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历来有状元情结,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状元意味着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与最大前途,封建帝王对状元也格外重视,作为重要的智能人才,委以重任。可惜的是,中国古代的状元虽多,但在人类文明的贡献上,有所建树与创见者除了文天祥、王维等广为人知外,实在历历可数,远逊于庞大的状元队伍。这是中国科举制度的悲哀,也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教育的悲哀。
废除科举之后一百多年来,中国逐渐地用高考填补了科举的空缺。科举是废除了,但是,中国人的状元情结仍然是藕断丝连。照说,高考在许多功能上与科举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高考只继承了科举考试的一小部分功能。因为科举高中,就常常意味着升官发财,但是,高考高中,离升官发财的路途仍然十分遥远。中国的高考 公务员考试 组织部考察提拔才略等于中国的科举考试。尽管如此,中国的高考仍然是莘莘学子必须经历的第一关。而且高考的成绩与录取的学校性质,常常决定了考生今后的前途与命运。因为,许多机会都让什么“211”及“985”类大学占了,甚至有的是垄断了。其实真正厉害的学校不是出官员,而是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出发明创造型的人才,那才真是叫“本领”。因为,这些方面没有人可以替代你。
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至今已经是33年过去了。据前两年武汉市教育部门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高考30年来,各省市一级的高考状元不下千余人,随机抽样调查三分之一强,即近400人,结果发现,竟然无一人在社会各行业中做出了杰出成就,与社会期望值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应该在逻辑与理论层面上就可以说得清楚的。
首先是因为高考所考的内容,并不能够真正反映考生的全面素质。至今中国的高考,基本仍然是以考试记忆力为主,以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因此,中国的学校,每到高三的时候,就开始突击训练,开始题海战术了,常常是猛抓三个月,抓升学率,要抓出血来,也会成绩斐然,否则的话,就要大退步,无论你平时多么扎实的功夫,没有学校敢在高中三年级时开国际玩笑的。所以,每到高三,一切活动都让位于高考,服从于高考,围绕高考指挥棒转。那些考试,据说也常常是有作弊的。所谓作弊其实就是让考生偷看一眼,成绩竟然就提高了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有些考生高考场上没有想出来,出了考场就回想起来了。而这些分数常常是一分之差,天上地下,决定命运时是非常残酷无情的。但是,所谓分数其实就是这路货色。试想,这样的分数是否能够说明一个人的前途?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是这样检测一个人的能力吗?
以科研为例,一个科研工作者,常常并不需要十分费心地去记忆那些研究材料,他最需要的能力是心中有没有存留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他是否善于去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料,能否利用那些公开透明的资料信息去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再以作家为例,他也不必动辄去背诵那么多的诗歌、文章,只需要看过并且看懂,同时有所启发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他是不是从中吸收到了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在写作的时候,是不是善于化成自己的思想智慧与灵感。这与记忆力好坏关系实在不大。如果记不住或者记得不牢,完全可以去查阅文献资料。现在更方便,上网就能够查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关键是这些东西对你是否有用,是取决于你的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而不是记忆力。
其实在社会不同职业领域莫不如此。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是不是有杰出成就,就个人素质来说,是取决于他是否有创造力。而创造力首先来源于他的问题意识。因此,胡适曾经劝告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说,“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且说:“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节衣节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智识环境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其实,这样的状态才是一个人成才成器的重要标志。这也是爱因斯坦所强调过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想像力比知识重要的根源。但是,一个高考状元需要这样的状态吗?这样的状态能让他成为状元吗?恐怕刚好是完全相反的。一个经常被值得研究的问题缠绕着的人,他恰恰不会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因为他总在质疑问难,总是在批判,总在探索新路子,因此,这样的人要应考,要他花十足的功夫去背诵他人早定下的答案恐怕远非易事。因此,我们的高考制度就可能率先把这些富有创造力,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淘汰出局了。而留下的所谓尖子生、状元之类,不少其实就是只会死背书的。这种学习方式与将来工作之后,与社会上要求的积极主动地做事,主动寻找发展机会,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大不相同。在社会上没有人会告诉你,你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只有自己才知道。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天赋、兴趣与能力特点究竟是怎么回事,个人的特点与环境之间的契合,更是一个十分微妙的事情,远非那些只会背书考高分的书呆子所能够洞悉的。
一个孩子如果自小就被分数驱赶着,变成了只会背诵书本,考取高分的分奴,那么,也就意味着他被迫忽略了大自然的复杂多样与美丽无限,也忽略了社会的纷繁与作为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忽略与冷漠,造就了人格缺失严重的一类人。因此,人类社会,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各种大千世界本是多么美妙离奇,令人惊讶,但是,高考的分数却把他们的眼睛蒙住了,他们的心智被肢解了,破碎了。变成了一个被爱因斯坦批评过的这种人:“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惧——产生了宗教。”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高考与传统的科举制度一样,都是在不断地制造着“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的人。我的老家江西抚州是一个特别会考试的地区,去年的高考又是大丰收,竟然仅一间学校能够将全省北大、清华指标的近半数收入囊中。我曾经从网上看到刚刚考上北大清华的那些学生的合影,仅仅从照片上看,那种木然的样子,感觉就是爱因斯坦所描述过的那种人:他们面部表情木讷,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但是,表面看来这些孩子是成功者,是人上人,其实,他们将一生的幸福与发展前途都抵押在这里了,他们其实是被异化了的教育严重摧残了的牺牲品,他们其实是这种被功利异化了的伪教育的扎扎实实的受害者。但是,中国社会多少家庭,多少学校,多少政府官员,多少媒体都在为这样的受害者欢庆。有的地方甚至连续多年搞高考状元庆典,让高考状元重新骑高头大马,配戴大红花,敲锣打鼓,招摇过市,好不热闹。其实,从现代社会来看,其蠢无比,这是在作践年轻人,残害年轻人。这种风气将使中国因为教育、知识与人才的培养误区而陷入万劫不复境地。
1390年的科举考试历史,无数的状元,30多年来的高考,一千多个高考状元,已经用活生生的事实说明了这是教育的死胡同。在中国,政府、家庭、社会、学校已经形成了合谋着杀害孩子的生命活力的合力。中国人正在被严重扭曲与异化了的反教育路上,越走越远。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萧田
废除科举之后一百多年来,中国逐渐地用高考填补了科举的空缺。科举是废除了,但是,中国人的状元情结仍然是藕断丝连。照说,高考在许多功能上与科举是有天壤之别的,比如高考只继承了科举考试的一小部分功能。因为科举高中,就常常意味着升官发财,但是,高考高中,离升官发财的路途仍然十分遥远。中国的高考 公务员考试 组织部考察提拔才略等于中国的科举考试。尽管如此,中国的高考仍然是莘莘学子必须经历的第一关。而且高考的成绩与录取的学校性质,常常决定了考生今后的前途与命运。因为,许多机会都让什么“211”及“985”类大学占了,甚至有的是垄断了。其实真正厉害的学校不是出官员,而是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出发明创造型的人才,那才真是叫“本领”。因为,这些方面没有人可以替代你。
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至今已经是33年过去了。据前两年武汉市教育部门组织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高考30年来,各省市一级的高考状元不下千余人,随机抽样调查三分之一强,即近400人,结果发现,竟然无一人在社会各行业中做出了杰出成就,与社会期望值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应该在逻辑与理论层面上就可以说得清楚的。
首先是因为高考所考的内容,并不能够真正反映考生的全面素质。至今中国的高考,基本仍然是以考试记忆力为主,以考察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主,因此,中国的学校,每到高三的时候,就开始突击训练,开始题海战术了,常常是猛抓三个月,抓升学率,要抓出血来,也会成绩斐然,否则的话,就要大退步,无论你平时多么扎实的功夫,没有学校敢在高中三年级时开国际玩笑的。所以,每到高三,一切活动都让位于高考,服从于高考,围绕高考指挥棒转。那些考试,据说也常常是有作弊的。所谓作弊其实就是让考生偷看一眼,成绩竟然就提高了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有些考生高考场上没有想出来,出了考场就回想起来了。而这些分数常常是一分之差,天上地下,决定命运时是非常残酷无情的。但是,所谓分数其实就是这路货色。试想,这样的分数是否能够说明一个人的前途?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是这样检测一个人的能力吗?
以科研为例,一个科研工作者,常常并不需要十分费心地去记忆那些研究材料,他最需要的能力是心中有没有存留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他是否善于去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料,能否利用那些公开透明的资料信息去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再以作家为例,他也不必动辄去背诵那么多的诗歌、文章,只需要看过并且看懂,同时有所启发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他是不是从中吸收到了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在写作的时候,是不是善于化成自己的思想智慧与灵感。这与记忆力好坏关系实在不大。如果记不住或者记得不牢,完全可以去查阅文献资料。现在更方便,上网就能够查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关键是这些东西对你是否有用,是取决于你的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而不是记忆力。
其实在社会不同职业领域莫不如此。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是不是有杰出成就,就个人素质来说,是取决于他是否有创造力。而创造力首先来源于他的问题意识。因此,胡适曾经劝告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说,“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且说:“我们出学校之后,离开了做学问的环境,如果没有一两个值得解答的疑难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热心。可是,如果你有了一个真有趣的问题天天逗你去想他,天天引诱你去解决他,天天对你挑衅笑你无可奈何他——这时候,你就会同恋爱一个女子发了疯一样,坐也坐不下,睡也睡不安,没工夫也得偷出工夫去陪她,没钱也得节衣节食去巴结她。没有书,你自会变卖家私去买书;没有仪器,你自会典押衣服去置办仪器;没有师友,你自会不远千里去寻师访友。你只要能时时有疑难问题来逼你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智识环境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所以我说:第一要寻问题。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智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其实,这样的状态才是一个人成才成器的重要标志。这也是爱因斯坦所强调过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想像力比知识重要的根源。但是,一个高考状元需要这样的状态吗?这样的状态能让他成为状元吗?恐怕刚好是完全相反的。一个经常被值得研究的问题缠绕着的人,他恰恰不会满足于现成的答案。因为他总在质疑问难,总是在批判,总在探索新路子,因此,这样的人要应考,要他花十足的功夫去背诵他人早定下的答案恐怕远非易事。因此,我们的高考制度就可能率先把这些富有创造力,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淘汰出局了。而留下的所谓尖子生、状元之类,不少其实就是只会死背书的。这种学习方式与将来工作之后,与社会上要求的积极主动地做事,主动寻找发展机会,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大不相同。在社会上没有人会告诉你,你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只有自己才知道。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天赋、兴趣与能力特点究竟是怎么回事,个人的特点与环境之间的契合,更是一个十分微妙的事情,远非那些只会背书考高分的书呆子所能够洞悉的。
一个孩子如果自小就被分数驱赶着,变成了只会背诵书本,考取高分的分奴,那么,也就意味着他被迫忽略了大自然的复杂多样与美丽无限,也忽略了社会的纷繁与作为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忽略与冷漠,造就了人格缺失严重的一类人。因此,人类社会,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各种大千世界本是多么美妙离奇,令人惊讶,但是,高考的分数却把他们的眼睛蒙住了,他们的心智被肢解了,破碎了。变成了一个被爱因斯坦批评过的这种人:“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便是模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惧——产生了宗教。”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高考与传统的科举制度一样,都是在不断地制造着“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的人。我的老家江西抚州是一个特别会考试的地区,去年的高考又是大丰收,竟然仅一间学校能够将全省北大、清华指标的近半数收入囊中。我曾经从网上看到刚刚考上北大清华的那些学生的合影,仅仅从照片上看,那种木然的样子,感觉就是爱因斯坦所描述过的那种人:他们面部表情木讷,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但是,表面看来这些孩子是成功者,是人上人,其实,他们将一生的幸福与发展前途都抵押在这里了,他们其实是被异化了的教育严重摧残了的牺牲品,他们其实是这种被功利异化了的伪教育的扎扎实实的受害者。但是,中国社会多少家庭,多少学校,多少政府官员,多少媒体都在为这样的受害者欢庆。有的地方甚至连续多年搞高考状元庆典,让高考状元重新骑高头大马,配戴大红花,敲锣打鼓,招摇过市,好不热闹。其实,从现代社会来看,其蠢无比,这是在作践年轻人,残害年轻人。这种风气将使中国因为教育、知识与人才的培养误区而陷入万劫不复境地。
1390年的科举考试历史,无数的状元,30多年来的高考,一千多个高考状元,已经用活生生的事实说明了这是教育的死胡同。在中国,政府、家庭、社会、学校已经形成了合谋着杀害孩子的生命活力的合力。中国人正在被严重扭曲与异化了的反教育路上,越走越远。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