分娩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剖宫产术,以完成分娩过程。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SaO2、新生儿Apgar评分、顺利分娩率、胎心恢复率、新生儿窒息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SaO2、新生儿Apgar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O2与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顺利分娩率、胎心恢复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观察组顺利分娩18例(90.00%)、胎心恢复16例(80.00%)、新生儿窒息1例(5.00%);对照组顺利分娩15例(75.00%)、胎心恢复13例(65.00%)、新生儿窒息5例(5.00%);两组患者顺利分娩率、胎心恢复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胎儿宫内窘迫会对分娩方式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提高新生儿窒息率。胎儿宫内窘迫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孕妇合并疾患、脐带供血不足、宫缩程度剧烈以及胎盘病变等,导致胎儿出现缺氧情况,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的风险。因此,胎儿宫内窘迫的关键手段在于改善胎儿供氧供血。在胎儿宫内窘迫临床治疗中大多采取鼻导管吸氧,虽然可改善母血氧供,但是由于肺循环中母动脉血处于饱和状态,降低了治疗效果。高氧医用液体具有高浓度的氧,改善患者SaO2,纠正胎儿的缺氧状态。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产程、羊水、胎心率监测等,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分娩,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同时,加以心理护理、能量补充、体位、结束分娩等护理,维持胎儿内环境的稳定[3]。综上所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新敏.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与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12(6):801-802
[2] 孙艳玲.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4):90-96
[3] 兰银美.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4(9):163-164
方法:收集2012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胎儿宫内窘迫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以病情观察与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O2与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顺利分娩率、胎心恢复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胎儿宫内窘迫患者采取及时的对症治疗方案与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胎儿宫内窘迫 病情观察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73-01
胎儿宫内窘迫指胎儿在子宫内出现缺氧、酸中毒等现象,是分娩期常见的胎儿严重并发症。在胎儿宫内窘迫临床治疗中,需及时的治疗,才能降低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脑瘫等并发症发生率[1]。为了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与护理效果,在2012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期间,本院对收治的胎儿宫内窘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02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胎儿宫内窘迫患者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1~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91±1.83)岁,平均孕周为(33.95±2.84)周,新生儿体平均质量为(3045.95±50.74)g。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7±1.04)岁,平均孕周为(32.65±2.75)周,新生儿体平均质量为(3080.83±50.65)g。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平均孕周以及新生儿体平均质量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两组患者均符合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标准[2],孕妇胎心率(FHR)20~40min,胎心率节律不齐,出现羊水量异常与胎粪污染情况等。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后,给予其高氧液静脉给氧治疗,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同时实施纠正酸中毒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鼻导管吸氧及常规治疗。
1.2.2 病情观察。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配制高氧液,保证溶氧管道畅通,掌握输入高氧液的速度,大多为40滴/min。①严密观察产程。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侧卧位,留意宫缩程度、胎心变化以及羊水是否出现粪染情况。分析脐带因素和产妇精神因素,合理缩短产程等。②胎心率监测。采取电子监护胎心率,如儿胎心率小于100次/min,基线变异较小,可判断为胎儿缺氧严重。③羊水观察。如羊水呈棕黄色,性状稠厚,判断为胎儿严重缺氧。
1.2.3 护理方法。①心理护理。临产后产妇会出现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实施一对一陪产护理,给予产妇心理疏导,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②能量补充护理。由于消极情绪的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应该给予产妇进食高能量食物,并给予其静脉补充,改善患者全身状况。③体位护理。为了改善子宫胎盘循环功能,改善胎儿缺氧状态,应该指导产妇采取左侧卧位,给予胎心率没恢复患者氧气吸入。④结束分娩护理。在宫口开全后,可给予患者采取会阴切开术,及时结束分娩过程。胎头娩出后,在第一时间进行彻底清理呼吸道,防止出现呼吸道阻塞情况。针对在短时间内无法分娩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剖宫产术,以完成分娩过程。
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SaO2、新生儿Apgar评分、顺利分娩率、胎心恢复率、新生儿窒息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SaO2、新生儿Apgar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O2与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顺利分娩率、胎心恢复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观察组顺利分娩18例(90.00%)、胎心恢复16例(80.00%)、新生儿窒息1例(5.00%);对照组顺利分娩15例(75.00%)、胎心恢复13例(65.00%)、新生儿窒息5例(5.00%);两组患者顺利分娩率、胎心恢复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胎儿宫内窘迫会对分娩方式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提高新生儿窒息率。胎儿宫内窘迫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孕妇合并疾患、脐带供血不足、宫缩程度剧烈以及胎盘病变等,导致胎儿出现缺氧情况,增加胎儿宫内窘迫的风险。因此,胎儿宫内窘迫的关键手段在于改善胎儿供氧供血。在胎儿宫内窘迫临床治疗中大多采取鼻导管吸氧,虽然可改善母血氧供,但是由于肺循环中母动脉血处于饱和状态,降低了治疗效果。高氧医用液体具有高浓度的氧,改善患者SaO2,纠正胎儿的缺氧状态。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产程、羊水、胎心率监测等,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分娩,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同时,加以心理护理、能量补充、体位、结束分娩等护理,维持胎儿内环境的稳定[3]。综上所述,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新敏.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与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12(6):801-802
[2] 孙艳玲.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4):90-96
[3] 兰银美.胎儿宫内窘迫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4(9):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