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家提倡诗教,企图以文学作为推行教化的有力工具。“文”是手段,“道”是目的,“文”都是为其“道”服务的。这种传统被表述为“文以载道”或者是“文以贯道”,不但成为历史散文的共同准则,而且成为整个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
古人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 实际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道”,究竟是什么?其实从荀子的“文以明道”到现在的“文以载道”,“道”的内涵与外延都因时或人而改变的。在本文中“道”的释意,不是道路,也不是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常道”那種玄而又玄的“道”,而是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意思。换成现代人的说法,就是人类良心,社会责任感。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文课本,是以主题来编排单元的,并不是严格按文体。其中,关注生命,成长历程,人与自然,情感体验,战争题材相对较多,而缺乏责任培养、习惯养成及做人准则等方面的题材,而这些对学生成长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真正有用的、终身受用的东西。
责任,不该退色的主题。《我的母亲》是胡适先生回忆自己年轻主事母亲的艰辛。母亲悉心教导儿子,给儿子做榜样,我们能看到母亲身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隐忍和责任感。鲁迅先生的《风筝》表达了“我”残忍破坏儿童游戏天性的内疚,其实也能看出先生对弟弟的责任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悌”观念。为了让学生对责任感有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有必要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加入《三字经》中的相关故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黄九龄温席”“窦燕山教五子”“孔融让梨”等故事,喜闻乐见,在增厚课本的同时还能增加课堂的深度。
习惯,决定人生的高度。现行语文课本当中,几乎没有习惯养成教育的篇目,但习惯对学生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习惯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包拯从小养成了爱推理的习惯,成就了一代包青天。文天祥从小养成了据理力争,维护尊严的习惯,让自己的爱国浩气名垂青史。牛顿从小养成了爱观察爱动脑的好习惯,成为改变世界的大科学家。大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的生活细节做起,因此我们可以给学生补充《弟子规》。《弟子规》谈到了卫生习惯的问题“晨必盥guàn,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清晨起床后,必须洗脸漱口;上了厕所后,要把手洗干净。应该养成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穿衣戴帽习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言谈举止习惯:“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yù,勿跛倚bǒyǐ,勿箕踞jījù,勿摇髀bì。”(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恭敬尊重,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展开,像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腿,这样才能表现出优雅怡人的姿态。)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高度。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便有了养成大习惯的基础。
君子,唤回遗失的记忆。当前社会,人伦丧失,道德滑坡,人的道德观念急剧下降,我们急需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孔子是万世师表,对如何做人有着深入的阐述,无论放在任何一个时代,这些都是不过时的。初一年级的《<论语>十则》谈的就是学习方法和做人修养方面的道理,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再深入拓展,引入孔子是如何论述“君子”话题的。《论语》这样给君子定义:“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如果人人都能以 “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那以上社会现象就不会发生了。
让语文课本变厚,让语文课堂更深。在学习语文课本的同时,我们需要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生活、做人的知识,让他们成才,让他们成人,让学生在古典文学的滋养下潜移默化地增强责任心,养成好习惯,形成好品行。
古人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 实际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道”,究竟是什么?其实从荀子的“文以明道”到现在的“文以载道”,“道”的内涵与外延都因时或人而改变的。在本文中“道”的释意,不是道路,也不是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常道”那種玄而又玄的“道”,而是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意思。换成现代人的说法,就是人类良心,社会责任感。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文课本,是以主题来编排单元的,并不是严格按文体。其中,关注生命,成长历程,人与自然,情感体验,战争题材相对较多,而缺乏责任培养、习惯养成及做人准则等方面的题材,而这些对学生成长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真正有用的、终身受用的东西。
责任,不该退色的主题。《我的母亲》是胡适先生回忆自己年轻主事母亲的艰辛。母亲悉心教导儿子,给儿子做榜样,我们能看到母亲身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隐忍和责任感。鲁迅先生的《风筝》表达了“我”残忍破坏儿童游戏天性的内疚,其实也能看出先生对弟弟的责任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悌”观念。为了让学生对责任感有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有必要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加入《三字经》中的相关故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黄九龄温席”“窦燕山教五子”“孔融让梨”等故事,喜闻乐见,在增厚课本的同时还能增加课堂的深度。
习惯,决定人生的高度。现行语文课本当中,几乎没有习惯养成教育的篇目,但习惯对学生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习惯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包拯从小养成了爱推理的习惯,成就了一代包青天。文天祥从小养成了据理力争,维护尊严的习惯,让自己的爱国浩气名垂青史。牛顿从小养成了爱观察爱动脑的好习惯,成为改变世界的大科学家。大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的生活细节做起,因此我们可以给学生补充《弟子规》。《弟子规》谈到了卫生习惯的问题“晨必盥guàn,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清晨起床后,必须洗脸漱口;上了厕所后,要把手洗干净。应该养成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穿衣戴帽习惯:“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言谈举止习惯:“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yù,勿跛倚bǒyǐ,勿箕踞jījù,勿摇髀bì。”(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恭敬尊重,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要避免身子歪曲斜倚,坐着时不要双脚展开,像簸箕或者是虎琚的样子,也不要抖脚或摇腿,这样才能表现出优雅怡人的姿态。)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高度。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便有了养成大习惯的基础。
君子,唤回遗失的记忆。当前社会,人伦丧失,道德滑坡,人的道德观念急剧下降,我们急需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孔子是万世师表,对如何做人有着深入的阐述,无论放在任何一个时代,这些都是不过时的。初一年级的《<论语>十则》谈的就是学习方法和做人修养方面的道理,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再深入拓展,引入孔子是如何论述“君子”话题的。《论语》这样给君子定义:“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如果人人都能以 “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那以上社会现象就不会发生了。
让语文课本变厚,让语文课堂更深。在学习语文课本的同时,我们需要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生活、做人的知识,让他们成才,让他们成人,让学生在古典文学的滋养下潜移默化地增强责任心,养成好习惯,形成好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