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一些政党处理社会矛盾的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凝结着我们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也反映了多年来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我国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国外一些政党处理社会矛盾的实践中,可以总结出一些较为成熟的、有效的应对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为我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学习和借鉴的素材。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在经济领域,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处理好积累与消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关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避免贫富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的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这—时期的利益关系非常复杂,社会承受能力比较薄弱,拉美一些国家执政党由于没有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社会不平等加剧和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暴力冲突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社会结构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动加快,这些都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保持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消除经济发展中不和谐的因素,如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前提,但是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的共同进步。印度人民党在执政期间,经济增长没有惠及全体人民,只让少数人暴富,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潜藏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实现效率与公平相互协调和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具体国情决定了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以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切实采取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悬殊的问题,逐渐形成良好的收入分配机制和分配收入关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在政治领域,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扩大基层民主,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古巴共产党提出了“参议制民主”,使古巴社会主义制度渡过了难关、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应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
  国外一些政党正反面的经验和教训说明,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任何方案都将无法实施,已取得的成果也可能付之东流,而消除执政党腐败、妥善处理民族矛盾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我们党要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大力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确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从源头上疏解缓和矛盾,要弄清事件性质,减少对抗,采取包括法律的、行政的措施,控制局面,化解矛盾,防止人民内部矛盾激化。
  其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腐败是社会的毒瘤,是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最大政治根源。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我们要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及时地查处一批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案件。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再次,妥善处理民族矛盾。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具体地讲:一是要坚持“四个维护”,即以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为前提,强化用法律手段处理宗教矛盾。二是要运用不同办法处理宗教方面的矛盾。对于非对抗性矛盾,要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对于对抗性矛盾,要坚决惩治各种分裂破坏分子。三是要防微杜渐,妥善处理民族宗教矛盾引发的突发事件。四是要提高本领,增强党政干部处理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的能力。
  
  三、在文化领域,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
  
  重视思想文化工作是一些国家的执政党兴衰成败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执政党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党的思想文化工作一天也不能放松,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必须始终牢牢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我们要牢牢掌握舆论宣传工具,控制舆论导向,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抵制和防范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破坏。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引导新闻媒体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与管理,形成网上正面宣传的舆论氛围;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原则,遵循人们的文化心理需求的客观规律,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要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宣传内容,采取不同的宣传手段和形式,实现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和谐文化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于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力发展主流思想文化,同时也要正视其他 多种思想文化的存在。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性的思想文化,做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从而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起到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
  
  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国外执政党处理社会管理矛盾的经验表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产生连锁效应,甚至引发政局动荡、内战频仍等灾难性后果。我国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集中地表现在:一是社会矛盾集中地体现为各种利益冲突。二是社会矛盾呈现群体化、复杂化的特点。三是群体事件增多、激烈化程度有所加深。我们党如何处理和化解日益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冲突,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电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二战结束以来,西欧、新加坡等国基本上都经历了从政局动荡、各种矛盾频发、劳资冲突不断到政治稳定、社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治理过程:在长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这些国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社会管理与矛盾调节机制,对维持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意义重大。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厂“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非常关键时期的总体要求。
  首先,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在源头上控制社会矛盾的滋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的过程,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加强对社会舆情的汇集和分析,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特别是着重维护和促进困难群体的利益。
  其次,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把社会矛盾的解决纳入法治化轨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运用制度化、法治化方式解决矛盾的社会。法治就是运用制度和规则的力量来化解冲突,弥合裂痕,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我们党要高举民主和法治的旗帜,把依法执政的过程变成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要引导群众按照法定程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行使民主权利,依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再次,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其社会整合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以及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的作用,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最后,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建立完整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确保党和政府所必需的社会动态、情报信息渠道的畅通;建立公共安全的预警和决策分析机制,提高预警、防范、应变和处置能力;健全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把有效的临时措施转化为长效机制;要研究制定统一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把各种突发事件的管理纳入到统一的程序和制度中,用法律来调整紧急状态下的社会关系。
  国外一些政党在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方面采取的诸多措施,是这些国家现代化进程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其相关措施的出台和制度的确立反映了生产力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某种共同规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借鉴。但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国家制定相关措施与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我们不同,尤其是其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公众服务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是与它们各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而且其相关政策与制度也是依据情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对其做法与经验,我们可以作为参照,但不可盲目照搬套用。
  [责任编辑:文心]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竞争。20世纪后十几年,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些曾经长期执政的大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而有些政党则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那么,决定政党兴衰成败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有无共同的规律可循?其他大党的兴衰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有何借鉴?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关注。为此,我们约请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博士
期刊
2003年11月12日至17日,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由湖南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承办。
期刊
经济矛盾是社会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严重、社会保障不健全、社会公平缺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都是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动因。各国执政党根据各自国情,应对和处理矛盾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其中一般性的做法是,把发展看作是解决这类矛盾的关键,同时注重社会公平。    一、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做法    1.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
期刊
[编者按]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深刻转型,若干热点理论问题,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如何看待私有制和剥削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国有企业改革、就业与失业、收入差距过大、经济体制改革、劳动价值论等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为了科学认识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南开大学副校长、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逄锦聚教授。
期刊
[编者按]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但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的思考却远没有停止。这场战争何y/发生?这场战争对未来的大国关系尤其是国际格局走向将产生多大的影响?在当前国际格局转换的背景下,它是否作为一个转折点向国际社会宣告一个新的“罗马帝国”时代抑或一个更加多极化时代的来临?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本刊编辑部特约请有关专家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国内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苏东剧变以后,这项研究成为热点,直至90年代中期才渐趋平稳。最近几年,由于民主社会主义各政党为摆脱困境进行的革新以及“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兴起,国内学术界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兴趣又在上升。
期刊
[内容提要]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帝国论下半边主义外交政策的直接产物。虽然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但从政策层面上来看,谈论单边主义的胜利为时尚早,而且也不大可能。基于对伊拉克战后国家重建所面临的困难等分析,美国的伊拉克战略要想从军事上的胜利走向政治上的成功殊非易事。为此,伊拉克战后的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也是必然的,其政策从早边主义向重视合作的变化已现端倪。  [关键词] 伊拉克
期刊
政治领域的矛盾纷繁复杂,与其他矛盾相互交织,突出地表现在:忽视执政党自身建设,腐败盛行,与民争利,以至于失去民心,丧失了执政的合法性;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被打破,社会动荡不安,甚至诱发暴力冲突;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分离主义对稳定和统一构成严重威胁。各国执政党处理这类矛盾普遍的做法是,加强党的建设,树立党的良好形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一、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做法    
期刊
2003年1月6—7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团于威斯巴登举行的非公开会议通过了2003年度的具体纲领和威斯巴登声明,宣布了一个全面的中产阶级纲领。现将其中的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德国的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    德国和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在过去几个月里明显地减缓了。现在的疲软阶段首先是由世界经济不景气引起的。增长减缓自然也影响劳动市场,所以2002年德国的失业率高于年终前的估计。这种经济情况也导
期刊
“第三条道路”研究既有政策的一面,也有政治的一面。前者涉及社会民主党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推行的政策,后者涉及政党竞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一面,目的是通过对丹麦和荷兰社会民主党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分析,回答社会民主党为什么走上“第三条道路”和各国的变革顺序为什么不同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