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手段,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以问题为载体,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延展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提问作为教学惯用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问不仅会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思考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从而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一、问题设计要突出情境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一次观摩课中,有位老师在教学《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课时,教师出示flash:一个长方体,长4cm,宽和高都是3cm。瓿问: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求它的体积呢?然后老师通过动画的方式将长也缩短到3cm,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这样的提问不仅富有创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有了之前学习长方体体积知识的经验,很容易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二、问题设计要实现具体化,加强师生对话交流
例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明确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2000克等于多少千克?学生总是回答:2000克。这也是预料中的回答,为了避免学生走入这个误区,我认为教师的提问有时有必要稍作停顿,重点强调关键词等。譬如:两千——克等于多少——千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老师提问的用意了。
三、问题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长方体的体积”课时教学为例,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1、先让学生大胆猜想长方体的体积会跟长方体的什么有关。2.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有12个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把它们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可以怎样摆)。3.动手操作后,观察自己摆的长方体,思考:长、宽、高各是多少?小正方体的数量是多少?长方体的体积呢? 老师这一连串的问题设计顿时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每一位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欲望,从而击破了本节知识的重难点。
四、问题设计要力求通俗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小学教师面临的是一个个年幼无知的儿童,他们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还不丰富,难以接受深奥、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一些通俗易懂的数学问题。譬如:在《数的运算》教学中,需要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而“意义”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如果在提问时能把“加法的意义是什么”换成“什么叫做加法”,这种通俗易懂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就能很快得到问题的答案了。
五、问题设计要把握好时机,加强学生的思维引导
比如教学《因数与倍数》,听到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生的:师:请找出2的倍数。生1:2、4、6、8。师问:你是怎样找的?生1:我是这样找的,2的1倍是2,2的2倍是4,2的3倍是6,2的4倍是8,所以2、4、6、8都是2的倍数。师追问1:还能找出哪些2的倍数?(这里的横向追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发散性。)生2:10、12、14、16。生3:18、20、22、24。师追问2:找得完吗?生:找不完。师追问3: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示2的倍数的个数吗?生1:无数个。生2:无限多。师追问4:2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倍数呢?生:2最小的倍数是2,2的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倍数。(后面几个问题是纵向追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教师从横向、纵向两个不同向度的系列追问,让学生自主地掌握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效果非常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教学中的“追问”,这实际上也是教育资源的有意生成和有效利用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数学教师只有在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情与教法,才能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数学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朱菊香 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6期。
[2]曾旭华 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提问能力培养的对策.《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年,9期。
[3]李景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能力培养分析.《华章》,2011年,24期。
[4]王茜 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教师博览》,2013年,9期。
[5]吴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要点分析.《新一代(下半月)》,2013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提问作为教学惯用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问不仅会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数学、思考数学、应用数学的热情,从而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一、问题设计要突出情境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一次观摩课中,有位老师在教学《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课时,教师出示flash:一个长方体,长4cm,宽和高都是3cm。瓿问:这个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求它的体积呢?然后老师通过动画的方式将长也缩短到3cm,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这样的提问不仅富有创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有了之前学习长方体体积知识的经验,很容易得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二、问题设计要实现具体化,加强师生对话交流
例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明确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2000克等于多少千克?学生总是回答:2000克。这也是预料中的回答,为了避免学生走入这个误区,我认为教师的提问有时有必要稍作停顿,重点强调关键词等。譬如:两千——克等于多少——千克?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了解老师提问的用意了。
三、问题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长方体的体积”课时教学为例,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1、先让学生大胆猜想长方体的体积会跟长方体的什么有关。2.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有12个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把它们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可以怎样摆)。3.动手操作后,观察自己摆的长方体,思考:长、宽、高各是多少?小正方体的数量是多少?长方体的体积呢? 老师这一连串的问题设计顿时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每一位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欲望,从而击破了本节知识的重难点。
四、问题设计要力求通俗化,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小学教师面临的是一个个年幼无知的儿童,他们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还不丰富,难以接受深奥、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一些通俗易懂的数学问题。譬如:在《数的运算》教学中,需要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而“意义”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如果在提问时能把“加法的意义是什么”换成“什么叫做加法”,这种通俗易懂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就能很快得到问题的答案了。
五、问题设计要把握好时机,加强学生的思维引导
比如教学《因数与倍数》,听到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生的:师:请找出2的倍数。生1:2、4、6、8。师问:你是怎样找的?生1:我是这样找的,2的1倍是2,2的2倍是4,2的3倍是6,2的4倍是8,所以2、4、6、8都是2的倍数。师追问1:还能找出哪些2的倍数?(这里的横向追问,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发散性。)生2:10、12、14、16。生3:18、20、22、24。师追问2:找得完吗?生:找不完。师追问3: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示2的倍数的个数吗?生1:无数个。生2:无限多。师追问4:2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倍数呢?生:2最小的倍数是2,2的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倍数。(后面几个问题是纵向追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教师从横向、纵向两个不同向度的系列追问,让学生自主地掌握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效果非常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教学中的“追问”,这实际上也是教育资源的有意生成和有效利用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数学教师只有在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情与教法,才能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数学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朱菊香 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6期。
[2]曾旭华 探究小学数学应用题提问能力培养的对策.《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年,9期。
[3]李景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能力培养分析.《华章》,2011年,24期。
[4]王茜 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教师博览》,2013年,9期。
[5]吴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要点分析.《新一代(下半月)》,2013年,8期。