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教育对象,更是渴望得到全面发展的个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训练。为了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效率,笔者所在学校从2005年起,在初中数学学科开展“问题探究”教学思想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下面作简要叙述。
一、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实施背景
我校地处农村,虽然在教育新理念贯彻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处于教育教学单位的最基层,一些陈旧的教育思想在广大教师脑海里还是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各级学校的深入推进,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摸索开展“问题探究教学法”,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的发展水平,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分层设置教学问题,指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提高。
二、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理论思考
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研究,是建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和详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是问题的可接受性。依据巴班斯基可接受性原则的概念,教学活动要求各种设计与安排符合教育对象的现实学习可能。“问题探究”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等各因素,主要在全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分层设置问题,确保所有学生均能接受。二是问题的条件性。依据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要点,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具备了一定的外在条件,大部分的学生在自学能力、态度速度,以及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发展较为均衡。所谓的学习条件,实际上是指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实现教学目的所需要的机会,开展“问题探究”研究就是为全体学生创造更多的这样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三是问题的发展性。依据赞可夫教学发展理论,教师通过教学促进一般发展的教育对象应该不是一小部分,只有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发展,才能实现较高难度与较快速度的教学发展。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缩小同一个班级之间学生的发展差异,促进包含“后进生”的全体学生都实现较快发展。四是问题的反馈性。学生在开展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感知问题、质疑问题、思考问题、突破问题的循环过程。数学问题一般会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针对教材特点,从教材设计引出,事先设计与准备好的启发性教学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并提出质疑的探究性问题。这些数学问题的突破需要反复开展来完成,这种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提炼与升华,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也正是使问题探究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三、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的流程结构
1.明确问题。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本、大纲要求,并对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和计划,明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联系等三个不同层次问题。通常的基础知识问题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工作制定的,相对比较容易;基本技能问题一般是开展知识点间的转移而制定的,难度中等;相关联系问题是开展前后知识联系设置的问题,难度较大。设计好问题以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形成以问题作为交叉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之中,覆盖了所有的学习内容。
2.引導探究。在教学中,这三个层次的问题最好分三阶段揭示,在各组问题揭示出来后,教师先不要开展课堂新授,要注意留给学生一些时间,便于学生研究教材知识和开展探究活动自主解决知识难题。相对而言,基础知识问题只牵涉新知识的某个单独的知识点,而且包含在学生已经形成的旧知识体系之中,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基本技能问题着重设置具有直接关系的不同知识点及转移间的方式和导向的问题,全体学生可以开展教材阅读研究、分组讨论以及寻求教师点拨,基本能够解决这类问题。相互联系问题因为牵涉知识点、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导向等问题,牵涉面范围不太固定,新课内容涉及面会小一些,在复习课内容中涉及面相对大一些。所有教学问题,基础好的学生一般在探究过程中就能解决问题,基础中等的学生可以依靠分组讨论等方式来获得问题解决途径,基础落后的学生自己无法全部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寻找问题探究的关键。一些在探究过程中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问题求异、拓宽、加深等方式开展思维训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讲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开展探究后,要注重在基础知识重难点和容易混淆的地方设疑,指导学生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基本技能方面,教师要指导及时反思方法的应用,开展举一反三训练;在相互联系方面,教学时要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脉络进一步理清,形成思维框架结构,巩固知识掌握。
4.练习巩固。教师在开展讲评后,要有效保持学生良好的思维框架与知识掌握情况,必须注重开展练习巩固,在这个环节中,设计练习题一定要结合学生在“三基”中相对较弱的地方开展,针对学生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补救落实,如有必要中还要安排教学时间进行回头看,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部实现。
四、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初步效果
1.增强了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开展“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围绕中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揭示了一环紧扣一环的启发性或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全身心投入教学双边活动过程,有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缩短了师生距离。教师在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出问题面向所有学生,以往一些容易被教师所忽视的学生,特别是处于班级末尾的后进生,在教师的激励下,以问题为载体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优秀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问题探究活动,进一步训练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提高了分析能力。教师在开展“问题探究”教学时坚持以问题探究来组织教学活动,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有效的数学认知框架,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与探究问题能力的提升。
一、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实施背景
我校地处农村,虽然在教育新理念贯彻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处于教育教学单位的最基层,一些陈旧的教育思想在广大教师脑海里还是具有一定影响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各级学校的深入推进,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摸索开展“问题探究教学法”,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的发展水平,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分层设置教学问题,指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提高。
二、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理论思考
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研究,是建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和详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是问题的可接受性。依据巴班斯基可接受性原则的概念,教学活动要求各种设计与安排符合教育对象的现实学习可能。“问题探究”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等各因素,主要在全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分层设置问题,确保所有学生均能接受。二是问题的条件性。依据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要点,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具备了一定的外在条件,大部分的学生在自学能力、态度速度,以及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发展较为均衡。所谓的学习条件,实际上是指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实现教学目的所需要的机会,开展“问题探究”研究就是为全体学生创造更多的这样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三是问题的发展性。依据赞可夫教学发展理论,教师通过教学促进一般发展的教育对象应该不是一小部分,只有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发展,才能实现较高难度与较快速度的教学发展。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缩小同一个班级之间学生的发展差异,促进包含“后进生”的全体学生都实现较快发展。四是问题的反馈性。学生在开展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感知问题、质疑问题、思考问题、突破问题的循环过程。数学问题一般会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针对教材特点,从教材设计引出,事先设计与准备好的启发性教学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并提出质疑的探究性问题。这些数学问题的突破需要反复开展来完成,这种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提炼与升华,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也正是使问题探究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三、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的流程结构
1.明确问题。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本、大纲要求,并对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进行详细了解,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和计划,明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联系等三个不同层次问题。通常的基础知识问题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工作制定的,相对比较容易;基本技能问题一般是开展知识点间的转移而制定的,难度中等;相关联系问题是开展前后知识联系设置的问题,难度较大。设计好问题以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形成以问题作为交叉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之中,覆盖了所有的学习内容。
2.引導探究。在教学中,这三个层次的问题最好分三阶段揭示,在各组问题揭示出来后,教师先不要开展课堂新授,要注意留给学生一些时间,便于学生研究教材知识和开展探究活动自主解决知识难题。相对而言,基础知识问题只牵涉新知识的某个单独的知识点,而且包含在学生已经形成的旧知识体系之中,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基本技能问题着重设置具有直接关系的不同知识点及转移间的方式和导向的问题,全体学生可以开展教材阅读研究、分组讨论以及寻求教师点拨,基本能够解决这类问题。相互联系问题因为牵涉知识点、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导向等问题,牵涉面范围不太固定,新课内容涉及面会小一些,在复习课内容中涉及面相对大一些。所有教学问题,基础好的学生一般在探究过程中就能解决问题,基础中等的学生可以依靠分组讨论等方式来获得问题解决途径,基础落后的学生自己无法全部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寻找问题探究的关键。一些在探究过程中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问题求异、拓宽、加深等方式开展思维训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讲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开展探究后,要注重在基础知识重难点和容易混淆的地方设疑,指导学生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基本技能方面,教师要指导及时反思方法的应用,开展举一反三训练;在相互联系方面,教学时要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脉络进一步理清,形成思维框架结构,巩固知识掌握。
4.练习巩固。教师在开展讲评后,要有效保持学生良好的思维框架与知识掌握情况,必须注重开展练习巩固,在这个环节中,设计练习题一定要结合学生在“三基”中相对较弱的地方开展,针对学生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补救落实,如有必要中还要安排教学时间进行回头看,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部实现。
四、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初步效果
1.增强了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开展“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围绕中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揭示了一环紧扣一环的启发性或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全身心投入教学双边活动过程,有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缩短了师生距离。教师在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出问题面向所有学生,以往一些容易被教师所忽视的学生,特别是处于班级末尾的后进生,在教师的激励下,以问题为载体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优秀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问题探究活动,进一步训练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提高了分析能力。教师在开展“问题探究”教学时坚持以问题探究来组织教学活动,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有效的数学认知框架,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与探究问题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