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漆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保持着特有的民族魅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世界,与景泰蓝、瓷器并称为中国工艺品“三宝”。我国漆器生产地区分布较广,福州的漆器在国内的漆苑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福州漆器的发展脉络和制作工序,探讨福州漆器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树立文化自信的方法,深入探讨真正的中国文化传统内涵,提出学习、践行经典文化的策略,探索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的方法。
关键词:福州漆器;传承创新;文化自信
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要想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在生活中体现其价值。将大漆工艺融入文创设计中,不仅能让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能提升市面上大同小异的文创设计的价值,使文化创意产品在品质、趣味、时尚等方面呈现新面貌。將漆艺与文创相结合,是漆艺文化传播的一种表现方式,不仅传承其内在的匠心精神,更是传承其文化宗旨。然而在探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内涵时,我们更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激发漆工艺及其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福州漆艺文化的发展
根据史料记载,福建漆艺兴于西汉,当时的寺庙贴金、绘画屏风等都是以大漆制作而成的[1]。西汉时期,漆器在贵族之间普及,款式造型开始朝着多样化发展,装饰手法也越来越精致,但底胎还是以竹胎、木胎为主,主要是一些生活器皿,如盘、壶、羽觞等。
在220年到589年期间,佛教的信徒们运用夹纻的技法来制作佛像,使佛像在体积过大的情况下,质地也极为轻盈,一来方便运输,二来方便信徒传播佛教。《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就记载了著名的雕塑家戴逵曾为招隐寺设计过佛造像。不仅如此,在古代一些佛教运动中,可以看到抬佛像的轿子上绘有装饰纹样,大多是花鸟、华虫、神仙、民间故事等。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漆器的纹样也与时俱进,漆工艺人会将纹饰更多地表现在现实生活等叙事性内容上,在技法上也更加重视金银平脱、描金、螺钿等方面。
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漆器历史文化也在迭新换代。根据史料记载,宋代流行螺钿漆器,故而在制作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到了宋代末年,螺钿漆器这种皇室才能使用的器皿也普及到贵族之间,根据曹昭的《格古要论》我们可以发现,带有螺钿的漆器当属现在福建省吉安市的庐陵县做得较好,不仅如此,还提到了漆器中嵌有铜丝为上品。在元朝,只有皇室贵族才享有使用漆器的特权,这也为明清时期大量皇室贵族喜爱使用漆家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福建出土的漆器,足以证明其在中国漆艺美术史上的地位。三国时期,楚国以漆器制作工艺精湛而闻名,从出土的漆器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器皿的款式、造型,还是色彩纹饰方面,都与南昌的东吴墓存在一定的联系。三国时期,楚国地处福建北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福建省可能有着历史悠久的漆器制作传统,包括具有楚国漆器风格的汉代漆器在福建省都保留完好,细节更加精致,种类繁多。江西南昌古墓规模较大的是老福山椁墓,棺木上皆是彩画及漆皮,但大部分棺木已经腐烂。值得庆幸的是,在椁墓中还保存着70多件较为完整的漆器,多为木胎以及脱胎,有大量生活用品和少数装饰品,并且漆器上的图案也较为丰富,有同心圆、条纹、兽纹以及花鸟纹等纹饰[3]。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福建贵族墓中,漆器是最常见、数量最多的陪葬品,日常用品居多,有盆、勺、漆耳杯、盒、盘、樽、匜等,还有木雕像、篦等摆件。在福建省发现的墓中就有百余件漆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昌墓群出土的漆器,以木胎、竹胎为主,种类繁多、造型精美、纹饰细致、色彩简洁[2]。纹饰大多简洁明了,不仅有几何纹,还有变体几何图案,有当时人们崇拜的龙凤形象,还有其他鸟兽纹图形。据考察,图案大多是以线条直接勾勒出来的,足以见得当时漆艺工人的技术高超。
到了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因为要发展经济,福州漆器崭露头角,为人所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工匠们一开始主要是为人们做门联匾额,很少做脱胎漆器。在当时,福州的脱胎漆器成型技术并不成熟,不仅成型较难,所耗费的时间也较久,可以说,只有当地的“大户人家”才能用得上漆制品。直至福州成立了“福州脱胎漆器厂”,才逐步走向正轨,形成规模化生产。工厂成立之初,侧重家具的生产,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创外汇时期,福州脱胎漆器产品质量佳,由福建沿海口岸对外出售,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还包括部分欧美国家,福州漆器产量跃升至全国第一。由此,福州漆艺逐渐被世人认可,髹漆的工艺也越发精湛。但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加上当时打工热潮的冲击,使大量工人下海打工,福州的脱胎漆器也慢慢地走向了下坡路,如今竟到了几乎无人传承的地步。
二、福州漆器技艺的创新
漆工艺和其他的传统工艺一样,都需要遵循古法制作,而漆器所使用的材质、工艺以及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更是让人琢磨不透,其本身也充满诗意,诱发人们丰富的想象。《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髹饰录》也提出“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等对于漆器制作的看法和美学思想[4]。
福州漆器之所以闻名全国,是因为其脱胎漆器的制作技法不同于其他地区。石膏成型技艺是近代福州特有的脱胎漆器技艺,在脱胎中使用的“麻布”其实是距福州不远的宜春市盛产的“夏布”,制作过程中还传承了“夹纻”法,造就了如今的福州脱胎漆器。福州脱胎漆器以传统的审美为主,注重形体,造型简练,如花瓶和帽筒,都能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传统的福州脱胎漆器花瓶,因为其石膏成型技法更容易脱模,所以与其他地方的脱胎漆器相比,花瓶口径较小,更为精致,还省去了从瓶口进入瓶内补接缝隙的繁杂过程。脱胎漆器作为古代贵族才能使用的器物,经过几千年的流传与发展,如今也被大众熟知。手工制作出来的精美漆器,不仅是匠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与心血,更为漆艺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福州漆器造型及绘制的图案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有一定的地方风俗文化特色。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福州的脱胎漆器也会被更多的人熟知,福州漆器也必将以其独特的形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
我国的漆艺、陶瓷、景泰蓝最能体现东方魅力。漆艺文化历经多年的发展和传承,有典雅的一面、奢华的一面、朴素的一面、辉煌的一面……到了近代,“漆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体系,要与人交流,要表现,前提是已经形成自己的体系:发音系统、语法规范和书写方式,且有表现漆语的作品产生,这是很高的成就,是漆艺界一个多世纪努力的结果。这种文化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自信,是漆艺作品立足现代生活的根基。漆艺文化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不仅有点缀的作用,还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另一种方式真实地融入我们的生活里,并传承下去,寓神情于物象之中,构成生动优美的意蕴。漆艺不仅能突显文化价值,增加器物独特性,还能通过漆器作品的流通,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漆艺文化产业的复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5]。
三、增强漆艺产品价值,传播中国文化
如今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在市场上日益繁荣,不得不承认文化要想发展、传播,离不开市场的推波助澜,尤其是作为文创产品进行传播、推广的话,效果更好。文化认同是指对个体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共同文化的确认,它往往通过人们使用相似的文化符号、遵循共有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等表现出来。中国的漆艺文化从河姆渡时期传承至今,如今我们应该做的是将漆工艺创新再发展,传承其内在精神以及技法。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连接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漆艺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将漆艺融入相关的文化理念,能促进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彰显国家凝聚力。
漆器不仅是艺术的形式,更承载着相关文化内涵。漆艺通过与文创产品相结合进行创新,让漆器不再像古代那样只能作为贵族用品,而是重新走入寻常百姓家,既让漆文化得到了保护与发展,又使产品更具使用价值,还能将其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另一种方式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这种巧妙的结合,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升。漆器在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的同时,其实用性以及蕴含的文化价值让它更有市场竞争力。将漆文化与文创产品相结合,更是体现出了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的多样性、独特性。汲取漆文化的精髓,通过新时代的技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这既提升了文创产品的价值,又传播了中国文化,达到双赢的目标,使文创产品通过多个渠道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多个传承载体、多种传播渠道。
参考文獻
[1]卢世佳.鄱阳脱胎漆器传承与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9):190-191.
[2]张明丽.试论现代漆艺对传统漆艺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5,28(07):188.
[3]沈韦,周莹莹.江西地区漆器工艺特色研究[J].明日风尚,2017(01):341-342.
[4]李容天.传统漆艺的创新传承与城市文化建设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108-109.
[5]李全恒.解析漆艺在文创设计中的文化自信[J].艺术品鉴,2020(1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