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议题设置”的角度,以2008年的汶川地震为例分析了媒体议题的建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事件自身特性、时空环境、主流价值取向等显著性因素均会影响媒体议题的建构。
关键词 议题建构 汶川地震 大众媒体
一、议题设置的概念
议题设置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假说和理论。所谓议题设置,是指我们在传播过程中,集中于某一事件,进行多次、大量的报道,就会使社会公众更加集中地议论这一话题。议题设置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虽然媒体不能决定人们怎样思考,但却能够引导人们思考什么,并为人们确定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
新闻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这几乎是媒体的一个共识。尤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对传统媒体而言议题设置更显得迫切而重要。因为,我们处在一个资讯泛滥的时代,人们需要去伪存真,他们对于真知灼见的需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渴求。所以,只有善于提出与受众关心议题吻合的媒体,以及能够在理性追问中体现其见识与价值的媒体,才能获得最佳传播效应。
二、大众媒体议题的建构形成因素分析
2008 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发生里氏8级的强烈地震,这是自1976年的唐山地震之后,在中国发生的强度最大、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各级政府特别重视此次地震的灾情以及后续的救助工作。各大媒体也将此次震灾作为首要议题,展开了强大全面的报道攻势。大众媒体对此次议题的高度关注显示出媒体议题的形成并不是媒体自身的产物,而是由媒体自身的性质、时间和空间的环境以及事件自身特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事件的特性与媒体议题的形成
在传统的议题设置理论中,“议题”被抽象为一系列的客体,这些客体自身也有显著的影响媒体议题的特性。此次地震受灾范围广,受灾人口众多都增加了此次事件的显著性,使它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炙手可热”的议题。
2、时间与空间的影响
此次大地震的发生正好被嵌入在即将举办奥运会的特定时空段当中,而奥运精神引导人们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团结协作,具体表现为全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灾救灾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受灾地点的特殊也是媒体考量的另一重要方面。这次地震的影响范围非常大,我国境内尤其是以四川、重庆为代表的地区震感特别强烈。四川、重庆是此次的重灾区,该地区是全国人口最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因此具有更加显著的地区性特点。
3、特定的人群
此次媒体关注的受灾群体主要是学生、受灾严重地区的村民和城市群众等。这些特殊人群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保障和关注的重点,对媒体来说,关注这些特定人群具有相当的显著性。而地震灾难造成的灾情又更加突出其贫困、弱势的特点,这种显著的叠加态势,形为了媒体报道的最强点。此外,救援人员以及广大官兵也是媒体报道突出的重点。从1998 年抗击洪灾到2008 年抗击震灾,他们始终是奋战在第一线的中坚力量,执行国家抗灾救灾的各项措施,在抗震救灾中该群体显著突出的地位不容小觑。
4、网络使议题更加强化
20 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的出现、发展及普及,“我们处在了空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从各种不同的信源采集新闻,并把它们拼装成最符合他们自己的新闻图像。”公众通过网络实现了参与并形成社会议题的建构。地震发生以后,广大网民在第一时间纷纷发布了有关信息,在这个“观点自由的市场”里网民的观点迅速集结并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导向。网友将自己拍摄的灾害现场以及救助场面发布到网上呼吁并倡导广大公众的帮助,同时他们还发表评论、撰写文章安抚鼓励灾区的群众,这都对媒体的议题建构产生了影响。
三、媒体的报道反映媒体议题的呈现取向
在此次地震的相关报道中,媒体着重突出“民生、和谐”的价值取向。本着关注民生的理念,媒体报道的内容大多从小视角入手,体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报道的技巧方面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报道手法,凸显出鲜明的社会主题。
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指社会当中根深蒂固的各种价值观,特别是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中衍生出来的观念。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因此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要践行和谐的理念。此次震灾中,媒体主要就是围绕“团结、互助、友爱”的主题来进行报道的。从疏通公路、输送救援物资、整修电网、抢救病人、灾后重建等一系列报道中都体现出“和谐”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这些报道我们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国家强大的保障力与组织力。
媒体议题的形成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地震这一议题的高密度集中报道所呈现出的图景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媒体建构议题的受到自身性质、时间空间的环境、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参考文献:
[1]殷晓蓉.议程设置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内部矛盾[M].厦门大学学报.
[2]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4]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4(4).
作者简介:董秋桐,1989.8-,女,河南省洛阳市,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研究方向:新闻学
关键词 议题建构 汶川地震 大众媒体
一、议题设置的概念
议题设置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假说和理论。所谓议题设置,是指我们在传播过程中,集中于某一事件,进行多次、大量的报道,就会使社会公众更加集中地议论这一话题。议题设置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虽然媒体不能决定人们怎样思考,但却能够引导人们思考什么,并为人们确定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
新闻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这几乎是媒体的一个共识。尤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对传统媒体而言议题设置更显得迫切而重要。因为,我们处在一个资讯泛滥的时代,人们需要去伪存真,他们对于真知灼见的需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渴求。所以,只有善于提出与受众关心议题吻合的媒体,以及能够在理性追问中体现其见识与价值的媒体,才能获得最佳传播效应。
二、大众媒体议题的建构形成因素分析
2008 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发生里氏8级的强烈地震,这是自1976年的唐山地震之后,在中国发生的强度最大、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各级政府特别重视此次地震的灾情以及后续的救助工作。各大媒体也将此次震灾作为首要议题,展开了强大全面的报道攻势。大众媒体对此次议题的高度关注显示出媒体议题的形成并不是媒体自身的产物,而是由媒体自身的性质、时间和空间的环境以及事件自身特性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事件的特性与媒体议题的形成
在传统的议题设置理论中,“议题”被抽象为一系列的客体,这些客体自身也有显著的影响媒体议题的特性。此次地震受灾范围广,受灾人口众多都增加了此次事件的显著性,使它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炙手可热”的议题。
2、时间与空间的影响
此次大地震的发生正好被嵌入在即将举办奥运会的特定时空段当中,而奥运精神引导人们不畏艰难勇于拼搏团结协作,具体表现为全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灾救灾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受灾地点的特殊也是媒体考量的另一重要方面。这次地震的影响范围非常大,我国境内尤其是以四川、重庆为代表的地区震感特别强烈。四川、重庆是此次的重灾区,该地区是全国人口最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因此具有更加显著的地区性特点。
3、特定的人群
此次媒体关注的受灾群体主要是学生、受灾严重地区的村民和城市群众等。这些特殊人群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保障和关注的重点,对媒体来说,关注这些特定人群具有相当的显著性。而地震灾难造成的灾情又更加突出其贫困、弱势的特点,这种显著的叠加态势,形为了媒体报道的最强点。此外,救援人员以及广大官兵也是媒体报道突出的重点。从1998 年抗击洪灾到2008 年抗击震灾,他们始终是奋战在第一线的中坚力量,执行国家抗灾救灾的各项措施,在抗震救灾中该群体显著突出的地位不容小觑。
4、网络使议题更加强化
20 世纪90年代,随着网络的出现、发展及普及,“我们处在了空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从各种不同的信源采集新闻,并把它们拼装成最符合他们自己的新闻图像。”公众通过网络实现了参与并形成社会议题的建构。地震发生以后,广大网民在第一时间纷纷发布了有关信息,在这个“观点自由的市场”里网民的观点迅速集结并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导向。网友将自己拍摄的灾害现场以及救助场面发布到网上呼吁并倡导广大公众的帮助,同时他们还发表评论、撰写文章安抚鼓励灾区的群众,这都对媒体的议题建构产生了影响。
三、媒体的报道反映媒体议题的呈现取向
在此次地震的相关报道中,媒体着重突出“民生、和谐”的价值取向。本着关注民生的理念,媒体报道的内容大多从小视角入手,体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报道的技巧方面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报道手法,凸显出鲜明的社会主题。
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的意识形态主要是指社会当中根深蒂固的各种价值观,特别是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中衍生出来的观念。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因此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要践行和谐的理念。此次震灾中,媒体主要就是围绕“团结、互助、友爱”的主题来进行报道的。从疏通公路、输送救援物资、整修电网、抢救病人、灾后重建等一系列报道中都体现出“和谐”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这些报道我们能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国家强大的保障力与组织力。
媒体议题的形成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地震这一议题的高密度集中报道所呈现出的图景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媒体建构议题的受到自身性质、时间空间的环境、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参考文献:
[1]殷晓蓉.议程设置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内部矛盾[M].厦门大学学报.
[2]丹尼斯·麦奎尔著.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3]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4]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4(4).
作者简介:董秋桐,1989.8-,女,河南省洛阳市,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