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unb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第一位,摒弃大量讲解阅读教材的教学法。教师应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逐步掌握。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联系生活实际,鼓励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语文功底自会加深,语文能力自会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也是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即便老师用尽心思地讲解,成绩也总是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摆脱“阅读难,难阅读”的困扰,便成为语文老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之中,使他们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反复联系运用,才能慢慢提高阅读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认识。
  一、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
  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意识,在备课的时候,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设计出实施步骤和方法。在上课的时候,把阅读方法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一般的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怎样读懂的,段落是怎样划分的,段意是怎样概括的……就初步学到了阅读方法。接下来的工作是,教师鼓励把学生所获得的方法不断运用于阅读实践中。
  二、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逐步掌握
  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经历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反复运用,逐步巩固熟练,最终形成能力的过程。语文教材把各个阅读方法设计为一个个训练项目。每组教材围绕一个训练项目,把若干个课文组合在一起。一个单元一般编排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几部分,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运用的训练过程。教师按照教材设计的这种思路进行教学,便比较容易使学生一步步地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怎样读书。在以后的课内外阅读中,要不断运用,以求真正掌握,化为一种阅读手段,形成一种阅读能力。
  三、边想边阅读的方法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则不知其味……”说明边读边想,杜思结合,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想什么、怎样想,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想什么,其实文本中所包含的字词句段都应是阅读时所思考的范围。比如,不懂的字词,难理解的句子,像《鸟的天堂》里的“……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时间存折》中“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中的“早已”一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另外,不懂得或不值得怀疑的问题,也应列入思考范围。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在阅读的不同阶段,想什么,可以有所侧重。如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同的词语,提出不懂得或想了解的问题;深入理解课文,要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进而想全文主要讲了什么,要说明什么,给自己哪些启发、教育;还要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在今后作文时可以学习什么。总之,一边读一边想,所想问题,随着阅读的深入应当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综合,有梯度、分层次,阅读时要将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发现、解决问题,不能局限于只记老师讲的东西,从而推动独立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
  四、发扬民主,加强训练,强化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阅读过程中的思考、探究、领悟、获取、掌握,这些归根到底都应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能由别人代替。要达到“自能读书”的地步,一定要加强训练,在训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得以体现;在训练中,教师教为学生学服务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训练的重点,加以引导,使学生学得更好,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掌握阅读的方法。比如在教《春蚕》时,可以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谈谈读后印象,接着可以引入品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谈的虽然不一定能讲到点子上,不一定符合教师的心意,但一定是学生自认为印象深、感动的地方,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而且能体现和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学生自信。教师在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活跃了,对于课文里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必然会有不同理解。他们在课堂上会有些什么想法,虽然教师可以在课前作一些分析估计,但是往往会出现教师很难预料的情况。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发表的不同意见持欢迎态度,对他们这种克服从众心理、敢于发表创见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使不同意见得以发表,只要有道理,就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五、联系生活实际,鼓励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生活是阅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只有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才能改变学生被动阅读、效率低下的局面,并能够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让学生把读到的故事同自己的知识、生活体验等联系起采,如此,抽象的语言文字就能够变成学生头脑中生动可感的画面,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所读的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受到教益。“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检验,是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扩大阅读量,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而且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博览和精读。
  总之,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精心设计,引导并训练学生。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逐步掌握;边想边阅读的方法;发扬民主,加强训练,强化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联系生活实际,鼓励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学生才能逐渐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水平,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成绩。
其他文献
散文是抒发作者对生活独特感悟的文体,情感和感悟的独特性是散文的最大特征,因此,读出散文中的独特情感、感悟是散文阅读的难点和重点。作用通过教授《记承天寺夜游》,感受到
血栓栓塞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血小板功能异常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血栓
摘 要: 本文针对农村广大留守儿童生活现状,提出有效加强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应该以学校教育为突破口,分析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并提出多种措施,加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阅读能力培养。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课外阅读 农村寄宿制学校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在加紧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国民阅读已经不仅关乎个人修养与素质,
摘 要: 一直以来,初中写作过程都离不开读与写的相互促进,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思维,也是我国初中语文界一直遵循的传统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越来越高,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读写的语文写作训练,显得更加重要,也是现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写作 读写一体化教程 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的读写结合是我国语
摘 要: 品味和欣赏教材中的语言美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钻研文本,正确把握教材,从图文结合、文本范读、角色转换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本中的语言,感受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散发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学生真正在教材文本中获得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语言 引导学生 品味欣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文本内容的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现和探索是儿童在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提问是教学的一种基本方式,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参与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互动及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新课程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情景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若积极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则不但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作者从对情景教学模式的认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不足的分析,应用情景教学积极地创设情境,通过这几方面的分析阐述,作为情景教学实践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景教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也变得更加的广泛。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是保证电气自动化稳定、安全运行的基础,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对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
一、四川矿业在21世纪初期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形势1、21世纪,四川矿业发展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机遇四川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落后于东、中部地区。由于东部盆地和西部
摘 要: 散文阅读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其语言优美、文体情趣高。如何通过有效的导问帮助学生在散文学习中培养语感、增加学文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分别从导问的“目的性”、“切入点”、“价值性”三个方面就教师与学生的不同的角度阐述如何落实有效“导问”,从而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散文教学 有效导问 目的性 切入点 价值性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