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根据创办创新型大学精神的需要,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新生入学以后,不分专业,多方强化基础教育,低年级打通培养,高年级选择专业方向。这一人才培养机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得到了国内知名高校的认同。从长远看,这是一项具有战略眼光的教育改革,它把握住了人才培养的实质——基础。试想,能够进入北师大等名牌高校的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肯定非常扎实,但这些著名的高等学府还要通过改革夯实学生的基础,那么普通高中文理分科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采用文理分科的教学形式,表面上是由于高考的考试形式所致,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国的大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受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较深,它的特点就是专业分得太细,导致高中必须分文理科。另一方面,当时大学入学率低,大多数高中生毕业后就要参加工作,又因为没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还担负着职业教育的角色,文理分科相当于简单地分了个专业。今天的中国,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同时,大学入学率大幅提高,职业教育相对完善,这套50年前的体制已暴露出它严重的滞后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将越来越高,高中阶段亦不过是打基础的阶段。高中的知识本身就是简单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地学习之后,才能做出对哪一方面更感兴趣的选择。让一个高一的学生来选择自己未来所从事领域的大方向,让人感到有些强人所难,甚至有些学生都没搞清“文、理”是要干什么的,就要在懵懂中做出一个事关未来的决定。这无疑是强迫学生去做选择,违背了教育最本质的理念。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开始理性思考世界、储备基础知识的阶段,更是为未来发展作准备的关键时期。全面而又良好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不仅文理要兼顾,而且艺术、体育同样不可偏废,这样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才。
上个世纪末,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社会知识量急剧增长,新产业、新职业层出不穷。具备各方面扎实基础知识的人才会很快适应这些新职业,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高中文理分科造就一大批知识残缺不全者,这些人在面临这样的变化时显得先天不足,竞争力大为下降。当今时代,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多面手”。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许多成功人士所做的领域并不是他们开始选择的专业。比尔盖茨曾经在哈佛大学学习法律,并且热衷于数学、物理、经济等学科的学习。戴尔在大学学习医学专业,后来成为了戴尔电脑的创始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青少年时期对各类知识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也许文理分科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但造成的结果并不理想。目前全国绝大多数普通高中实行的文理分科有名无实,学生从高一分科以后,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学的科类中,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科类。虽然学校按部就班地开非高考类课,但实际情况大家也能想像到,不要说学生不愿意学,家长甚至老师都鼓励孩子把精力用在高考考试的科目上。学校期中期末考试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因为平时不学习,试卷上的题目学生根本不会,考得自然非常差。对某一科类学生来讲,非高考科目可有可无,这样下去只能是让学生产生厌学,由此便是严重的偏科。就像做一件艺术品,在基础阶段就已经比例失调,完工之后肯定有严重缺陷。目前的状况是学生不想学,老师没信心教,家长嫌多此一举。现在文理分科积极的一面我们已经看不到了,而负面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桎梏。
每年诺贝尔奖颁奖的时候,“我国什么时候可以获得诺贝尔”的问题屡见报端。原因很多,但我认为其中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得不好,条条框框太多,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文理分科就是一个体现,培养出的人才功利性太强、目光短浅、知识面狭窄、缺乏创新。拿这种模式培养人才,毫不客气地说,一开始就没打算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成熟且完善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广博的知识。高中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已经发挥完了它应起到的历史作用,非常有必要及时叫停,但光一个简单的废止是远远不够的。
(责任编辑 罗 艳)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采用文理分科的教学形式,表面上是由于高考的考试形式所致,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我国的大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受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较深,它的特点就是专业分得太细,导致高中必须分文理科。另一方面,当时大学入学率低,大多数高中生毕业后就要参加工作,又因为没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还担负着职业教育的角色,文理分科相当于简单地分了个专业。今天的中国,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同时,大学入学率大幅提高,职业教育相对完善,这套50年前的体制已暴露出它严重的滞后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将越来越高,高中阶段亦不过是打基础的阶段。高中的知识本身就是简单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地学习之后,才能做出对哪一方面更感兴趣的选择。让一个高一的学生来选择自己未来所从事领域的大方向,让人感到有些强人所难,甚至有些学生都没搞清“文、理”是要干什么的,就要在懵懂中做出一个事关未来的决定。这无疑是强迫学生去做选择,违背了教育最本质的理念。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开始理性思考世界、储备基础知识的阶段,更是为未来发展作准备的关键时期。全面而又良好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不仅文理要兼顾,而且艺术、体育同样不可偏废,这样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才。
上个世纪末,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社会知识量急剧增长,新产业、新职业层出不穷。具备各方面扎实基础知识的人才会很快适应这些新职业,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高中文理分科造就一大批知识残缺不全者,这些人在面临这样的变化时显得先天不足,竞争力大为下降。当今时代,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多面手”。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许多成功人士所做的领域并不是他们开始选择的专业。比尔盖茨曾经在哈佛大学学习法律,并且热衷于数学、物理、经济等学科的学习。戴尔在大学学习医学专业,后来成为了戴尔电脑的创始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青少年时期对各类知识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也许文理分科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但造成的结果并不理想。目前全国绝大多数普通高中实行的文理分科有名无实,学生从高一分科以后,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学的科类中,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科类。虽然学校按部就班地开非高考类课,但实际情况大家也能想像到,不要说学生不愿意学,家长甚至老师都鼓励孩子把精力用在高考考试的科目上。学校期中期末考试更是令人瞠目结舌,因为平时不学习,试卷上的题目学生根本不会,考得自然非常差。对某一科类学生来讲,非高考科目可有可无,这样下去只能是让学生产生厌学,由此便是严重的偏科。就像做一件艺术品,在基础阶段就已经比例失调,完工之后肯定有严重缺陷。目前的状况是学生不想学,老师没信心教,家长嫌多此一举。现在文理分科积极的一面我们已经看不到了,而负面的影响正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桎梏。
每年诺贝尔奖颁奖的时候,“我国什么时候可以获得诺贝尔”的问题屡见报端。原因很多,但我认为其中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那就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得不好,条条框框太多,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文理分科就是一个体现,培养出的人才功利性太强、目光短浅、知识面狭窄、缺乏创新。拿这种模式培养人才,毫不客气地说,一开始就没打算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成熟且完善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广博的知识。高中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已经发挥完了它应起到的历史作用,非常有必要及时叫停,但光一个简单的废止是远远不够的。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