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恰当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和社会化进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工作。
关键词:提高 大学生 人际交往 教学模式
Teaching Model for Advanc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kill
Han Yunping Wang Yue Zhu Lifen Ling Chun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metal health education,and also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improve the interpersonal level in higher colleges.The proper teach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advanc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level,promote their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socialization process,and furthermore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work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Keywords:Improvement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kill Teaching model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35-02
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离群索居,孤立生活,必须和别人交往,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交往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交往除了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以满足个人情感归属的需要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展开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方式。对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他们在整个大学阶段和进入社会后漫长生活道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人际交往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其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因此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一直是高校教育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正确指导大学生人际交往,切实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是培养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人才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现状。社会各界逐步认识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只见支出而没有产出的项目,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和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上,而对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的研究探讨的却很少。对于学生来说,经过社会和学校的宣传、也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多停留在讲述每一部分的重要性上,学生对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完善人格、提高自我能力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却知之甚少。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没有一个如何评价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标准和尺度。①
1.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2.1 问题研究多具体对策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因素的研究多,但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的具体措施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却很少;
1.2.2 学生本身问题分析多社会支持因素关心的少:当前对大学生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的困难的因素分析较多,而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社会支持性因素却很少有人触及,比如教师、家长、社会影响等方面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的影响以及支持的因素探索的比较少;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自身问题的探索也多停留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单一取向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自身的问题单一的问题,要大学生自身、社会支持二者的多维取向、综合趋向的发展才能达到目标;
1.2.3 教材多教学模式少:由于近几年来各个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也纳入了各种高校心理健康教材中,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材比比比皆是,但如何以科学观、发展观态度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科学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却少。
2.大学生人际交往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人際交往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和反映它们依据的教学理论或思想,具有一定的操作基本程序便于教师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教学模式以人际交往的理论为指导,完成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如师生互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优化组,具有其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能,它适应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高校教师恰当的选用与之适合的教学模式,借助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结构与框架的掌握,使教学有序、有方、教学水平迅速提高,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工作和改进。是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保证。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人的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要使其行为产生变化就要使其心理活动产生改变,也就是人的态度的转变,态度决定一切。人对事物的态度是从认知开始,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任何一个事物的形成首先是思想上认识,从而产生改变自我的愿望。继而在行为上发生变化,再进入行为巩固和稳定阶段。大学生人际交往教学模式是遵从这三个阶段来进行设计。第一阶段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要发生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第514页),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群体中的重要成员,必须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建立和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增进团队意识、取长补短、互相关心,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合格人才。因此,正确的人际交往,对每个大学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戴尔·卡耐基在对各界名人进行广泛调查后认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是由他们卓越的学识和专业技术决定的,85%是由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质决定的,而衡量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准就是必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认知取向教学模式为主导树立学生的交往意识。第二阶段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与技巧。一种技能的形成需要学生反复的训练与操作才能达到,因此,采用行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人际交往能力是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应用性的一种能力,第三阶段采用社会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回到实践中在社会中检验其能力和学习效果,从而在实践中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2.2 人际交往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2.1 认知取向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交往意识。认知取向的教学模式是从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式、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发展而来的,它们重视教学内容的信息加工过程,它重视的是学生的内部心理结构和不可见的心理活动,着眼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的信息的加工,以及提高这种能力的主动性。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在思想上对于人际交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其交往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采用认知取向模式中的探究训练模式,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如宿舍中同学之间的矛盾、朋友之间有摩擦、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大学中的学习困难问题等等真实的事件,教师与学生解释探究的程序,让学生搜集证实事件发生的条件和实质,证实问题情境的发生,从搜集的资料中去分析其因果关系,认识人际交往是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适应社会的必由之路。分析探究自己人际交往中的弱项,从意识上树立主动交往的思想,并找出的效的策略。
2.2.2 行为取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交往技巧。行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重视的是学生外部的行为,在教学过程是,该模式强调教师的及时反馈、强化、行为塑造、知识技能在学习中的决定作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强化学生的交往的行为。
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目的是训练大学生的交往的技能与技巧。当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意识形成后,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技能与技巧就是其主要任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通要过反复的顺利完成某些任务的智力活动方式,掌握各种智力技能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更为概括的认识与操作能力。教师把人际交往技巧与技能分解为一个一个小的行为操作模式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学生学习时应该达到的目标,设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过程及学习的顺序。如良好的人格品质的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培养、语言的沟通、非语言的沟通,如何准确的表达、学会积极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等。学生在通过学习顺序的每个单元的学习后掌握每个单元并发展到一种可演示的程度。教师在教授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激发和自我指导,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中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这些行为操作模式分解为一系列按序列组成的行为目标,如要交往就要学会准确的表达,准确的表达就是学生在本单元中的学习目标。对于一些同学达到目标有困难的可以组成小的学习团体进行辅导。在教学中要把教师、学生和学习目标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督促学生进步的管理系统。以便获得教学的反馈—控制论方法的核心。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在短时期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2.2.3 社会互动教学模式考核学生的交往能力。社会互动模式重视个体与社会或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式认为智能发展与社会历程关系密切,知识是在个人与团体的经验操作和互动中不断重组而产生的,并非仅源于感官和环境的交互作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是检验学生学习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
采用社会互动模式中的小组研究的形式把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自身感到困惑、产生了疑问而形成的问题提出来。在这个局面,当学生作出了形形色色的反应时,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反应的多样性。当他们开始显示了兴趣时,教师就得引导他们自己去明确讨论的主题,决定讨论的分工去开展研究。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促进小组中的学生的讨论过程(帮助学生订讨论计划,展开讨论工作、管理小组的讨论)。小组研究模式对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来说,不仅是有效的方法,而且通过集体作业过程,可以养成良好的民主习惯,培养的相互信赖人际关系,以及对所定规则与方法的尊重、学习的自主性和尊重他人尊严等等性格特点。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实践较强的能力,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知,而重要的是实践的检验。社会互动的教學模式致力于增进学生对事物与社会环境的洞察力,增进学生对现实环境的反映能力,以及学生个体在团体活动中的协调能力。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为重要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塑造健康的人格。
3.结语
人际交往是人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情报交流与人与人之间双方心理上的接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大学生的人格和行为方式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产生与完善,没有人际交往,大学生只能永远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不能成为社会的人。因此,人际交往是其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根据人际交往的特点分步骤、按计划,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注释
①中国教育学会项目《云南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交往能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潘菽.教育心理学,第3 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2] [美]博士著.翟书涛等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第1 版.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年1月
[3] 杨爽、王瑶.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16(2):140
[4] 王希华、张哲.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 258
[5] 汪伟、谢玉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地方高校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16(8):848
[6] 刘燕.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与高校教育疏导模式之探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4
[7] 龚巧茹.浅谈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云梦学刊,2003,7:102
关键词:提高 大学生 人际交往 教学模式
Teaching Model for Advanc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kill
Han Yunping Wang Yue Zhu Lifen Ling Chun
Abstract: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metal health education,and also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improve the interpersonal level in higher colleges.The proper teach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advanc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level,promote their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socialization process,and furthermore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work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Keywords:Improvement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kill Teaching model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35-02
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离群索居,孤立生活,必须和别人交往,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交往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交往除了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以满足个人情感归属的需要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展开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方式。对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他们在整个大学阶段和进入社会后漫长生活道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人际交往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其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因此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一直是高校教育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正确指导大学生人际交往,切实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是培养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人才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现状。社会各界逐步认识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只见支出而没有产出的项目,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和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上,而对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的研究探讨的却很少。对于学生来说,经过社会和学校的宣传、也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多停留在讲述每一部分的重要性上,学生对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完善人格、提高自我能力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却知之甚少。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没有一个如何评价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标准和尺度。①
1.2 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2.1 问题研究多具体对策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因素的研究多,但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的具体措施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却很少;
1.2.2 学生本身问题分析多社会支持因素关心的少:当前对大学生自身人际交往的能力的困难的因素分析较多,而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社会支持性因素却很少有人触及,比如教师、家长、社会影响等方面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的影响以及支持的因素探索的比较少;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自身问题的探索也多停留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单一取向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自身的问题单一的问题,要大学生自身、社会支持二者的多维取向、综合趋向的发展才能达到目标;
1.2.3 教材多教学模式少:由于近几年来各个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也纳入了各种高校心理健康教材中,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材比比比皆是,但如何以科学观、发展观态度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科学发展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探讨却少。
2.大学生人际交往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人際交往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和反映它们依据的教学理论或思想,具有一定的操作基本程序便于教师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教学模式以人际交往的理论为指导,完成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如师生互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优化组,具有其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功能,它适应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高校教师恰当的选用与之适合的教学模式,借助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结构与框架的掌握,使教学有序、有方、教学水平迅速提高,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工作和改进。是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保证。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人的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要使其行为产生变化就要使其心理活动产生改变,也就是人的态度的转变,态度决定一切。人对事物的态度是从认知开始,有什么样的认知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任何一个事物的形成首先是思想上认识,从而产生改变自我的愿望。继而在行为上发生变化,再进入行为巩固和稳定阶段。大学生人际交往教学模式是遵从这三个阶段来进行设计。第一阶段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要发生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第514页),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群体中的重要成员,必须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建立和谐、健康、向上的人际关系,增进团队意识、取长补短、互相关心,从而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合格人才。因此,正确的人际交往,对每个大学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戴尔·卡耐基在对各界名人进行广泛调查后认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是由他们卓越的学识和专业技术决定的,85%是由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质决定的,而衡量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准就是必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认知取向教学模式为主导树立学生的交往意识。第二阶段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与技巧。一种技能的形成需要学生反复的训练与操作才能达到,因此,采用行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人际交往能力是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应用性的一种能力,第三阶段采用社会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回到实践中在社会中检验其能力和学习效果,从而在实践中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2.2 人际交往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2.1 认知取向教学模式树立学生的交往意识。认知取向的教学模式是从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模式、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发展而来的,它们重视教学内容的信息加工过程,它重视的是学生的内部心理结构和不可见的心理活动,着眼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对所教授的内容的信息的加工,以及提高这种能力的主动性。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在思想上对于人际交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其交往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采用认知取向模式中的探究训练模式,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如宿舍中同学之间的矛盾、朋友之间有摩擦、与父母之间的代沟、大学中的学习困难问题等等真实的事件,教师与学生解释探究的程序,让学生搜集证实事件发生的条件和实质,证实问题情境的发生,从搜集的资料中去分析其因果关系,认识人际交往是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适应社会的必由之路。分析探究自己人际交往中的弱项,从意识上树立主动交往的思想,并找出的效的策略。
2.2.2 行为取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交往技巧。行为取向的教学模式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重视的是学生外部的行为,在教学过程是,该模式强调教师的及时反馈、强化、行为塑造、知识技能在学习中的决定作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强化学生的交往的行为。
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目的是训练大学生的交往的技能与技巧。当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意识形成后,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技能与技巧就是其主要任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它通要过反复的顺利完成某些任务的智力活动方式,掌握各种智力技能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更为概括的认识与操作能力。教师把人际交往技巧与技能分解为一个一个小的行为操作模式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学生学习时应该达到的目标,设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过程及学习的顺序。如良好的人格品质的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培养、语言的沟通、非语言的沟通,如何准确的表达、学会积极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等。学生在通过学习顺序的每个单元的学习后掌握每个单元并发展到一种可演示的程度。教师在教授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激发和自我指导,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中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这些行为操作模式分解为一系列按序列组成的行为目标,如要交往就要学会准确的表达,准确的表达就是学生在本单元中的学习目标。对于一些同学达到目标有困难的可以组成小的学习团体进行辅导。在教学中要把教师、学生和学习目标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督促学生进步的管理系统。以便获得教学的反馈—控制论方法的核心。这种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在短时期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2.2.3 社会互动教学模式考核学生的交往能力。社会互动模式重视个体与社会或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式认为智能发展与社会历程关系密切,知识是在个人与团体的经验操作和互动中不断重组而产生的,并非仅源于感官和环境的交互作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是检验学生学习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实践。
采用社会互动模式中的小组研究的形式把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自身感到困惑、产生了疑问而形成的问题提出来。在这个局面,当学生作出了形形色色的反应时,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反应的多样性。当他们开始显示了兴趣时,教师就得引导他们自己去明确讨论的主题,决定讨论的分工去开展研究。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促进小组中的学生的讨论过程(帮助学生订讨论计划,展开讨论工作、管理小组的讨论)。小组研究模式对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来说,不仅是有效的方法,而且通过集体作业过程,可以养成良好的民主习惯,培养的相互信赖人际关系,以及对所定规则与方法的尊重、学习的自主性和尊重他人尊严等等性格特点。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实践较强的能力,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认知,而重要的是实践的检验。社会互动的教學模式致力于增进学生对事物与社会环境的洞察力,增进学生对现实环境的反映能力,以及学生个体在团体活动中的协调能力。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为重要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塑造健康的人格。
3.结语
人际交往是人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情报交流与人与人之间双方心理上的接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大学生的人格和行为方式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产生与完善,没有人际交往,大学生只能永远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不能成为社会的人。因此,人际交往是其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根据人际交往的特点分步骤、按计划,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注释
①中国教育学会项目《云南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交往能力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潘菽.教育心理学,第3 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2] [美]博士著.翟书涛等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第1 版.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1年1月
[3] 杨爽、王瑶.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16(2):140
[4] 王希华、张哲.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 258
[5] 汪伟、谢玉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地方高校的应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16(8):848
[6] 刘燕.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与高校教育疏导模式之探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4
[7] 龚巧茹.浅谈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云梦学刊,2003,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