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心战:真正的信息化战争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拉克战争虽硝烟散尽但它留给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却并未停止。此次战争是美军对其“网络中心战”进行全面检验与实践的试验场。虽然,美军要想最终实现“网络中心战”能力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其具有的巨大潜能已现出端倪。
  
  把陆海空天连在一起
  
  “网络中心战”是利用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组成信息栅网,把地理上分散部署在陆海空天的各种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打击武器系统有机地、一体化地连接起来,形成快速反应的、统一高效的作战体系,通过信息优势达成先敌行动,作战行动近乎实时,联合作战效能极大提高。从结构模块来说,它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高度智能化的综合网络,由“信息栅网”、 ”传感器网”和“交战网”三部分组成。“信息栅网”是由各种通信渠道、计算机和信息自我管理设备等组成的永久型物理网络,是实施“网络中心战”的核心基础设施, “传感器网”由分布在陆、海、空、天的各类专用侦察设备和各种武器平台上的嵌入式侦察设备以及情报中心等构成,是依托于信息栅网的动态组合的网络, “交战网”是由分布在陆海空天的各类火力打击武器与电子战、网络战等软杀伤武器等组成。依托“信息栅网”,可实现”传感器网”与“交战网”的互连互通,传感器、决策者和打击武器的有机结合,使分散配置的部队共同感知战场态势,实时决策、实时行动,对预定的目标达成集中、精确的火力打击和信息攻击效果,从而发挥最大的作战效能。
  它是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演变的重要标志,是信息时代联合作战的基本形态,是相对“平台中心战”的信息化战场上的一种新型作战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
  
  未来战场的全新革命
  
  随着“网络中心战”的逐渐成熟,必将引起未来战场的一次革命。
  在“网络中心战”方式下,军队成为了一个由指挥控制系统、战场感知系统和打击武器系统构成的复杂而又庞大的综合体系,要想驾驭这样一个体系,正确而又充分地发挥各系统的威力和潜能,就必须以信息化网络技术为纽带,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种高效能的战争体系。在这种系统的高度集成中,一个将军通过视屏所看到的战斗景象,一个士兵也同样能从他的显示器中看到,进而实现不同作战力量、指挥层次的真正联合。
  在“网络中心战”方式下,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综合网络系统,不仅可实现作战实体的”硬”连接,而且可实现“作战程序”、“运行机制”的软连接。因此,作战编组结构更多的将是按能力编组、按需要联合的“有用”组合,大大减少了各军兵种力量之间的重叠和浪费。
  传统战场上,‘由于战场感知能力弱、发现目标到攻击反应慢,作战任务分配多是预先计划,在静态中完成的。而在“网络中心战”方式下,由于战场感知,指挥控制和火力打击已成为一个整体,从发现目标到实施攻击的时差可以缩短到近乎实时,指挥员可以根据部(分)队的职责和作战任务情况,随着战场态势的变化,随时进行动态的调整和重新分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战部队的作战潜能。海湾战争中,美军空袭从发现到攻击目标需要12小时,若临时发现目标时很难及时调整空袭计划。科索沃战争中,这一时间缩短到两小时,使得相当一部分空袭任务可以在飞机升空后重新调整。阿富汗战争时,这一时间进一步缩短到19分钟,攻击的实时性大大提高。而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 自开战以来,美军运用最先进、最强大的网络技术,获取透明持续的战场态势图,使从战场上发现目标到完成攻击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专家估计,真正实现”网络中心战”,反应时间则可达到秒级,这使得指挥员可对战场的瞬息变化作出更快、更灵敏的反应,及时高效地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大大提高临时改变作战计划的快速反应能力。
其他文献
2004年1月15日,两艘中国籍、载有中国大陆20名民间保钓人士的“保钓”考察船,在钓鱼岛附近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厅ll艘军舰的拦阻和3架飞机盘旋跟踪。日舰用高压水龙头射向“保钓”船,导致驾驶舱玻璃破碎,两人受伤。  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态度着实让人瞠目。从1969年日本政府派水警和工程队登岛建立水泥柱式的所谓“国标”,到1979年日本右翼势力登岛设立“航灯”和太阳旗,再到后来日本政府出动军舰
期刊
自1969年日本政府在钓鱼岛上建立水泥桩柱式的所谓“国标”以来,中国民间保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斗争就从未间断过。从1971年美籍华人陈宪中等人发起“保钓”以来,全球各种形式的民间华人保钓组织不断;隆大。随着“保钓”的深入开展,2003年12月26日至28日, “全球华人保钓论坛”在厦门举行,并成立了”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筹)”,负责协调全球华人的保钓行动。来自北美,南美,我国香港、台湾及内地各地区
期刊
从海到陆两栖战的历史至今已有2500多年,两栖战专用舰艇从诞生至今也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1933年,美军陆战队建立了舰队陆战队,然而美海军只建造了海上运兵船,并未建造两栖舰艇。    第一艘两栖战舰    美国在1941年底正式参加二战前,美军陆战队就感到进行两栖战是迟早的事,因此,不仅从战术上高度重视两栖战,还首次研制了一批两栖作战装备。1939年,美军陆战队开始建造第一批两栖运输战车以及运送
期刊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却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小国,所需石油的99.7咒、天然气的96.4笼、煤的95.2%都靠进口。石油是世界经济的命脉,也是日本的主要能源。为实现其世界大国之梦,日本政府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石油的进口与战略储备,从未放松过对世界石油资源的索取与争夺。小泉纯一郎任日本首相之后,更是到处伸手,八方出击,不择手段地夺取石油资源。    不惜把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中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
期刊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足以让每一个驾船与造船的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当年打造郑和宝船的龙江宝船厂就坐落在今天南京三汊河附近。沿着三汉河南街前行,一方池塘映入眼帘。如果不是那块碑石及碑文的提示,谁也不相信这里便是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起始点——龙江宝船遗址。  当年朱元璋定鼎金陵,即在南京下关三汉河设厂造船。水域宽阔的龙江关由此成为明代造船工业的基地和水运枢纽。龙江船厂厂区占地面积为8100亩,为当时
期刊
我国明代前期, 国力  强盛,造船业基础雄厚。  主要造船厂除了南京龙江  船厂外,还有淮南清江船  厂、山东北清河船厂等规  模宏大的造船厂。据史料  记载,当时的淮南清江船  厂有总部四所,分部82处,  工匠3000余人;分工很  细,造船有统一规划和严  格的用料标准。1957年在  南京龙江船厂遗址出土的  大舵杆,其长度竟达1l米,  可见当时所造船舶的吨位  之大。   郑和
期刊
近年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隐身兵器频频亮相,日益壮大,可谓异军突起,并正向系列化方向发展。目前,除一些隐身飞机、隐身巡航导弹等已相继研制成功,并部分投入战场,其他隐身兵器也在加紧研制推出。  隐身作战服,即采用“有源”系统,以近似迷彩图案的金属涂层置于织物表面,用电源来调节金属涂层的温度和热辐射度,使之与所处环境的背景相一致,可有效地欺骗人的眼睛,特别是可以有效地减少热成像仪和雷达的发现概
期刊
每次航行抵达东南亚各海港,我都要寻找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时的遗迹,但次次落空。  这次去马来西亚婆罗洲装运木材。货主为了多做生意,求我加载货物,便叫他的公关秘书林慈爱小姐和我商量。其实,这是一个货主和船主双赢的生意,我当然高兴。于是,我提了个要求能不能陪我去一下当地有可能找到郑和遗迹的地方,林小姐马上说,“好,君子一言,”  第二天,小林依约前来。我们俩驾车在炎热的山林海滨大道转来弯去。也不知
期刊
在世界航空母舰的发展历史中,前苏联和俄罗斯的航母发展历程总能使人津津乐道。苏俄航母独特的设计理念、坎坷的发展经历以及昙花一现的悲剧命运,无不令人叹惜,发人深思。    艰难起步    受政治环境及特定历史因素的影响,前苏联航母计划起步较晚。第一次提出航母建造方案是在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使前苏联的重工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斯大林出于政治家的敏锐直觉,抓住时机提出了苏联海军要建造两艘航
期刊
2004年2月10日至19日,俄罗斯举行了2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战略军事演习,俄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全部核力量、战略火箭部队和航天部队都参与其中。尽管俄军方一再宣称,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战略核力量和常规部队指挥管理机关的战备水平,但由于演习规模巨大,酷似冷战时期1982年的“7小时核战争”,从而成为了2004年的一大焦点。    全方位上演“核战”    演习的设想早在2003年就已拟订并得到了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