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以往相比较,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表现出“注重基础知识、关注知识间的联结、注重思想方法、关注学生的思考、思维的界面加宽和容量增大”等特点,如追求算理,论证、运算的书写量明显减少;不苛意追求技巧,不搞人为设置的障碍,不纠缠枝节问题……确切地说,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追求数学教育的本质和精神,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有益于常规教育工作和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归真返璞,科学地搞好高中数学的教与学,已是提高高考成绩的前提和最有效的途径,也更是现行高中数学教育的精神所在。
一、客观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现行教材和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所涉猎的知识内容多,蕴涵的思想方法极为丰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智力类型和能力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接受程度自然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别。这些差异伴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增大。因此,高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将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夯实基础,加强概念教学
历年高考都有40%左右分值比重的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低、贴近教材,解答过程较为直观且命题方式相对稳定,用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教学大纲也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数学学习要理解诸多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概念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工作的始终。通过数学概念广泛深入的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这样才能把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体现学科特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符号形式化、概括公式化、数量精确化”等是数学学科的特点。把研究的问题形式化、把问题的内在用数学算式表达出来,通过推理论证及运算得出准确的结论,是用数学方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途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提示与渗透、提炼与反思、训练与运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让学生从认知某些数学方法开始,到加深理解,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以运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设置了以实际实物和实际需求为素材的开放性应用题,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在数学教育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四、讲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讲求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当今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更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知识的传授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根本,能力培养是数学教育的宗旨。机械的解题训练绝对不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最佳手段,而着眼于思想方法的教学,养成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等等,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高考成绩的最有效途径。
五、合理设计教学流程
“三年的课程两年完成、挤出一年时间专门复习”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常见的做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普遍意义上讲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面对难度高、技术性强、任务量大的高中数学教学任务,那些生源一般的普通高中,前两年的教学效果将等于“一锅蒸不熟、煮不烂的夹生饭”,复习成了学生的二次学习过程,效率很难得到保证。
正确的做法应使学习与复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尽可能地联系旧知识,多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做文章,把备考的压力有效地分解到高一、高二、高三的教学工作中去。学习为本,复习为辅,应成为教学工作的常规性原则。在学生具有坚实基础的前提下,备考复习相当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汇总,最多用半年的时间,这样教学效果颇佳。
六、创造自己的、个性化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
对数学教学模式的超越不是为了教学形式的需要,而是藉形式丰富的模式去展现数学自身的魅力,让形式化的教学借着灵活多变的模式平台向学生充分展现它的教育价值。如果一个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识水平、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文化气质以及知识结构,则可以肯定地说,这堂课具有很强的人性化特征,摒弃了模式带来的局限,挖掘了人的潜能,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其实,模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驾驭模式之船将学生送到彼岸,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那么地幸福和惬意。那样,课堂效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杨博
一、客观对待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现行教材和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所涉猎的知识内容多,蕴涵的思想方法极为丰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智力类型和能力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接受程度自然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别。这些差异伴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增大。因此,高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将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夯实基础,加强概念教学
历年高考都有40%左右分值比重的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低、贴近教材,解答过程较为直观且命题方式相对稳定,用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教学大纲也指出:“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数学学习要理解诸多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概念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工作的始终。通过数学概念广泛深入的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这样才能把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体现学科特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符号形式化、概括公式化、数量精确化”等是数学学科的特点。把研究的问题形式化、把问题的内在用数学算式表达出来,通过推理论证及运算得出准确的结论,是用数学方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途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提示与渗透、提炼与反思、训练与运用,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育,让学生从认知某些数学方法开始,到加深理解,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以运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设置了以实际实物和实际需求为素材的开放性应用题,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在数学教育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四、讲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讲求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当今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更是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知识的传授是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根本,能力培养是数学教育的宗旨。机械的解题训练绝对不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最佳手段,而着眼于思想方法的教学,养成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等等,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提高高考成绩的最有效途径。
五、合理设计教学流程
“三年的课程两年完成、挤出一年时间专门复习”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常见的做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普遍意义上讲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面对难度高、技术性强、任务量大的高中数学教学任务,那些生源一般的普通高中,前两年的教学效果将等于“一锅蒸不熟、煮不烂的夹生饭”,复习成了学生的二次学习过程,效率很难得到保证。
正确的做法应使学习与复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尽可能地联系旧知识,多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做文章,把备考的压力有效地分解到高一、高二、高三的教学工作中去。学习为本,复习为辅,应成为教学工作的常规性原则。在学生具有坚实基础的前提下,备考复习相当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汇总,最多用半年的时间,这样教学效果颇佳。
六、创造自己的、个性化的、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
对数学教学模式的超越不是为了教学形式的需要,而是藉形式丰富的模式去展现数学自身的魅力,让形式化的教学借着灵活多变的模式平台向学生充分展现它的教育价值。如果一个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识水平、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文化气质以及知识结构,则可以肯定地说,这堂课具有很强的人性化特征,摒弃了模式带来的局限,挖掘了人的潜能,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其实,模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驾驭模式之船将学生送到彼岸,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那么地幸福和惬意。那样,课堂效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